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7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5/1505

  群臣纷纷摇头叹息。
  多年乱战,军阀割据,死掉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郭鹏叹了口气,少顷,又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了大殿中央,环视着自己的部下臣属。
  “但是孤与诸位一样,都是幸运的,我等侥幸未死,在连年战火之中,侥幸未死,一起活到了今日,活到了天下即将安定的今日!这对于我等来说,难道不是幸运吗?
  自前汉光和六年以来,天下纷乱,汉室衰微,山河破碎,兵祸连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孤每每观之,只觉得肝肠寸断!所以,孤发誓,孤要荡平天下纷乱!孤要繁华重回人间!
  孤十九岁从军,战黄巾,伐鲜卑,讨张举张纯,征董卓,定河北,灭伪陈,平关西,得江南!百战百胜!至今!二十年!诸君!二十年了!如今,只剩下辽东公孙度,孤就要完成自己的誓言了!”
  郭鹏站在大殿中央,横眉怒目,声若洪钟,霸气十足,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发自肺腑,绝无半点虚言。
  二十年来的一桩桩,一件件,宛若回放一般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
  皇帝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声声入耳,震慑人心。
  众人观之,不胜倾慕,恍惚间,只觉得郭鹏周身光芒万丈光彩夺目,他们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质疑,只剩下顺从,和绝对的臣服。
  向这个人臣服,献上自己的全部,难道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吗?
  当然不是。
  他们并不会感到可耻,向这个全天下最强的人臣服,是理所应当的,是正常的,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的心中,只剩下了臣服,不管是名义上的,还是事实上的,向这个皇帝,向这个人,献上忠诚。
  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跟随这个人一起,去见证一个时代的到来。
  于是郭鹏举起了手上的酒杯。
  “诸君,距离天下一统只剩下最后一步了,就剩最后一步!这最后一步难道还要拖下去吗?!诸君!随孤满饮此杯!然后,随孤一统江山!!”
  “一统江山!”
  被郭鹏所感染的群臣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大吼出声,然后不由自主一同的举起了手里的酒杯。
  “干!”
  郭鹏带头将这杯酒喝的一干二净。
  群臣群将一同举杯,随着他们的皇帝陛下一起,将杯中酒一口喝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郭鹏大笑不止。
  群臣群将也大笑不止,豪迈的笑声回荡在大殿之中。
  此情此景,是蜀中降臣们没有想到的。
  此情此景,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过于深刻的印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他们都不会怀疑,此时此刻,魏帝国朝堂上这股气势,足以毁天灭地,改换一切。
  和这样的对手作战,是不可能获胜的,一丝丝可能都没有。
  所以他们干脆彻底的失败了。
  而这对于他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他们很庆幸。
  因为郭某人的宽容是有限度的。
  因为从这以后,郭某人不再接受投降了。
  他的宽容给的是识时务者,而不是那些给脸不要脸的蠢货。
  在一统江山的档口,他的宽容结束了。
  两天以后的大朝会上,有官员上表,说此时此刻应当派人去辽东劝降公孙氏,使公孙氏主动投降,免于兵灾。
  但是这个方略被大多数人所反对,更被郭鹏一口否决。
  “孤给过公孙度机会,让他主动投降,他不肯,他要观望局势,那就不会再有机会了,孤要荡平辽东!管他降与不降,孤都要荡平辽东,纵使他降,孤也不允许他降!不允许!
  给脸不要脸,让他降他不降,现在想投降?晚了!孤就是要把他彻底荡平!孤就是要把辽东之地干脆彻底的打下来!把公孙氏抹掉!传旨参谋台,给孤立刻拿出平灭辽东的方案,不得有误!”
  郭某人一声令下,魏帝国这架精密且强大的战争机器再次开足了马力,开始转动。
第0859章
征伐辽东
  郭鹏的意志早已经没有人可以反对了。
  更别说现在大多数人压根儿就不想反对,都想着立功受赏,在天下一统的最后时刻立下一个大大的功劳。
  平灭辽东之战,是魏帝国一统江山的最后一战。
  虽然这边蜀汉战争刚刚结束,江南刚刚平定,还有不少局部战斗要打,用兵的地方很多。
  但是在郭鹏的引导之下,魏帝国一统江山的这种意志和气势实在是太猛烈了。
  猛烈到了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的地步。
  几乎是立刻的,受降大典结束之后,平灭辽东之战就被要求开战。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皇帝郭鹏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把握的。
  所以平灭辽东之战也是如此。
  这不是头铁,而是底气十足。
  平灭扬州用的是徐州和九江庐江两郡的物资,还有少少一部分豫州的物资。
  平定荆州主要是动员豫州的力量,但是荆州很快就投降了,大战没怎么打起来,豫州的元气完整的保留,接下来就是荆州的事情了。
  平灭益州用了关中汉中和攻伐荆州得到的物资,两个月结束战斗,并未损耗太多物资,以魏帝国多年屯田垦殖积存的粮秣,完全可以应付。
  这都是中原和关西地区的物资与动员。
  而平灭辽东,用的是冀州幽州和并州的物资,而河北之地上一次发动大型战争还是在平定袁绍之后的并州战争和讨伐鲜卑之战,距今已有数年。
  河北三州休养生息数年之久,冀州并州幽州都有大规模的屯田和修路,粮草堆积如山,物资充裕,人力充沛,正是可以发动战争的时候。
  然后就是财力方面。
  有官员提出,延德元年二年接连两次大战,各地大工程频繁,江南还有接连不断的小型战斗,这对于财政来说压力很大。
  他们觉得平灭辽东之战是不是可以稍微放缓一下,给大家喘口气。
  财政部尚书王粲站了出来,秉承郭鹏的旨意,公布了财政部的账目。
  账面上显示延德元年和二年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并非赤字,反而是略有盈余的,所以要应对这场统一战争并不困难。
  不少人都觉得魏帝国的财政肯定是做了假的,不然为什么那么有钱那么能打仗却不至于国库亏空呢?
  前汉时期,打一场几万人的战斗就要把国库打到空荡荡可以跑马车,从上到下感觉就没有不缺钱的。
  可郭鹏立业以来,感觉从来就没有缺过钱,前汉满朝大贤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在郭鹏这里似乎就不存在,无论要做什么都能拿出钱办妥,而且还办的非常好。
  有些人明白这里头的门道,但是闭口不言,不敢乱说,生怕得罪了某些人。
  也有某些人是真的搞不太懂,但是也觉得有些莫名的不安心,不敢乱问,就当不存在。
  很多人的思维其实还停留在前汉时期朝廷缺钱军阀缺钱的时代,觉得天下间什么地方都缺钱,什么地方都能闹灾害,就没有安稳富庶的敌方。
  但是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期了。
  时代变了。
  东汉缺钱的根本问题,郭某人难道不知道吗?
  他很有13数的好不好?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不停地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小心翼翼的发展,广积粮,缓称帝,苟到最后,才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大规模屯田让郭某人不缺粮食,盐铁官营让郭某人不缺钱花,官铸钱币和粮食挂钩的政策让郭某人可以牢牢控制物价。
  郭某人的手中掌握着主动权。
  前汉大部分帝王都不能掌握的国家层面的主动权。
  多年来的建设已经让他在某些地方获利颇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5/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