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6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9/1505

  “剑阁关城之险要,诸位都已经看到了,就目前来看,这不是一场可以速战速决的战斗,对于剑阁关城的防务,还有防守力度,我等都不甚明了,为了避免大军出现太高的伤亡,试探性进攻很有必要。”
  荀攸如此建议。
  关羽没有反对,点头认同,诸将也点头认同。
  眼下大军的重型武器投石机还没有运送抵达,就算运送抵达了,就剑阁关城的那个状况,估计投石机的压制也很成问题。
  更关键的是进攻面太过狭窄,比起大多数的城池都要狭窄的多,而且还没有多面可以攀登。
  因此魏军诸将一致认为应该先进行小规模试探性进攻,感受一下蜀军的防御强度,然后再商讨其他的战斗策略。
  于是二月十三,关羽部将杨秋率领一千精锐对剑阁关发起了试探性进攻。
  吴懿亲临关城,亲自指挥,利用关城防御体系对魏军进行迎头痛击。
  一时间蜀军万箭齐发,箭如雨下,魏军被彻底压制,寸步不得前进,若不是盾牌坚实,盔甲精良,魏军必然会遭遇到巨大的损失。
  杨秋前进到一定地区之后便无力继续前进,只能退却,关羽不满意,还想再试探,于是曹休请战。
  亲族将领曹休虽然年轻,但是素来以敢战勇猛著称,更是被郭鹏亲自带在身边指导用兵之术,在凉州立下过大功,在军中颇有威望。
  关羽对曹休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曹休可以打开局面,但是曹休带领一千人马进取,所达成的战果却没有比杨秋好多少。
  这一战从头到尾,曹休都被箭雨压制的抬不起头。
  箭雨过于密集,蜀军的防御十分积极,魏军顶着大盾也无法前进,最后被逼无奈,曹休只能带兵退却。
  是役两次进攻,魏军有十三人战死,三十一人受伤,伤亡不大,但是这次试探性进攻的结果却让荀攸关羽等魏军高层面色凝重。
  “没想到蜀人的防御居然如此严密,我等根本无法向前进,箭矢太多,防守过于积极,我军若不结阵,推动大盾,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而且箭矢过于密集,我军人数越多,越有可能大量伤亡。
  而更可气的是,我军伤亡巨大,却根本摸不着蜀人,难以还击,蜀人没有伤亡,我军的伤亡却十分巨大,强攻实在不是合适的战术,我建议我们另寻方法,再去进攻。”
  曹休一脸晦气,把自己的感受全盘托出。
  关羽面色凝重,荀攸不说话,邓芝和法正面面相觑,庞羲大气都不敢出。
  站在一旁的张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蜀人自然知道此战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而且这条道路是从汉中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而剑阁又是这条路的咽喉,他们必然用重兵防御,我以为,这样的防御强度是正常的,与其强攻,不如等投石机到了,再想办法。”
  曹休点了点头,支持张郃的看法。
  “强攻肯定是不行的,伤亡会太大,损失会太多,我们受不起,但是如果等投石机来了,投石机的射程远超弓弩,可以远离蜀人防线攻击,到时候必然可以带来一些战果。”
  关羽沉吟片刻,皱眉道:“话虽如此,投石机纵然有用,但是剑阁关城高大宽深,也是用石块累积而成,还利用了周围山体,投石机固然可以震慑蜀人,却不能破坏关城,打通道路,这样一来,还是没有太大意义。”
  荀攸思虑片刻,开口道:“或许可以用震天雷试一试。”
  关羽抬头看了看荀攸。
  “震天雷声响如雷震,但是毕竟杀伤有限。”
  “纵然杀伤有限,但是毕竟声响如雷震。”
  荀攸笑道:“我军只管后退安歇,叫人白天放,晚上放,凌晨也放,叫他关城守军日夜不得安歇,必然大损精力,而且最近些年,陛下严令工部火药司对火药还有震天雷进行改进,增加了震天雷的杀伤力。
  我虽未直接见到,但是据说乐将军平定荆南四郡夷乱之时,曾经使用过新式震天雷攻打山林,极大杀伤了荆南四郡的南蛮,对于不曾见识过此物的蜀人,或许会有奇效。
  除此之外,猛火油罐也是不错的选择,不用触碰到易燃物,本身就可以燃烧,我等用投石机把猛火油罐投入关城之内,进行燃烧,或许可以大量焚毁蜀人守城之物,也能削减他们的防务。”
  诸将和参谋们连连点头,认为荀攸的看法是正确的。
  在无法强攻剑阁关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那眼下唯一的问题就是粮食了,粮道应该问题不大……”
  关羽抚着自己的长须美髯。
  “问题不大,汉中积蓄的粮秣足够我军使用两年,从汉中出到剑阁,有水路可供运粮,数万民夫和辅兵保障运粮,武都方面还有高览将军压制蛮人,粮食运力足够使用。”
  张郃上前汇报。
  “两年……要是这关城两年拿不下来,估计成都早就给乐文谦被攻破了,他从巴东郡进攻,走水路,比起咱们走山路要容易许多,这乐文谦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关羽的言辞之中带着些不爽。
  他的资历比乐进还有于禁、张辽等人都要深,好事魏人所排列的五虎上将里,只有曹仁和赵云的资历比他深厚。
  他其实没有夏侯渊和曹洪那么看得开。
  夏侯渊性格勇烈,但是对官爵之类的不太在意,曹洪很在意这些,但是比起官爵,他更加在意钱和享受。
  平时在曹仁手下还没什么可说的,曹仁是军中公认的资历战功第一,还是亲族将领,从小和郭鹏一起长大,这关系,关羽再高傲也不敢挑战。
  但是要是单独拿出来和乐进比,他可不开心。
  他自问不比乐进差。
  论起用兵,他很有些底气,论起资历,他和张飞也就比曹氏和夏侯氏的亲族将领要低一些,刘备死后就一直跟随郭鹏,比郭鹏担任青州刺史的时候才加入的乐进要深。
  结果乐进却后来居上,职位比他高。
  对于乐进的职位在他之上这件事情,他是不服气的,他觉得自己不会输给乐进,他想超越乐进。
  眼下有了和乐进相比较的机会,他怎么愿意白白放过呢?
  不过郭鹏给他的旨意里写的很清楚,他这一路是辅军,乐进才是主军,他是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蜀军来这里防御,为乐进那边分担进攻压力。
  可是但凡有点机会,关羽也不愿意放过。
第0827章
魏军进化了
  荀攸提出来的计划虽然看上去很保守,但是也是个机会。
  强攻无望的当下,关羽只能寄希望于投石机和新式火器的给力程度。
  投石机因为体型庞大,所以在运输的时候是拆卸成零件,到了战地再重新组装。
  投石机队因为特殊的战法和技术要求,往往会在魏军阵列之中单独列出来,俨然成为了步军、马军和水军之外的第四军种。
  而当它所能投掷的杀伤性兵器不仅仅只有石块的时候,它的作用也被大大提升了,随后,郭鹏以大砲的名义称呼投石机,此后,使用投石机的军人就被魏军内部称之为砲兵。
  还真的有成为第四军种的迹象。
  这些年一直都在改进的震天雷是一种投掷兵器,而被郭鹏视作强力兵器的猛火油罐也是一种投掷兵器,同样可以利用火焰和爆燃的力量进行远程攻击,比起单纯的巨大石块,可能有更大的意义。
  尤其是在面对剑阁关城内的蜀军守军的时候。
  关羽没有苦等太久,就等来了投石机。
  一台一台的投石机被送来之后,关羽脸上的皱纹也舒展了不少。
  看着砲手们十分熟练地组装着投石机,关羽又开始轻松地抚起了自己引以为傲的美髯。
  毕竟这可是被郭鹏夸赞过的美髯,皇帝亲口夸赞过的,关羽视之如生命,行军打仗都要专门用兜子给护起来的。
  然后关羽和荀攸等魏军高层指挥者一起视察了从汉中运来的各类兵器储存,感觉心里有了底,对于攻打剑阁关有所把握。
  而吴懿那边则相对来说没那么有底气。
  第一次击退了魏军的进攻的确挺鼓舞人心的,但是小兵们非常高兴,吴懿却没那么高兴。
  他很清楚,这根本就是试探性进攻,魏军根本没有出力,也没有强攻,只是试探了一下他的防守强度就走了。
  很显然,魏军留有余裕,没有打算强攻,后方应该很安稳,没有受到魏天子的强制性命令,所以得以安然设计战术。
  第一次好击退,之后就不一定了,说不定魏军会越来越强,越来越犀利,他的抵抗将越来越艰难。
  为此,吴懿多番派人回去催促军械军粮,尤其是箭矢、滚木礌石等守城用具,他认为之后进入持久战,这些东西是必需的。
  当然了,吴懿也有其他的担忧。
  蜀汉不像郭魏,郭魏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和远超蜀中的人口基数,组织一场十万人级别的大战役并不会伤筋动骨。
  哪怕战事拖延日久,民夫不能耕种土地,耽误了两个地区的春耕也不要紧,他还有广大的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可以提供粮食给战区。
  但是蜀汉不一样,人口和地盘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郭魏可以不耽误春耕就发动十万人级别的大战,蜀汉打不起。
  十万人级别的军队和十万人以上级别的后勤部队,直接将二十万左右的男子绑定在了战场上,这对于掌控人口数量只有一百万左右的蜀汉政权来说,几乎是竭泽而渔。
  老人和妇女都将在开春之后被迫下地耕种,粮食产量不可避免的会出问题,而蜀中府库的储存并没有太多。
  之前的凉州之战和汉中之战将一半以上的储蓄消耗一空,南中之战又消耗了很多,现在蜀中很多地方的府库已经没有存粮了,这很危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