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9/1505

  七万余魏军将士对着江东虎视眈眈,磨刀霍霍,就等着主帅张辽的一声令下。
  说实话,以多打少的战争对于魏军来说始终不是主流,甚至在建安年之前,还常常遇到以少打多的战争。
  还是因为郭鹏辖地大,兵力少,有些时候力不从心,单方面面对人家一个国,不像他们一样可以集中全力,所以以少打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过到了建安年前后,郭鹏大力扩军,把魏军整个规模从三十万逐渐扩张到了四十万,给西北中原和东南三个兵团都增加了军队数量,增强了他们的战斗力。
  而且西征关中之战的同时,江南三大诸侯也各自作死,损兵折将,军力衰减,于是魏军在兵力上也逐步占据了上风。
  国力上的碾压局面就此形成,三大诸侯联手,全心全意,一起抵抗郭某人的进攻,也再不是郭某人的对手。
  这一战,张辽号称二十万大军,奉汉天子诏,要平定吴国叛逆。
  而周瑜则号称十五万大军,要保卫汉室,消灭汉贼。
  但是,就算是号称,吴军也不是魏军的对手了。
  周瑜再怎么号称,也不至于把四万多不到五万的军队号称变成三十万。
  占地之多,人口之多,建设恢复之快速,此消彼长之下,郭魏碾压江南的情况迟早会出现。
  而且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这是时代的意义。
  江南之地的人口终究不能和中原相比,终究不是开发的主流,他们也根本没有余力开发。
  要不是郭某人威逼,刘璋和刘表根本不会想着向南进发,根本不会开发南边。
  如今,刘表把自己的驻地南迁到了江陵,就在江边。
  一旦局势有变,刘表必然乘船过江逃难,这是他准备好的,他甚至在江边准备了足够多的船只,好带着他还有他的家业一起离开江陵。
  刘表都这样准备了,其他人没有和郭鹏的眉来眼去的荆州势力自然也准备的七七八八,谁心里都有点数,知道自己这边是什么情况,郭鹏一旦进攻,他们能不能守住之类的。
  当然了,更多的还是蔡瑁张允一党,和郭鹏眉来眼去。
  他们希望郭鹏来。
  刘表是绝对不希望的,但是郭鹏要来,他也没办法,所以他只好派遣军队往南进发,往南开拓生存空间。
  要是还在几十年前,荆州人口足有六七百万的时代,刘表其实根本不用那么担心。
  但是从顺帝以后,整个南方都是连年瘟疫,六七次大的瘟疫,小型瘟疫连年发生,就没停过,以至于荆州人口锐减。
  比如医圣张仲景家族,三百多人,因为瘟疫死伤三分之二,可见瘟疫对荆州人口的打击。
  黄巾军对于荆州而言威胁并不大,至少并不像北方那么大。
  如果说北方人口锐减是因为战乱引发,那么南方就是在相对和平的情况下由于瘟疫导致了剧烈的人口锐减。
  郭某人当初治理青兖二州的时候,找不到医治之法,那就用隔离法和火葬法限制瘟疫。
  他用军队的强制力建立了地方瘟疫快速应对机制,下发到每个村每个乡进行集中学习和演练,虽然有些不太人道,不过这样做有效的限制了瘟疫扩散,保护了更多人。
  荆州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多次大的瘟疫让荆州人口损失惨重,刘表接掌荆州的时候,荆州早已不是当年的人口大州了。
  尤其是荆南四郡,人口损失惨重,曾经人口百万的长沙郡和零陵郡都因为瘟疫损失了接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不复当年的人口众多。
  刘表想要依靠这些地方开拓生存空间,以及讨伐蛮夷之类的,难度不小,而且还有地方豪强的抵抗。
  和刘表一样,刘璋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南中蛮人数量多,势力大,战斗力也挺强的。
  刘璋派去的吴懿吴班和严颜张任等部将一起讨伐南中蛮夷,进展并不顺利,反而相当缓慢。
  从汉中之战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吴懿和吴班联手对南中发起了三次进攻,一共也才掠夺了两万多人口,还为此付出了两千多名士兵的战死,损耗了不少物资。
  肯定是获益的,但是获益并没有那么大。
  这让刘璋为之头疼。
  刘表和刘璋为了开拓南方而无暇北顾,对于孙吴政权的支持当然也就不那么上心了。
  尽管如此,周瑜也不会束手就擒,而是积极筹备,积极防御。
  吴军那边,周瑜带着孙权一起坐镇秣陵,率领一万精兵在秣陵,作为战略总预备队,随时支援各大战场。
  为了应对魏军的三条进军路线,吴郡也设置了三个防御阵地。
  老将黄盖率军镇守芜湖县,正面应对魏将徐晃方面军。
  宗室将领孙静率军镇守石城,以韩当为辅助,正面对抗魏将于禁方面军。
  宗室将领吴景率军镇守丹徒县,正面对抗魏将臧霸方面军队。
  魏军三路出击,吴军三路抵抗,整个六月,双方都在沿江对峙,没有发生战争,但是战争的阴云早已弥补。
  周瑜身处秣陵,沉着冷静的调兵遣将,竭尽孙吴政权所能掌握的人口,不断的增加可以动用的辅兵和民夫的数量。
  不仅如此,他还紧急扩军,给壮丁发放武器和盔甲,编入军队之中送到秣陵集中训练。
  他想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怎么也要折腾出更多的军队以为后备之用,因为他深知魏军的数量比吴军更多,无论如何也要扩军。
第0718章
刘表后院失火
  周瑜这边呕心沥血的准备着,但是面对魏军的强大威慑,吴军还是出现了恐魏症的症状。
  正面对抗魏军的吴军部队不可避免的想到了之前的惨败和孙策的死亡,恐惧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军营甚至出现了逃兵的情况。
  针对这一现象,各大军营出了斩杀逃兵之外,还由周瑜想出了办法。
  各军主将纷纷将自己亲笔所书写的给家人的遗书展现给将士们看,然后当着将士们的面把遗书烧毁,发表一通激情四射的演讲,以此激励士气。
  然后吕范安排人到军队里散布流言,说郭鹏要篡位称帝,这一战要是打输了,汉就没了,吴军作为汉帝国的保卫者,一定会被郭鹏秋后算账。
  要是打输了,郭鹏会屠灭江东所有人,绝不接受投降,这是郭鹏在北边出兵之前宣誓的。
  他们所有的私人财产,所有的家人,都会变成郭鹏的,他们会被剥夺掉一切,变成可悲的奴隶。
  与此同时,吕范下令把军队里所有的『吴』字旗号换掉,全部换成『汉』,宣扬吴军是在为汉帝国而战,是在保卫汉帝国。
  还真别说,效果还真的有,一种奇怪的情绪逐渐弥漫在了沿江的吴军军营之中。
  于是逃兵的数量少了,吴军的战斗意志变得高昂起来,也不是那么的恐惧魏军了,不至于还没交手就落荒而逃了。
  军心稳定住了,才有战胜的希望。
  在这期间,周瑜始终没有放弃过向刘表求援的事情,他始终要求刘表派兵来援助,否则吴国一旦灭亡,下一个,就是他刘景升。
  刘表虽然心中畏惧郭鹏兵锋,但是思来想去,觉得周瑜说的有道理。
  双方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要是郭鹏灭了孙吴,自己不也就更加危险了吗?
  到时候荆州三面临敌,郭鹏一旦发起进攻,自己几乎是必败之局,还怎么做土皇帝?
  要是能维持眼下的局势,无疑是最好的。
  既然魏军已经决定要灭吴,那么刘表就必须要出动,以此抗衡魏军。
  于是在这个情况下,六月中旬,刘表下令给江夏太守黄祖,让黄祖伺机率领军队向庐江方面进攻,以此为孙吴方面分担压力。
  黄祖看郭鹏不爽很久了,一直都是坚定的反郭派,现在得到了机会,非常高兴,觉得无论如何要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于是整顿军队,准备顺江而下,前往支援吴军。
  而就在黄祖这边筹备的差不多、即将出发的时候,刘表的后院着火了。
  荆南四郡有三郡在长沙郡守张羡的带领下反抗刘表的统治,宣布承认郭鹏对他们的统治,要回归汉帝国的旗下,而不要在刘表的旗下。
  零陵郡和桂阳郡响应张羡,三个郡聚兵三万多,陈兵长沙,准备越过长江北伐江陵,以此投靠郭鹏。
  这件事情发生的十分突然,打乱了刘表的全盘计划,刘表连忙传令黄祖暂且停止行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两头开打他可承受不了。
  而恰巧就在此时,激烈的灭吴之战正式开打。
  建安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张辽派人渡江去秣陵向孙权和周瑜送上最后的劝降文书,劝降孙权和周瑜,为之严厉拒绝。
  此前,张辽还按照郭鹏的命令两次送劝降表给孙权和周瑜,劝降他们,也被他们拒绝。
  第三次拒绝之后,再无商量的余地。
  建安二年七月初一,张辽一声令下,于禁、徐晃和臧霸三支军队约定时间,几乎同一时刻发起了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