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1505

  要说只有马腾一个人作威作福,韩遂虽然怒火中烧,但是也不是不能隐忍一段时间,偏偏马超这个新任征西将军居然也踩在韩遂头上作威作福。
  马超本来就对韩遂不怎么尊敬,对这个父亲的『兄弟』很是瞧不起,做了征西将军以后,更是堂而皇之的对韩遂瞧不起,然后趁机对韩遂的女婿阎行下黑手。
  因为阎行曾经差点要了他的命。
  马超的心胸绝对不宽广,对阎行一直都是记恨着的,总是想找机会报复阎行。
  现在机会来了,阎行做了安西将军,安西将军是征西或者镇西将军的辅佐军职,相当与副手,在地位上是比较低的。
  马超有了借口,就开始处处刁难阎行。
  本来两家驻军各驻各的,互不干扰,马超做了征西将军之后,堂而皇之的打着征西将军的旗帜到阎行的军营里作威作福。
  阎行碍于马超的职位,对他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作威作福,权当自己倒霉。
  可马超非但不理解阎行的退让,反而还步步紧逼,变本加厉的作威作福,这让阎行十分恼火,向韩遂控诉马超的罪恶,说自己实在是无法忍受马超的凌辱,韩遂于是更加恼火了。
  郭某人的密探探知了马腾和马超作威作福的事情之后,得意的笑了。
  你们不是兄弟情深吗?
  我就让你们继续兄弟情深下去,看看你们的情到底能不能深到那个地步。
  与此同时,郭鹏密令曹仁,暗中做好战备,一旦凉州有变,立刻出兵攻伐凉州,凉州大小军阀一个不留!
  凉州的情况和中原州郡就不同了,三代凉州人主导的中央政府祸害的汉王朝崩灭,天下人对凉州人的感官极差,郭鹏若要在凉州对着大小军阀和羌胡人等大开杀戒,估计天下人都要叫好。
  那就再好不过了。
  东汉末年的凉州和现在的西北完全不是一个模样,现在是落后和荒凉的代名词,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比较糟糕,但是那个时候则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密布,还有大量的大草原。
  那个时候的凉州水草丰美,否则陇右之地也不会成为天下最重要的产马地,河西走廊也不会成为汉武帝北伐匈奴的后勤基地。
  现在世人印象里的荒凉模样,主要是唐朝以后气候逐渐变冷,加上人口激增,不科学耕种土地所逐渐造成的。
  而东汉末年的凉州可以产马,可以屯田生产粮食,开发起来结果绝对不差。
  所以说破坏环境这个事情,还真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当然了,在破坏速度和力度上,古人是不能和现代人相提并论的,但要说这个锅完全扣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头上,也不客观。
  郭鹏想要占据凉州,占据陇右这个最重要的产马地,把马政建设起来,然后,他就要改造自己的骑兵了。
  高桥马鞍,双马蹬,马蹄铁,全套马具齐备,郭某人要让自己的骑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之所以一直都在忍着没有让自己的骑兵进化,不是因为马鞍马镫这些东西他弄不出来。
  和纸张印刷术一样,他早就秘密总结出了成熟的技术,培养了一批成熟的技术骨干,时机一到,就能立刻扩大生产实现量产。
  之所以不拿出来,就是因为时机不到。
  马鞍和马镫以及马蹄铁等物品并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化工品,不像火药这样得不到配方给他十年都摸索不出来。
  只要在战场上遗失了一套马具,敌人就可以依葫芦画瓢,到时候占据陇右优势养马地的凉州军团的骑兵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对郭某人来说太不利了。
  郭某人不惜让自己的骑兵也被限制住,也不能解放双手战斗,也要面临长途奔袭的困境,即使如此,也要争取到最大的优势,他也要拿下陇右再说。
  然后一口气放出整套马具,用最快的速度打造出一支横行天下的铁骑。
  在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拿出这些东西,确保情况可控,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这样的优势,而不能学宋人。
  自身的战略态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居然丝毫不在意技术的保密,自己的技术都给外族人学了去,人才大量外流,不倒霉才怪。
  宋朝就是没有唐朝的命,却染上了唐朝的傲慢之病。
  这种病,郭某人得不起,必须要慎之又慎。
第0657章
刘璋和刘表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关中大军虎视眈眈厉兵秣马,而凉州内部的叛乱火苗已经出现。
  郭某人就等着马超作死,等着他把韩遂和阎行给逼反了,然后,他才有机会乘虚而入,夺取凉州。
  凉州近在咫尺,好控制,而且屯有大军,进攻起来并不困难,针对另外一个不属于郭鹏掌握的割据势力,郭鹏则采用了安抚的政策。
  辽东公孙度。
  和凉州比起来,现在的辽东才是真正的蛮荒之地,又冷,人又少,路还难走。
  按照内阁首辅王粲带领麾下的计吏团队计算出来的战争结果显示,这一战要是打起来,肯定能赢。
  但是如果想要开发那块肥沃的黑土地的话,十年之内都是入不敷出。
  和凉州不同,辽东之战是真真正正的亏本之战,看不到盈利的可能。
  对郭某人来说,打仗不仅是统一的过程,也是一门生意,一块土地到底有没有利用的价值,对于未来的魏帝国而言是不是好事,那肯定是要拿数字说话的。
  现在数字告诉郭鹏攻取辽东绝对不是什么有价值的行为。
  就现在来说,让田豫顶在辽西郡构建防线,将公孙度的势力拦截在辽泽以东,让他打不过来,没办法干涉中原战事,那就是最好的情况了。
  所以郭鹏决定在平定南方四州之前,先把辽东留着,辽东可以作为最后一战来打,到时候顺带着把朝鲜给拿下,使之成为魏帝国直辖的行政单位,省了未来的许多麻烦。
  朝鲜半岛本身的经济价值资源价值并不大,但是战略价值和区位因素十分重大。
  有些事情,是不能考虑成本也必须要干成的。
  于是郭某人打算走怀柔路线。
  那个公孙度不是自封了辽东侯平州牧吗?
  郭鹏干脆就真的封给他。
  让他做大汉帝国允许的平州牧辽东侯,让他自己happy去,老子现在要南征,要篡位,没时间和你扯皮,你先自己在东北玩泥巴,等我腾出手了再来收拾你。
  与此同时,一直都在青州组建的水师一万人已经初步成军,楼船中郎将太史慈已经数次率领水师船队的大船扬帆出海,在海域内训练,并且演练跨海登陆作战的战术。
  郭鹏的打算就是让这支按照海军规模打造的水师船队承担起将来进攻江东和辽东的作战任务。
  无论是进攻辽东还是进攻江东,直接进攻的道路都很不好走,郭鹏的计划就是少走陆路,多走海路,另辟蹊径,从海面上直接奔袭江东和辽东。
  如此不仅可以大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还能减少行军所需要耗费的物资和损耗。
  给这支船队的经费是直接拨付给糜竺,再由糜竺直接下发,由糜竺督建船只和水师的作战装备,将投石机这样的大杀器改装成适合水师舰船使用的类型等等,增强水师的作战能力。
  花了那么多钱,总要让你有出场作战的时候,否则,这笔钱不就白花了吗?
  郭鹏觉得太史慈也是很着急的,自从担任这个职位之后,还没有得到出战的机会,没有得到升职的机会,看着其他人这个将军那个将军的,他一定很着急。
  建安元年正月初七,骠骑大将军魏公郭鹏请皇帝令,划幽州辽东之地为平州,诏封辽东太守公孙度为平州牧,辽东侯,食邑一千户。
  郭鹏要释放一个信号。
  他要告诉公孙度,老子对你没兴趣,现在要和你玩怀柔,你别给脸不要脸。
  满足了公孙度,安抚了他躁动的心,让他也承认了小皇帝,然后,就是对南方三大诸侯的攻略了。
  其实南方岭南的地方,还有一个交州,大概是今天广西广东和云南还有越南的一部分,占地面积很广,但是人口太稀少了,太蛮荒了,根本不够实力和中原诸侯抗衡。
  所以在郭鹏看来,也就是一块平推过去没有任何阻碍的土地,完全不放在眼里。
  要对付的不过是刘璋刘表和孙权而已。
  对刘璋,郭鹏听说刘璋死了北上的心,为了生存,开始向南开拓生存空间了,去和南方蛮族争夺人口资源和土地了,这在郭鹏看来很好,因为以后南下,这也是他要做的事情。
  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对汉王朝来说就是两个概念。
  因为汉王朝的不完全开发,留给郭鹏的开发余地实在是太大了。
  他辖地内的三千多万工具人根本不够用,恐怕他这一辈子能把江南之地的开发带上日程,引领大移民,那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其他的,他没有余地去奢求,什么开疆拓土之类的,真的不现实。
  把现在的汉王朝南方领地给实实在在的掌握在手里,人口再翻一番都不够用。
  汉王朝自己统计的人口峰值是在五千万左右,所以就有人觉得五千万就是中国古代在没有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的情况下所能容纳的人口峰值了。
  但是东汉时期,江南之地基本没有开发,大片的蛮荒,然后在北方开发的相对到位的土地上,豪强地主和大士族所隐藏的人口数目也没有计算入帝国户口数量。
  想想吧,李典家族一个家族就拥有一万五千的不计入统计的人口,剩下的呢?
  黄巾之战爆发之前,东汉王朝的总人口数量绝对在五千万之上。
  而就算在没有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的情况下,依靠现有的土地和生产力,神州大地也绝对能容纳下超过五千万的人口所需,甚至远远超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