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1505

  郭鹏哈哈大笑。
  “送信算不得什么重任,男儿大丈夫,值此乱世,领兵平定祸乱安定天下,才是重任。”
  “小人……只是一介匹夫,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魏延有些迟疑的说道。
  “何须妄自菲薄?对了,这样说来,之前从南阳送信到邺城的,也是你?”
  “正是。”
  魏延点头。
  “有胆有识。”
  郭鹏笑了笑,说道:“你可愿来我军中从军?”
  “魏公军中?我……”
  魏延有些激动,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咬咬牙,回绝了郭鹏的邀请:“魏公见谅,小人还要回去复命。”
  “复命重要吗?”
  郭鹏询问。
  “既然接下命令,就要回去复命!”
  魏延坚决说道。
  “好,既然如此,那你便回去吧,不过,你回去之后,记着,对张府君说,我欣赏你,想让你来我身边做个亲兵,问问张府君是否愿意放人。”
  “这……”
  魏延张了张嘴巴,犹豫片刻,点了点头,拱手道:“小人知道了,小人一定向张府君如实转达。”
  “嗯,去吧,若张府君同意,你就去找夏侯府君,让夏侯府君安排你到我这里来。”
  “……多谢魏公赏识!”
  魏延的表情有些激动,拜谢之后,转身离去,回去复命了。
  魏延走后,郭鹏叫来了荀攸和鲁肃,要和他们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两人看了蔡瑁的亲笔信,都觉得有些吃惊。
  “蔡德珪居然……”
  “荆州蔡氏是刘景升的姻亲,居然也……”
  荀攸和鲁肃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如今骤然得知,感觉难以置信。
  “聪明人什么地方都有,不论身居何种地位,看清自己的处境,看准未来的趋势,这是非常难得的,蔡德珪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聪明人。”
  郭鹏微笑着看着荀攸和鲁肃:“好了,咱们商量一下该如何应对这个事情吧,刘景升是有手段的,已经联合了孙伯符,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若让他联合了刘季玉,荆益扬三州的攻守同盟怕是会定下来了。”
  “魏公所言甚是,当今天下大势,魏公独霸一方已经成为定局,刘景升刘季玉和孙伯符放弃对抗走到一起,其实并非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荀攸快速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这三人都不简单,他们一定知道,若要图存,必然联合,一方有难,两方支援,如此,才能对抗魏公,求取生存,否则就会被魏公各个击破。”
第0536章
郭鹏明白江东人的痛苦和委屈
  荀攸分析得很到位。
  南方三州之主们达成联盟一起对抗他,并非是出乎他预料的事情,事实上在消灭了袁术之后,他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当时他还认为孙策会联合陶谦一起钳制他,结果没想到陶谦直到覆亡都没有和孙策联系上。
  看来八国分封的计划是真的很成功,让他们内部一团乱,给自己争取了很多的时间,以至于他们到现在才达成同盟。
  是不是有点晚了?
  郭鹏不屑的想到。
  不过对于荀攸的分析,郭鹏还是予以认同的。
  “嗯,有理。”
  郭鹏点了点头。
  “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事情,就是他们会在我军于关中和马腾韩遂大战的时候,突然袭击我后方,豫州和徐州,刘景升和孙伯符实力不及魏公,但是两方联手,出兵十万,应该不是问题。”
  荀攸又把最危险的事情分析了出来。
  郭鹏继续点头。
  “自古以来两线用兵是兵家大忌,若孙伯符和刘景升借着我军在关中和马腾韩遂大战的时候出兵北上,对于我军而言,是很大的问题。”
  荀攸指着地图上的荆州和徐州两州的位置。
  “是啊,问题不小,咱们集中力量应付关西之战,他们若要趁机北上,我除了固守,也没有别的办法。”
  郭鹏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忽然看到了鲁肃皱着眉头在想些什么。
  “子敬在想些什么,不和我说说吗?”
  鲁肃一抬头,看到了郭鹏正在笑着看他,顿时拱手道:“方才肃在思考,与其担心他们出兵之后我军如何应对,不如思考怎么做才能让他们不出兵北上,干扰我军西进。”
  荀攸有些讶异的看向了鲁肃,似乎很惊讶于鲁肃能从这个角度想问题。
  郭鹏饶有兴趣的看向了鲁肃。
  “子敬可想到什么了?”
  “只是略有一些想法。”
  鲁肃有些犹豫着开口道:“孙伯符此人,在江东似乎不得民心,攻城略地时多有杀戮,江东人对孙伯符似乎有很深的成见,孙伯符北上侵扰魏公的辖地,对于这些人而言,应该不是好事。”
  郭鹏勾起了嘴角。
  “子敬所说的,我也明白,孙伯符杀了太多人,只是依靠兵强马壮才在江东立足,实际上并不安稳,江东人不会愿意被孙伯符卷入这场战事里,所以,子敬以为,我想调任顾元叹担任庐江郡守的想法,是上策否?”
  鲁肃顿时明白了郭鹏的意思,而荀攸也明白了。
  郭鹏麾下唯一一个江东出身的郡守级人物,将顾雍安插到庐江最前线,直接激起江东内部的矛盾风暴。
  以此拖住孙策的后腿,使之无法全力北上。
  至于刘表,其实更不难思考。
  荆州人里面和郭鹏一条心的人不会比和刘表一条心的人要少,蔡瑁这个大无间道就是其中一个。
  充分利用一下荆襄九郡的豪族们主观上的能动性,或许能给郭鹏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定。
  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是相辅相成的,郭鹏的军力的确强悍,但是同时开辟两个甚至三个战场,似乎还是有点难度的。
  尤其他本人还不能居中指挥,难度就更大了一些。
  于是针对江东和荆州内部的政治手段就要被提上日程了。
  郭鹏最早把顾雍带在身边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可以利用顾雍进行对江东的政治攻势和心理攻势,那是因为他十分缺乏行政官僚,在蔡邕的帮助下,才得到了顾雍这个人才。
  这些年,顾雍辗转各地担任县令、郡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在郭鹏麾下任劳任怨,补缺补差,坚决执行郭鹏的决策,贯彻落实到基层乡村,以此换取了郭鹏的信任,给了他魏官的头衔。
  也因为顾雍的存在,使得郭鹏这个几乎百分之百的江北政权多出了一丝江南的韵味。
  蔡邕在江南的十年,以及顾雍在他麾下效力的十年,在郭鹏和江东士人豪强之间搭起了一座可以互相理解的桥梁。
  尤其是出身吴四姓之一的顾氏的顾雍,他的江东出身会让郭鹏在与孙策的博弈中占据很大的优势。
  与暴烈的孙策比起来,郭鹏对待江东人的意义则大为不同,很多江东子弟还记得十年前郭鹏来到江东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不知多少江东子弟前去慕名拜访郭鹏,和郭鹏谈笑风生,又有多少人一路相送郭鹏的归去,又有多少人在那之后匆匆赶来吴郡,却没能见到郭鹏,失望而归。
  现在,当初那位人气值极高的别人家的孩子要回来了,饱受孙策折辱、杀戮之苦的江东士族、豪强,能不为此而激动吗?
  郭鹏明白江东人的痛苦和委屈,知道他们委屈得都快要掉眼泪了,于是,派来了顾雍。
  他要任命顾雍做庐江太守,配合新任庐江守备横江中郎将徐晃,积极战备,以防备孙策。
  徐晃投降郭鹏以后,郭鹏对他还是很看重的,一开始把他带在身边,时不时来了兴致还亲自传授兵法给他,之后派他出去单独领兵征战草原,锻炼了一身本事出来。
  这一次,郭鹏有意考察,徐晃的能力是否足以独当一面,于是将他放置在了庐江担任守备,统领庐江的五千魏军,听候张辽的差遣。
  因为考虑到孙策太刚,考虑到孙策有一拍脑袋瓜子直接派兵前来攻打庐江的可能,于是郭鹏又下令将之前南下负责安定徐州的一万魏军调派到庐江和九江二郡,由张辽负责指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