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1505

  天下第一大诸侯郭鹏亲自认证,绝对正牌!
  嗯,绝对是正牌的。
  再之后,郭鹏派人送袁嗣前往濮阳安置,等到郭鹏讨伐完袁术之后再亲自过问袁嗣的事情。
  望着袁嗣离开的背影,郭鹏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可以落实的,未来,是可以被掌握的。
  这些掌握家法传承的家族,他们真正的优势难道真的在学术研究上吗?
  或许的确有这方面的优势,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经书是可以对外开放的,只要有心,就可以得到经书,当初蔡邕按照灵帝的要求雕刻延平石经,立在太学门外,让天下士子,准确说是识字的人都趋之若鹜,蜂拥而去观摩,誊抄。
  想得到书籍并不难,豪强地主家的子弟想要看那些经书一点都不难,难就难在名分和承认的问题上。
第0424章
罪人
  寿春激战正酣,曹仁大军和刘辟所率领的最后的黄巾军在慎县的最终决战也开始了。
  之前,曹仁在固始县、细阳县和汝阴县三次击败刘辟的防守,关羽大展神威,接连斩杀何仪、龚都二将,黄邵则被高览先登斩杀。
  刘辟损兵折将,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将领和部曲,只剩最后一人和两千残兵,退守到了慎县,慎县一旦丢失,汝南郡就将全部落入曹仁的控制之中,整个汝南郡再也没有成建制可以抵抗曹仁的力量。
  曹仁就可以直接率军通过慎县抵达寿春,和郭鹏会师。
  袁术惨败退守寿春的消息刘辟已经知道了。
  就因为这个,汝阴县的防御失败了,使得黄邵惨死,刘辟损失了大量部曲,现在率领着残兵败将退守慎县,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
  之所以不投降,也是因为黄巾军和郭鹏有血海深仇,这个手上沾染着无数黄巾鲜血的恶魔,他是绝对不会投降也绝对不会屈服的。
  更别说现在自己失去了全部的部将和精锐军队,只有两千残兵,粮尽援绝,这仗根本没有办法打下去,即是如此,全军都十分痛恨郭鹏,绝对不要投降,一定要和郭鹏战斗到底。
  对此,连陈宫都十分动容。
  “虽然是黄巾贼,但是死战到底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刘辟至今不降,与我军接连战斗,虽然连战连败,但是不失为尽忠职守。”
  素来讨厌黄巾的陈宫也对刘辟的坚守表示认可。
  不过不管怎么样,刘辟的战败已经是事实,最后一座低矮破败的小县城也不能阻挡大军前进的步伐。
  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三,刘辟率领最后的黄巾军两千余人和曹仁所部军队展开最后的激烈厮杀。
  刘辟所部血战一日,让郭鹏的士兵折损三百余人,刘辟则全军覆没,其本人的首级被曹仁亲自斩下。
  自光和六年开始,一直到兴平二年,黄巾在华夏大地上遍地开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持续十一年。
  最开始,黄巾军的造反是一场阴谋,一场上层权力者关乎最高权柄的博弈。
  但是最开始的阴谋破灭之后,很多人打着黄巾的旗号进行真正的农民起义,反抗汉帝国的统治,反抗这个让人吃不饱肚子朝不保夕的时代。
  可惜。
  他们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纲领,没有方略,只知道破坏和掠夺,不知道建设和发展,如此巨大的局限性注定了黄巾起义的最终失败。
  郭鹏是黄巾军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仇人,他一个人击溃消灭了绝大部分的黄巾军,无论规模大小强弱,统统在郭鹏的手下折戟沉沙。
  郭鹏更是最残酷的刽子手,除了最普通的教众之外,黄巾军的各方首脑以及担任职位的太平道众被他悉数斩杀,传道工具和教义被他付之一炬,全数毁灭。
  他的双手沾满了不知多少无辜民众的鲜血,以无辜民众的血泪和生命,铺就了他的登天之路。
  他毫无疑问是个残酷的统治阶层的代言人,是个镇压了起义的罪人。
  他亲手终结了黄巾军的行动,终结了黄巾军的蔓延和发展,被他占据的地方,迎来了区域性的『和平』。
  此后,汝南郡将成为重要的屯田基地,被俘获的民众将成为屯田民,在土地上辛苦的劳作,被郭鹏榨取剩余价值,变作实现他的野心的动力。
  除了吃饱肚子与和平以外,他们得不到任何优待,他们必须要一直不停的种田,种田,种田,一直到死为止,都要种田,没有任何改变。
  他们的生活或许将没有任何波澜。
  曹仁打败了最后一名黄巾军将领,覆灭了最后一支黄巾军,终结了一个时代,时代的风向标发生了转变。
  然后,他整顿军队,向寿春进发。
  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曹仁率军抵达了寿春,圆满完成任务,向郭鹏复命。
  而这个时候,郭鹏正好宣布停止攻城两天,给大家过一下新年节日,围而不攻,大搞新年欢庆。
  新年欢庆的习俗在夏商周以前即已经有了雏形,秦代大一统之后把各种节庆的习俗整合了一遍,淘汰了不少繁文缛节,增添了一些民间自有的喜庆,增强节日欢庆属性,减轻鬼神祭祀的属性。
  春节在这个时候有其他的很多称呼,但是内涵和今天一样,都是欢庆一年的新开始,和过去说再见,祈祷下一年的和平幸福等等。
  郭鹏行军征战多年,很多时候都不能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度过春节,今年也是一样,于是他只能写信回去给家人,向他们表达自己不能回家庆祝新年的遗憾。
  他要和士兵们一起欢庆新年,和士兵们共度这个节日,而且要搞的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要大吃大喝大操大办,让寿春城里的袁术看到自己这边是多么的士气昂扬!
  所以他很早就吩咐部下们转运一些过节喜庆的东西来到军营里,又发动大家去捕鱼,从大本营转运来猪鸭羊,又发动火头军们制作各种面食,大搞烧烤的准备,备足了香料和盐巴。
  曹仁来的算很及时的,赶上了新年欢庆的准备。
  于是一来到这里,还没来得及述职,曹仁关羽陈宫颜良高览五人就被郭鹏拉着和他一起和面包饺子去了。
  大汉朝的面食已经相当有料,饼类食物也很多,汤饼烧饼之类的,还有汉灵帝刘宏最喜欢吃的胡饼,因为灵帝喜欢吃胡饼,所以当时的雒阳城家家户户都学着皇帝一起吃胡饼。
  郭鹏当年在雒阳也是吃了不少胡饼,的确香脆,这点不假,当然了,比起现代种类繁多的各类美食,汉朝的食物的确是略显朴素。
  早些时候,郭鹏的生存环境很差,没日没夜的算计求活,没日没夜的为未来奔波,给人跑腿当狗不辞辛苦,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口腹之欲。
  最多弄个简单的叫花鸡打打牙祭,别的什么也没有,汉朝人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简单的蒸煮,复杂一点的烤,汤汤水水的,吃的没什么感觉。
  直到收拾掉了袁绍,稳定了河北三州之后,郭鹏来到濮阳,才算是有了一些闲情逸致,想到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于是指点已经成熟的神机司铁匠们打造成功了铁锅,在自家厨房里折腾出了些许炒菜。
  用盐和酱油做炒羊肉,再吃上一碗麦饭,算是滋味十足。
  不过乱世当头,自己的口腹之欲要排在最后面,吃到了怀念的滋味之后,郭鹏就开始想着给军队改善伙食。
  军队是他的命根子,吃好是必须的,所以郭鹏就琢磨着该怎么在现有的条件下给军队改善伙食。
  正好那段时间他因为公务繁忙,经常吃名为牢丸的便捷食物,一碗汤汤水水有荤有素,稀里哗啦下肚,方便,还比较好吃。
  因为从小就开始吃,也没多少想法,结果那个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东西和饺子很像。
  它就是饺子的前身。
第0425章
火头将军郭鹏
  饺子和馄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混在一起不分彼此的,牢丸就是它们曾经共同的名字,寓意为用面皮牢牢锁住内部馅料的丸状食物。
  春秋时代就有了牢丸的踪影,到东汉末年,牢丸已经发展的和现代的饺子馄饨颇为相似的地步。
  郭鹏看着这个牢丸,忽然灵机一动,下令铁匠们打造了大型的平底铁锅,用来做锅贴饺子给军队改善伙食,有肉,有面,有油,制作速度还比较快,能让军队快速吃到。
  某次过节,郭鹏让火头营给虎卫军正式做了第一顿饺子,用了鸭肉和羊肉,三千条大汉吃的那是相当的满足,对煎饺赞不绝口。
  于是郭鹏就把煎饺这种吃法推广到全军,定为逢年过节和军队打胜仗之后奖励军队的食物,士兵们都很喜欢。
  现在春节近在眼前,给军队改善伙食鼓舞士气是必需的,郭鹏很早就做了准备,还自己亲自上阵和火头军的火头们一起包饺子,显得平易近人。
  麾下诸将和谋士们为了和郭鹏套近乎,显得自己也很平易近人,于是纷纷跟过来陪郭鹏一起包饺子。
  看着他们明明不会包却一个个的呲牙裂嘴的想方设法的包出一个奇形怪状的饺子的样子,郭鹏便哈哈大笑,十分愉快。
  郭鹏亲自行动起来包饺子的时候,正好曹仁他们赶过来会师,郭鹏就把曹仁他们也给拉了过来,让他们坐在自己身边围成一圈一起包饺子。
  谈一些逢年过节的趣事,不谈公务。
  谈着谈着,恍惚间,郭鹏居然回忆起了上辈子的些许温暖往事。
  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这是多少年都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了,早已淡忘,现在忽然想起来,还稍微有些怀念。
  不过真的很好笑就是了。
  曹洪这些日子就想在郭鹏面前表现自己,得到允许带队攻打一面城墙的时候十分使劲儿,甚至还亲自顶着大盾冒着箭雨要登城搏杀。
  结果被郭鹏派人拉住,狠狠骂了一顿,不允许他擅自上前线亲自搏杀,曹洪这才老老实实的在后方指挥。
  现在功劳没立多少,就腆着一张脸在郭鹏面前表现自己很会生活很会包饺子,结果折腾出了几个到处露馅的饺子,被郭鹏指出来大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