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1505

  他匡扶汉室的心意就此到头了吗?
  不,绝不。
  天下人尚未忧虑的时候,郭某人就要忧虑了,天下人都开心了,郭某人才会开心,这是古代贤士的追求,也是郭某人的追求。
  因此,他绝不允许先天下之乐而乐的事情发生。
  于是曹洪被抓了典型。
  这篇文章一经发布,在读书人的群体之中,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比曹洪犯事影响更大。
  其中以三句话最为震撼人心。
  其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其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何等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啊……
  不会因为得到什么赏赐而高兴,也不会为了失去什么身外之物而感到悲伤。
  要在天下人都没有忧虑的时候,首先为天下人感到忧虑,而要在天下人都快乐以后,才会为天下人感到快乐。
  这难道不是古代贤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吗?
  郭鹏在最后询问了所有人一句——谁能与我走上同样的道路呢?
  于是顿时就涌现出了一大批想要和郭鹏走上同样道路的人。
  满宠看了,热泪盈眶,觉得自己一身的才华和理想都有了可以托付的人。
  曹操看了,连连叹息,觉得郭鹏的思想觉悟比自己高的实在是太多了。
  荀彧看了,激动不已,口称『明公果然是我要寻找的贤主啊』。
  郭嘉和戏忠看了,顿时感觉自己的选择并没有错,激动的多喝了几杯酒。
  程昱看了,内心十分喜悦,他发现郭鹏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进化,执政手段越来越纯熟,越来越高超。
  将道德和自己的目的融为一体,居高临下,降级打击任何试图违抗他的人。
  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把持舆论阵地,几乎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手,太漂亮了!
  而且这几句话说的实在是太有水平了,反正程昱自己是说不出来的。
  用这样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志向,很多人会被骗过去,就算是内心依然怀有疑虑的人,也不能反驳了,因为道德高地已经被抢占了,政治正确已经确立了。
  真不愧是海内大儒卢植的亲传弟子啊!
  正如程昱所想的,这篇文章一经传播,引起了士林震动。
  蔡邕在学宫内当堂朗诵这段话,对着追随自己学习的弟子们发表演说,说一定要以这段话为终身行事的准则,这是真正的贤人所必须要追求的道理,是最为高尚的情操。
  能说出这段话的人,一定是心怀天下,内心有安定天下志向的伟人!
  蔡邕又开始为郭鹏免费吹,大吹特吹,天天都在学宫里吹,逢人就吹,还给自己的好友写信,隔着千里万里的吹。
  郭鹏站在了道德高峰之上,以古之贤人的姿态俯视众生,谈笑间,就让尚未到来的政治危机瞬间消弭于无形。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追随了一个了不起的人,而这个了不起的人一定会做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青史留名。
  而他们跟随这个了不起的人,也一定能创下了不起的事业,跟着一起青史留名。
  郭鹏麾下文武集团的凝聚力再一次获得了提升,郭鹏对他们的吸引力再次获得了提升。
  于是,除了赫赫威名之外,郭鹏大幅度提升了自己在道德方面的形象,逐渐将自己打造成不败金身。
  军力,道德,两手抓,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不能成就王师。
  至少现在一个都不能少。
第0362章
幸亏世人不识字
  在这篇文章发表三天之后,几近崩溃的曹洪被从小黑屋里面放了出来,在郭鹏面前痛哭失声。
  郭鹏请来了曹嵩,曹嵩以曹氏当家人的身份痛斥了曹洪,使得曹洪更加大声的哭了出来,抱着郭鹏的双腿就不愿意放开。
  嘴里连连喊着『大兄我错了』『大兄我再也不敢了』之类的。
  而郭鹏则以宽容的姿态宽恕了曹洪的罪过,没有进一步惩罚他,令他回到府中认真思过,就此禁足,一个月之后才准自由走动。
  曹洪跪在地上认错,然后被带走了。
  想必他会很认真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并且再也不会犯错了。
  郭某人笑了。
  在乱世争霸的时候,为了胜利,为了人心,霸主们和平时期难以忍受的事情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挑战自己的权威,威胁自己的地位这种事情都可以等闲视之,一笑而过。
  等到最后获胜,坐稳了自己的天下人的地位,然后,再去算总账。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未免会给人一种卸磨杀驴的感觉。
  郭某人不想这样做,也不愿这样做。
  他就觉得有些霸主的姿势水平不到家,修炼的不到位,不懂得利用道德制高点对不听话的部下进行降级打击,不懂得利用道德作为武器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然了,也不是每个霸主都和郭某人一样有练习二十多年的时间,时代也不同,道德也不是那么有用,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道德这个东西,用的不好,能把自己玩死,用的好了,就可以成为杀人不见血的利刃,杀人于无影无形。
  正如同鲁迅从仁义道德的夹缝之中瞥见了『吃人』二字那样,道德,很恐怖的。
  郭鹏是越来越喜欢这把武器了。
  这把武器使用的好,统治手段才能被称作高明,要是用不好,那统治能力就很值得忧虑了。
  比如凉州集团那群肌肉壮汉,从小到大沉浸在汉羌战争的修罗场中,脑海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根深蒂固,不懂得做修饰,不懂得用道德做遮羞布,直接把一切都赤裸裸地呈现于世人眼前,当然不会被主流社会所接受。
  身为统治者的大家都是要脸的人,穿着华丽的服饰在历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营造出歌舞升平的假象来粉饰太平,掩盖幕后肮脏的交易。
  结果你们一来就把大家的衣服扒光,丑陋的真相呈现于世人眼前。
  幸亏世人不识字,写不了史书,否则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祸端。
  所以他们才谋划了很久,利用了厌倦反贼的身份急于洗白的马腾和韩遂,催动马腾和韩遂的兵马和李傕集团狗咬狗,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结果没成想李傕集团很牲口,韩遂和马腾还是差了一点,被打得大败,狼狈的逃回了老家。
  李傕集团大怒,诛杀了一批和马腾韩遂联络的大臣,果断出手夺权,将长安朝廷的权力夺了一大半过来。
  结果长安朝廷就真的变成了傀儡了,一切都以凉州集团的意见为准。
  但是,这对于凉州集团来说也并非就是好事。
  原来朝堂上还有一些人可以和凉州集团抗衡,商量着办事,现在忽然间这些人倒台了,凉州集团掌握了实权,但是这份实权并非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而是掌握在三个人手里。
  最早,杀死了王允之后,凉州集团的领头羊是李傕,李傕就是最高领导者,代表凉州集团和长安朝廷明争暗斗。
  而这场战争之中,郭汜和樊稠立功很大,紧随李傕之后,抢占了李傕不少的威望。
  凉州军人以威望为权力来源,谁的威望大,谁的权力就大,樊稠立功最大,郭汜立功也不小,在权势上都追上了李傕。
  李傕看似很乐意和他们分享权力,但是内心并不一定是这样思考的。
  权柄在手,谁乐意和其他人分享?
  于是李傕、郭汜和樊稠三人的矛盾就变的很大了。
  三人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各自操控朝廷给自己的亲信加官进爵,为了先后次序还经常吵架,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就差一点就要爆发武斗了,这让贾诩心力交瘁,忧心忡忡。
  不过一个消息及时传来,暂时遏制了这种趋势,让贾诩重重的松了一口气,随后又忍不住的担忧了起来。
  袁术指使郭鹏北伐,消灭了袁绍集团,袁绍被俘虏,活生生气死,现在袁绍的势力灰飞烟灭,河北被郭鹏占据。
  这下可好,河北,中原,包括淮北淮南一带,大汉的精华部分全部都在袁术集团的掌握之下了。
  被吓得够呛的凉州集团赶快停止想要武斗的想法,抱在一起商量这件事情。
  李傕郭汜和樊稠一起把贾诩请了过来,想要听他的分析。
  “眼下的情况的确很紧张,但是,未必就到了那个时候,事情还有转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