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505

  所以那些人几乎是赶着过来向自己表示羡慕,拼命恭维自己,连一些往日里看不到的小士族子弟也过来恭维自己,大抵是希望结个善缘之类的。
  郭鹏对此一清二楚,丝毫没有因此感到骄傲,理智地对待所有人,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虽然成为焦点人物,但是起居日常别无二致。
  这种行为顿时被一群人吹捧为『名士之风』『严师出高徒』之类的。
  反正就是连着卢植一起吹捧,但是主要还是吹捧郭鹏。
  一时间,郭鹏的名字又在京城里被传了起来,这一次就不是和蔡邕一起了,而是和卢植绑定在一起,明确的师承关系就确定了。
  如果说之前和蔡邕之间的关系不那么明确,所以旁人甚至有些笑话郭鹏厚颜无耻,这一次就真是无话可说目瞪口呆了。
  卢植为什么就收了郭鹏做弟子呢?
  羡慕,嫉妒,疑惑,不解,气愤,无能狂怒,等等情绪不一而足。
  别说这些人了,家里人也是一样。
  曹嵩和曹炽得知之后更是欣喜若狂,要不是郭鹏阻止,他们都打算给卢植送礼去了。
  曹操得知这件事情以后,也来信向郭鹏表示羡慕嫉妒恨,并且说郭鹏送给他的菜谱里的那道叫花鸡真香。
  郭鹏又写了信向父亲郭单报告这件事情,郭单十分兴奋,回寄的信件中,字里行间充斥着极端的喜悦。
  他要郭鹏认真学习,严辞拒绝声色犬马,一心一意跟着卢植学习,虽然现在和声色犬马绝缘,但是以后长大成了高官,自然不缺这些。
  他希望郭鹏有足够的自制力控制自己。
  其实不需要他这样交代,郭鹏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比他明确的多,郭鹏有极其强烈的自我导向力,为了未来的安全,他会放弃可以放弃的一切。
  现在的声色犬马什么的实在不在他的眼中。
  有些时候和卢植一起去办事,或者去某家拜访,应卢植的要求,郭鹏会作为卢植的随从和他一起去侍奉卢植。
  这种时候,郭鹏就会见到那些歌舞升平的景象,见到乐师演奏华丽的乐曲,舞女跳着淫靡的舞蹈,酒肉果品美酒连轴上,完全不停歇。
  见到那些高官名士们一派风流的姿态,对珍奇食材不屑一顾咬一口就丢掉的浪费行为,他都会从心底里产生厌恶和不屑的情绪。
  为了表达自己的厌恶,他选择目视前方面不改色,面容端正一言不发。
  除非卢植有事要办,否则他就是一块木头。
  对于郭鹏这样的姿态,卢植也默默观察在眼中,观察了好一阵子,感觉郭鹏不是在装样子,而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些东西感到厌恶,不由得十分好奇。
  于是他就和马融当年询问他那样询问郭鹏到底为什么对歌舞音乐声色犬马如此不感兴趣。
  “亡国之宴!”
  郭鹏毫不掩饰的在卢植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卢植听后一愣,随后面色沉重。
  “你都能看出的事情,为师怎么看不出呢?本朝立国之初,光武严令禁止奢侈之风,当时以百官为首,下至万民,人人都崇尚节俭,每年财政都有大量富余,可现如今……”
  卢植摇摇头,不说话了,只剩叹息,不过叹息的同时也不忘记勉励郭鹏,让他不忘初心,不要忘记眼前所见的『亡国之宴』,要在未来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一切变成美好的景象。
  此后,卢植更加注意教导郭鹏经文和兵法,对他的教导更加上心。
第0034章
赵苞的政治正确
  九月份的时候,卢植受到灵帝的任命,从东观离职,出任侍中,成为灵帝的亲近之臣,备问国策。
  一时间,卢植成为了热门人物。
  秦朝时期和西汉前期侍中只是一般的散官,是丞相的随从吏员。
  从武帝开始,侍中成为皇帝的亲近之臣,与皇帝常常相处,逐渐成为亲信贵重的职位,而且也很容易得到皇帝指派担任掌权的高官。
  卢植被任命为侍中,于是便被看出了灵帝试图重用卢植的预兆。
  卢植无奈,只能离开东观成为侍中,但是离开之前依然嘱咐郭鹏留在东观继续校对书籍,学习知识,不要懈怠。
  郭鹏得到了卢植的受命,便接着待在东观里跟着蔡邕校对书籍,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过,在十月份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了。
  北伐失败,汉军崩溃败逃,檀石槐率军一路追杀,汉军死伤惨重。
  此一战,汉军三万骑兵损失十之八九,活着回到北地的不过十之一二,军马辎重粮草折损殆尽,大败亏输。
  三名主将田晏、臧旻和夏育只带着亲信骑兵逃回了汉地,随行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檀石槐趁机席卷幽并之地的边境郡县,各郡县都受到了大量损失,人民财产损失惨重。
  本来檀石槐是要进一步深入汉地进一步劫掠的,但是在辽西郡遇到了辽西太守赵苞的顽强抵抗。
  赵苞的从兄是宦官赵忠,赵苞深以为耻,不与他来往,在边陲苦寒之地做官。
  此番遭遇到了池鱼之灾,不过他素来对北方边患极为戒备,听闻北伐失败鲜卑入寇,立刻整顿兵马两万迎击鲜卑。
  可惜赵苞的母亲和妻子家人在前往辽西的路上都被鲜卑人抓住,鲜卑人用赵苞的母亲做要挟让他投降。
  赵苞在忠孝之间痛苦抉择,最终为了保全州郡和百姓,率军掩杀,牺牲了母亲和妻子家人,换取了胜利,最终击退了鲜卑人,制止了汉边军的兵败如山倒局面,力挽狂澜。
  鲜卑人遂退回了草原,没有继续南下,汉帝国的损失因此没有继续扩大。
  这个事情在十月上旬传到了雒阳,京师震动,大量官员上书弹劾田晏、臧旻和夏育三将渎职,输给蛮夷败坏国威,要求处斩,要求追责连坐,借此攻击一力主张开战的大宦官王甫,试图以此掀起新一轮的倒宦官作战。
  下旨开战的是皇帝,但是臣子不能追究皇帝的过错,要保留皇帝的颜面,于是就把罪责全部推给宦官。
  但其实如果灵帝自己不愿意开战,王甫又能如何呢?
  军国大事灵帝不至于糊涂到交给宦官来操作,不过在这件事情上,灵帝的确需要王甫来做替罪羔羊,但是同时,不能损伤了他的性命,不能给士人团体大做文章的机会。
  在这场浪潮之中,灵帝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帮士人试图给党锢翻案的尝试。
  于是灵帝立刻做出了决断。
  将王甫降职,将田晏、夏育和臧旻三将削职夺爵贬为庶人,叫他们花了大价钱买命,同时派人吊唁辽西太守赵苞的母亲,大书特书赵苞的英雄事迹,引起了大量讨论。
  他转移了人们的关注视线。
  随后不久,就传来了赵苞在母亲的吊唁会上痛哭过度呕血而死的事情。
  据传,赵苞在吊唁会上说自己忠孝不能两全,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之后痛哭呕血而死。
  但是郭鹏通过卢植和蔡邕的交谈得知,赵苞其实已经心存死志,在皇帝派人参加吊唁会之前服下了毒药,谢罪之后当场毒发而死,表明自己的『孝』。
  郭鹏也觉得奇怪,伤心过度是会很难受的,但是伤心痛哭过度呕血而死也太不寻常了,到底要伤心到什么地步才能呕血呢?
  这分明是服了毒,自杀的。
  明白了原委之后,郭鹏感到十分痛惜。
  大汉以孝治国,孝顺就是天字第一号政治正确,你再怎么荒谬残暴,只要你是个孝子,你就有可取之处,但是无论你多么精明强干,只要你有违孝道,你就是个混蛋。
  大家都认为,孝顺的人对父母孝顺,自然也会对国家忠诚,而连父母都不在意的人,怎么能证明他的忠诚呢?
  这个人一定心术不正!
  赵苞为了辽西不受鲜卑荼毒,放弃了救回母亲的机会,导致母亲被杀死,已经违背了全社会的政治正确,即使他有功,他也会在今后的岁月里不断地遭到指责和辱骂。
  因为孝比天大。
  于是赵苞选择了死,选择以死全『孝道』,牺牲自己,保全百姓,保全后代。
  果然,这就十分『政治正确』了,之前还在议论赵苞放弃母亲击退鲜卑是『贪功心切』的官员们立刻上书要求皇帝追封赵苞,灵帝深明其中奥妙,追封赵苞为鄃侯。
  赵苞的事情成功转移了全京师的视线,为灵帝争取了时间,等赵苞的事情尘埃落定,士人们再试图攻击宦官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这场丢脸的败仗并没有造成太过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后果。
  檀石槐被赵苞挫败,原先一点骄横之心遭遇迎头痛击,意识到汉帝国远远比他强大,因此没敢继续南下。
  而在政治上,士族们试图以此为出发点对宦官发难,也没能成功,反而被灵帝一套太极推手给推走了,有劲儿没地使,十分郁闷。
  看起来唯一的输家就是三名被废为庶人的将领了。
  其中,自然包括臧洪的父亲。
  臧洪得知父亲战败逃回大汉之后被贬为庶人的消息,直接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好几天不出来,原来围在他身边的那群人瞬间全部消失,就和没有出现过一样,跟不存在似的。
  郭鹏没有在意这些事情,闯进了臧洪的屋子里,把躺在床上浑身发臭的臧洪拽出来,脱光了衣服就留一条兜裆布,整个丢入了装满热水的木桶里。
  “三天不吃饭,你想成仙啊?”
  郭鹏怒斥臧洪。
  臧洪无神的双眼看了看郭鹏,低声道:“我真想就这样死了,免得出去丢人现眼,被人说成是败军之将的儿子,小乙,帮我个忙,挖个坑把我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