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1505

  郭鹏的眼中满是浓重的欲望。
  “兖州是我的。”
  郭某人做出了如此宣言。
  程立躬身一拜:“立必使兖州归顺主公!”
  程立的忠诚,郭鹏感受到了,哪怕被任命为高官,掌握一定的权力,程立对待自己依然称主公,不曾改变。
  程立已经认定郭鹏为主,不改自己的立场,一心一意为郭鹏办事。
  所以,程立是唯一一个知道郭鹏心中最黑暗深沉的欲望的人,并且以为郭鹏满足他的欲望为出发点办事,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样。
  事后,郭鹏嘉奖了高唐县令辛评,对此战之中立下功劳的几人也分别予赏赐。
  比如封杀掉文丑的关羽为荡寇校尉,表奏他为都亭侯,满足了他一直以来的夙愿。
  之后,又赏赐给了杜袭一批钱财和绢布,褒奖他在战乱之中恪尽职守的表现,依旧让他做县令,整顿鬲国县,尽可能抢救田地,夏粮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总而言之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是收夏粮。
  去年的粮食一共收入府库一百八十多万石,足够十万大军一年半的口粮,有了这份粮食做底气,连番征战并未伤到郭鹏的元气。
  前前后后和董卓打仗,和袁绍打仗,战死的兵员约在三千之数。
  伤兵大多数可以救治好,所以战后花了几天清点了一下兵员,他目前掌握的青州四郡国在籍兵员约在五万三千之数,元气保存的很好。
  今年的夏粮丰收以后,府库内的存粮就足够他的五万大军征战三四年不会缺粮了。
  这将成为郭鹏动兵征讨北海国和东莱郡的底气。
第0244章
全靠同行衬托
  关于军队的数量,郭鹏不认为多多益善就是最好的。
  以目前来说,也要考虑青州的粮食产量能否养活那么多士兵。
  没有粮食保障就扩军,难道不是自找麻烦吗?
  郭鹏就通过密探在冀州探知,袁绍因为着急扩军恢复实力,大量招募兵马,但是后勤跟不上,所以新兵有些就会饿肚子,也拿不到饷钱。
  加上招募的新兵都没什么纪律,没什么规矩,军纪败坏,在军官的带领下一天到晚到处惹事,就知道劫掠黎庶,抢掠妇女和财物。
  然后还有『志向远大』的,到处挖掘陵墓搜刮陪葬品。
  完全就和土匪没什么两样。
  或者说这就是这个时代军队的普遍状态。
  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可以,只要对方的军队比这样的军队还要烂。
  或者说己方少数精锐的战斗力比对方少数精锐的战斗力更强,可以率先挫败对方的精锐,那么就可以取胜了。
  简而言之,就是全靠同行衬托。
  像郭某人这样专门设立练兵大营,把练兵当作首要任务来抓的军阀,还真没有,即使有,也是针对少部分起家精锐。
  郭某人对普通士兵的要求都比较高,都在要求他们识字,对少部分精锐的要求就更高了,识字更多的直接开始传授行军作战的兵法和道理。
  军营里有专门的机构,郭鹏视之为军校的雏形,对其相当的重视,在其中灌输自己的意志,通过教育,传达到手下军官的意志之中。
  郭鹏不允许自己的士兵变成黎庶口中的兵灾,而他知道一支军队从成立开始所奉行的规矩将十分有意义,所以成军之初,郭鹏对军队最高的要求就是遵守军规军纪。
  招募士兵进行训练,不仅训练战术战法,也训练军纪军规,要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以此为精兵的标准。
  有这样的军队,就可以在战场上占据优势。
  目前兵员就这个数目比较妥当,等收复北海国和东莱郡之后,再扩编一些军队,整顿一批精锐善战的兵马,以青州为根基,问鼎天下。
  郭鹏给每个县安排的县兵人数在一百人到二百人之间,交给县都尉统领,每个郡国安排三千驻军,分别交给两曹两夏侯四名校尉统领。
  其余的军队都在临淄县附近驻扎,作为精锐主力,这是他所安排的驻军方式。
  军队平时都在大营之中,大营归于禁统领,于禁在非战时专司练兵,让军队不能懈怠训练,每日都要训练。
  而其他校尉并不带兵,只在战时领命,拿着郭鹏授予的兵符从大营里找于禁带走训练好的军队,奉命出征,征战完毕士兵归营,将领上缴兵符。
  郭鹏经常抽空去练兵大营观察士兵的住宿吃饭日常生活等等情况,和他们谈天说地,让士兵知道自己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声音。
  发饷的时候更是必然亲临主持,坚持从护乌丸校尉时期就坚持的传统。
  而对于在两曹两夏侯手下的军队,因为其存在的必要性,郭鹏则以另外一种形式彰显自己的存在。
  比如他时不时的就下令从他们的军营之中抽调一两支小部队去执行某个任务,或者护送某个东西到临淄县来见他,用他的手令越过曹仁他们直接给军官下命令。
  这些事情曹仁他们都不清楚,知道之后有些吃惊,向郭鹏询问之后才放心。
  为此,曹仁还跑过来向郭鹏诉苦,说郭鹏经常这样搞,搞得他还以为军队出现了逃兵,别老是这样搞好不好?
  郭鹏表面答应,但是之后还是这样做,一点也没有改变的迹象。
  时间一长,两曹两夏侯都习惯了,见怪不怪,问一下知道去向,就当没发生过,反他们也是听郭鹏的命令,都一样。
  而且郭鹏也从来不在战时干这种事情。
  另一头,郭鹏解决袁绍进犯的同时,袁术和孙坚那边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袁绍派遣的部将周昂趁着孙坚不在,袭取了豫州大量的土地,几乎切断了孙坚的退路。
  孙坚十分恼火,带兵归来之后,一顿猛冲猛打将周昂打的屁滚尿流。
  周昂败退回城固守,孙坚派兵攻城,力战获胜,但是很遗憾的是,留下来帮助孙坚的公孙越在战斗之中为周昂所射杀,不幸身亡。
  饶是如此,周昂也没能抵挡住孙坚的进攻,被孙坚彻底击溃,逃出了豫州。
  然后周昂逃到了九江,和他的弟弟周喁一起固守九江,防御孙坚和袁术的联军,继续为袁绍钳制袁术和孙坚。
  但是终究他还是战五渣,面对江东猛虎,他们还是不敌。
  周家兄弟被孙坚和袁术击溃,丢掉了九江,渡过长江逃到了会稽去避难。
  至此,袁绍釜底抽薪的计划算是全面失败了。
  当然,虽然是失败,但是袁绍成功的为董卓续了命。
  天下有识之士都在心里骂他,董卓却仰天大笑夸赞袁绍,夸他有眼光,狠狠的给他点了三十二个赞。
  孙坚平定豫州之后,本来想率军重回雒阳前线,但是事情还没完。
  袁绍联合刘岱逼的郭鹏不能再战,对付袁术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手软。
  他联络了荆州刺史刘表,以袁术所占据的南阳郡属于荆州为理由,挑动刘表率军参战,南北夹击袁术和孙坚,试图覆灭之。
  刘表也觉得这样可以,对袁术霸占南阳郡不归还给他的事情,刘表很不爽,于是派兵北上攻打袁术和孙坚。
  袁术大怒,痛骂刘表,击溃周昂之后整兵备战,准备南下讨伐刘表,顺便占据荆州作为自己的后勤基地。
  一场新的战争开始了。
  当其时,安顿整编了军队之后,郭鹏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夏粮的收成上,继续在各地观察屯田的情况,到处巡查。
  从齐国开始,到乐安国,再到济南国,打算和臧洪还有曹操见面聊天,谈一些事情。
  一路巡查,深入新建立的村庄和开垦出来的农田,亲自视察粮食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水利情况,询问农户家中的生活,看他们的生活条件,询问粮食够不够吃等等。
  这种事情郭鹏从来不曾懈怠。
  发现一切都在按照自己预想之中的发展,郭鹏觉得很欣慰。
  郭鹏觉得虽然自己是在剥削他们,但是至少,在这世道给他们一条安稳的活路,无需流亡,无需挨饿,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与兼顾他们的生命最好的方式了。
  与此同时,在前往各郡县村庄的途中,郭鹏意识到了道路的重要性。
  于是下令给随行的官员们,让他们回去之后就派人考察路面情况,修建以临淄县为中心的多条驰道,将青州的道路交通问题列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拿出一定的财政收入来修路。
  没人比郭鹏更清楚交通问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了。
  看着青州在自己的治理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郭鹏甚至有点小小的骄傲。
  不过很快,他的骄傲被粉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