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1505

  可是袁绍已经出兵,他无可奈何。
  现在进攻失败,郭鹏率领大军回援,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郭鹏名将之姿,麹义明显还不是对手,万一全军覆没,冀州军将遭受重创,对袁绍未来的大业是很大的影响。
  沮授和田丰这样一说,袁绍顿时对自己产生了些许怀疑,觉得自己应该照着田丰和沮授所说的去做。
  “沮君和田君是觉得将军不是郭青州的对手吗?”
  袁绍正在犹豫的关头,许攸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袁绍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请和?战事不分胜负,我方先请和,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事情传扬出去,将军又该如何自处?和是可以和,但是必须要势均力敌的和,否则就是战败!将军颜面何存?”
  许攸这样一说,袁绍觉得很有道理。
  田丰立刻反驳。
  “这本就是不占道义的事情,如何势均力敌?大义名分上我们已经不占上风,若是战事上再不占上风,那岂不是给了郭青州进军冀州的借口吗?到时候郭青州率领军队进犯冀州,却还有借口,是你去抵抗郭青州还是我去抵抗郭青州?”
  “你还是觉得将军不是郭青州的对手?”
  许攸发出了诛心之问。
  性格刚直的田丰拒绝曲意奉承。
  “郭青州善于用兵,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董卓暴虐如此,依然不是他的对手,狼狈逃回长安躲避郭青州的兵锋,将军觉得自己可以率军讨伐董卓迎回圣驾吗?”
  田丰一点不给面子的说法让袁绍觉得有些难堪,心中恼火。
  但是袁绍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田丰没有说错。
  论排兵布阵征战沙场,袁绍远远没有郭鹏那么有经验有战绩,郭鹏成名已久,早就有名将的名望,战绩很不错,随便一场战斗都能拿得出手。
  而袁绍则没有这样的战绩,硬着头皮说自己比他能打,也要有战绩作佐证。
  他的确没有这样的战绩作佐证。
  可是你怎么能说自己的主君不如人呢!
  田丰的政治觉悟实在是不高,这让袁绍实在是不爽,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斥责,那样会显得自己没有肚量。
  “田元皓!休得妄言!”
  许攸帮助袁绍说出了心里的话,怒斥田丰道:“将军天纵之姿,四世三公,哪里是郭子凤一个破落户能相比的?大敌当前,你不为将军谋划,却宣扬敌人的勇武,贬低将军,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田丰这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沉迷于阐述真实情况,却忘记了给主君留点面子。
  于是田丰流露出了惊慌的神色,看向了袁绍,见袁绍面色不快,只好认错,不复言语。
  袁绍没有怪罪田丰,但是他的建议也不被采纳,袁绍决定保证自己的尊严,要打败郭鹏,然后再说其他,于是下令军队出征。
  袁绍先行出动军队一万,向平原国进军,以校尉颜良、文丑为主将副将,率领这批军队先行出征。
  他随后整顿一万军队向平原进军,大有一副要和郭鹏死磕到底的架势。
第0238章
颍川荀彧文若,拜见将军
  袁绍决定出兵对抗郭鹏,而沮授依然反对这样的行为。
  他认为这是没有道义的,不占大义名分,很容易被人攻讦。
  袁绍不接受,一定要出兵。
  沮授的建议被拒绝之后,眼看无能为力,就又劝说袁绍,讲颜良文丑暴躁、没有谋略,不能单独领兵,只能做先锋,应该另择良将统兵。
  沮授自我推荐,主动请求统兵出征,随后也被拒绝。
  荀谌虽然不支持沮授的自荐,但是也不赞同颜良文丑统兵出征,试图劝阻,也被袁绍拒绝。
  于是两人都不能随军前行,只有许攸和逢纪被带着一起前进,为袁绍出谋划策。
  颜良和文丑得到袁绍的任命之后,兴冲冲的点起一万兵马向平原鬲国县方向进军,准备让那个传言之中很厉害的郭鹏好好的领教一下他们的勇武。
  这两人靠着勇武在袁绍军中很有地位,素来骄横,没遇到过敌手,始终觉得自己更厉害一些。
  他们觉得郭鹏的名声虽然大,但是如果可以打败他,自己的名声不就比他更大了吗?
  至于麹义,他们则是觉得从韩馥那边叛逃过来的麹义是个懦夫,无用,所以才被那么快的击败,换成他们,结局一定不一样。
  打败传闻之中每战必胜的名将,对于一名武将而言,难道不是最渴望的事情吗?
  只要取胜,直接扬名立万,权势财富肯定全都有了,所以他们在谨慎之中带着一丝兴奋。
  两人初次受到袁绍如此重用,当然决定要打一场漂亮的战斗来回报袁绍的恩德。
  然而他们的行动很快被郭鹏散到冀州境内的密探侦查得知,当这两人率军前进到距鬲国县城还有七八天左右的位置的时候,郭鹏就知道了他们进军的消息和准确的进兵人数。
  “袁绍明明知道自己是错误的,居然认不清自己的错误,又起兵来进犯,这下,他的狼子野心天下人都知道了!”
  陈纪得知此事,大为恼火,怒斥袁绍利欲熏心,简直给家族丢脸,表示自己会全力安排粮草后勤物资,全力支持郭鹏打赢此战。
  不过他的愤慨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天下舆论在武力面前也不是那么的有意义。
  只要实力足够强大,自然有人会舔,会帮忙洗地,会做出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事情。
  所以说舆论只有强者才能玩,弱者没有资格。
  而相对于袁绍的声望和出身,郭鹏还是处于劣势,这一战除非打的干脆漂亮,舆论才会发挥出该有的效果。
  不过在青州四郡国内,情况倒不是这样。
  讨伐袁绍的檄文发布到青州各郡县之后,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能说得上话的人都认为袁绍没有道义,没有大义名分,全是私欲作祟,坚决支持名正言顺的青州牧郭鹏打败袁绍。
  于是青州内部的意见十分统一。
  程立为郭鹏分析局势,分析袁绍进军的路线和己方的策略,郭嘉和戏忠以参谋的身份添砖加瓦,将领们依次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地进行战术推演,一群人集思广益,战略战术逐渐成形。
  就在此时,有一个自称颍川荀彧的人到青州军大营求见郭鹏。
  郭鹏一听,先是震惊,然后很奇怪。
  “荀彧?荀文若?”
  郭嘉和戏忠互相对视一眼:“他怎么会在这里?”
  两人异口同声,都觉得很奇怪。
  “文若?”
  陈纪觉得很惊讶,但是随即反应过来,立刻对郭鹏说道:“将军,荀文若可是我等颍川同乡,很有才华,被评为王佐之才,将军可以一见。”
  郭嘉和戏忠也如此认为,只有程立不认识荀彧,也没听过他的名声。
  郭鹏稳了稳心神,宣布接见荀彧。
  不一时,便有军兵引进来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男子,郭鹏乍一看见,便觉得此人很有气质。
  气质这个东西挺玄乎。
  碰不到,抓不着,但是一眼看上去,便能产生那样的感觉,或者靠读书,或者靠音乐,长久的浸润其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气质。
  这个装不出来,骗不了人。
  “颍川荀彧文若,拜见将军。”
  荀彧站在郭鹏面前,躬身一礼,郭鹏上前扶起荀彧,面带笑容,寒暄几句,荀彧又拜见了陈纪,然后郭鹏便开始询问荀彧的来意。
  “荀君不在家乡,怎么会在这里?”
  “彧去年便为了避难离开了家乡,先是去往了冀州,然后才来拜见将军。”
  荀彧如此说道。
  郭鹏看了看郭嘉和戏忠他们,觉得奇怪,又询问道:“荀君可否详细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荀彧便将自己前往冀州避难和在冀州的所见所闻以及最终决定前来青州避难并且投效郭鹏的事情说了一遍。
  最后,荀彧还要向郭鹏谢罪。
  因为荀彧觉得可能是自己要来青州的事情刺激到了袁绍,使袁绍不顾一切动兵进犯青州,阻挠了郭鹏的讨董大业,他为此感到十分愧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