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1505

  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接连失败让袁绍十分不爽,也十分慌张,对未来没有展望。
  这个时候,就是身边的谋士们和阴谋家们出力的时候了。
  许攸开始给袁绍分析局势,介绍一些阴谋诡计,让袁绍认识到自身实力的不足,以及面对袁术的劣势,这促使袁绍开始为自己谋划。
  首先,要拉拢一些帮手。
  袁绍写信给兖州刺史刘岱,幽州刺史宗员,澄清自己的确是袁氏子孙的身份,给他们送礼,想与他们亲近一些。
  然后又和逢纪谋划,想要谋取冀州作为自己的基本盘,来对抗已经逐渐形成的袁术派系。
  占据青州的郭鹏,占据豫州的孙坚,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袁绍发现自己的力量比较弱小,赶快奋起直追。
  逢纪给袁绍定下了利用韩馥的性格弱点和袁氏故吏的身份,冲击韩馥的心理防线的计策。
  然后,逢纪还买通韩馥手下的谋士们,请他们劝说韩馥,韩馥耳根子软,庸碌无能,必然会落入圈套之中。
  当时,一件事情的发生极大的推动了整个谋划的进程。
  韩馥和麾下武将麹义闹翻了。
  麹义起兵反抗韩馥,韩馥派兵攻打麹义,想要杀死麹义,结果反而被麹义打败,大失人望。
  逢纪意识到机会到来,就立刻让袁绍拉拢麹义,许以重利,果然拉拢到了麹义。
  然后袁绍又派人送给宗员很多财宝,希望宗员可以配合他,说韩馥庸碌无能,不是可以发挥冀州潜力匡正天下的主。
  他想要请宗员派兵,假装要攻打韩馥的样子,造成大军压境的样子威慑韩馥,事成之后,袁绍会赠送给宗员更多的财宝。
  宗员当时正在为幽州粮食减产缺少钱财的事情烦恼,看了袁绍的信,觉得袁绍四世三公名望大,和袁绍结交没什么不好,于是答应了袁绍的请求,派出一支人马在冀幽边境屯驻。
  这个时候,酸枣大混乱的消息传到了冀州。
  讨董联盟名存实亡已成定局,韩馥自己也是忧心忡忡,不知道未来的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子。
  麹义叛逃,袁绍虎视眈眈,这边幽州刺史宗员又派兵到了边境,不知道为什么,韩馥整日里吃不好喝不好十分忧虑。
  这个时候,眼看计谋得逞准备完成,袁绍又派遣了外甥陈留人高干以及颍川人荀谌作为使者,前往劝说韩馥。
  荀谌的口才很不错,这一次接受了袁绍的委托,为袁绍劝说韩馥,他很卖力。
  他为韩馥详细的讲述了韩馥眼下的危机,以及稍不留意就要身死的局面,讲的韩馥是忧心忡忡。
  他又说眼下幽州大军压境,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韩馥没有统兵的才能,一旦对敌,能保住冀州吗?
  袁绍麾下有强大的武将和军队,还有人望,韩馥本身又是袁氏故吏,现在将冀州让给袁绍,自己得到安全,得到让贤的名声,得到袁绍的庇护,难道不是最好的局面吗?
  “论用兵,论人望,论家世,使君可以和袁将军相比吗?袁将军可以做到的事情,使君可以做到吗?如果不能,我私下里为使君感到忧虑,眼下的局面,非常危险!”
  荀谌如此说道。
  荀谌的一番说辞让性情懦弱优柔寡断的韩馥心里直打鼓,回去以后左思右想,觉得荀谌说的有道理。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得知后,相当惊讶,纷纷劝阻韩馥。
  他们觉得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荒谬了。
第0232章
韩馥无法生存
  沮授得知韩馥有意让出冀州的事情,大惊失色。
  他慌忙拜见韩馥,苦口婆心的劝说韩馥道:“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有什么威胁呢?
  他们现在还需要仰我鼻息,这就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袁绍就是那么的脆弱,明公拥有这样的优势,又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韩馥此时心智已乱,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过去是袁氏的属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绍,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谦让,这是古人所看重的,你又为什么觉得不好呢?”
  沮授很痛心的劝说道:“一旦让出职位和兵权,主客身份互换,明公就是袁绍手掌里的婴儿了,袁绍绝对不会让明公掌握军队,绝对不会让明公拥有臣属,明公将没有任何反抗能力,袁绍想要对明公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明公要是到那个时候才后悔,就晚了!”
  韩馥摇了摇头。
  “袁绍接受了我的谦让,就必然要保护我,给我尊荣,否则就是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人是不会得到众人的服从的,天下人都会群起讨伐袁绍,袁绍将无法立足,他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天下纷乱,谁都无暇顾及旁人,都只能顾及到自己,连皇帝都朝不保夕,何况失去兵权和地位的明公呢?明公这样的做法,我私下里为明公感到忧虑啊!”
  面对沮授苦口婆心的劝说,韩馥始终不为所动。
  “袁绍家门四世三公,最重名望和德行,他不会做那样的事情,我的心智已乱,已经无法带领诸君了,还请诸君不要再劝阻我了。”
  沮授见劝说无效,大为懊恼,长叹而去。
  韩馥不是明主,无法在这世道上生存啊!
  在这以前,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率领一万能开硬弓的士卒驻守孟津,知道这个情况,带领军队飞速赶回,请求抵御袁绍和宗员。
  韩馥又没有听从。
  “我正要将职位让给袁绍,你们这样做,是在陷我于不义的境地!我要是为此失去了大义,你们能承担得起这样的罪责吗?”
  对于想要保护自己的部下,韩馥居然出言呵斥,部下们终于绝望,对韩馥彻底的绝望了。
  他们所认定的明公居然昏庸到了这样的地步,他们纷纷死心,坐观事情的进展,不再努力阻止。
  而韩馥麾下被他招揽来做自己的助手的颍川士人们早就和袁绍串通起来。
  他们借由荀谌作联络,大肆称赞韩馥这样的行为有上古帝王禅让的风范,是最好的美德,让韩馥感觉自己做的这件事请无比正确。
  接着韩馥让出官位,搬出官邸到中常侍赵忠的旧宅居住,派其子给袁绍送去印绶从而让位,还上表给朝廷,表奏袁绍代替自己成为新任的冀州牧。
  袁绍当时已经从河内前线率军回到了冀州,得知此事,欣喜若狂,立刻向韩馥的儿子保证自己会保护好他和韩馥。
  “我家人的性命,以后全赖将军了。”
  “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你们父子,你们且安心,在我的保护下,没有任何人敢于伤害你们。”
  袁绍信誓旦旦的许下了诺言。
  这个时候是初平元年十二月,也是郭鹏和孙坚率军越过函谷关向渑池前进的时候。
  寒冬腊月的,韩馥将自己的地位、势力全盘让给了袁绍,上演了一场大汉王朝时代的禅让喜剧。
  对袁绍来说当然是喜剧,还是那种拥有大团圆结局的完美喜剧。
  不费一兵一卒,不流一滴血,完成了堪称奇迹的主从转换,成功夺取了民户充实物产丰饶的冀州作为基本盘,开始大肆发展自己的势力。
  原先韩馥的旧部中愿意抵抗袁绍的大部分都是冀州本地人,韩馥带来的老家人反而大部分都和袁绍眉来眼去。
  现在韩馥如此无能,本地人也绝望了,认同了袁绍的统治,纷纷投入袁绍的麾下。
  袁绍纷纷授予他们职位,表示对他们既往不咎,展现自己的宽容大度,冀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安定下来了。
  其中沮授出力很大,得到了袁绍的尊重和厚待,很快就在袁绍的集团之中站稳脚跟,拥有了地位。
  袁绍也需要沮授这样有名望的人来帮助自己稳定冀州,所以对他特别优容。
  借此良机,沮授又推荐了贤士田丰,袁绍得知以后亲自派大车去迎接田丰,用谦卑的言辞邀请,于是田丰答应出仕袁绍。
  这样一来,冀州的局势就更加稳定了,韩馥很快就成为了过去式。
  四世三公的出身就是有好处,就是有优势,短短数月之间,从一郡太守变成了一州州牧。
  不费一兵一卒,不流一滴血死一个人,就得到了一州地盘,这比郭鹏费尽心思的算计才最终得到青州要轻松多了。
  这也是郭鹏羡慕不来的。
  随后,韩馥被袁绍表为奋武将军,虽然是这样,但是没有兵马,没有臣属,只有自己家人,守在一间宅子里,什么都没有。
  韩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太好的,还以为自己的安生日子要来了。
  袁绍得到冀州之后,酸枣大营也基本上分崩离析了。
  各地诸侯都带兵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互相之间都有矛盾。
  其中刘岱更是杀掉了作为联盟首倡者的桥瑁,吞并了他的部下,任命自己的亲信做东郡太守,讨董联盟名存实亡。
  初平二年正月开始,只有郭鹏和孙坚还钉在前线与董卓作战,只有袁术还在提供粮草,其他诸侯都作鸟兽散,开始为自己的前途而奔波劳碌。
  他们到底是些什么货色,天下的有识之士都看得一清二楚,深感失望。
  袁绍当然是得到的利益最大,但也损失了不少东西。
  做为盟主,谋夺了韩馥的领地,自己带头为自己考虑,自己带头破坏联盟之谊,如何不让有识之士认清楚他的真面目呢?
  很多原本被韩馥召集来聚集在冀州避难的颍川士子看清楚了袁绍的真面目,对袁绍大失所望,纷纷起了离开冀州寻求其他道路的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