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4/1505

  “去照料蔡公吧,蔡公身体很虚弱,离不开人。”
  说罢,郭鹏快步离开蔡府。
  他一刻都无法在这里待下去了。
  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三天以后,蔡邕去世了。
第1618章
父亲,你,要造反吗?
  蔡邕的去世就像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一样。
  大医馆出动了几乎全部的力量想要挽回蔡邕的命,却依然没能成功。
  几个主要好手在蔡府待了一天一夜,想尽了办法。
  各种珍贵药材轮流上,甚至用最珍贵的辽东野山参给蔡邕续命,但是终究也没能挽回蔡邕的生命,蔡邕最终还是咽了气。
  咽气的时候,蔡邕的面色很不平静,好像在做什么挣扎似的。
  终于也没有挣扎出什么结果来。
  他的生命定格在了兴元三年五月初三。
  大医馆群体战战兢兢地等着郭鹏和皇帝郭瑾的发落,但是郭鹏和郭瑾没有责怪大医馆。
  郭鹏在泰山殿内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修缮《格物学》教科书,正在添加一些新的内容。
  对于蔡邕去世的事实,他并未感到惊讶,他早有预感,有了心理准备。
  了解了一切的蔡邕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欲望了。
  所以他并不惊讶,连忧伤也是淡淡的。
  两人在蔡邕生命最后的一刻完成了诀别,诀别的痛苦和蔡邕故去的痛苦仿佛能够中和似的,带走了郭鹏心中绝大部分的负面情绪。
  他只是放下笔,默默地走到泰山殿宫门口,仰头望着苍茫的天空,追忆着与蔡邕相识的过往。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自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可是最后的决裂并非是他可以控制的,这是历史的决裂,是过去和未来的决裂,不可避免。
  只是不知道蔡邕临终之前,是否能回想起四十年前两人初见的那个午后。
  十二岁的郭鹏在蔡府后院的小亭子里见到了四十四岁的蔡邕。
  蔡邕正在抚琴,郭鹏站在那边倾听。
  一曲毕,蔡邕抬眼看向了郭鹏。
  “来者何人?为何站在亭外一言不发?”
  四十年前蔡邕的声音仿佛还在郭鹏耳边回响。
  可惜直到四十年后,郭鹏依然听不懂蔡邕的琴声。
  自然,蔡邕也听不懂他的心声。
  这让人无奈的时代,让人痛恨的时代。
  蔡公,来生若能再见于太平盛世,我们再一起谈论音乐,谈论理想吧。
  愿那时你我之间不再有任何分歧。
  愿那时众生平等,大家,都是人。
  八十四岁,是一个绝大部分人想都不敢去想的年龄,包括郭鹏在内,也不觉得自己能活到八十四岁。
  蔡邕原本应该在董卓之乱以后就死去,死于自己零分的政治水平,死于王允的膨胀。
  而由于郭鹏的介入,蔡邕比原先多了二十多年的寿命,安安全全的活到了郭瑾做皇帝的时候。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是幸运的。
  一个幸运的东汉遗老。
  郭鹏能想得开,但是不知为何,郭鹏的心里始终压着一块大石头,让他闷得慌。
  蔡邕去世以后不过一天,五月初四,曹昂便带着蔡琰回到了洛阳,然后得知了蔡邕于昨日去世的消息。
  蔡琰肝肠寸断,当时便哭晕过去不省人事,而在此之前,蔡婉已经哭晕过去好几次,怎么劝也劝不住。
  两姐妹哭的凄凄惨惨,见者伤心,闻者流泪。
  郭瑾十分为难,怎么劝说都止不住蔡婉的悲伤,对此无能为力。
  蔡邕一脉并无男儿,蔡邕也不太想从族人里选一个继承自己的一切。
  为了防止无人继承蔡邕的爵位和遗产,早年郭鹏与蔡邕有过约定。
  若郭瑾和蔡婉有两个儿子以上,包括两个儿子,就把小儿子送给蔡邕做孙子,让他姓蔡,继承蔡邕的爵位和遗产。
  郭瑾和蔡婉常年只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郭瑾纳妾前后,蔡婉多加努力,终于又怀上一胎,是个儿子,今年不到六岁。
  这孩子生下来就决定姓蔡了,之后还由蔡邕亲自取名为咏,把他交给蔡邕做孙子。
  将来会由这个孩子继承蔡邕的爵位和遗产,得到了蔡邕的准许,并决定把这个孩子录入族谱,接纳为自家人。
  如今,除了蔡琰和蔡婉两姐妹之外,不到六岁的小蔡咏也在灵前为蔡邕守灵、尽孝。
  因为事先有过安排和准备,所以这件事情并未引起任何波折,就这样确定了。
  蔡邕的身后事全部都安排妥当,很快,就进入了灵堂祭奠的环节,满朝文武都来蔡邕的灵堂祭奠蔡邕。
  哭得眼睛红肿的蔡琰和蔡婉两姐妹无法理事,蔡邕的后事就由刚回来还没有正式任职的曹昂全面主持——曹昂是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他来主持也说得过去。
  总不能让郭瑾这个皇帝亲自主持吧?
  蔡邕的葬礼还是相当有排场的,毕竟是满朝堂地位最高的官员,唯一的在任三公级别官员,八十四岁,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
  满朝官员能来祭奠蔡邕的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身份足够的才敢进入灵堂,身份不够的只能站在门外面充当背景板。
  在蔡邕灵前祭奠他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高官显贵。
  大将军曹仁。
  内阁首辅曹操。
  参谋台尚书戏忠。
  参谋台左右侍郎荀攸、郭嘉。
  尚书台下辖各部尚书、侍郎等数十人。
  卫军大将军赵云。
  卫军下辖四名将军郭栋、夏侯渊、李典、曹纯。
  还有一系列与蔡邕有旧的中层官员,以及一系列蔡邕在太学之中比较赏识的学生,他们纷纷在蔡邕灵前哭祭,祭奠这位给了他们莫大关注和鼓励的长者。
  蔡邕入魏以后,逐渐不在政治上有什么成就和建树,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教育和学问上。
  老一辈儒家学者郑玄等人相继去世之后,加之郭鹏打压儒学、创建新学,老一辈儒家学究逐渐式微,渐渐没有人专攻于儒家学问。
  而蔡邕也能与时俱进,他自己年轻时学有余力,所以学了一些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属于【旁门左道】的东西,音乐,天文地理等等。
  而这些在魏帝国也属于新学内容,很受追捧,在科举考试之中占有不低的份量,于是蔡邕成为少数能在旧时代和新时代都站稳脚跟的学术大师当中的一员。
  这也为他带来了崇高的地位和名望。
  他的去世对于这些与他相关的人们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件沉痛的事情。
  不过眼下天气正在转热,虽然郭瑾特批了大量冰块,但是考虑到蔡邕遗体的问题,灵堂只设三天,三天之后,灵堂撤除,蔡邕的遗体将运回陈留老家入土为安。
  一应人等愿意送行的可以送行,也可以在此之后再前往蔡邕坟前进行祭奠,任由他们选择。
  为表孝心,皇后蔡婉将和自己的姐姐蔡琰一起,送蔡邕最后一程,从洛阳把蔡邕送到陈留老家,然后再返回洛阳。
  这一点,郭瑾也同意了。
  蔡邕出殡的那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
  郭鹏站在洛阳城墙上,从高处凝望着蔡邕的出殡队伍缓缓离开洛阳城,一路往东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