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9/1505

  他发现郭承志的确如同田德光所说的那样,工作很认真,表情非常严肃,并没有因为自己只是来锻炼而轻视这份最基础的工作。
  “能这样做就好了,想当年,我也是从一个听令的小军官一路走来,到最基层的地方锻炼,才能真正明白为政参军之辛苦,你不要特意关照他,大军开拔之前,就让他这样做好了。”
  郭鹏笑了笑,拍了拍田德光的肩膀:“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你有更重要的任务,别花心思在他身上。”
  田德光从郭鹏的话里琢磨出了一些别样的味道,暗自欣喜。
  此后,郭承志就以一个新晋吏员的身份和一群基层吏员一起在后勤部门跑前跑后,连续工作了近二十天,期间一天都没有和郭鹏见面。
  曹兰听说后勤工作辛苦,吃饭休息的时间都不够,心疼孙子,想去看看,被郭鹏拦住了。
  “多好的锻炼机会,你一去,全都没了,承志是未来的皇帝,多了解基层,对他好处多多。”
  “你就知道让他做皇帝,不知道他是你的孙子吗?”
  曹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做你的接班人,真是千难万难。”
  郭鹏一想,可不就是如此吗?
  想要做他郭子凤的接班人,可不就是千难万难吗?
  不千难万难,哪能做好这个帝国的皇帝呢?
  郭鹏早已不期待能培养出和自己一样的皇帝了,那不理智。
  这种培养模式下,他改变不了太多深层次的东西,他所能做的就是尽他可能的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多教育一些优秀的接班人,为他剖析权力的本质,把他扶上皇位。
  如此,就能尽可能久一点的维持魏帝国的繁荣,不至于让魏帝国过早的步入衰退期。
  或者让自己的影响更多的流传下去,当帝国度过一百多年显露危机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出现一个中兴之主,亦或是某个名臣,给帝国续命一波。
  总归要挺过这一阵小冰河,魏帝国不能在小冰河还在的时候分崩离析,那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是郭鹏无法接受无法承认的。
  无论如何,魏帝国也要挺到下一次长安城二月桃花开的时候,到那时灭亡,才算是真正的寿终正寝,否则就是暴死。
  所以,郭承志必须要吃点苦头,接受一下办事能力的训练和来自这个吃人社会的初步教育。
  未来等待他的还有更多更多的教育,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第1606章
李乾决定毕其功于一役
  二十天的时间,当军队还有一天就要开拔的时候,郭承志回到了郭鹏身边,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基层社畜之旅。
  “感触如何?”
  郭鹏询问郭承志。
  “太辛苦了。”
  郭承志直接蹦出四个字,一脸苦涩的笑道:“大父,我从没想到做一个基层小吏居然要做那么多事情,压力居然如此之大,感觉比我们在学校里接近考试的时候压力还要大。”
  “你们考试算什么压力?横竖被责罚一阵,与这里的工作相比,考试有生命危险吗?”
  郭鹏摇头道:“军令如山,不得有误,耽误行军征战,负责后勤的官员上上下下都要问罪,罪行严重的话,斩首也未可知,如此严苛军法之下,办事官员才不敢有丝毫疏漏。”
  这还真是玩命啊。
  郭承志感到后勤人员的压力真的太大了。
  “大父,这也太严苛了,后勤官员苦不堪言啊,长此以往,怕是他们根本坚持不住,这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了。”
  郭承志回想起了自己身边的那些同事们的黑眼圈,还有掉下来的头发,感觉头皮阵阵发麻。
  坐在他身边那个办事吏员只要把手伸到头发里,稍微那么一捋,就能捋下满手头发,搞得他头上痒都不敢抓,只能稍微搓一搓,生怕自己本就稀疏的头发变得更加稀疏。
  那个头发最少的吏员甚至都不敢好好洗头,生怕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头发给洗没了,到时候冠都戴不上,但是根据他的经验来看,不洗,头发只会掉的更多。
  所以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妥协了,老老实实洗头,然后看着掉下来的头发长吁短叹,并且到处打听哪里有卖假发的。
  假发这东西自古就有,但是光明正大卖假发的还真不是太多,大家都知道他头发有问题,戴不戴假发其实意义不大,只是相对有点安慰性质的效用。
  平时还好,一到战事期间,基层办事吏员由于压力大且总是熬夜,脱发是挺普遍的现象,所以他们也多次向上级部门抗议,觉得不能让他们干活干的头发都没了。
  上级部门对此也是相当的苦恼,减负吧,达不到要求,不减负吧,下面人闹着要调职,也是没办法。
  所以地方兵部这种后勤部门一到战争期间总是矛盾重重。
  郭承志觉得自己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了,总要为那些二十天的工作伙伴们争取一点宽松的待遇。
  “苦就对了,他们不苦,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就要面临危险,稍有什么物资上的缺漏导致供应不上,轻则损兵,重则动摇军心,那是小事吗?你们的工作,关系到三万将士的性命和国家大局,能不严苛吗?”
  郭鹏正色道:“承志,你不要觉得辛苦的就只有后勤官员,前线作战的将士何尝不是拿命在拼?为了前线将士,后勤工作务必要严苛,务必要到位,否则受到损失的就不单单是前线将士。”
  郭承志一愣,感觉自己的确是想的太简单了。
  是啊,军国大事,怎能因为辛苦就想着回避呢?
  后勤官员轻松,那简直就是在草菅人命,出了什么问题,前线官兵是要找他们拼命的。
  而且因为后勤问题导致战争不利,损失最大的,还是国家,与失去性命相比较,失去头发难道不是最幸运的事情?
  这样一想,郭承志果断向郭鹏认了错,表示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这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你身处其中,对他们产生共情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正因为此,你对与他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你已经知道为政办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郭鹏笑了笑。
  郭承志点了点头。
  “上官的命令下达,我们要立刻去办,有些时候这件事情还没办好,下一个命令又传达过来,我们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任务最紧张的时候,明明刚开始做事的时候还是早上,一转眼,就到午休,再一转眼,就是星夜了。”
  郭鹏听到他这样说,稍微有些怀念当初创业的过往。
  “当年大父刚刚建立魏国的时候,也是如此的繁忙不堪,麾下众臣个个都要从早忙碌到晚,根本不得安歇,稍微想歇息一下,也只能趴在案桌上稍微眯一眼,当年的魏国,就是如此这般勤勤恳恳建立起来的。”
  郭承志缓缓点头。
  “先辈创业不易,太学里的老师,常常如此说,今时今日,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明白就好,知道底下人有多不容易,以后位于人上时,你的施政就要多考虑考虑基层吏员的辛苦,更要顾虑到比吏员还要辛苦的平民百姓,他们才是压力最大的一群人。”
  “孙儿记住了。”
  郭承志用力的点了点头。
  该处理好的都处理好了,军队整备完毕,物资准备完毕,战争即将展开。
  大军的先遣部队已经出发,将军张郃被任命为先锋大将,率领先锋三千率先开路而去。
  主将李乾统领剩余两万七千主力紧随其后,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战斗前线——那座被当地人称为黑山的反叛部族十余万人最后的栖身之所。
  此战,李乾决定毕其功于一役,荡平黑山,彻底剿灭全部反叛部族,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治安战,平定云州。
  而且此战之中,帝国太上皇郭鹏身处于大军之中以为参赞,全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誓要将这场最后的战斗献给太上皇郭鹏,作为他们此番见面最好的礼物。
  郭鹏带着郭承志全副武装居于中军,一路走,一路给他讲述自己当年行军征战所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一些课堂上绝对学不到的知识。
  兴元三年二月初六,先锋军在张郃的率领下击退了反叛部族的一次试探性攻击,反叛部族被打得很惨,狼狈逃回山里,依旧没能突破魏军的封锁线。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无论是一座山还是一条河,它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人一多,这山和水就承载不住了,山和水再怎么能养人,也没有土地的承载力强。
  叛乱部族死守黑山山脉多年,早已把这座山的承载力提升到了极致,他们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
  可现在外出的道路被魏军全面封锁,交州的物资支援也被满宠截断,与他们做交易的一应人等被满宠带领警队全部剿灭。
  此时此刻,黑山叛军已然到了极限,再无法有所作为,他们现在只是依靠着黑山的险峻山势对抗魏军。
  但是之前魏军也就是没有筹备好足够的战略物资,一旦战略物资筹备完毕,对于魏军来说,这座山就算是活生生的用火烧光都不是问题。
  黑山叛军从没意识到他们对抗的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拥有八千多万人口的当世第一强国。
  面对一个帝国,黑山叛军从一开始就没有胜利的希望,就算他们能整合整个永昌郡的反叛力量也绝对做不到。
  尤其这个帝国还是郭鹏统治下的魏帝国。
  魏军的物资投放能力较之数年前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蜀道大动脉即将打通的当下,他们完全没有了战胜魏军的一丝丝可能。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认不清形势,还想着负隅顽抗,和魏帝国做对到底,甚至杀死了魏帝国派去的谈判使者。
  既然如此,李乾也就没有任何怜悯之心了。
  到这个份上,必须全歼,下手还要特别凶狠,不全歼的话,反而会让某些已经投降的家伙出现不该有的心思。
  兴元三年二月十一,魏军主力抵达黑山附近的预定攻击阵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