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1505

  “一人跳舞何其无趣!不如我与你一同舞!双人共舞才有兴致!哈哈哈哈哈!”
  郭鹏说这便长身而起,来到郭嘉面前要与他共舞,见郭嘉有些没预料到的样子,便带头先舞,郭嘉被郭鹏带动,跟着一起舞。
  见此景,乐师连忙奏乐,族人们连忙欢呼起来,场面重新热闹了起来。
  一曲舞毕,郭嘉一副大醉的模样,就直接软倒在了郭鹏身上,郭鹏哭笑不得,只好叫人将郭嘉抬走了。
  族人们多数流露出了对郭嘉不满意的神色。
  “子凤啊,你别在意,那浪荡子行事就是如此,你别往心里去。”
  族中长者似乎还担心郭鹏对此不高兴,所以立刻解释,郭鹏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会不高兴。
  然后宴会结束之后就去找郭嘉了。
  郭嘉那边终于是借着难得的机会从宴席上逃跑了回来。
  他本来就对这个什么宴会一点兴趣都没有,反正就是几个权势人物回来了,要大家一起去捧场什么的,最没意思了。
  这一家两父子之前是个什么处境什么关系,郭嘉也打探过,一清二楚,所以才觉得这种事情尤为虚假,尤为可耻,郭嘉不屑于参加这样的聚会。
  结果他郭嘉万万没想到,他正打算舒服的休息的时候,郭鹏来了。
  卢植的弟子,最近几年大出风头,成为被大家广泛议论的人物的郭鹏。
  郭嘉知道他和郭鹏的亲属关系,两人的祖父是亲兄弟,论亲属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未出五服,硬是要算的话,还能算上堂兄弟的关系。
  可是郭嘉绝对不会那么天真,那么厚脸皮的凑上去喊人家兄长。
  人家年纪轻轻就是亭侯,两千石,有三公做老师,前途无量,而他呢?
  默默无名的士族子弟,还不知道要何时才能出人头地。
  虽然他自认为自己很有才华,但是在已经做出成绩的人面前,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时候该狂傲什么时候不该狂傲。
  他本想直接避开,但是避不开,那就尽早退场好了。
  结果尽早退场倒是成功,可郭鹏跟来了。
  “怎么,没想到我会来?你到底是多么不喜欢这样的宴会才会那么急着往回跑?”
  郭鹏一上来就一句话把郭嘉的意图给戳破了。
  郭嘉有点郁闷的看着郭鹏,尴尬地笑了笑。
  “府君知道了?”
  “你还能做的更明显一点,这样大家就都知道了。”
  郭鹏笑着打趣。
  “嘉失礼了……”
  郭嘉十分尴尬。
  “失礼倒不至于,我也不在乎,不过你这样做,在族人面前可讨不到好。”
  郭鹏笑着说道:“他们会越来越排斥你,不和你来往。”
  “嘉并不希望和庸人来往,嘉只希望和英杰来往,庸人如何看待嘉,嘉不在意。”
  郭嘉一脸不屑的样子。
第0159章
郭嘉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听郭嘉这样说,郭鹏点了点头。
  “嗯,有志气,那么不知道在你眼中,什么人是英杰,什么人又是庸人呢?”
  郭鹏这样一问,郭嘉开口道:“能洞察世事,放眼天下,而不着眼于微末小利的得失,那就是英杰,凡事斤斤计较的,都是庸人。”
  “嗯,很中肯。”
  郭鹏点了点头,笑道:“听说你不喜欢读律法书,反倒喜欢读兵书?”
  郭鹏来之前听几名族中长者非议郭嘉,说郭嘉不喜欢读律法,与族人不合群,反倒喜欢读兵法,学兵务。
  这完全是不务正业,难道郭氏法学之家,还能把他送到军队里面不成?
  郭鹏觉得好奇,便来询问郭嘉。
  郭嘉则回答道:“天下战乱纷起,黄巾之乱以后,大小叛乱不断,先是凉州之乱,又是幽州之乱,幽州之乱得府君平定,可凉州之乱还在继续,以嘉观之,此乃天下不稳之征兆,学点兵法,以后或许有用。”
  郭嘉肯定没有说出内心真实所想,但是郭鹏已经猜到了。
  天下人心思变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在董卓之乱以前,大汉的士人们已经开始尝试要改变一下这个天下了。
  汉灵帝十数年党锢政策耗尽了世家大族对他的容忍度。
  世家大族不想再容忍一个随时可能对他们发动打击的皇帝坐在皇位上。
  此时的儒学可没有后来的程朱理学那么讲究忠诚。
  读书人对皇帝不满时,是敢于做铁头娃直接上去劝说皇帝退位让贤的,这种事情不止一次的发生过。
  虽然这样做的人都被皇帝弄死了,但是这种精神和传统没有消失。
  公羊学之刚烈直接造成了两汉之际的动荡,不利于统治,所以刘秀做皇帝以后亲自下场拉偏架打压公羊学。
  当今时节,公羊学已经没有了西汉时期的辉煌,但是余威犹存,从思想上并没有将士人们浓烈的抗争精神磨灭。
  而在最为根本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方面,宦官集团的大行其道是皇权试图扩张的信号,是汉帝不打算继续坐视自己的权力被慢慢侵蚀的意志的体现。
  士人们都知道,这个皇帝要重振皇权,夺回属于皇权的东西,而那些东西也是他们好几代人不懈努力之下得到的,皇权想要拿回去,谈何容易?
  反抗这个皇朝并不是最优选择,这个皇朝现在所代表的,正是他们的利益。
  推翻这个已经成为他们的利益维护者的皇朝对他们没有好处,那么换一个皇帝就是最优选择了。
  刘宏已经开罪了全天下士人,全天下士人都很厌恶他。
  这样的氛围愈演愈烈,已经浓郁到了连郭嘉都感受到的地步,但是郭嘉很明显还察觉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郭嘉没有告诉郭鹏,估计他也不会轻易说出来。
  “你既然对兵法有兴趣,那么,我与你谈论一些兵法的问题如何?”
  以郭鹏数战全胜的『名将之姿』的名望和他谈论军事,郭嘉顿时非常高兴的接受了郭鹏的邀请。
  于是两人便以已经发生过的并且是郭鹏亲身经历过的战争为论点,两人开始讨论起了这些战争是否还有其他的最优解。
  谈论之间,郭鹏发现郭嘉的思维非常敏锐,对军事方面好像有些天赋,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一些非常关键的地方,直接切中要害,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的办法。
  自然,十七岁的郭嘉并不是没有缺点的。
  他从未离开过家乡,从未真正的接触过军队,对军队也好,地方政务也好,行军打仗的过程也好,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没有真正的理解。
  这不是读书思考可以解决的,必须要经过真正的战争,真正的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去感受,去实践,然后才能明白。
  于是,郭鹏对郭嘉所犯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并且告诉郭嘉,因为这些实际的错误,他的计谋不具备实际操作性,或者实际操作之后就会发现根本行不通。
  这样的计策要是真的被采纳了,害死三军的,就是这样的计谋。
  战场经验丰富的郭鹏是专业人士,比郭嘉要专业的多。
  被专业人士指出了自己的错误,本来神采飞扬的郭嘉顿时脸色涨得通红,对着郭鹏鞠了一躬。
  “府君教训的是,嘉,狂妄了。”
  能接受自己的错误存在,能认错,好,那就有改正的机会。
  “你的思维极其敏锐,能发现很多连我都发现不到的东西,这是你的优点,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事后,你站在事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事情,你自然具备了全局之大观。
  但是真正的战争之中,你所看到的是一片迷雾,你无法了解全局,掌握全局,军队不会像你手指的一样,你指到哪里就到哪里,完全不考虑时间和士兵的体力问题。
  比如你所说的河北大军与河南大军互相策应的作战以及联合作战,需要多少人来回奔走的联络,中途会发生多少不可预估的事情,你不知道。
  信使会不会丢失信件,传达之后友军将领是否会毫不犹豫的完全执行,士兵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目的地,这都是问题,你也不能保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一切都成了赌博。”
  郭鹏摊开双手摇了摇头。
  郭嘉更是有些羞愧,感觉自己班门弄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