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5/1505

  直到郭鹏改革太学教育之后,才引入了历史教育这个概念。
  很多没有家族积累和传统的太学生才开始了解魏帝国和东汉帝国之前的历史。
  否则他们还以为汉帝国从最开始就存在,直到被魏帝国取代。
  然后他们才得知两汉帝国交替和那个新莽王朝存在的故事,以及不久之前大家都经历过的汉魏交替。
  他们才开始拥有了一定的历史观念。
  并且直到几个月之前,郭鹏才下令才把历史文献编撰成为可以对外售卖的书籍,帮助大众了解历史,读懂历史,知道这个国度的过去。
  这才引发了民间学者们的一波研究历史的高峰。
  到现在,由郭鹏倡导的对西周分封史的研究让一波西周时代的分封研究的文章、书籍火速面世。
  一时间,到处都有人在讨论西周时期的分封历史,了解这个国度的前世今生。
  郭鹏亲自指导了部分研究文章的撰写,将他们的研究重点引导向周武王分封之初周王室对封国的帮助和给予。
  他试图让大家明白,当初周王室对封国的帮助就如同如今魏帝国对封国的帮助。
  当年开拓中原、河北和江南的封国们就是在周王室的资助下一点一点的开疆拓土,把原先被东夷、淮夷、东北夷等夷人部落占据的土地一点一点建设为如今的各大州领土。
  让人们意识到如今魏帝国所占据的疆域并非是从一开始就天然属于华夏,而是先人一点一点的武力征服、开拓经营之后才得到的。
  这一类文章的发表和这一类书籍的面世,对于整个魏国知识界都带来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引导一大群一大群的学者开始重新研究西周的分封史和分封对西周以及往后数百年的历史影响。
  做到这一步之后,关于郭鹏分封子弟到海外的争论就逐渐平息,而是纷纷转向了对当年西周分封的研究和争论。
  舆论逐渐被平息。
  郭鹏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为之后的禅让做一些准备工作。
  但此时,郭瑾却对郭鹏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他希望得知郭鹏打算把三弟郭琼分封在什么地方,等他登基之后,就会发布圣旨,把郭琼分封出去。
  郭鹏就那么默默的看着郭瑾,看了好一会儿。
  郭瑾毫不畏惧的与他对视,也看了好一会儿。
  “之前你不是还不太想让你的兄弟们离开的吗?”
  “那是儿子还不太明白父亲的苦心。”
  “现在明白了?”
  “明白了,儿子已经完全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将来若是儿子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孩子们分封出去。”
  “阿珺对你说了什么吗?”
  “一些过去的事情,不值一提。”
  “这样啊。”
  郭鹏没有反对,默默地点了点头。
  “好。”
  郭鹏答应了郭瑾的请求,打开了世界地图,把和交州隔海相望的那一大片大大小小的岛屿指给他看。
第1439章
郭鹏是怎么做皇帝的,郭瑾也会怎么做皇帝
  郭鹏拥有的世界地图上,他所指的地方,有很多大小岛屿,虽然支离破碎,但是却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有可以发展建设的大岛,也有相互分离的小岛屿,各有各的用处。
  但是毫无疑问,这些地方是富庶的,只要能得到妥善的治理,发展农业,必然可以建设出相对灿烂的文明。
  “这里,大小岛屿成千上万,虽然看上去支离破碎,但是地处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非常适合发展农业,一旦经营起来,也将非常繁荣、富庶,这里,我打算分封给阿琼。”
  郭瑾看了看这破碎的千岛之地,缓缓点了点头。
  “这里看上去也非常适合发展渔业,方便人们造船捕鱼,自给自足应该不是难事,而且也非常适合发展海军,互相之间的交通需要大量的船只,否则怕是不好统治。”
  “对,需要大量的船只,农业和渔业也会发展的很好,而且此处据说也盛产香料。”
  “香料?”
  郭瑾一愣,想了想,开口道:“父亲,儿子打算订立一个封国对宗主国每年定期上供的标准,父亲觉得可以吗?”
  “上供……”
  郭鹏稍微思考了一番。
  郭瑾见郭鹏有些犹豫,又开口道:“能让他们在外建国,本就是父亲和朝廷的大力支持,带他们站稳脚跟之后恢复上供,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封国终究等于是魏国的藩属国,身为藩属国向宗主国称臣纳贡是理所当然的,父亲难道不这样认为吗?”
  郭鹏见郭瑾坚持,便点了点头,没反对。
  “你觉得合适,那就如此进行吧,给他们规定一些额度,规定一些标准,总之……也不要太过,刚刚立国的时候,他们的压力会很大,可以定低一些,留待后代再往上加也可以。”
  “儿子明白。”
  郭瑾点了点头:“阿琼分封之国的国名,父亲想好了吗?”
  郭鹏捏着下巴看了看这块属于印度尼西亚的地盘。
  东南亚的陆地和菲律宾这块地盘,郭鹏是打算留给魏帝国做后花园的。
  所以分封的时候就避开了这里,也想着把这里打造为双方的缓冲隔离带,不给分封,包括日本列岛也是如此。
  主要是离得比较近,而且有魏帝国需要的资源,比如白银黄金什么的,应该要给魏帝国来开采,不能随便交给诸侯国,否则后世之君恐怕要被卡脖子。
  印度那边,郭鹏封了西蜀国,本来他是打算按照印度的译名,来个信德国,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他做主,当然还是按照中国历史的惯例,以春秋时代的封国国名来册封。
  至于印尼这大大小小的海岛之国,没有名字,和这一时期的中国没什么往来,估计还处在原始社会,所以古籍上也不会有什么国名记载。
  还是按照之前的规则来,选用春秋时代南方国家的国名,加上方位。
  “就选择吴吧,擅长舟师,以舟师称雄,当初用他们的舟师,可是相当程度上阻挡了我的大军南下,南吴国,你以为呢?”
  郭鹏看向了郭瑾。
  郭瑾点了点头,表示可以。
  “儿子以为可以,既然父亲觉得合适,那就叫南吴国好了。”
  郭瑾很高兴的询问道:“父亲打算什么时候把阿琼分封出去呢?儿子可以配合父亲。”
  郭鹏暗自叹息。
  “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就可以,反正,等你做了皇帝,一切都是你来做主,不过你要考虑到送他们出去建立国家,是需要国库和内库支撑的。
  送他们出去,需要很多钱,很多物资,很多大海船,很多人,耗费很大,眼下朝廷内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你要多多注意,千万不要强撑。”
  郭瑾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头。
  似是有些不满,有些急切,但还是会关注现实情况,不会强行推动某些事情。
  “儿子知道了,儿子会谨慎对待的。”
  这样说着,郭瑾又询问道:“阿琼的封地决定了,其余三位兄弟的封地,父亲决定好了吗?能告知儿子让儿子知道吗?”
  郭鹏现在可以确定,一定是郭珺临走前和郭瑾说了些什么让他非常在意的话,郭瑾才会忽然对于分封的事情如此热切的在意。
  感受到威胁了吗?
  郭鹏暗自叹息,觉得自己把孩子们送出去的想法其实是对的,若是不送出去,等自己撒手人寰,孩子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皇帝,皇帝。
  自己是怎么做皇帝的,郭瑾也会怎么做皇帝,自己是怎么对待亲朋好友的,郭瑾也会怎么对待亲朋好友,永远不要对人性抱有奢望,即使对方是他的儿子。
  话是这样说没错。
  “你其余三个弟弟的分封,为父也想的差不多了,这块大岛,就在南吴国南部,为父打算把它封给阿琥,让阿琥在这里建立国家。
  至于你剩下的两个弟弟,为父打算把他们一个封到西北,封到镇西都护府的西北,远离洛阳三个月的地方,让他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建国。
  另一个,就封到西蜀国更西边的位置吧,这一块大陆地上,让他登陆这块大陆,在这里封邦建国,从沿海往内陆突进,扩大疆域。”
  郭鹏分别指了指澳大利亚,俄罗斯中部和非洲大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5/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