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505

  郭嘉预料到自己从此以后恐怕再也不能悠闲地过日子了。
  但是,这或许就是皇帝陛下想要看到的。
  第二天,郭嘉一早就把这奏本递到了宫里交给郭鹏。
  郭嘉递上来的奏本很快就送到了郭鹏面前,郭鹏一看,顿时大喜过望。
  “哈哈哈哈哈!好一个郭奉孝啊,好一个郭奉孝啊!”
  郭鹏非常高兴的批示了郭嘉的奏本,写了一个阅。
  然后下令把这个奏本通过内阁下发到参谋台,让参谋台的人都知道,并且召集三司的头头一起商量该不该按照郭嘉的建议狠狠收拾乐进。
  这件事情到底涉及到了统兵大将,所以郭鹏表示要【慎重对待】。
  至于如何慎重,那就是三司会审。
  于是这个奏本里的内容很快就被内阁和参谋台里的人知道了。
  三司被召集开会,参谋台作为关系方也加入了会议。
  而尚书台里的无关此事的官员们也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大家都没想到,在反腐风暴愈演愈烈的如今,居然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居然还会有这样的将军做出这样的事情。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第1415章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
  对于乐进的事情,很多人都是表面在乎,内心不在乎的。
  因为这的确与他们没有太大的关联。
  军队将领出事,和朝廷并没有关系,双方你不干预我,我不干预你,相安无事。
  所以无关人等把这件事情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在谈论。
  而相关人等则在郭鹏面前商量这件事情。
  程昱坚决主张严惩乐进。
  “必须要严惩!不严惩不足以震慑将心!”
  程昱的语气非常严厉:“将在外,本就要注意行事分寸,统兵征战者更要注意这一点,一点行事分寸都没有,居然擅自写信联络皇帝近臣,他想干什么?造反吗?”
  程昱的意见和之前郭嘉的反应一样,都是非常生气的那种。
  御史大夫郭鸿想了想,站起来反驳。
  “镇南将军乐进很早就跟随陛下,立下很大的功劳,在军中威望不小,而且现在云州局势刚刚安定下来,正是需要大将和大军坐镇的时候,这个时候把熟悉地理的大将调回京师,恐怕不是妥善的做法。”
  郭鸿从实际角度出发,考虑这样做的得失,也是非常稳妥的意见。
  刑部尚书郭议表示赞同郭鸿的意见。
  “云州的局势需要安定,镇南将军乐进久在云州,对云州的局势最清楚不过了,这个时候拿下他的职位,不仅对云州局势不利,还有可能动摇云州军心。”
  郭议的意见也是非常稳妥、现实的,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然而程昱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不是军事问题,这是乐进犯了忌讳,人臣之道被他触犯了!统兵大将私自联络皇帝近臣,如果不予以严惩,人人有样学样,大将和近臣私相往来,这怎么得了?
  陛下立国治军,一项以规制为先,军队将领不得干预朝廷政事,朝廷重臣不得对军务指手画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攻者为专业,从来不曾有这等事情!
  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如果不予以严惩,将来军队将领与朝廷重臣私相往来成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陛下所定规制岂不是彻底荒废?”
  程昱看了看低着头不说话的郭嘉,还有眉头紧锁的戏忠、荀攸。
  “虽然云州局势十分重要,虽然乐进是云州战事的负责人,威望很高,但是越是如此,就越不能破例,越不能开此先河!否则将来人人如此,国将不国!”
  程昱面向郭鹏,举起笏板:“陛下,此事事关重大,绝不能等闲视之,务必要让天下将领明白,在外带兵者,不得私通近臣!臣建议,将乐进革职下狱,严惩不贷!”
  郭鹏坐在上首,稍微思考了一番,又看向了参谋台三巨头的其余两人。
  “志才,公达,你们怎么看待此事?”
  皇帝发问,臣子当然要回答。
  戏忠站起身子,走到了郭鹏的对面。
  “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首先考虑云州局势,然后再进行惩处,惩处是必须的,云州局势也不得不关注。
  否则,数年之功恐功亏一篑,云州局势一旦糜烂,必然是祸事,到时朝廷又要耗费钱粮处理余波,陛下不得不察。”
  荀攸看了看程昱,略微犹豫,缓缓走到了戏忠身边。
  “陛下,臣以为,应当首先严惩乐进,不能让人认为因为局势问题陛下就不能严惩相关官员、大将,如此岂不是舍本逐末?”
  戏忠闻言一愣,稍微偏过头打量了一下荀攸。
  荀攸面色平静,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戏忠转过头,没说话,但面色不佳,显然对荀攸的看法相当不满意。
  郭鹏看了看戏忠,又看了看荀攸,面无表情。
  “你们的意见,我都差不多了解了,你们说的很对,云州局势很重要,乐进是平定荆州、益州和云州的功臣,他熟悉地理,了解当地环境和当地的人,是安定云州的重要人物。”
  郭鹏说完这些,君臣十几年、十分了解郭鹏的群臣已经差不多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但是,谁告诉你们离开乐进云州就安定不了了?”
  果然,皇帝话锋一转,语气就不一样了。
  群臣心中凛然。
  “平定荆州、益州、云州,乃是全国子民同心同力、士兵用命、后勤用命、平民百姓缴纳赋税填满粮仓之功!什么时候变成乐进一个人的功劳了?乐进一个人就能单枪匹马平定云州百万蛮夷?”
  郭鹏把不善的目光投向了郭鸿,老大岁数的郭鸿顿时给吓得心跳加速。
  “若无平民百姓耕种土地缴纳赋税填满粮仓,我哪里来的粮食养兵、练兵?没有粮食养兵、练兵,我哪里来的精锐雄师?没有我魏精锐雄师,哪里来的节节胜利所向披靡?
  叫一群连武器都不会拿弓弩也不会用的士兵给乐进去带领,乐进就能打胜仗了?不给他粮食,不拼命转运粮食保他后勤,他就能打胜仗了?我不信任他,不给他如此兵权、地位,他就能打胜仗了?”
  郭鹏怒喝一声,一拍桌案,满面愤怒。
  群臣大惊失色,纷纷下跪,向郭鹏认错。
  “陛下息怒。”
  郭鹏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自古以来,时势造英雄,若无时势,哪里来的英雄!我能成就帝业,尔等能成高官显贵,乐进能打胜仗成大将,莫不是天大的气运加身!
  我尚且不敢把立国之功全部收入囊中,尔等如何敢把三州平定之功全部赠予乐进?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千万人生死全都忘了!
  二十年立国之战,不知多少将士战死沙场,他们没有姓名,没有留下任何事迹,你们就当他们完全不存在了是吗?”
  郭鹏的语气非常严肃,群臣战战兢兢,谁也不敢说话,谁也不敢站起来。
  郭鹏站了起来,走到了群臣身边,绕着他们走了一圈。
  “我魏是一个整体,一个相当庞大的整体,这个整体里,很多人都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很重要,并非只有他乐进才是最重要的那个。
  平定云州之战,诸将齐心协力,士兵奋勇用命拼杀,后勤辅兵、民夫在云州艰难险阻的道路上昼夜不停转运军需,确保前线之用,沿途官员竭力确保人力物力,这才有云州大胜。
  百姓不努力耕种土地,哪里来的军需?后勤不用命转运军需,哪里来的士兵果腹?士兵不能果腹用命,哪里来的战而胜之?这一切难道都只是因为乐进是统帅的缘故吗?”
  郭鹏说完,走回了自己的御座上重新坐下:“你们都起来吧。”
  “谢陛下。”
  一群大臣战战兢兢地站起身子。
  “乐进的确很重要,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种事情我也不是不知道,我见过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是把所有功劳算在他一人身上,有失偏颇,我不能认同。
  他并非独一无二不能取代,也并非是云州大局的唯一支撑者,这件事情,依我看来,应当严惩不贷,再论其他,否则此例一开,必然遗祸后人!
  仲德,你派人打头,持我虎符,调动一百禁军,南下云州,把乐进押回来受审,云州大军交给李乾,着升任李乾为安南将军,统领云州大军,不得有误。”
  郭鹏给这件事情定下了基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