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505

  郭单相信以郭鹏的天资一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至少比太学里那帮酒囊饭袋要强得多。
  这个消息送到之后,郭鹏很快也就要出发了,前后不过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郭鹏出发当天,曹氏派了三十名护卫,加上马车三辆,大包小包给郭鹏打包了不知道多少东西。
  郭鹏感觉自己不是要去太学求学,而是要搬家。
  曹胤做代表,嘱咐郭鹏嘱咐的那些东西比郭单嘱咐的还要多还要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自己的亲爹,郭单反而不是了。
  曹胤说完一堆话,一群曹氏和夏侯氏的小伙伴凑过来向郭鹏送上临别寄语。
  “大兄,之后若是有需要的地方,尽管来信,你一来信,我立刻就赶到雒阳去,你要是在雒阳被谁欺负了,我立刻带着全家人去给你撑腰!”
  曹仁满脸的凶悍,握紧了拳头,向郭鹏宣示自己的义气。
  “给你撑腰!!”
  曹纯还是典型的跟屁虫一只,就知道重复曹仁的话。
  “大兄,我也会来帮你的!”
  曹洪和曹德也跟着表态,这个时候仿佛只要表态就够了。
  夏侯渊更绝,掏出一把刀就说『小乙你放心,谁敢给你难堪,我就一刀下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出了事,我顶着!你放心!』
  满脸的好勇斗狠,一副不把人命放在眼里的模样,却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一言不合就杀人的『豪侠』横行的汉朝,人命仿佛真的不算什么,从西汉到东汉,一贯如此。
  夏侯惇十四岁就因为旁人侮辱自己的老师而杀人。
  关羽因为在河东的家乡杀人而被迫潜逃幽州,结果才有机会认识刘备。
  徐庶为了帮朋友报仇而杀人,出狱之后才改过自新开始求学……
  翻开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历史,那些名声很大甚至很好的人们,仿佛都在杀人。
  死了就死了,杀了就杀了,为了朋友杀人,为了义气杀人,甚至为了杀人的朋友顶罪,然后还会有别的朋友帮忙。
  行走江湖仿佛全靠义气,眼中没有法律,没有规矩。
  可能是讲究大复仇的时代并未过去太久,豪侠横行的时代还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存,这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
  在杀人者眼里,杀人仿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为义气而杀人几乎成了政治正确。
  现代人是无法想象那个时候的人们对杀人的态度。
  杀人可以有千万种理由,根本也不考虑后果,法律的执行也很成问题,杀人犯的潜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往往就不了了之。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郭鹏自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下,不仅习武,也感染了些许好勇斗狠的习性。
  郭鹏不仅身怀武艺,也敢于和旁人争斗,善用刀和矛,在曹家夏侯家小字辈里的威望也不仅仅是靠着脚踹许邵屁股挣来的。
  那的确是部分原因,但是小的时候,郭鹏经常带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子弟和其他一些宗族子弟之间打群架所建立起来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
  而为了名誉和旁人刀兵相见,不拼个死活出来就不罢休,在这个时代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和一群小伙伴做了最后的告别,商定等郭鹏到了雒阳之后要写书信回来向他们讲述一些有趣的事情,还要买一些新鲜玩意儿寄回来给他们,然后大家便依依惜别。
  小伙伴们因为不舍得郭鹏就此离去,相送数里地,比郭单送的还要远,等都看不到谯县县城了,在郭鹏的劝说之下,他们才怅然若失的折返回家。
  他们回返之后,郭鹏带着金木水火土五个亲卫还有三十名曹氏的护卫才算真正踏上了前进之路,不过没走几步路,又停下来了。
  一辆装点颇为华丽的马车停在前边的路边上,一名老仆缓缓走了过来。
  这是曹家的一名老仆,郭鹏认得。
  “大郎,还请稍稍留步,有人想要见您。”
  老仆给郭鹏递了一个十分暧昧的眼色,郭鹏稍一皱眉,立刻明白了这个眼色是个什么意思。
  “你们先往前慢慢地走,我马上就会赶上来。”
  郭鹏对自己的随从们这样说道,随从们立刻照做,一行人缓缓向前离开。
第0013章
照顾好自己
  郭鹏一直觉得曹家的这名老仆味道很长。
  “老奴腹中有些鼓胀,想寻个地方稍微方便方便,大郎,请自便。”
  老仆暧昧的笑了笑,然后转身向道路旁边的树林里走去。
  郭鹏顿时觉得有些好笑,看着老仆的身影消失不见,摇了摇头,便登上了马车,推开车门,掀起帘子往里一瞧,果不其然,曹兰坐在里面,双手攥着自己的手巾,一脸紧张。
  “你怎么来了?”
  看着郭鹏笑眯眯的进来了,曹兰更是紧张,又是羞涩,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鹏郎……我……我……”
  “好了,我知道你是来送我的。”
  郭鹏坐到了曹兰的身边,握住了曹兰的小手,微笑道:“我一去洛阳,可能今后回来的次数不多,数的着的,也就是每年的休假,不过休假可能我也不会常常回来,我想留在雒阳认真读书。”
  曹兰被郭鹏握住小手时,是很羞涩的,低下头都不敢正眼看着郭鹏,满脸嫩红。
  可一听郭鹏说自己经常回来,顿时就有些沮丧了,抬起头两只大眼睛颇为伤感的看着郭鹏。
  “那,那以后……鹏郎还会写信给我吗?”
  “那是自然的,我自然会写信给你,我会告诉你在雒阳的一些事情,我不在谯县的日子,你要照顾好自己,不过时间也不会太久,三年,不过三年,待我加冠,便能娶你过门。”
  曹兰微微一愣,然后脸忽然一下全红了,尤其是耳朵,更是红的厉害,整个人都有些晕晕乎乎的样子。
  见她这副模样,郭鹏也挺开心。
  既来之,则安之,郭鹏不打算做一个标新立异追求什么自由恋爱自由结合的蠢货,更不会小瞧这个时候的风俗习惯。
  现代尚且还说入乡随俗,那么此时,自己也算是真正的入乡随俗了。
  不能融入进入这个时代,又谈何在乱世之中自保呢?
  难道要躲入深山老林里,以采拾捕猎为生,度过接下来的数十年生命?
  那也是太过无趣了。
  对待曹兰,郭鹏心存怜惜。
  她什么都不懂,甚至连自己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利大概也不懂,或许她根本也不认为自己有选择婚姻的权利。
  但是郭鹏看得出来她很开心,很愿意,这就够了。
  能在家族利益的前提之下获得幸福,这已经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幸事了,郭鹏自己未尝也不是如此认为的。
  曹兰没有选择的自由,他何尝又有选择的自由呢?
  或者说,这个时代,大家都没有选择的自由,谁都是这样过来的,门当户对,的确是再现实不过的现实。
  “好了,我走了,你小心一些,回去吧,我会写信的。”
  做了最后的道别,郭鹏伸手在曹兰的小脑袋上揉了揉,给了她温暖的微笑,曹兰满脸不舍的拉着郭鹏的手,眼圈里蓄满了泪水。
  “鹏郎,到了雒阳,要照顾好自己,要注意休息,要多穿衣服,千万不敢着凉……”
  听着她有些絮絮叨叨的嘱咐,郭鹏有些感动,抿嘴笑了笑,点了点头。
  此时,很懂事的老仆忽然出现了,默默地走到了马车边上一言不发,脸上尽是暧昧的表情。
  这老家伙,真是……
  郭鹏只觉得好笑,也冲淡了些许离别的愁绪。
  在这里居住了近十年,郭鹏早已把谯县当作自己的家乡,有了浓重的归属感,此时离别家乡,多少有些离别的愁绪。
  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近到『抵足而眠』,远到『这一别,此生不复相见』。
  交通与通讯的极端落后让不同地方的友人每一次的相见都可能是最后一面,让每一次离开家乡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客死异乡非常普遍。
  刘备一生征战,到最后做了皇帝,却再也没有回到过自己的家乡,再也看不到自己家门口那颗想要做成罗盖的大树。
  诸葛亮做了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再也回不到自己魂牵梦绕的隆中草庐,二十七年前的『我还回来』这般的愿望,只能留下一缕叹息。
  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对家乡的眷恋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