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1505

  所以郭鹏才稍微放心。
  不过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职责终究是要承担起来的,不能一直缺位,所以郭鹏还是决定把家迁到上谷去,带着孩子经历草原的风吹雨打,从小教会他何为坚强。
  争霸固然重要,不过教育也不能落下。
  郭鹏这样想着,而后蔡邕的两个女儿就被老仆给引过来了。
  “阿琰,阿琬,这位就是为父经常对你们提起的郭府君,见过郭府君。”
  蔡邕指了指郭鹏。
  蔡琰和蔡琬抬头看了看郭鹏,稍微打量了郭鹏一下,然后一齐行礼。
  “见过郭府君。”
  “不必不必,二位女公子快快请起。”
  郭鹏笑了笑,请她们不要多礼。
第0146章
蔡邕深深地叹息
  蔡琰的故事,郭鹏是耳熟能详。
  《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也是很有名气。
  对这个乱世之中一生坎坷流离的女子,郭鹏是心存感慨的。
  她的妹妹则运气好了许多,被蔡邕许给泰山羊氏,安安稳稳的生了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晋灭吴的功臣羊祜。
  如今她们都还小,蔡琰十三岁,蔡琬才九岁,蔡琰相貌端正清丽,气质温婉,蔡琬年纪虽小,也是稳重端庄,看的出来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对于当下的女子而言,不要求有很好的才情,只要懂得孝顺公婆照顾丈夫养育儿子就可以了,教育也是模棱两可的事情。
  其中生养儿子是最重要的一点,只要能生养儿子,其他的问题都无伤大雅。
  此一时期,女子改嫁非常普遍。
  嫁过人有过生育的寡妇或者离了婚的妇女想要再嫁并不困难,比如汉相陈平的妻子就先后嫁给了五任丈夫,陈平是她的第六任丈夫。
  汉朝历代皇帝的皇后也多有寡妇再嫁者,曹操的夫人里就有很多寡妇,刘备入川之后的皇后也是寡妇,寡妇再嫁毫无社会压力。
  曹操同志还因此得了一个『曹人妻』的雅号。
  而这其中,是有深刻的社会因素的。
  一者,是程朱理学尚未出现,尚未成为官方指导思想,民间风气整体宽松开放。
  二者,是出于延续后代的必要性,古人视香火传承为天命,对其极为重视。
  而当时生育条件很差,婴幼儿的成活率极低,上到皇帝下到黎庶,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健康康安全长大。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嫁过人的尤其是生养过子女的妇女对于未嫁过人的少女的优势就特别明显。
  她们有生育的经验,对于生育并不陌生,被养育孩子也不陌生,也不害怕,生育成功和养育成功的几率高于少女,后代的存活率也相对更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延续后代的考虑,寡妇,尤其是生养过的寡妇再嫁就一点也不稀奇了,甚至还会被争相求娶。
  蔡邕疼爱女儿,愿意给女儿良好的教育,对她们而言也是好的。
  养育子女的母亲懂文化知识有才情,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就很有好处。
  两人站稳之后,蔡邕开口道:“郭府君与为父是旧相识了,阔别十年,才得相见,为父喜不自胜,你们且合奏一曲,为重逢之乐庆贺,如何?”
  “是。”
  蔡琰和蔡琬一起点头,然后坐到了一旁,自有仆人将琴取来交给她们,两姐妹互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便开始演奏。
  郭鹏依然是那个不懂琴的郭鹏,十二年前不懂琴,十年后还是不懂琴,落入耳中的琴声能分辩出好听还是不好听,更多的就没有了。
  可是伴着淡淡的熏香,听着悦耳的琴声,也属于这个时代难得的奢华的享受了。
  哪里还能追求更多呢?
  一曲奏完,郭鹏礼节性的夸赞,对蔡邕悉心教导女儿的行为表示认可和赞同,说自己也会认真教育辅导自己的儿子。
  “子凤还是不懂琴吧?”
  蔡邕哈哈大笑:“十二年前你我初见,你不懂琴,十二年后的如今,你还是不懂琴,哈哈哈哈!”
  “蔡公何须如此。”
  郭鹏苦笑:“学生于琴艺上实在是无甚天赋,比不得二位女公子,更比不得蔡公天赋异禀。”
  “哈哈哈,天赋异禀……”
  蔡邕笑着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中透露着一些自嘲:“子凤,我倒是希望我能和你一般,有用兵牧民的天赋啊!”
  蔡邕说着指了指自己的两个女儿。
  “你一早就对我说过,琴棋书画,于国而言,是小道,这些年来,我越发感觉如此,遇到反贼作乱,难道能用琴棋书画让他们知错吗?遇到灾荒之年,难道能用琴棋书画让百姓吃饱肚子吗?遇到外敌入侵,难道能用琴棋书画击退他们吗?”
  蔡邕深深地叹息。
  “我是多希望我所擅长的和子干擅长的一样,那样的话,我也能为国征战沙场,平定叛乱,青史留名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没有儿子,只得了两个女儿吧!”
  蔡邕这话说的让蔡琰和蔡琬都低下头不言不语,看起来似乎有些沮丧。
  郭鹏还能怎么说呢?
  难道要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吗?
  摇头笑了笑,想了想说辞,郭鹏便缓缓开口。
  “学生曾经听闻孟子早年丧父,孟子之母为了让孟子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三次迁移家庭的住处,而后才有孟子的美名,其中固然有孟子天资聪颖之故。
  但若不是如此有见识的母亲从小注意对孟子的教诲,不去迁移住处,那说不定孟子会变成商贩,变成屠户,而不是古之圣贤。
  放到如今也是一样,咱们男儿也是父母生养,父亲事务繁忙,孩子多是母亲养育,而后才有老师教导,而不是一出生就有名士教导。
  若是母亲没有正确的认知,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重要的,只知道一味疼爱孩子,予取予求,那么孩子又如何正确成长呢。”
  郭鹏顿了顿,又开口道:“眼下情况也是如此,没有孟母对教育的关注,便没有孟子日后的成长,儒学也无法得到发扬光大,没有如今的盛况了。”
  说着,郭鹏又指了指蔡琰和蔡琬,开口道:“二位女公子有才情,懂礼仪,将来为人母,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有才情,懂礼仪,培养出于国有用的人才,这如何又不是蔡公和二位女公子的功劳呢?”
  蔡琰听了,眼睛发亮,心情不复方才的沮丧,偷偷打量着郭鹏。
  蔡琬听了,有些迷迷糊糊,不过心情比刚才好了一些。
  蔡邕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笑了。
  “子凤所言,确实有道理。”
  说罢,蔡邕让蔡琰和蔡琬站起来站到他的面前来。
  “郭府君的话,你们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
  蔡琰和蔡琬齐声应道,蔡邕点了点头,让她们下去了。
  当晚的宴席,蔡邕还叫蔡琰和蔡琬一起给郭鹏斟酒,向他感谢之前的救命之恩。
第0147章
我得元叹,不胜欣喜
  第二天,蔡邕把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顾雍喊到了自己的府上,将他引荐给了郭鹏。
  对顾雍,郭鹏的记忆并不深刻,也就是一个吴国丞相的印象。
  其他关于顾雍具体的事情并不清楚,不过能被蔡邕单独引荐给自己,可见蔡邕对这个弟子确实很满意。
  “顾雍见过郭府君。”
  顾雍的礼节很到位,一板一眼非常规矩,估计是不想让身为中原名士的郭鹏看轻了他。
  “元叹请起。”
  郭鹏伸手虚扶了顾雍,开口道:“蔡公避难江东十年,多亏江东士人的照顾,我要感谢你们。”
  郭鹏站起身子向顾雍鞠了一躬,顾雍忙回礼,称不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