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815

  丰臣秀吉睁开眼睛,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
  “这是官兵卫先生建议的,如果我不来面对面的取走太阁的性命,就没有资格取代太阁成为日本的掌权之人,所以我来了。”
  德川家康把自己的佩刀放在了丰臣秀吉的面前,丰臣秀吉动了一下眼珠子,看着德川家康,笑了。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官兵卫在给你谋划,难怪我会一无所知,难怪我会失败的那么惨,原来是官兵卫,官兵卫他……他在恨我对吗?这也就是说,长政死在朝鲜了?”
  德川家康点了点头。
  “据可靠的消息,黑田长政是在保卫汉城的战斗中战死的,被明国大将吴惟忠斩杀了,割下了头颅,死的非常惨,黑田长政手下的黑田部队也损失惨重,黑田家的家将跟过去朝鲜的也全部都死去了,没有一个活着,太阁也实在是让官兵卫先生太伤心了,本来,这场战争就不应该发生。”
  丰臣秀吉的脑袋前所未有的清醒着。
  “家康啊,你们都以为我疯了,我神志不清,你们猜测的其实也有些地方是对的,那些时候,我的脑袋的确有些不灵光了,但是你必须要知道,这场战争,如果不是我来发动,就会是你来发动,你必须要知道,我发动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家康,我对你说些掏心窝子的话,我承认,我的出身低微,被很多人瞧不起,当初请求征夷大将军也不成,只能得到关白的位置,被很多人耻笑,这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我讨伐明国,的确是有着要获得不世战功来证明我自己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觉得东国西国的这些乱世的大名们,会安安心心的享受太平吗?他们生长于乱世,成就于乱世,最喜欢的也是乱世,我打怕了他们,却没办法消灭他们,我是统一了日本,但是更多的人对我是阳奉阴违,表面上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他们的存在对于我而言,是建立稳固统治的重要绊脚石,所以哪怕我非常心痛,我也必须要想方设法的除掉他们。只要他们在一天,日本就不会真正的平静下来,与其让他们继续做大威胁到好不容易得到的平定,倒不如让他们走出去,把目光放到朝鲜和明国的身上,宣泄自己的精力,给国内减轻负担,还能顺便获得功绩,抢到土地,那岂不是一箭三雕啊?”
  丰臣秀吉想着德川家康摊了摊手,把德川家康说的惊讶不已。
  “只是我唯独没有想到的是,明国军队的战斗力居然那么强,记得当初,咱们还在乱战的时候,我从很多商人嘴里面得知,那些被咱们打败的大名手下的流亡武士全部流亡到海外,尤其是去了明国,在明国的浙江福建这些地方,把明国的官军打的非常惨,赚了非常多的钱和奴隶,我当时就在想,明国那么好打,连一些流亡无视都能打败他们的正规军,那要是咱们的正规军过去了呢?”
  德川家康连忙打断道:“但是那已经是几十年之前的事情了,而且那些流亡武士最后也被明国的军队给剿灭了不是吗?”
  “对啊,我想,对付一些流寇都那么费劲,需要几十年才能解决,那么要是对上咱们的正规军,他们又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对付咱们的正规军呢?这些时间至少够咱们打下朝鲜了吧?”
  丰臣秀吉露出了一副苦恼的样子:“可谁知道,明国这一次的反应居然那么快,那么快就出兵朝鲜,并且打败了我们的部队,我也没想到我们居然败得那么快那么惨,那么多的精锐,十五万的精锐,居然就这样败给了明军,你说这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家康,你能想明白吗?”
  德川家康自然也想不明白,他没和明军正面交手过,也不是很清楚明军的战斗力,但是他和西军战斗过不止一次,了解西军的战斗力,既然西军败得那么惨,那么他的东军又能讨到什么好处呢?就凭明军手上那么多大炮,就能给他们来点硬菜好好的吃一顿,丰臣秀吉打不败的敌人,他德川家康就能打败?
  “只能说明国实在是太强大了,还不是目前的我们可以战胜的,太阁,你有些太操之过急了,而且也选错了对象,明国那么大,我们那么小,人口那么少,怎么能和明国相提并论呢?要选,也应该选一些距离明国比较远的小国才对,那样才比较安全,而不是一上来就挑选很难战胜的明国。”
  丰臣秀吉苦涩的点点头,叹息道:“现在再去看,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当时,我又怎么能确定呢?家康啊,很多事情不是你在这个位置上就能看透的,一旦你看不透,底下的人又不说,反过来瞒着你,我的现在,就是你的未来啊!”
  德川家康的身体微微前倾:“您的话,我记住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丰臣秀吉追上了织田信长的步伐
  “你拿下名护屋之后打算怎么做?明国的军队还没有离开吧?你不担心明国军队偷袭名护屋?还是说你已经有了防备?打算和明国军队开战还是讲和?”
  丰臣秀吉似乎还有点在意明军的事情。
  “打算讲和。”德川家康缓缓说道:“以咱们目前的实力,刚刚损失了十几万精锐,想要继续和明国开战的话,无论是物资还是财政都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争的话,日本的情况就会很危险了,日本现在的情况已经不足以支持我们继续打下去了。”
  “讲和也好,就怕明国方面提出很多很过分的要求。”
  丰臣秀吉看了看德川家康,问道:“你有底线吗?”
  “这个,其实在下今晚举事之前,已经和明国方面讲和完成了,明国方面不会干涉我们的举事,也不会干涉之后的事情,这场战争已经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了。”
  听了德川家康的话,丰臣秀吉愣了一下。
  “明国方面没有提出什么很过分的要求吗?不可能!”
  德川家康忙说道:“不,他们提出了一些很过分的要求,但是大多数都被我们驳回了,负责谈判的就是官兵卫先生,在他的力争之下,明国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已经都被驳回了,剩下就是一些银两的赔偿,明国就是想要钱,别的他们根本不在乎。”
  丰臣秀吉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到了还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还以为明国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我还想着怎么着不能让你那么快就把秀次他们给收拾掉,现在看来,明国给你买通了,秀次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了,只能准备和你决战了,但是秀次和利家他们手上的兵力不够啊……”
  德川家康的嘴角微微动了动:“太阁,这些事情,你也不用再去管,而且您也管不了了,未来的日本,是我德川氏,是我德川幕府的,您一直都办不到的事情,我却能办到。”
  “幕府……”丰臣秀吉苦涩的笑了,发出那种像是从漏风的管子里透出来的声音,十分的干涩沙哑。
  “罢了罢了,我丰臣秀吉一生最恨的事情,就是出身低微,但是家康,我一生最骄傲的事情恰恰也是我这出身低微之人最终却能执掌日本的最高权力,家康,两千年来,我可是唯一的一个啊!这难道不值得我骄傲吗?你们这些贵族后裔又如何?不一样要成为我的属下?”
  “这一点的确让我们所有的贵族出身的大名感到惊愕和敬佩,那么些年,只有您一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日本这个国家,您的存在实在是太特殊了,如果您是诞生在明国,或许,能有更大的发展也说不定,明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您的出身是差不多的,甚至比您的出身与境遇还要低微一些,并且明国人也不会看不起所谓的草莽英雄,那恰恰是明国人最崇敬的一类人。”
  “照你这么说,我是生错了地方?我应该生在明国,而不是生在日本?”
  丰臣秀吉的内心突然多出了这样一种奇妙的设想。
  “或许吧,命,没有任何人可以说的准。”
  德川家康又何尝不是命的属下呢?他又如何能超脱出命运的掌握呢?
  丰臣秀吉抬头看着屋顶,或许是看着别的什么东西,良久,他无力地把头颅垂下,深深叹了一口气。
  “事已至此,家康,动手吧,整个日本,只有你有资格取走我的性命。”
  德川家康深深地看着丰臣秀吉,良久,他缓缓站起了身子,拔出了自己的佩刀。
  “太阁,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我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击败您,但是事已至此,还请不要怨恨我。”
  德川家康双手握着自己的刀,刀身有些微微地颤抖。
  “我不会怨恨任何人,我要恨,也只是怨恨自己而已。”
  丰臣秀吉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等他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站在一个他十分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地方,天上飘着雪花,一阵冷风吹来,他顿时觉得很冷,于是他情不自禁的缩了缩身子。
  “猴子,你来了……”
  这一声呼唤,叫丰臣秀吉登时瞪大了眼睛,声音的来源处在他的身后,他一转头,那个在他的记忆里尘封了十年之久的人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丰臣秀吉满脸惊愕,一句“主公”脱口而出。
  “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十年,我以为,还要再等一些时候呢!”
  织田信长坐在他的面前,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熟悉且自信的笑容。
  “主公,你……你怎么在这里?”
  织田信长站了起来,笑道:“再等你啊,我知道,不论我等多久,一定会在这里等到你,我果然没猜错。”
  “主公……等我?”
  丰臣秀吉错愕不已。
  “是啊,等你,等着你给我提草鞋呢!”
  织田信长指了指丰臣秀吉的脚底,丰臣秀吉下意识的低头一看,发现了一双看起来有些熟悉的草鞋。
  一瞬间,无数记忆涌入了丰臣秀吉的脑海中。
  “没想到,等了你十年,就等到你了,我还以为要等上二十年,三十年,说真的,你让我有些失望,继承我的志向的你,居然仅仅十年就失败了。”
  丰臣秀吉的心中没来由的腾起一股愧疚的情绪。
  “主公……您都知道了?”
  “全都知道了,知道得一清二楚,你本来可以让我等上更久,我还如此期待着,只是……算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织田信长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苦笑:“你应该不想继续在这里等着德川家康吧?”
  丰臣秀吉老脸一红,忙摇摇头:“不,不愿。”
  “哈哈哈哈哈!”织田信长仰天大笑起来,少倾,开口道:“那就走吧!”
  “走……?走去哪儿?”
  丰臣秀吉连忙问道。
  织田信长抖了抖自己的衣服,望向了自己的身后处。
  “当然是我们该去的地方。”
  丰臣秀吉没有再多问了,他的心里一片平静。
  “走吧!”织田信长迈开了步伐,走了没几步,停了下来,转过身,指了指丰臣秀吉的脚下。
  “对了,猴子,给我把草鞋提上。”
  说完,织田信长转身大跨步的往前走,丰臣秀吉一愣,随即释然,自嘲地笑了笑,蹲下身子拿起了草鞋,跑了几步,又停下来,若有所思的看着那草鞋,而后便掀开了自己的衣服,把草鞋放入了怀中。
  起步,丰臣秀吉追上了织田信长的步伐。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三分日本
  德川家康走出大门外的时候,与他一起起事的东国大名二十多人已经全部站在了大门外面,大家都用极其渴望和极其兴奋的眼神看着他,看着这一双双如狼似虎般的眼神,那一瞬间,德川家康觉得自己好像可以理解丰臣秀吉为何要执意发动朝鲜之役了,本来还以为只是信口说说,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那一双双如狼一般的眼神,让德川家康从心底里感到有些发冷,这般换位思考之下,德川家康开始明白为什么丰臣秀吉会这样看待他和他们了。
  这一切的一切,当真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的吗?
  德川家康缓缓向后走,望着被火把的光线照射的无比亮堂的这个庭院,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而猛地举起了自己的手,他的手上,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