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7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815

  大秦的未来会走向何方,会怎么发展,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不知道。
  但是他却知道,有了他的出现,原先会发生的事情,已经不会再发生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切的历史都是新的历史,是他所创造的历史,是他逆天改命创造的历史,厚重的历史车轮没能碾死他,他赋予了时代新的宿命和方向。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皇庄系统
  关于这场北伐,参谋总部在刘黄裳的统御下已经进行了三四年的磋商和详细的战略策划。
  通过黑水密探们不断搜集回来的情报绘制详细的地图,将整个北方草原大地的脉络理清楚,地理,水文,山脉,该进军到何处,何处有北虏驻地,何处不能驻扎等等,在这几年里面他们都弄清楚了。
  然后该如何配置兵力,该如何分配粮草和运送,如何保障军队的物资足够,如何推进,如何不让整个战局失控,军队推进的速度该如何把握,各军之间如何互相联络不失去联系等等,都有详细的对策。
  为此,参谋总部已经下令给各参战部队进行了很多次的演习,并且下发新的一套指令和联络方式让各军学习了解,然后详细分配任务,将各军各阶段的任务都给分配下去了。
  至于能否顺利实现,是否可以完成目标的要求,那就不是人力所能预测的,不过就目前所能把握到的具体情报来看,秦军出塞的第一阶段攻击任务并不难。
  第一阶段就是将传统的最靠近大秦的一帮北虏给收拾掉,那些家伙们都是老对手了,按照隆武四年和隆武五年的战斗来判断,并不难对付。
  第二阶段开始就会遇到困难,第二阶段属于深入搜索阶段,将深入明军自宣德以来就没有深入过的草原腹地,靠近长城的一线附近的地理情况,原先的明军都有详细的资料留下来,而更往北就需要靠黑水密探的资料。
  到时候一大片一大片的无人区,甚至可能遇到大半个月行军都遇不到北虏的情况,那个时候要注意到方向问题。
  虽然每支军队都会配备熟悉方向的黑水密探,不过为了确保安全,萧如薰将指南针配备到了班一级别的战斗小组里,整个军队配备了数万个指南针。
  在军队作战会议当中,萧如薰明确要求让军队基层军官都要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学会辨别方向,以免发生意外事件的时候无法找到军队,或者回到大秦。
  种种准备完成之后,隆武六年的四月份,萧如薰正式签署批准了参谋总部的作战方案,然后将之下发到参与作战的西北兵团关中兵团和辽东兵团三个兵团主帅的手里,让他们先行了解。
  京畿兵团和禁卫军的参战则由萧如薰亲自安排,他本次作战将御驾亲征,京畿兵团和禁卫军属于他的直接掌控范围,所以直接调动,亲自召开作战会议,给这支军队下达指令。
  等到了隆武六年五月份的时候,各军高级将领已经全部知道了战略计划。
  由于此次作战没有传统意义上严阵以待的敌人,完全是主动出击,目标是大规模歼灭,所以本次作战萧如薰就不讲究军法了。
  “还是一样的要求,对敌人做什么都无所谓,但是如果有抢功劳争夺首级而伤害到自己战友的行为,朕绝对不会放过,这是最可恶的行径。”
  出战之前,萧如薰再次重申了自己对出国作战的要求。
  除此之外,就没什么要求了,大秦军人没有对外人保持仁义态度的义务,尤其还是一群北虏。
  而随着北伐日期的临近,萧如薰对黑水的要求更高了,要求他们扫除国外间谍,虽说这年头消息传播速度很慢,但是行动起来规模也更大,更难以保密,各种消息鱼龙混杂,也就根本难以分清一些情报的真假。
  就好比日本侵略朝鲜之前,整个作战计划已经被明朝政府得知了,但是明政府依然难以确定这个消息的真假,日本人已经把朝鲜打崩了,明政府还在怀疑朝鲜是在和日本合谋图谋中国。
  这就是消息闭塞,对外部不了解,不能知己知彼所以产生的疑惑,当然也有军国大事死生之地的慎重。
  总而言之在那个时代要确定一个真正的情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哪怕你知道了,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证实。
  萧如薰有这样的了解,所以对待情报工作更加看重,从缅甸时期就开始打造自己的情报部队。
  大秦立国以来黑水密探遍天下,国内每个省都遍布密探,刺探那些对大秦心怀不满的余孽,并且予以人道毁灭。
  不仅如此,黑水密探还遍布东南亚,在莫卧儿帝国,在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甚至远在欧洲,都有为数不少的大秦密探,全部都在皇庄系统之内,一边给大秦赚钱一边打探情报,一石二鸟。
  萧如薰手下的皇庄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庞大的集情报军事经济政治于一体的超大机构。
  萧如薰将明皇室和宗室的大量私产收归己有,安排内侍和宫女负责管理和生产的同时,也组建了大量的皇商队,以这样的名义去外国经商,驻扎在当地,赚钱的同时搜集情报,还很受欢迎。
  这是有别于黑水部队的一条情报路线,黑水并不属于皇庄系统。
  而是萧如薰利用黑鸩方面收纳的前明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的残余势力组建成的情报团体,一部分交给黑鸩使用,一部分则纳入了皇庄体系。
  纳入皇庄体系的这帮人自然就成了对外贸易的首选,他们会做生意,还会收集情报,是复合型人才,萧如薰相当倚重,这些年来随着大秦和周边国家宗主国藩属国关系的确定,他们遍布天下。
  此次北伐能够准备的如此充分,多亏了他们的付出。
  西部的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都是有中央政府的,虽然权力不大,但是好歹也是一个国家,还都和大秦有贸易往来。
  叶尔羌汗国还和大秦有了藩属关系,东察合台汗国则没有,但是双方都是萧如薰的目标,要对他们动手,也是需要理由的,理由就很好找了,只要他们境内有大秦商人就好办。
  而他们国内的政治生态和军事情况也在这几年里被大秦的情报机构摸得清清楚楚,收拾他们一点都不难。
  他们是第二批次的收拾对象,西北兵团的第一个目标是聚居在河套地区的土默特,也就是套虏。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羊毛纺织机
  复套这件事情从前明嘉靖年间就开始说了,但是一直没成功。
  不仅没成功,反而还为此死了不少人。
  明政府内部的派系斗争就不说了,反正萧如薰没这个麻烦,说要复套,就是复套,不仅要复套,还要将青海地区的土默特全部消灭,一并掌握。
  将他们消灭,将河套地区掌握,就等于掌握了北伐的主动权,而消灭青海土默特,就等于是把一把尖刀插在了整个西域腹部,整个乌斯藏地区都会受到大秦兵锋的威胁,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也会受到这样的威胁。
  而这些土地之前就是明朝掌握的土地,将之收复,并不需要理由。
  所以开战以后,这里将是西路军西北兵团首先要攻击的对象。
  而萧如薰所率领的京畿兵团和禁卫军团还有关中兵团的第一波主要攻击对象则是原先扯力克所拥有的地盘,这一块地盘在萧如薰消灭掉了三十万北虏之后,并没有为明政府所占据。
  根据最新的情报,这块位于当今内蒙地区的地盘现在又出现了一大批的部落群居在这里,应该是为了躲避严寒,之所以迟迟不敢南下,是因为这一地区遍布的大量京观过于渗人。
  萧如薰当初所立下的京观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已经有些失效了,但是余威仍在,现在的确还是很有用。
  而萧如薰所率领的中路军就要将当年的战果收入囊中。
  东路军也就是辽东兵团的主要任务除了缓缓开拓奴儿干都司之外,还有就是分出部分兵力将察哈尔部消灭掉,将察哈尔地区夺取。
  布延虽然没什么太大的势力,但是也是一个身份正统的蒙古大汗,消灭掉他,对彻底消灭蒙古帝国有很大的好处,消灭掉他之后,唯一的目标是就喀尔喀汗国了。
  而联合对象则是科尔沁。
  科尔沁部落的乖巧和听话是萧如薰允许他们活下来的原因,消灭掉察哈尔需要长年和察哈尔为敌的科尔沁提供部分助力,所以萧如薰允许他们存在。
  女真部落所占据的大量土地已经被秦军控制住,算上察哈尔,整个东北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敌人了,科尔沁迟早也是萧如薰嘴边的一块肉,而在那之前,萧如薰还需要他们提供帮助,对察哈尔和喀尔喀进行进攻。
  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就是如此,复套,攻略青海,占据内蒙草原和外蒙一部,占据察哈尔。
  如此一来就将获得一道强有力的外部屏障来保护大秦本土神州,在此基础之上,大秦的军事行动将有更大的自由性。
  比如控制河套地区之后,可以消除套虏对本土的威胁,将长城防线北移,而控制青海土默特地区之后,向南可以进入乌斯藏地区发动进攻,向北可以进攻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向西可以继续深入西域地区。
  军事上的可行性极大,而且极大的限制了西部敌人对大秦内地的进攻可能。
  而控制了蒙古草原之后,又可以以此为跳板继续向北进取,深入漠北,将如今蒙古最大的一股势力喀尔喀汗国消灭掉,兵锋直抵贝尔加湖地区,消灭最北部的不里牙惕达部落,控制贝尔加湖。
  所以第二阶段的目标就实在控制内蒙的基础上向控制外蒙地区的喀尔喀汗国发起进攻,将之完全歼灭,兵锋到贝尔加湖为止,将横在华夏神州北部的游牧人部落完全打穿。
  而这个时候,西北兵团的目标就是将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消灭掉,控制北疆南疆地区,向北威慑辉特,和硕特还有土尔扈特等诸多部落,向南做好吞并乌斯藏的准备。
  而东部战区的东路辽东军则主要负责配合萧如薰率领的中路军主力攻击喀尔喀草原,将喀尔喀汗国消灭,并吞,消除他的威胁,如此一来,北伐第二阶段的目标就达成了。
  第三阶段是一个大阶段,以彻底消灭漠西北虏、吞并乌斯藏和夺取整个帕米尔高原为终止,将大秦的西部边疆彻底拿下,这可能需要的不是一点点的时间和一点点的准备,甚至完成第一第二两个阶段都要三四年的时间。
  但是没关系,萧如薰有时间,有耐心,有能力,更有准备。
  这边军队出发,那边就要开始准备在草原筑城了,筑城,迁移人口准备放牧,是他控制草原的重要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方法是在羊毛身上。
  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用羊毛纺织衣服的,羊毛衣的巨大经济价值和保暖价值并不为中国人所知,一直到后来西方人来到了中国,中国人才开始织羊毛衣。
  萧如薰知道,在这个时代更往前,明朝中前期的时候,在英国就发生了一场圈地运动,当时的西方人将之形容为“羊吃人”。
  具体体现在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养羊大量圈地,从而将农民从土地上粗暴的赶走,让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无法存活,有的饿死了,有的进入工厂做廉价劳动力,由此发展资本主义。
  由此可见这群“资产阶级革命家”在行事作风上和以前的贵族也没什么不同。
  而英国的羊毛纺织品从十五世纪后期开始就十分有名,而到了十六世纪中后期,已经占据了整个欧洲百分之六十的份额,这使得英国的经济在百年战争失败之后快速恢复过来,并且为之后的大航海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现代中国人都知道,工业革命的序幕,是从珍妮纺织机开始的。
  而在英国人开始纺纱之前,羊毛衣和呢绒制品是他们的经济支柱。
  萧如薰派人在法兰西和热那亚做生意的同时,也通过前往英吉利的商船,在隆武五年年中将英国人广泛使用的毛纺织机带回了大秦,还顺带着带回了几十名在英国工作的佛兰德纺织工人,还有一船的英国绵羊。
  他们到来之后,在萧如薰面前展示了用羊毛纺织衣服的技术,萧如薰带着重臣们去看,重臣们纷纷赶到十分惊讶,从未想过可以用羊毛纺织衣服来穿,而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皇帝这样做的原因。
  原来如此,这是将草原和中原进行连结的重要方式。
  通过羊毛衣的存在,将草原变成中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中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这才是萧如薰的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