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815

  何须如此费尽周折?
  纯属无稽之谈。
  国家富庶无所不有的中华怎么会看上朝鲜这小小的一亩三分之地呢?
  本次李昖作为第一个抵达的外藩君主,也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因为不敢坐船,所以在陆地上奔驰了许久,为了赶在尚宁之前赶到成为第一名,李昖也是拼了老命,终于赶在琉球王尚宁抵达之前三天进入了京师。
  抵达京师之后,李昖派人送上了朝鲜特产的人参等珍贵药材和一些珍奇古玩,而由于他第一个赶到,大秦皇帝龙颜大悦,亲自下旨表扬了李昖。
  萧如薰称赞了李昖的忠义之心,盛赞他为“小中华之主”,赏赐钱赏赐物,还赐给了自己亲笔书写的“忠义之邦”的书法送给李昖。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李昖抵京(下)
  得到皇帝亲笔墨宝的时候,李昖感动的直接掉眼泪了。
  他在朝鲜使馆隔壁的别院内面朝皇宫方向跪地磕了三个响头,向大秦皇帝表示自己的感激之心,并且请求尽快朝见大秦皇帝,他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的心意给皇帝陛下知道了。
  对于李昖的忠诚,萧如薰看在眼里,非常“高兴”,于是宣布接见李昖,在生日之前请李昖吃顿便饭,共叙君臣之情谊。
  李昖得知萧如薰要请他吃饭,大喜过望,让随从烧水,沐浴更衣浑身薰香,打扮得干干净净十分正式,然后前往赴宴。
  萧如薰在自己的御花园内设宴招待李昖,李昖跟着内侍抵达御花园面见萧如薰之后,很正式的用君臣之礼拜见萧如薰。
  “朝鲜国王李昖拜见大秦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的礼数十分周全,跪伏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身后朝鲜臣子数人也一起跟着李昖磕头,口称“万岁万万岁”。
  萧如薰哈哈一笑,亲自上前扶起了李昖。
  “李卿不必如此多礼,这不是正式朝见,这只是一顿便饭,咱们两个人的便饭,不要搞得那么紧张。”
  李昖忙说道:“臣不敢,这是君臣之礼,礼不可废。”
  “哈哈哈哈,好吧,李卿坚持,朕就不多说了,来,李卿入座吧!”
  萧如薰指了指给朝鲜君臣数人准备的座位。
  李昖在萧如薰下首左边第一位坐下,右边第一位坐着的是作陪的大秦首辅王锡爵,然后就是一些朝鲜官员和大秦官员。
  “上次一别,还是前明万历二十一年的事情,距今已经七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一切都变得太多太多了,此番见到李卿,朕不胜感慨啊!”
  萧如薰拉开了话匣子。
  李昖忙说道:“朝鲜两次有难,全赖陛下全力相助,朝鲜上下对陛下感激之心可昭日月,朝鲜愿永为大秦边疆之国,为大秦戍守边疆。”
  这话说的就很有水平了,反正萧如薰听的是蛮愉快的。
  “哈哈哈哈,有李卿治理朝鲜,朕是放心的,朝鲜国内最近可还安好?”
  “托陛下鸿福,朝鲜一切安好,地方已经全部稳定下来,一切都已经恢复成战前的样子,并且日渐繁荣昌盛,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哈哈哈,你啊你啊。”
  萧如薰笑了笑摇摇头:“别把什么事情都往朕的脑袋上扣,朕一个人可办不成那么多事情,这可全靠将士们用命啊,这下子北边的女真被消灭了,隔海相望的倭国也被消灭掉了,大秦和朝鲜可就都安稳了。”
  李昖忙说道:“是,陛下关爱朝鲜,为朝鲜所做的一切,朝鲜百姓都记在心里,这不,臣在朝鲜的时候,有很多地方都传来了要为陛下设立生祠的消息,臣一并应允,让他们为陛下设立生祠,年年为陛下祈福,祈祷陛下万寿无疆。”
  萧如薰满脸笑容,指着李昖笑道:“朝鲜有如此有德之君,何愁国家不繁荣昌盛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一餐饭萧如薰吃得很开心,至于李昖他们是不是很开心,萧如薰就不知道了,饭桌上是不谈这些的,等饭后散步消食儿的时候,萧如薰才和李昖说起了一些具体的事情。
  “朕听说你在朝鲜国内号召民众种植花生和大豆,这样很好,朕很高兴,大秦现在不缺粮食,就缺这些能榨油的东西,可偏偏除了大秦之外,其他地方都不怎么种植。所以朕着急啊,想买都没地方买,看着子民们吃着干巴巴的粮食瘦得皮包骨头的,朕是真的非常着急,有你和朝鲜带头,朕就不怕没有后来者跟上,你做得很好,朕和大秦都要感谢你。”
  萧如薰对这李昖如此说道。
  落后萧如薰半个身位的李昖忙说道:“这是为臣者应该做到的事情,朝鲜得到大秦的庇护得以渡过难关,举国上下对大秦之感激可昭日月,区区一些大豆和花生,又如何是困难?”
  “说着容易做着难啊,当年朕做将军的时候,也没想到有做皇帝的这一天,做将军的时候觉得做皇帝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富有四海,掌控一切,手握生杀大权,出口成宪。
  可现在才发现,做皇帝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天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鬼晚,那乾清宫原来是皇帝的寝殿,到了朕这里倒好,直接给改成办事官署了。
  各个部门的官员都到这里来搞个办事处,直接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办公,就为了省点儿时间,早上中午在朕这里吃就不说了,一忙起来,别说晚上,那夜里面都要吃东西。
  所以朕这个御膳房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厨子侯着,忙的时候他们轮班,一天十二个时辰分三拨人,四个时辰一拨人,给官员弄吃的让他们填饱肚子继续干活儿。
  朕呢,他们睡觉的时候朕在批阅奏折,他们醒着干活儿的时候朕还要批阅奏折,现在朕是真的感受到了这前明太祖皇帝为什么说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苦啊!”
  萧如薰一脸苦笑,看起来是真的很苦涩。
  “朕现在是真的羡慕那些江南的富家翁,可以睡到自己想起来的时候再起来,也不用熬夜,想吃吃想喝喝,哪像朕,忙起来吃喝都没有滋味。”
  萧如薰又添了一句。
  不过别说久经考验的王锡爵了,任何一个合格的大秦官员都知道皇帝在装逼。
  同样身为上位者,李昖更是能感受到这其中满满的志得意满的炫耀的味道。
  “正是因为陛下如此辛勤劳累,大秦天下才稳如泰山,大秦国才如此强盛,陛下累了,天下百姓一定轻松了。”
  李昖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大秦臣子们应对皇帝装逼的标准解答方式。
  虽然听了很多次,但是萧如薰还是很高兴,哈哈大笑一阵,拍了拍李昖的肩膀。
  “你我同为一国之主,这其中苦楚是可以感受到的,朝鲜是小中华,朕对朝鲜的期望很高,你要好好的做,不要辜负朕对你对朝鲜的期待。”
  李昖心中暗喜,连忙称是。
  不过正当李昖心中欢喜的时候,萧如薰忽然开口说道:“朕之前曾听闻你上书让大秦册封次子光海君李珲为王世子,因为战事繁忙,没有精力顾及,就一直搁置了,现在正好你来了,咱们说一说这个事情。”
  李昖心中咯噔一下。
  太高兴了,把这个事情给忘了。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李昖的心思
  关于李昖后继者的问题,无论是原先还是现在,都不算是一个小问题。
  作为中华的藩属国,前明和大秦都掌握有对朝鲜的宗主权,宗主权体现在方方面面,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大义名分,这是宗主权最主要的意义。
  大义名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是整个宗主权里面最重要的部分,没有这个部分,宗主权还真不算什么东西。
  但是有了大义名分,宗主权就变得非常实际了。
  这具体体现在前明和大秦对朝鲜国王继承者上的话语权。
  朝鲜从李成桂建国以来就是明朝的藩属国,连国号朝鲜都是朱元璋决定的,之后历代国王都是明朝派官员去宣布册封,然后朝鲜国王才能名正言顺的行使统治权。
  这就说明朝鲜国王的即位需要两个步骤,一个是得到内部的承认,得到上一任国王的许可,然后是明朝的承认,得到宗主国的许可,派人册封,则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这个词儿看起来不重要,但是在政治生活当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政者一定有敌人,如果不能做到办事名正言顺,就一定会遭到反对者的反对。
  举着名正言顺的大旗反对你,总能找到支持者。
  所以历朝历代办事总要讲究个名正言顺,否则这位置做的不踏实,办事也不踏实。
  朝鲜国王就是如此,深度汉化之下,很多东西也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没有大明朝的册封,就算你得到上任国王的指定即位了,也一定会有人反对你,推翻你,李昖的后继者光海君李珲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他的事情说起来还是脱不开那个大环境大背景。
  朝鲜的王位继承也是和中原帝国一样,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一个规矩,李珲在做光海君的时候,为人贤明,仁厚,名声很好,相比于他的兄长临海君李珒,他的名声要好太多了。
  而且这个兄长还曾被加藤清正俘虏过,直接丧失了继承王位的可能性,而李珒之下,最有人望继承朝鲜王位的就是李珲。
  壬辰倭乱之中,朝鲜王室之中唯一表现尚可的就是李珲,李昖撒腿跑路的时候,李珲被留下来统筹朝鲜还能指挥的三道,给当地人以信心,让他们相信国家还没有灭亡,因而成为大量朝鲜民军的精神领袖。
  后来萧如薰率军入朝,李珲也多方面协助过萧如薰作战,和柳成龙一样都属于难得的能干的队友,因此萧如薰离开朝鲜的时候,也对李昖赞赏过李珲的能力,称李昖有福气,有这样一个好儿子。
  萧如薰清楚的记得李昖当时的表情不太自在。
  完全不像一个父亲听说别人夸自己儿子那样有骄傲的感觉。
  对于这一点,萧如薰很快就理解了,因为在父亲之上,李昖还有朝鲜王的身份,一旦和这个身份牵扯上,一切就都明白了,为了权力,父子相残兄弟相残的故事屡见不鲜,放在李昖和李珲身上也是这样。
  因为在壬辰战争中李昖的糟糕表现,朝鲜民军当中很早就出现了要拥立李珲废黜李昖的声音,这让李昖万分警惕,等战争结束朝鲜恢复安定之后,李昖直接废掉了李珲的一切权力,让他老老实实的做他的光海君。
  尽管如此,李珲在战争中的优秀表现让不少朝鲜文臣看到了希望,他们自发的支持李珲成为王位的继承者。
  对李昖而言,李珲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的正妻王后一直没有生育,李珲和哥哥李珒是王后抚养长大的,李珒没了继承王位的可能,那么李珲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