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7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815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关乎性命,还是眼下的性命。
  其他的事情都还能想出对策,但是如果肚子饿却不及时填饱肚子,连思考都无法维系,就更不要提其他的事情了,所以眼下填饱肚子是重中之重。
  大家四散下去寻找食物,但是因为皇宫本来就不富裕,各种食物也不丰富,昨晚后阳成要离开皇宫,所以一顿搜刮之后也没给皇宫留下什么,现在除了留在自己的车子里面的少数财物之外,实在没有多余的其他东西。
  更不要说食物了。
  食物是大难临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忽略却最为重要的东西。
  不过他们的运气也没有真的坏到家,好歹还是从一些宫人的房间里弄来了一些干粮和简单的米饼,这些都是宫人日常的口粮,味道很粗糙,但是好歹能填饱肚子。
  但是后阳成和他的皇后还有前田利长看到这些食物的时候却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好歹是皇帝,后阳成觉得自己就算再落魄也没有沦落到吃这些下等人的食物的时候,就算皇室经费不多,但是供给他本人的食物还是足够的,丰臣秀吉伺候着他好吃好喝十多年,他的胃口也并不算小。
  包括他的皇后也是一样。
  而前田利长则纯粹是天天吃好吃的东西,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面对如此粗糙的食物,又如何下的去口呢?
  其实他的那些家臣们也是受到特殊待遇的高级官僚,平时也是吃肉喝酒的,现在突然吃这些东西,多少有些难以下咽,但是他们好歹是练武的,能吃苦,讲究这也就对付下去了。轮到真正的上等人的时候,他们反而拿着食物难以送入口中。
  明明肚子饿得咕咕叫,却还是难以入口。
  聪明的家臣立刻就看出了问题所在,立刻跪伏在了地上。
  “主公,陛下,现在是非常时期,非常时期需要做非常的事情,眼下我们得不到什么好的食材供奉给主公和陛下,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只要等外面的骚乱平息了,我们就能冲出去了。到那时,我等再集中全力找寻上等食材,供给主公和陛下足够的食物,眼下,还请主公和陛下看在如此危险的时局的情况下,暂且忍耐吧!”
  其他的家臣们也意识到了问题之所在,于是一起跪在地上请求前田利长和皇室两夫妻进食。
  对,说白了并不是真的吃不下去,只要肚子饿,就算是地里的生瓜生菜都能吃下去,但是关键在于颜面。
  上等人吃下等食物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从古至今也没有多少上等人可以非常坦然地吃下下等食物,就算是作秀都做不到,这个面子问题实在是很要命。
  但是被这样一劝,他们也就装模作样的感慨一下,赶快把食物送进了肚子里,吃得很快。
  他们一边吃,家臣团一边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最后一支决定派遣武艺高强的一支小分队带着武器出去找寻一些食物和搜集情报,就皇宫里这些粗糙的食物供给三百多人吃也很紧张,必须要外出寻找食物。
  情报当然也很重要,眼下城池的情况,动乱什么时候能分出胜负,或者宫外面还有没有活着的公卿贵族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十分需要知道的情报。
  他们出去是必须的。
  经过向前田利长请示之后,家臣团里选择了十名武艺高强的武士出去探听情报找寻食物。
  这边的行动暂且不说,而李如松已经带着先头部队抵达了京都城的近郊,此时是隆武二年四月二十日的早间。
  李如松让大部队暂且休息吃些干粮,自己带着小分队上前观看京都城的情况,一看之下才知道之前得到的黑水的情报并不是家的,黑水密探真的在城内外策动了大型暴乱,已经成功把京都城锁死。
  现在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双方还在僵持,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京都城内的皇族和重要人物一个都没有跑出去,全部都在里面。
  李如松的心脏怦怦直跳,意识到一个重大的功劳即将落在自己的头上。
  这个功劳一旦得手,将会直接扭转李氏在大秦的尴尬处境,甚至给李氏带来新生。
  李如松虽然得到了这个机会,但是他也很清楚,李氏在大秦的处境并不是那么的宽松友好。
  至少相对于麻氏来说,李氏的处境完全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好,因为举族投靠萧如薰为其出力的原因,得到了巨大的利益,现在麻氏的威望远在李氏之上。
  当年人称东李西麻的两大将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氏虽然还有门面,有爵位有带兵将领,但是威望远远不如和萧如薰更加亲近的麻氏,麻氏的威望更大,有爵位的人和带兵的将领更多。
  麻氏跟随萧如薰起兵北伐奉天讨逆,而李氏则扮演了一个并不光彩的两头下注首鼠两端的角色。
  说白了,李氏能得到今天的地位纯粹是急流勇退,把辽东的家底子交给了萧如薰,这才活了下来。
  否则不用等隆武元年的大清洗,萧如薰登基之后第一道命令就是大军进攻辽东,精锐的镇南军会直接冲到辽东把辽东李氏集团给埋葬掉。
  李成梁对此一清二楚,所以投降之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直接把自己当作一个养老的老人,什么事情都不过问,让萧如薰觉得已经没有李成梁这个人了,以此来避嫌。
  大清洗风暴期间,李氏除了带兵的几个子弟在军队里面之外,全部族人都被李成梁叫到家里和他一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萧如薰说什么都立刻照办,绝对不打折扣。
  李氏摆出了束手就擒的姿态向萧如薰表忠心表清白,这才在大清洗之中侥幸存活下来,而原辽东集团中的两个家族因为和京营和朱应槐有一些牵扯,被灭门了。
  即是如此,李氏也一句话不说,一副束手就擒的姿态,终于夺过了劫难,等到了萧如薰任命李如松外出征讨的结局。
  当天李成梁就召开了家族宴会,和家人一起喝酒庆祝,欢庆自己终于度过了劫难。
  但是李氏的危机并未完全解除,若要完全解除,就需要一个很大很大的功劳。
  萧如薰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我想要相信你们不怀疑你们,但是你们缺乏功劳,我需要你们提供给大秦一个功劳,当作投名状,这样,我就相信你们了。
  李成梁立刻明白了萧如薰的用意,让李如松好好的干,一定不能违背皇帝的命令,皇帝让他怎么打他就怎么打,皇帝让他怎么杀他就怎么杀,皇帝要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也要照办。
  不能有丝毫忤逆之处。
  他所率领的军队里有无数萧如薰的眼线和死忠,他的任何不轨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甚至有可能被当场拿下当场处决。
  根据萧如薰下手的狠辣程度,李成梁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熔炉
  萧如薰的帝位已经基本上稳了,大秦的朝政也稳了,天下军权财权政权基本上完全掌握在了他的手里。
  他的位置稳如泰山,他的权力远超历代皇帝,更不是万历皇帝可以相提并论的。
  他果断发动大清洗把所有可能反对他的势力一扫而空,一个不留,留下来的都是十分聪明会办事的应声虫。
  所以李氏不会得到任何帮助,如果出事,连反抗一下都做不到。
  李如松深深明白自己的处境,再也不复当年的嚣张,当初拳打巡抚侮辱文官的天子第一号嚣张武将已经没了踪影。
  而当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去观看京都城的情况,感受到了黑水密探的强悍之后,深深的为萧如薰的手段所折服。
  “黑水密探无孔不入,居然在他国也能渗透到如此境地,只用些许人手就能做到数万大军才能做到的事情,为我大军营造出如此有利的局面。只需要我大军冲杀过去,一切就成为定局,大秦皇帝陛下虽然远在北京,但是倭国的一举一动,尽在皇帝陛下的掌握之中啊……”
  李如松放下了自己手里的千里镜,深深地叹息着,叹息着萧如薰的强大。
  当初那个和自己在兵部门口据理力争毫不退缩的年轻将军已经成为了这样一个威压天下的可怕的帝王,现在每次想起来当初的一幕幕,李如松甚至会产生自己是否在做梦的错觉。
  自己曾经仗着身份和实力欺负过萧如薰?欺负过大秦的隆武皇帝?
  现实无数次的告诉他,他没有做梦,他所遇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全部都是真实的,不是假的,他能活到现在也是真的,不是假的。
  他身边的李如梅和李如樟也是如此感觉的。
  皇帝的强悍,皇帝的威压天下,眼前的这一幕,或许只是一切的小小缩影,习惯了在万历皇帝和文官的夹缝中间生存的前明武将们感觉自己三生有幸,居然可以在活着的时候一睹始皇帝和前明太祖皇帝的威风。
  反正有人就这样说,说当今皇帝陛下的权力和威势纵观华夏千古,只有祖龙皇帝和前明太祖皇帝可以相提并论。
  他们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
  比如前明时期,辽东军最精锐的部分都是他们自家的私兵,自己出钱养着,给吃好的喝好的,然后打仗的时候和自己一样拼命,但是现在,整个大秦的军队都变了。
  从上到下七级制度,一级管一级,真正可以管理军队的反而是那些地位比较低的基层军官,高级武官基本上无法和士兵有什么接触,而且也没那个必要——
  士兵训练好了送来,你只需要带兵打仗就行了,听命令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费心训练。
  带兵的武将不管练兵,练兵的教官不管带兵用兵,大秦军队有统一的训练模式,训练出来的都是熟练掌握大秦军队号令且进退一致听指挥的士兵,稍加战场磨练就能成为精兵。
  日常训练则是基层军官代劳,大将只需要视察就可以,根本也用不着天天盯着。
  要不是战争时期,这些中高级武将每每总觉得自己似乎并不需要存在,并不需要费力维持,这支军队依然可以好端端的存在。
  李如梅和李如樟也在军队里面带兵,原先的军队被打散重编或者干脆退伍为民,新接手的军队就是那种感觉。
  完全不生疏,完全不需要更多的训练,一上手就能听懂指挥按照旗号和战鼓声前进后退组成阵型分散出击等等。
  如果硬是要描述他们的感觉的话。
  失落。
  对,略有些失落,感觉自己很多地方都插不上手的失落感。
  但是他们都是在前明的诡异局面下生存的武将,对于这一切都是门儿清。
  这是皇帝把握军权不使武将作乱的方式。
  今上陛下通过兵变登基,上一个这样干的是赵匡胤,再上一个是郭威。
  郭威就不说了,情况不一样,赵匡胤做了什么,大家也不是不清楚。
  今上不杀武将,不夺兵权继续任用,给钱给爵位给官职给尊荣,什么都给,看似和赵匡胤完全不同,看似对大家十分的信任,看似也和朱元璋划清了界限。
  但是,难道他就真的那么信任大家?
  个别极其聪明的武将通过建国前后的种种蛛丝马迹,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才算是明白了萧如薰下了一盘什么样的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