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815

  然而不论如何,他还是要继续坚守并且清空所有矿洞的陷阱,让矿工们小心翼翼的突破矿洞里的陷阱,恢复开采银矿,给并不宽裕的德川氏财政打一针强心剂。
  德川家康收到井伊直政的战胜报告和警告之后,也进行了很多的安排。
  他聚集了三万的本阵精锐和五万左右的手下大名的军队,大概八万人的主力部队已经集结的差不多了,其中包括神原康政带来石见的两万人先头部队,他自己带着六万主力在后面。
  后勤问题也统筹完毕,征发了六万民夫八万大车准备运输粮草,只待一切准备妥当,就能进军石见,而他本人已经离开了九州,踏上了本州的土地,准备随时支援石见,让井伊直政和神原康政继续坚守。
  丰臣氏的军队从人数上应该比他多,但是战斗力和素质大概并不如他,因为大多数都是新近招募的,当初和丰臣秀吉甚至是织田信长一起战斗过的老兵大概没多少了。
  不是死在朝鲜就是病死老死,丰臣氏军队的质量大大下降,虽然人数多,但是战斗经验严重不足,就和此前被井伊直政轻松打败的浅野幸长所部两万人一样。
  所以德川家康并不担心自己打不过丰臣氏,他所担心的,到底还是秦国会从背后插一脚进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将整个局势瞬间翻盘。
  如果这也被秦军翻了盘,那整个日本可就真的完了。
  他和丰臣氏争夺的是日本天下人的霸权,如果日本这个基本盘没了,争夺霸权还有什么意义吗?
  秦军的动向他并非完全不怀疑,事实上还是有点怀疑的,所以戒备和情报一直不曾间断,自己一边向石见进军,一边处理着从海外传来的秦国情报。
  但是秦国统一之后反间谍的效率大大提升,他早些年派驻到大明沿海内地的间谍纷纷被秦军的一支特殊的浑身穿黑衣的部队歼灭,拷问情报,连着端掉了十七八个情报点。
  他手下的情报人员损失惨重,所以才不得不从本土派人想方设法的重新进入秦国刺探情报。
  秦国对间谍的打击力度让德川家康非常惊慌,同时他也感到,如果秦军在自己的本土内有那么强力的打击间谍的手段,那么会不会也有一支同样精锐的间谍人员正在日本活动?
  丰臣氏那边他管不到,但是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能做主,于是他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展开了针对秦军间谍的打击活动。
  可是收效很小,到现在为止才抓住了七八个有嫌疑的,还纷纷不承认,哭着喊着被他杀死了,让他怀疑自己是否抓错了人。
  七年间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情报网络在大秦定鼎天下之后被拔除的一干二净,这让他始料不及,反应也不够快,在针对大秦的问题上几乎成了瞎子,现在想要亡羊补牢,似乎有点晚了。
  但是这场仗他必须要打,哪怕心中不安,也要继续打,不打不行,不打的话丰臣氏可不会让他好好的继续割据西日本。
  没办法,不得不这样做。
  只是他的心中还留有疑惑,他总是觉得得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就和之前与织田信长还有丰臣秀吉交手的时候那样,留后路。
  他在老巢还留下了足够精锐的一支部队,一旦事情不妙,会立刻护卫着他的家人和重要财产资料火速乘船离开,往日本的东北部前进,也就是未曾开拓的虾夷地区。
  在他看来,如果不幸被他言中,秦军突袭,那么在陆地上跑是跑不掉的,还会打扰他的进军作战,所以干脆直接让家人和财产直接从海路逃到虾夷去,等他知道了消息,也好心无旁骛的跑路,不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作为龟缩之王的存在,论逃跑和生存,德川家康是绝对的行家,极限生存之王,忍者之王。
  相比之下丰臣氏就差多了,一心一意的整兵备战,一心一意的和德川氏备战,决定要在石见将德川氏主力完全歼灭,一统日本。
  还是在大秦反应不过来的时候。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丰臣军全线出击
  隆武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德川家康主力的先锋一万人抵达了石见协防,接受被德川家康委任为主帅的井伊直政的指挥。
  同一日,身怀耻辱戴罪立功的浅野幸长再度带领两万人的先锋部队进入了石见国地区,在之前自己战败的地方重新设立大营。
  这一次他就谨慎多了,四散哨骑,到处建立明哨暗哨,军队日夜不停的巡逻,军队就把武器放在手边,一旦发生战事立刻拿着武器就冲出来。
  守夜部队的数量得到了增强,防守力度也大大增加,井伊直政想过故伎重施,因为他觉得兵不厌诈,但是这一回,三番五次的刺探之后,他得知夜袭不可能继续奏效的结论。
  浅野幸长是战国名将,这是毋庸置疑的,久经战阵之人,吃亏只会吃一次,要是吃了第二次,就该死了。
  既然袭击不可能奏效,那就主动挑战,井伊直政派人送给浅野幸长挑战书,邀请他来决战,但是也被无视。
  邀请不行那就讽刺好了。
  要是能在德川家康到来之前把浅野幸长的两万先锋打败掉,那当然是好事,根据探子传回来的情报,说丰臣军主力。
  接着井伊直政又给浅野幸长送去了女子的服饰和妆容,然后讽刺他,说他战败一次之后就丧胆了,这就不是将军,而是妇人,赶快换上妇人的衣服逃走好了,他保证不追击。
  浅野幸长大为恼怒,在营中暴跳如雷,不惜一切的率领军队出营应战。
  双方约定了战斗的时间,时间一到,两方军队在一片平原处相遇了。
  浅野幸长表示要用正大光明的战斗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井伊直政也不反对,也带着自己的军队出现,和他面对面作战。
  然后就是极其传统的双方正面对战,浅野幸长大战井伊直政,双方大战一个多时辰未曾分出胜负,井伊直政屡次派遣赤备队冲击丰臣军的阵营,但是丰臣军的阵地非常坚实,未曾被突破。
  赤备队虽然强悍,但是人数不多,面对两万严阵以待的丰臣军,赤备队显然没有了之前那次夜袭的顺利。
  步兵要是结成军阵,足够坚实的话,骑兵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
  占据有些胶着。
  自然,不是井伊直政突破不了,而是他没有全力突破,他保留了赤备队的主力没有投入战斗。
  他要等到神原康政率领的精锐突袭丰臣军大营的手之后,等气昏了脑袋的浅野幸长惊慌失措、丰臣军军心大乱的时候再投入,给他们致命一击。
  是的,两军约战的时候,神原康政已经率军绕路准备突袭丰臣军大营了,而这场战斗的用以本来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再次将浅野幸长逼入死路。
  而且这一次浅野幸长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上一次他能逃掉,这一次就不一定了。
  井伊直政一直都在等待着丰臣大营方向冒起黑烟的时刻,他一直都在等待着。
  终于,黑烟冒起,丰臣军大营的方向冒起了黑烟,十分浓烈的黑烟,井伊直政大喜过望,立刻下令全军加剧攻势。
  然后他派人让军队大肆叫喊“丰臣本阵已破,幸长速速受死”。
  要加剧丰臣军的混乱。
  不过德川军喊着喊着,却发现情况不对劲。
  这支丰臣军没有动摇,继续战斗,仿佛没有看到来自背后的那浓浓的黑烟。
  井伊直政皱起眉头觉得不太对劲,遇到这种事情,丰臣军不但不败退反而还继续坚持战斗,这很明显不符合常理,但是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井伊直政也想不通。
  难道这群丰臣军正在死撑?
  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井伊直政决定不再留手,立刻下令三千赤备队的主力投入战场,开始冲击丰臣军中军大阵,直接朝浅野幸长杀过去,只要中军大阵动摇,丰臣军必然溃败。
  三千赤备队呼啸着冲杀上去,给战局带来了一些变动,丰臣军的防线被突破了些许,不过很快又有更多的步卒冲过去,手持长枪阻拦赤备队的突袭,迫使赤备队重新调整进攻方向,再发起一次冲击。
  骑兵的威力就在于冲击力,要是被步兵大阵逼迫的停了下来,骑兵就危险了,地上的步兵有很多办法把骑兵打下来干掉。
  所以骑兵必须保持马匹的奔跑和速度,否则就会成为靶子。
  赤备队精熟于骑兵战术,但也不是下了马就没有战斗力了,下了马的赤备队也是一等一的肉搏野战步兵,有不少赤备队骑兵闯过了铁炮的进攻之后被步兵阻拦下了马,拔出腰刀就开始和丰臣军肉搏,双方厮杀的难舍难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落时分来到了,丰臣中军大阵坚若磐石,帅旗不曾动摇,一点后退的意思都没有,赤备队数次发起冲击都被丰臣军的步兵拦了下来,这让井伊直政心中强烈的不安感觉越来越浓厚。
  神原康政得手了吗?
  浅野幸长是在死撑吗?
  不对啊……
  他开始萌生了退意,打算先撤出战场再说,于是他开始安排铁炮手列阵,准备掩护主战部队撤退,结果刚下令铁炮部队列阵,身边就传来了家臣十分震惊的声音——
  “大营出事了!”
  井伊直政心脏狂跳,回头一看,双目圆瞪。
  自己的答应所在的方向腾空而起大量的黑色烟雾!
  这是什么情况?
  正在此时,丰臣阵中传来了一阵阵的呼喝之声。
  “德川本阵已破,直政速速投降!”
  “德川本阵已破,直政速速投降!”
  声音很大,很是聒噪,伴随着这样的喊声,丰臣军居然转守为攻,而德川军在惊愕之中乱了手脚,阵线渐渐无法维持,出现了溃败的迹象。
  井伊直政大惊失色,脑袋里一片空白。
  为什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自己这边的大营本阵怎么就冒黑烟了?
  这是被偷袭了吗?
  怎么可能?
  丰臣军只有先锋两万人抵达,都在这里了,除非又有军队抵达,否则怎么可能派兵袭击?他们自己的本阵,那么多军械物资粮草都不要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