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6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5/815

  他不缺粮食,山上的粮食是专门储存的,好多山洞地洞专门储存粮食,就是为了不时之需,山上的粮食至少够吃五六年,他就缺士兵,士兵死一个就少一个,山上至少还能开荒种植作物,大不了打持久战,看谁耗得过谁。
  现在秦军不强攻了,意味着他的兵力消耗会大大减少,这还有什么好怕的?
  “那是五司七姓那帮混蛋的人!都是叛徒!给我传令下去!狠狠的打!他们要是敢上来!砍一个脑袋赏五两银子!!”
  杨应龙疯狂的下达了同样疯狂的命令。
  城上土兵的士气大涨,相较于底下那些小心翼翼的土兵,相差就变得特别大了。
  那些土兵好像还是在秦军督战队的督促下才开始冲锋,打的也是相当艰难,城上的土兵不断的用滚木礌石和稀少的几门炮还有一些火器进行打击,就能把这些家伙打的寸步不前甚至还后退。
  秦军督战队在阵后列了一列督战鸟铳手,谁敢后退就是一排子弹打过去,不是往前死,就是往后死!
  土兵们绝望了,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继续往前冲,被城楼上播州兵的滚木礌石和火器弓箭打得七零八落死伤一地,却还是硬着头皮扛着梯子往城楼上攻,这正好和了城上土兵的心意。
  一颗颗的头颅,那是一块块发光的银子啊!
  他们打仗为什么?不就是为了银子吗?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银子更美好的东西?
  这一仗打得相当惨烈,当然,惨烈的不是城上的播州兵,而是城下进攻的土兵一方,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五司七姓的土司们耷拉着头脑在郑鹰面前挨训。
  这次进攻只持续了一个时辰就停下来了,郑鹰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些训练度极低的土兵用那种蹩脚的方式攻城了,这毫无意义,还不如换一支军队继续打。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强弩之末(下)
  安氏的军队成为了被选中的军队,他们被派上前接着打。
  所谓仇家见面分外眼红,安氏和杨氏世仇数百年,最近几十年才有了缓和的迹象,不过那也只是面和而已,心是不会和的,现在更是分属两个阵营,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
  安疆臣顶盔掼甲亲自上阵指挥,安氏军队比之前那支军队更加精锐,训练度更高一点,虽然在郑鹰眼里也就比乌合之众强那么一点点,好歹也不是乌合之众。
  秦军火炮的支援还是足够的,一阵狂轰滥炸,安氏军队吹着号角奋勇向前,杨应龙眼睛红红的看着安氏军队,下达了反击的命令。
  城墙上放箭的开枪的开炮的滚木礌石的一个不少,狠狠的往安氏军队的脑袋上招呼,这下子可算是几百年的仇恨算在一起算总账,你想让我死我也不会让你活,我们大家看看谁比谁更狠。
  安疆臣咬着牙齿看着城上拼命反击的播州军还有不断死伤的他的麾下军队,心里真的是在滴血,他不知道为什么郑鹰一反常态让他们作为主力进攻一天,但是他知道他没有拒绝的权力。
  之前秦军做主力他还想着能浑水摸鱼减少伤亡,现在他们要直接上了。
  好在秦军给了他们一些武器和盔甲,还有伤兵也会帮着救治,他们的损失不至于太大,饶是如此,不断死掉的士兵还是让他不忍直视,死到后来他眼睛也红了,恨不能亲自带兵杀上去砍掉杨应龙的脑袋。
  一个时辰以后,安氏军队在鼓声的命令下如潮水般退却,依然没能打下土城墙,他们的损失非常惨重,并不比五司七姓的土兵好多少,伤兵满营,战死的也不少,还有不少头目类的人物死掉了,很是麻烦。
  安疆臣也没得到什么夸赞就是了。
  郑鹰下达了生活造饭的命令,并且下令下午吃饱饭休息之后,由秦军齐大勇部和宋氏军队轮流主攻。
  杨应龙那儿连着击退了两拨土兵的进攻,正在欢庆胜利,杨应龙脑袋跟清醒一点,开始思考秦军改变进攻序列到底是为什么,有些大胆的猜测让他很有想法,但是他并不能证实。
  只好慢慢的等待,继续观察。
  中午吃饭还是很够意思的,秦军一旦要打仗了,前一顿肯定让士兵吃饱,然后留足了休息的时间让士兵消化方便,之后再行进攻。
  虽说不吃秦军的军粮自己有粮食,但是秦军丰富的军粮内容还是让土兵眼馋不已。
  比如秦军特有的油烙大饼和热乎乎的肉汤,这严寒时分吃大烙饼喝肉汤别提多舒坦了,身上都暖洋洋的,手都是热的。
  这就不像土兵们,只能啃干巴巴的干粮,手脚冰冷,风一吹就要打哆嗦,这手都握不住武器,更别提用命打仗了。
  秦军专门做饭的火头军每到饭点都热气腾腾香味儿直窜,窜的一些土兵口水直流,眼睛都直了,就是不好意思,后来还是郑鹰考虑到这一点,于是派人给他们送去了一些烙饼和肉汤一起吃,给他们高兴的。
  他们还派人来找秦军的火头军学习如何制作那种大烙饼,郑鹰也不藏私,让老火头教会他们了。
  午饭之后是休息时间,让士兵整理好自己,然后是下午的进攻,齐大勇的秦军进行第一波,宋承恩的军队进行扫尾,然后就收兵回营,晚上不打了。
  这也是郑鹰的命令,改变日夜连轴转的进攻方式,以后晚上不进攻了,大家要好好的休息。
  土兵们摸不着头脑,不少秦军将士也摸不着头脑,秦军大将们还纷纷询问郑鹰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不全力猛攻了,郑鹰也不解释,只说这是主帅的命令,必须遵守。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大将们也不敢继续问下去,秦军军法严明,军中等级森严,大帅都这样说了,他们当然要遵命。
  然后晚上士兵们的文化补习动员课继续开始。
  大将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郑鹰要干什么。
  下午,齐大勇率军进攻,进攻力度按照郑鹰的要求明显降低,只打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撤下来了,让城墙上的播州兵很是奇怪,怎么往日相当拼命的秦军这一次打得如此散漫?
  接着是宋承恩,宋承恩的部队后面也有秦军督战队,他们被逼着打得非常凶猛,宋承恩的军队和安疆臣的军队不相上下,都在五司七姓的军队之上。
  宋承恩指挥军队打得很凶,城墙上攀登上了很多宋氏土兵,还上来一个手持大砍刀的武将,杀的城楼上一片腥风血雨。
  好不容易等到他们鸣金收兵,杨应龙也算是松了口气,想着今天遇到的奇怪的事情,心里的某个猜测越来越清晰了,等到晚上没有发觉秦军来夜战不让他们休息,这个想法越发的笃定。
  当然,杨应龙还是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猜测,毕竟秦军之前凶猛的进攻把他几乎打懵掉,几乎是转眼间就丢掉了除了海龙囤之外的全部基业,让他反应不过来。
  现在他及时的反应过来,发现这一切太突然了,秦军锐气正盛,打的太过于顺利,一旦遭遇挫折,这士气受挫,想再提上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杨应龙下令城上士兵不要懈怠,守夜还要继续,自己下城楼找地方休息了。
  这几天实在是太累了,根本没有好好的休息,现在稍微有个空闲休息一下,也不敢放松警惕,抱着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微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第二天,战况依旧,依旧是土兵当主力,秦军象征性的进攻一次,第三天还是这样,第四天也是如此。
  更可气的是,第四天傍晚,宋承恩的军队精疲力竭之际,杨应龙居然带兵开城门杀了出来,把宋承恩的军队杀了个人仰马翻退却而去,不仅死伤惨重,还被抓走了不少俘虏。
  连着四天这样打仗,甚至还给杨应龙打了反击,不仅土司们受不了,秦军诸将也越来越受不了了。
  原来一天打一仗,现在四天打一仗,休息的身子都快生锈了,他们纷纷追着郑鹰询问这仗难道还要这样打下去?那还到底要不要打下海龙囤了?
  但是郑鹰就是不解释,还不愿意见他们,躲在帅帐里不露面,还不见任何人,只说按照命令办事就可以了。
  大将们受不了了,郑鹰不在乎,可他们自己也顶不住底下人的埋怨,于是晚饭都没吃就一起来到帅帐门口堵人,非要郑鹰给他们一个交代不可。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宋承恩的投桃报李
  郑鹰当然不会给诸将什么解释,无论他们怎么询问,他都只有一句话——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军队里面军职高了一级就能压死人,诸将满腹怨念,但是也不敢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反抗举动,只能憋着一肚子的恼火退走。
  不过他们也不打算坐以待毙,纷纷动手写信托人带回京城给萧如薰,让萧如薰做出反应,逼迫郑鹰进攻,或者派人取而代之。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浪费粮食,消耗民力,还消耗士气,将士的气势要是都没了,这仗还怎么打?
  不行,必须要找他麻烦!
  秦军大营出现动荡的时候,杨应龙的心里也起了波澜。
  当然不是因为城外秦军的动向,而是他果断出战抓回来的一百多个俘虏里面,有三个人一起向他表示,他们是宋承恩专门派来和他联络的,他们是故意被俘虏的。
  “宋承恩要和我合作?”
  杨应龙看着这三个人,满腹疑惑。
  他们说因为担心被误杀,所以宋承恩一共派了五个心腹来执行这个危险的任务,果不其然,两人死在乱军之中,只有他们三个活着见到了杨应龙。
  “是的,不仅仅是我家主人,其余几家也受不了官军的差事了,让咱们在前面送死,他们躲在后面看戏,我家主人和其他几家都是自己背着粮食来帮着官军的,谁知道官军居然做出这种事情。”
  一名领头的宋氏心腹如此说道。
  “只是因为这样?所以宋承恩就和我合作?你们以为我是傻子?”
  杨应龙一脸冷笑的看着三人。
  领头的连忙摇头。
  “不是的,杨天王,不仅仅是这样,更重要的,我们主人发现,官军已经开始缺粮了。”
  杨应龙眼睛一亮,立刻站了起来。
  “此话当真?”
  “当然是真的!要不然官军这几天怎么自己不来打偏让我们来打?他们缺粮了,粮食后继乏力,根本运不过来,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官军的粮仓都快空了。官军主帅正在烦这个事情,据说还打算先派一些军队回去,离开这里,结果官军将领们觉得事情快要成了,谁也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军功,天天围着主帅吵闹,所以才没心思打仗了。”
  杨应龙心中大喜过望,转过身去背对着这三人,调整好了自己的表情之后才转回来。
  “本王凭什么相信你们?宋承恩那不知感恩的东西,还是本王的女婿,居然亲自带兵攻打本王,这种人,本王可不会相信。”
  领头心腹忙跪在地上磕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5/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