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815

  看来萧如芷在南京受了不少气。
  “何故如此。”
  萧如薰笑道:“我们四兄弟历经多年战乱还能重聚一起,这是何等的福气?家眷没有损失,都还在,父亲也在缅甸好好的,上天待我们萧氏何其厚也!如今天下大定,正是好日子开始的时候。”
  三个哥哥看着最小的弟弟,面色还是有点复杂。
  “季馨,你既然做了皇帝,又是如何打算安排我们呢?就和前明的藩王一样?”
  沉默了许久,萧如兰作为大哥还是首先提起了这个最关键的部分。
  萧如薰没有立刻说明,而是请三位兄长坐下。
  “不瞒兄长,我以为前明太祖朱元璋最大弊政有四,一是武将世袭,二是举人免税,三是商税极低,四是藩王宗亲。”
  萧如薰看着自己的三位兄长。
  三兄弟认真的看着萧如薰。
  “朱元璋规定皇室子孙的待遇是历代最高,他还活着的时候皇室成员还不能算太多,财政完全可以负担,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皇室成员在大明各地开支散叶,人数很快暴增,财政完全无法负担起。而且明皇室成员还不能做其他事情,只能在封地混吃等死,除了生孩子就是骚扰地方,没别的事情好做,最后居然导致明朝廷用不承认宗室身份不赐给宗名的方式来赖掉本该给予的一份供养。饶是如此,前明那么多地方藩王,也给财政带来极大的负担,却也没有对地方稳定做出多少贡献,到现在,不过是我眼中的肥羊罢了,他们尚且如此,我不会允许我们萧氏的后代也是如此。”
  三兄弟互相看了看。
  “那,季馨,你的想法是如何?”
  萧如兰继续询问。
  萧如薰的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既然是国事,那么我就把该说的全部说完,这个时候,我们是家人,但更是君臣。”
  萧如薰看着自己的三位兄长。
  萧如兰萧如蕙和萧如芷也严肃起来。
  “首先,我不可能给皇室如前明那么多的供养,数量上会降低,但是也足够生活开销之用,其次,我只封四个王,再次,我不允许藩王离京,一生一世,都不允许离开京城。”
  三兄弟面色各异。
  萧如薰接着解释道:“我所谓的只封四个王,意思就是我只允许大秦除了皇帝以外存在四个王,三位兄长你们是其中三位,剩下一个,是我的太子,除此之外,大秦不会有第五个王,永远也不可能。”
  这……
  三兄弟互相看了看对方。
  萧如蕙询问道:“季馨,你是说,永远只有四个王?”
  “倒不如说常规的王只有三个,属于太子的王需要有太子才可以,没有太子的时候自然是没有那个王,三位兄长的王,可以传承,但是只有三位兄长最优秀的孩子才能成为那个王。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低级散官,然后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论功劳,逐渐提升官位,最优秀的才可能得到封爵,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
  三兄弟明白了。
  永远有且只有三个王,其余的子孙连爵位都捞不到?
  “最优秀的才能封王,其余的都不能封爵?”
  萧如兰有些诧异地看着萧如薰。
  “大哥不要着急,我所说的意思你们没有听明白,我遍观历朝历代封王爵制,发现历朝历代的皇室都是朝着限制皇室的方向发展的,主要是防止藩王夺权乱政,这话说的不好听,但是三位兄长,我必须也要说,我也担心这一点。”
  三人似乎想要解释,被萧如薰阻止了。
第九百八十四章
大秦宗室(下)
  萧如薰的意思当然不仅仅如此。
  “听我说完,虽然防止藩王乱政是有必要的,但是我并不认同把宗室的孩子当废物养,养出一群废物浪费国帑,所以,我会在皇宫里面专门设置皇室学院,请最好的老师来教育皇室子弟。然后,根据皇室子弟的成绩进行排名,诸位兄长后代中最优秀的一名才能成为继承王爵的那一人。其余人,按照成绩的高低,分封不同职位的散官,按照品级制度来,初时最低九品,最高六品,随时间推移,按照年纪、资历和成绩,逐渐提升,不排除有再次得到爵位的可能,但是最高只到公爵,不可能再次封王。以后皇室传承制度就按照这样来,凡皇室子弟,都可进入皇室学院进行学习,按照成绩高低排名次,最优秀一人承袭爵位,余者和异姓官员一样。”
  三兄弟目瞪口呆,似乎对此十分惊讶。
  然而萧如薰的话没有说完。
  “自然的,我不允许皇室子孙成为废物,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我不允许他们从政从商从军,不允许他们与民争利,所以经过思考,我会专门设置一些机构来安顿皇室子弟,让他们有事可做,为大秦贡献,还有积累功劳和升迁的可能。”
  “不能从政从军从商,那,那还能做什么?”
  萧如蕙忍不住的询问。
  “做研究。”
  萧如薰说道。
  “研究?”
  三兄弟面面相觑。
  萧如薰点点头,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只手铳递给了萧如兰。
  “三位兄长请看,这只铳是我部下最新研制的短火铳,可单手使用。”
  “这是火铳?”
  萧如兰很好奇,对着枪口往里看,然后单手握住,发现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没错,这是火铳,一只手一个人就能使用的手铳,和现在的鸟铳燧发铳比起来,虽然威力不大射程不远,但是近身十分好用,未来大概会在军中军官身上进行推广,而这,也就是我对皇室子弟的期待。他们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我会请最好的老师负责教育他们,他们有这样优越的条件,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成绩,如果天资有限做不出什么成绩,勤勤恳恳做事给人打下手也是可以熬资历的。”
  “这……”
  三兄弟对此感到十分的惊异。
  他们从没想过皇室子弟还需要做这种事情。
  “新朝的发展需要火器,需要各种各样新式的火器军械,百姓耕田需要新的农具,织造丝绸布匹需要新的织机,远洋大海需要新的船只,军队行军需要更多的代步工具以提高速度,孩子们读书也需要更多的用具和书本。方方面面,离不开这些新东西,有了需求,就会有创造,而我希望皇室子弟们可以为此付出努力,为大秦创造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不管是耕田用的打仗用的航海用的读书写字用的,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用的,只要有用,就是功劳。但若是什么成绩都做不出,甚至不愿意勤勤恳恳给人打下手做事,游手好闲挥霍无度,或者是犯罪,我不会留情,直接交给宗人府,革除皇室宗籍,废为庶人,永远不得回京。”
  三兄弟终于明白了萧如薰的意思。
  他不想让皇室子弟成为废物,只会徒耗国家钱粮,他希望皇室子弟成为有用的人,同时,还能将皇室留在京师就地监管,还能直接掌控每一个皇室子弟,甚至是控制皇室子弟的数量,让皇室子弟成为毫无威胁甚至能成为极大助力的方法。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皇室子弟有用,而不是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欺男霸女横行无忌。
  他要让先天条件得天独厚的皇室子弟成为精英,成为国家的人才。
  萧如薰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样,他十分重视发明创造,对新的东西很有兴趣,若是能弄出与国于民有利的新东西,毫无疑问是大功劳,这样的话就能晋升官位,晋升爵位,比起血脉世袭不知道好到了什么地方。
  三兄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反驳,也不知道反驳有什么意义。
  他们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成为废物,成为被唾弃的一群人,甚至被视作国家弊政。
  而萧如薰的方法毫无疑问是一种解决的思路。
  虽然不知道实施起来有什么样的难度,但是如果真的有效果,这当然是可行的。
  皇家科学院。
  这是萧如薰的计划之一,让宗室子弟有事可做,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国家做贡献的地方,这个机构毫无疑问是变废为宝的关键之所在。
  有那么好的教育条件,不需要担心吃喝用度,如此优越的条件却不能运用到国家发展方面,反而是养成了一群废物,只知道吃喝玩乐拖累国家财政,这种浪费简直是令人发指。
  皇室子弟里面就没有可以培养成优秀人才的苗子吗?
  见三兄弟不再说话,甚至是不断点头,萧如薰很高兴的开口道:“既然兄长们都同意了,那么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一切为大秦考虑,兄长们一定要理解我,李胜,宣旨。”
  萧如薰端坐上首,身边站立的大太监李胜立刻从袖口拿出了一份黄绢。
  三兄弟一看,立刻走上前跪下接旨。
  这点觉悟还是要有的。
  萧如薰也没有阻止,端坐着,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兄如兰等,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情惟乐善……长兄如兰可封楚王,第二兄如蕙可封赵王,第三兄如芷可封齐王,宜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隆武元年二月十八。”
  李胜抑扬顿挫的将封王诏书宣读完毕,三兄弟叩头谢恩。
  “多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语毕,萧如薰起身亲自扶起了三位兄长。
  “外人面前拘于礼数,自家人面前就不需要如此了,三位兄长快快请起。”
  接着,萧如薰又说道:“从此以后,我们兄弟四人就再也不用分开,饱尝思念之苦了,等京师安定下来,我再把父亲接来京师,我们一家人就又能团聚一堂了。”
  萧如兰萧如蕙和萧如芷纷纷露出了宽心的笑容。
  这话倒真的是实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