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815

  他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掀起龙袍下摆,一回身,望着满殿的文武百官,望着他们脸上不明的表情,望着他们那充满了欲望的眼神,感受着那渴望的情绪,他断然坐下。
  虽然垫上了软垫,但是坐上去还是硬硬的,不舒服。
  有内侍上前一步,按照礼法,宣布群臣三声山呼,向新帝致意。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三声山呼,群臣跪伏于地,萧如薰举目望去,看不到一个能和自己直视的眼神,从上望到下,全是向自己臣服,全是向自己交出了主导权的臣民们,他们的所有的一切,都由自己来掌控。
  这就是皇帝。
  一言以决生死者,皇帝。
  朱常洛也跪在地上,李太后也跪在地上,象征着旧明廷和新生大秦的所有臣子们都跪在了地上,将权力完完整整的交出,将命运也完完整整的交出,交给了大秦皇帝萧如薰。
  定都京师,建国号秦,改元隆武,大赦天下,京师官员不论品级,每人可得米一百斤,肉二十斤,布十匹,银二十两,茶盐各一斤,其余赏赐按品级逐级递增;京师居民每户赐米五斤,肉二斤,布一匹。
  新朝延续明制,以王锡爵为内阁首辅,以李廷机为内阁次辅,总领朝政。
  徐弘基魏国公封爵不变,依旧领魏国公爵位,为勋爵之首,待遇一如从前,封中军都督府都督,为五军都督之首,总领京营兵权。
  万历纪年就此结束,再也不会有万历二十七年或者是泰昌二年出现了,隆武元年正月初一,朝阳初生之际,大秦隆武皇帝萧如薰君临天下。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
第六卷
君临天下
第九百七十五章
乐不思蜀的徐弘基
  隆武元年二月三日,天晴,寒风萧瑟,北京城内冷的锥心刺骨。
  内城魏国公府内,魏国公徐弘基正在招待新任成国公朱应槐的来访。
  朱应槐在萧如薰正式登基称帝之后一直都想取回成国公的封爵,但是在登基大典上,萧如薰并未将成国公的封爵赐给他,之后,朱应槐和家里人一合计,觉得可能是钱少了,于是又借着修缮皇宫的名义向萧如薰献上了三十万两银子。
  萧如薰龙颜大悦,当场将成国公的封爵还给了朱家,让朱应槐袭封成国公爵以为奖励。
  于是新晋成国公朱应槐闪亮登场,不仅如此,还得到了后军都督府都督的职位,成为京营的高级军官,也能执掌京营一部兵马,一时间风光无限,眼看着就要成为新朝宠臣成为传奇了。
  不过只是风光了几日之后,等朱应槐去后军都督府上班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貌似并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与其说萧如薰延续明制重设五军都督府让五军都督府实权化,倒不如说这只是个摆设。
  里面只有十几个文员在整理资料,他这个堂堂大都督去上班的时候居然找不到几个下属,还要守门卫兵带着才能找到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在办公室坐了一天,只有一个看守的杂役给他送茶水和茶点。
  就这样,就可以下班了,什么事情都没有,都督府内冷冷清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冷宫。
  以前五军都督府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好歹有个门面,各项职位也都有人,现在只有他这个大都督没有别的下属,这算什么?
  而且不仅没有下属,连兵马也没有见到几名,名义上整个京师周边的卫所都归他管理,但是实际上,到底京师周边还有没有卫所,京营兵在什么地方,他都不知道。
  难道新皇帝是在玩移花接木的游戏?
  带着这种疑惑,朱应槐前去拜访了徐弘基,徐弘基从南京开始就投靠了萧如薰,一路跟着北伐,关系上应该近一点。
  而且眼下京师内从前明延续到现在的公爵只有他两家,还有云南的黔国公,除此之外萧如薰没有封别的公爵,连那个军中资历最老的将军赵虎也才封了个平虏侯,他们这两家仅存的公爵理当亲近亲近。
  和朱应槐的焦躁比起来,徐弘基显然要冷静得多。
  他们一家安安稳稳的在京师过日子,徐弘基一边烤火一边吃糕点一边靠在一张像是椅子又不是椅子,像是床也不是床的东西上,显然的怡然自得。
  “哎呀,这京师的日子过得倒也舒坦,吃喝不愁,就是天儿太冷了,有点不习惯。”
  徐弘基笑呵呵的把糕点往嘴里送:“嗯,美味!成公啊,来尝尝,这可是陛下御赐的绿豆糕,说是在缅甸着人弄出来的新糕点,又甜又糯,配着茶来一口,嗯~赛过活神仙啊!哈哈哈哈哈!”
  朱应槐就有点郁闷了。
  “我说魏公啊,你怎么就那么……那么舒坦呢?这……这什么呀这是?椅子不是椅子床不是床的。”
  “这个?来来来,成公,一起躺下,这个叫做躺椅,也是陛下御赐的,可舒坦了,这午睡小憩可是最方便的,哈哈哈!”
  徐弘基一脸乐不思蜀的样子,看的朱应槐眉头直跳。
  “魏公啊,你怎么就……我说魏公,这新朝建立也一个月了,京城都安定下来了,很多人都开始办事儿了,我经常看着很多官忙得走路都跟跑步似的,陛下天天午朝晚朝不间断,可怎么落到咱们这儿就一点事情都没有了?我在都督府里待了好几天,从早到晚除了一个杂役给我端茶递水之外一个人都没有,连个京营兵的影子都看不到,这算什么?”
  徐弘基看着朱应槐:“成公,你是装傻还是真傻?陛下说让我总领京营,我就真的总领京营了?陛下说让你主管京师卫所,你就真的主管京师卫所手握兵权了?”
  “这……”
  朱应槐也不是傻子,他低声道:“陛下武将出身,不会看不明白这以文统武是个什么下场,难道他还要继续以文统武,不给五军都督府实权?”
  “就算给实权也不会给你我。”
  徐弘基摇了摇头:“咱们就是陛下拿来装点门面装装样子的,你还真当真了?还去点卯?别说五军都督府了,我估计连京营都要被遣散了,陛下有他自己的军队,还要什么京营?就那些废物养着也只是浪费粮食,还不如拿去当苦力。”
  “啊?还要当门面啊?”
  朱应槐脸色一苦:“咱们又没有和陛下作对,你从南京就跟着陛下,我们一家子差点给沈一贯干掉,怎么着也不能算投敌吧?继续当门面,这……王锡爵和李廷机那可是实权,天天上朝。”
  “那是人家,不是你我,人家有真本事,会治国,你我呢?当真带过兵打过仗?陛下手下一堆将军个个都能打,哪里还轮得到你我?能保住爵位就不错了,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吧!”
  徐弘基又拿了一块绿豆糕塞进了嘴巴里。
  朱应槐郁闷了一会儿。
  “五十万两银子啊,我还以为多少能弄点好东西,结果还是一样。”
  “还是那句话,能保住爵位就很好了,别想那些多余的,咱们到底是前朝勋贵,没有本朝的战功,凭什么让你带兵?老实一点,别想太多。”
  徐弘基也有点不耐烦了,摆摆手,不打算多说了。
  “可是我就想不通,赵世卿和蔡国珍,这两个可是沈一贯一党,怎么也被留用了?还是干户部和吏部,难道就因为他们一人捐了十几万两银子?这新朝授官也太随便了一点吧?”
  听了朱应槐的话,徐弘基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的情绪,但是到底也没有说出来。
  “别想太多了,整理一下吧,明日就是西北诸将回朝的日子,新一轮军职安排也要开始了,咱们说不定得出席。”
  朱应槐点点头:“听说李成梁也快要来了,这回李家可真是出血本了,举族迁移让出辽东,这可是自己把自己的根基废掉了,李成梁这回怎么那么有种?”
  “不然呢?他还想怎么样?陛下二十万大军就在京师,精锐无双,他李家但凡有一丁点不对劲的地方,二十万大军就能把他们给碾碎了,他们但凡有点脑袋就不该和陛下对着干,到京师来享受荣华富贵是最好的选择。这次可好,李成梁被封了毅勇侯,李如松也是侯爵,李如樟这一回也被封侯,李家一门三候,这可是比在大明还要荣耀,值了,真值了。”
  徐弘基似乎对李家还有点羡慕的样子。
第九百七十六章
他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
  听了徐弘基的话,朱应槐撇撇嘴,又小声道:“你说,这回传檄天下,会不会有人造反?那些地方上的藩王和宗室会不会造反?”
  徐弘基诧异的看了朱应槐一眼:“你想这些干什么?和咱们有关系吗?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闭门谢客不和任何人来往,陛下有命令咱们就去皇宫陛下没有命令咱们就呆在家里享福,其他的事情不要想。”
  “我就是担心有人要造反。”
  朱应槐小声说道:“毕竟地方上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被大军攻击过,真要造反了,不又要打仗了吗?”
  “好事那句话,和咱们没关系。”
  徐弘基连连摇头:“我只在乎这日子过得好不好,别的,我都不在乎,你要是在乎,自己进宫去问陛下。”
  朱应槐缩了缩脑袋:“这宫里面现在热火朝天的,我可不敢进去,进去耽误了谁的事儿还是我的过失。”
  朱应槐现在是绝对不愿意去皇宫里晃悠的,因为现在的皇宫里的确非常非常非常的忙碌,一边有人被安排到皇宫里开始对宫殿群进行修缮,一边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工作。
  基本上原先明廷的一些干事官员都被萧如薰重新启用了,自己带出来的那些文员安排过去当副手积累经验,主要还是靠原先的行政班子。
  当然,都察院的那些疯狗御史清流就被萧如薰全部扔在家里赋闲,不允许他们出来闹事,他实在是受够了这些疯狗们,并且开始思考让自己人来负责监察工作,建立一个针对官员犯罪的专业部门,类似于廉政公署这样的部门。
  通过道德和嘴炮来约束官员的方法已经证明是十分聒噪的了,萧如薰十分讨厌这种除了嘴炮什么不都不会的家伙,他们的存在只会拖累行政效率,新朝初建,效率第一,言官都去死吧!
  把言官排斥之后,不少前明旧臣都感觉自己轻松了很多,行政效率也高了不少,办事的时候也没有拖拖拉拉和互相推诿,要办就办不办就拿出理由来,总而言之不会让人乱来。
  之前激烈的党争经过了沈一贯时期的高压和萧如薰时期的重新洗牌,已经偃旗息鼓,未来是否还会再起,主要看皇帝,党争其实往往都是有皇帝在做幕后推手的。
  这一点,萧如薰有了十分深刻的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