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815

  李太后气得面色涨红,深深的喘息,少倾,指着萧如薰又骂道:“有胆量你就下令血屠皇宫!老身到要看看你这大秦皇帝又是如何的残暴不仁!”
  “太后,你不要太生气了,你年纪大,我不想过于为难你,我的要求是,在我登基的时候,你要出面,带着你那小孙孙一起,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皇位禅让给我。”
  “休想!”
  李太后撑着自己的身子站了起来,怒骂道:“背主之贼安敢称帝!老身就是死也不让你如愿!”
  “那我可就杀人了。”
  萧如薰高喊了一声:“都进来!”
  周曜等人一听,立刻三步并两步冲上殿,冲到了萧如薰身前,举着刀枪一脸凶神恶煞的样子。
  李太后好像被吓着了,后退几步跌坐在了椅子上,那老太监虽然吓得满脸煞白,但还是站在了李太后面前挡着李太后,尖叫道:“萧如薰!你敢杀太后?”
  “倒挺忠心。”
  萧如薰点点头,开口道:“我怎敢杀太后,满皇宫的人都杀光,我也不敢杀太后,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比如那间屋子里的人,太后,你不担心?”
  萧如薰指了指右手边的一间屋子。
  李太后面色一变。
  “你要干什么?萧如薰!你要干什么!”
  李太后又站了起来,似乎打算阻止萧如薰,但是萧如薰直接一挥手,十几个卫士冲了过去,为首一人一脚踹开了房门,房间内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尖叫声。
  房内有十来个持刀内侍和一群男男女女,见到虎视眈眈的士兵,男男女女们尖叫起来,内侍们双腿发抖,拿着刀剑的手也在发抖,步步后退,根本不敢前进。
  “都给我带出来!如有敢抵抗者,格杀勿论!”
  萧如薰冰冷的声音响起。
  “萧如薰!你……”
  几杆枪立刻指向了李太后和那个老太监。
  房里的那些内侍在强烈的压迫之下根本做不到抵抗,第一个带头丢下刀剑跪下来之后,其余的都纷纷跪下乞饶,卫士们轻而易举的把这些内侍踹出了房间,然后粗暴地将其它的男男女女们带了出来。
  三个小男孩,两个年纪大一些,分别被一个女人护着,已经哭开了,还有一个很小的小孩子,被一个女人抱在怀里,也在哇哇大哭,两个年纪更大一点的女孩子也躲在女人后面哭哭啼啼。
  大概就是朱翊钧的后妃和孩子们了。
  “萧如薰!吾儿待你不薄!你怎敢如此!你欺凌我一个孤老婆子!你欺凌孤儿寡母!你算什么本事?!”
  李太后已经哭出来了,声嘶力竭的痛骂着。
  “恃强凌弱?嗯,我为大明征战的时候,每一次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种仗打习惯了,偶尔,也想试试恃强凌弱是什么感觉,挺不错的。”
  萧如薰一脸的无所谓。
  “你……你……朱翊钧啊!你这个瞎了眼的东西啊!你怎么就看中了这样一个奸贼啊!!”
  李太后无人可骂,居然又骂起了朱翊钧。
  “我是奸贼?那沈一贯呢?”
  “你们都是奸贼!窃取大明天下的奸贼!!”
  面对萧如薰的询问,李太后脸色涨红,愤怒的呵斥。
  “好吧,随太后怎么说了,但是太后,这些人的命,可都握在太后手里,太后与我合作,他们就会好好儿的活着,有吃有喝,不愁生计,太后若是不合作,那可就难说了。”
  萧如薰递上了最后通牒。
  李太后瘫坐在椅子上,看着那哭的凄惨的孩子们,稍作犹豫,便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常洛何在?”
  “已经被周全的保护起来了。”
  “老身答应你,但是,你不准害皇室的性命!”
  “可以。”
  萧如薰点头:“太后如此合作当然最好,我可以保证皇族的性命,包括宫里的,和宫外的,当然,前提是他们束手就擒,而不能做反抗,否则,我不会留手。”
  “你要老身怎么做?”
  李太后抹了抹自己的眼睛,坐直了身子。
  “很简单,明日,我会安排满朝文武来向太后请愿,请太后允许朱常洛退位,太后要晾他们两三个时辰,最好多骂骂他们,最后才需要装作逼不得已而答应,剩下的,就是等几天之后出席登基大典,携朱常洛一起,宣布禅位于我。最后,就是太后下一些懿旨给各地的藩王,告诉他们,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让他们束手就擒,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只要太后合作,一切都好说。”
  李太后无言的点了点头。
  “行了,把他们放回去吧。”
  萧如薰又摆了摆手,卫士们收刀归队,那几个女人立刻带着孩子们躲回了房间里。
  “太后,萧某人说到做到,也请太后说到做到。”
  萧如薰警告了李太后一句。
  然后转身离开。
  “萧如薰!”
  李太后喊住了萧如薰。
  萧如薰停步。
  “你为何要造反?”
  李太后似乎很想知道这件事情,在她的印象里,似乎总能听到萧如薰南征北战大放光彩的消息,可他突然就造反了,这让李太后无所适从。
  “没有为何。”
  萧如薰迈步离去,一秒钟也不想停留。
第九百六十九章
当仁不让的选择
  为什么要造反?
  事到如今,问这种事情还有意义吗?
  大秦的建立和大明的覆灭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现在再去思考这些问题,还有意义吗?
  反正萧如薰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并不打算回答,连思考都没有,直接就走了。
  还是那句话,他的时间非常宝贵,现在他连睡觉都不敢耗费太长的时间了。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安排,太多的事情需要做,这天晚上吃的饭都是直接从军队里调缅甸的老火头进皇宫来做的,宫里面原来的人不放心,所以就调派了缅甸跟来的老火头充当御厨。
  话说明朝的时候是没有御膳房这个机构的,最早皇上吃饭是光禄寺来负责的,但是光禄寺等于是现在的集体大食堂,做饭做菜中规中矩,大锅饭,实在不好吃。
  后来据说因为光禄寺做饭太难吃以至于京师闻名,皇上也受不了,加上嘉靖皇帝开始皇帝就不怎么愿意出门溜达,于是就干脆把做饭的事情交给太监们来负责了,由太监负责给皇上采购食材做饭吃。
  太监果断比光禄寺的厨子要贴心的多。
  比如崇祯大帝为了表示节省和虔诚,每月与皇后吃十次素食,可是真正的素食连平常人都觉得食之无味,更何况是从小锦衣玉食的大帝,大帝果断嫌素斋没有味道,虔诚之心开始动摇,于是太监们想到了一个方法。
  将整只鹅掏去内脏,塞入素菜煮沸,取出来后用酒洗净,再用香油烹饪,大帝吃了以后非常高兴,对这种素斋赞不绝口,以后就对吃素没有排斥了。
  由此可见太监的确是非常贴心的存在,为了皇帝能做到很多正常人都想不到的事情,而且还没有后代,无法传承,靠山只有皇帝,不为皇帝生却为皇帝死,这样的忠仆去哪里找呢?
  萧如薰也开始头疼明宫里遗存的数万阉人还有今后是否要保留阉人这样一个问题。
  毫无疑问,阉人集团是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的皇室最贴心的忠仆集团,甚至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世界上但凡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基本上都出现了阉人,中国尤甚。
  对于大一统政权的皇帝来说,阉人首先被去势,没有生育能力,不可能有后代,因此就不可能传承,权力也好财富也好地位也好,都是浮云,全是皇帝赐给,死了以后也会被收回,这是一笔很好的买卖。
  阉人被去势之后也不可能被原有的家族接受,血脉传承的年代你被去势就意味着和过往的一切隔离,就一生一世只能有皇家这样一个归宿,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归宿。
  因此阉人永远是皇帝的附庸,无论权势多么滔天,只要皇帝一句话,就会被拿下,唐朝阉人那是借着安史之乱的契机掌握了兵权,脱缰了,但是在此之后,阉人从来就没有逃开过皇帝的掌握。
  一句话总结,最忠心的就是阉人。
  面对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对权力地位的渴望,皇帝孤身一人往往难以抗衡,开国帝王往往具有巨大的威望和影响力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后代帝王就难了。
  但是借由阉人集团的存在,皇帝就可以通过完全心向皇帝的阉人来平衡朝野势力,从而达到唯我独尊的地位,因此阉人在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皇帝亲自指定的背锅侠,所做的一切都是皇帝指示。
  而且别的不说,阉人也能保证皇帝的后宫不出乱子,不至于让皇帝的脑袋上绿油油的煞是好看,还能保证皇室血统的干净,还有一点,如果舍弃阉人用女官代替的话,总有一些重活是女官无法承担的,更不要说外出宣旨这种女人根本不可能去做的事情。
  而且皇帝也总有一些隐私需要一些绝对可靠的人去做,阉人就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