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815

  这样下去,等到了汉中的时候,自己手上还有多少兵马可以用,还有多少粮食可以吃,士兵还有多少力气可以征战?
  自己都这个样子了,其他两支人马呢?
  李如樟就不说了,不管是有心赶路还是有心磨蹭,这路都不好走。
  但是还真别说,杜桐的路还真比他的路好走一些,从天水南下,一路上都有相对平坦的河谷可以利用,进兵相对容易,遇到水流充沛的地方还能安排船只运送粮秣辎重,节省人力。
  所以虽然路途遥远一些,但是走起来却反而轻松,损失也不大。
  不过他们的行军速度依然缓慢,每天前进的路途也不多。
  看着不断被消耗掉的粮食和水,看着不断下降的储量,算着自己手上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李汶是真的忧心忡忡,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非打不可,不然就是坐以待毙。
  他怎么能对这些叛军服软呢?
  不管是作为三边总督这样的朝廷重臣还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尽管他也对万历皇帝退位和泰昌皇帝的登基有诸多疑虑,但是事已至此,诏书在手,他也无暇多问多管,只知道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已。
  叛军造反,切断粮道,他不会坐以待毙,不论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官位,他都义无反顾。
  哪怕只有一战之力,这一战也必须要打。
  而相比于李汶三路大军的进展缓慢,麻威三人的工作则轻松多了。
  邓子龙带着三万兵马就顺着河谷北上去安排防线了,鸡头关派人修缮、安排火炮和伏兵,然后安排各种守城工具,设置各种障碍等等。
  虎头关也是一样,各种修缮各种增强,到了留坝也是一样,设下五千兵马在留坝进行防守,在留坝布防。
  在留坝西面有一座关隘叫做柴关,留坝巡检司驻地就在柴关,邓子龙派兵偷袭了柴关,然后发现柴关已经人去城空,一个人都没有了,倒是还有些东西可用。
  邓子龙思考了一下,派人把柴关内能用的东西全部带走,在柴关内安排了很多陷阱,打算狠狠的坑一把李汶,让他们尝尝做惊弓之鸟的味道,再拖拖时间。
  然后邓子龙考察了一下从柴官到留坝的这一段路,联合之前发现那些路的路况,意识到从宝鸡那儿将粮食转运到留坝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粮道之脆弱可想而知。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拉长运输补给线的话,真的不出一个月,他们的粮道就要崩溃了。
  经不起一点点打击。
  自己手上虽然只有四万兵,但是在这山区当中,根本没有给一万军队排兵布阵整体冲锋的条件,一千人对一千人就差不多了,否则根本展不开,他们要打也只能一队一队的上,根本谈不上兵力优势。
  相反,优势还是自己更大一点。
  自己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说不定这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战,若是不能把握住机会将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的往前推,那么自己死后孩子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这一战不仅为了大业,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可以有个好的起点。
  于是邓子龙信心满满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事。
  另一边,刘綎也在略阳做了一些布防,不过刘綎明显不打算在略阳做太多,而将主要的防御设在阳平关,有阳平关这样的天险关隘不用,却要在略阳这个多水之地布防,实在是不太明智。
  略阳不过是诱敌深入的砝码,而阳平关才是敌人的埋骨之地,要是杜桐真的和他兵戎相见,他保证让杜桐的部下尸横遍野。
  那么长的补给线,那么难走的道路,曹魏用半个国家的财力尚且不能支撑三个月,换作缺少粮食的李汶,十万大军相持一个月以上都够呛。
  他有信心将这一仗打赢,拿下重要的功劳,然后和萧如薰的主力部将们平起平坐!
  刘綎知道自己论能力不一定最强,论亲疏也不如那些跟了萧如薰七八年的将军们,所以才要用功劳说话,用功劳去和那些亲信部将们说话沟通,和他们站在一起,共同瓜分奉天讨逆成功之后的权力。
  他很清楚,萧如薰北伐成功之后必然不会继续现下的体制,必然要大变革,将武人的权力和尊严一起拿回来,那个时候,谁冲在最前面,就能得到最好的,开天辟地一般的好处。
  所以这一仗怎么能不打好呢?
  对于麻威来说也是一样的。
  他不是萧如薰的元从派系,没有跟着萧如薰一起征战宁夏和朝鲜,而是从洞武之役才开始跟随萧如薰的,几年下来也有地位也有战功,但是论亲疏,肯定不如元从派系三大将和一些战功稍微弱一些的副将。
  镇南军步军四大营和骑兵两大营都是猛将如云,论战功,谁也不输给谁,在缅甸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发挥场合,眼下才是真正的分出一个胜负的时候。
  要是止步四川,那才是傻,进入汉中以后,战斗的机会才多,麻威甚至思考着是不是萧如薰特意给他的机会,让他这个麻家将的领头人崭露头角,也算对得起麻贵的托付。
  萧如薰北伐成功之后,他所带领的朱雀营诸将肯定是要分一杯羹的,但是四大步兵营和两大骑兵营的将军们谁能得到更多,谁能带领自己营里的武将们得到更多的战功,就能得到更好的奖赏。
  到时候军权有了地位有了,封妻荫子不在话下,那才是他们拼死奋战的最大理由。
  所以,眼下的死战,是为了之后那令人垂涎的奖赏啊!
  走走停停七天,李汶总算带着自己的主力抵达了凤县稍作休整,而在凤县,李汶得知战略要地留坝已经被叛军占领,而留坝巡检司所在地柴关已经丢掉了,原因是主动放弃逃跑。
  随后,李汶在凤县找到了丢弃柴关逃跑的几名主要官员。
  二话不说,杀了祭旗。
  “再有不战而退者,皆是如此!”
  军队为之肃然,一扫之前疲苦劳累带来的负面影响。
  下达了这样的军令之后,十一月八日,休整一天之后,李汶率军再度启程,目标——留坝。
第八百六十七章
见鬼了吗?
  留坝自古以来都是栈道的交通要道之一,素来有“秦汉咽喉”之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魏蜀相争时期曾是双方的争夺要地之一,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在眼下,这片沉寂千年的土地似乎再一次的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邓子龙率军三万将在这里迎战李汶率领的四万西北边军,决一死战。
  十一月二十日,寒风呼啸,李汶率军艰难行军到了柴关,下令一支人马入柴关检查情况,看看城内是否还有可用的东西,以及完好的房屋可以让军队今夜在这里休息一夜,但是结果很让人恼火。
  城内不仅没有任何可以利用起来的东西,甚至连房屋都被拆毁了一大半,就这样居然还有陷阱!
  派入城中寻找物资的三百号人折损了十七人,还有二十多人受了伤被抬了出来,气的李汶脸都黑了,然后再派人马小心翼翼的入城中排除陷阱,寻找完好的房屋。
  毕竟天气太冷,若是能住在城中自然更好。
  就这样,折腾了两个时辰,才堪堪将陷阱排除完,为此又折损了三名士兵,伤了十几人。
  出兵南下以来,连萧如薰所部的影子都没见到,却已经折损了百多人,不是摔死的就是累死的,还有现在被陷阱弄死的,李汶非常恼火。
  下令军队在城中找地方搭帐篷过夜之后,李汶又派出人马谨守城墙设置各种障碍物,谨防叛军趁夜偷袭。
  大约晚上亥时二刻,李汶正在自己的房间内召集高参和部将们商议军情,讨论接下来的战略战术,结果忽然间听闻剧烈的战鼓声和喊杀之声,李汶大惊失色,大吼一声“敌袭”,立刻拔剑冲出了房内要召集军队防守。
  本该睡下的军队匆匆忙忙起身列队备敌,搞得狼狈不堪,喊杀声一直持续,直到李汶亲自登上柴关城墙准备指挥守城的时候,却听得喊杀声停了。
  李汶觉得奇怪,忙询问城墙守将,守将说喊杀声大起之后他就一直守在这里备战,但是一直都没有看到有敌人冲到城下进攻,更远一点的地方太黑,根本看不到,要看情况的话需要派军队出城。
  但是月黑风高的太危险了。
  一名高参很快就说道:“总督,这是不是叛军的奸计?根据声音判断,叛军的人数绝对不会少,他们应该是想一而再再二三的骚扰我军,却不出击,妄图等我军习惯这种袭扰而不作防备的时候突然出击,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柴官城墙低矮破败,如果我军没有准备,极易被偷袭得手。”
  其余几个高参连忙附和。
  “没错,总督,这是非常狡诈的计策!”
  又一个亲信高参还献出计谋。
  “总督,属下建议咱们不如将计就计,大军不要松懈,齐装整备,在城中埋伏,然后就按照叛军所期待看到的,在城墙上做出慌张守备的样子,然后逐渐变得毫无防备,等叛军认为我们已经放松戒备的时候,就会出击,这个时候,我们尽起大军,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李汶点头称是。
  “好!就这样!下令城中休息的各营齐装整备不准卸甲等待通知,城外休整的部队要保持清醒不可入睡,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牛秉忠立刻遵命,下去安排了。
  果不其然,亥时四刻左右,城外再次传来了十分响亮的喊杀声和战鼓声,李汶一声令下,负责演戏的部队立刻开始在城头举着火把跑来跑去,一副慌慌张张的样子,一炷香左右的时间,喊杀声再次停止了。
  李汶和身边文武相视笑笑,感觉自己已经把握住了愚蠢的叛军的动向,叛军已经要完蛋了。
  很快,接近子时的时候,城外又一次响起了响亮的喊杀声和战鼓声,演戏的部队继续演戏,但是速度和焦急程度都要比之前一次慢上许多,不准跑快了。
  一炷香之后,喊杀声停止。
  “总督,可以让军队备战了,下一回冲杀应该就是真的了!”
  李汶点头。
  “传令下去,备战!”
  “是!”
  传令兵立刻去传令。
  大家磨刀霍霍,就等着叛军杀过来了。
  他们静静的等待着,虽然夜晚天气更冷,而大家身上的冬衣也不是那么厚实,但是他们还是坚持着,坚持着,等着叛军杀过来而他们顺利反杀的那一刻。
  子时二刻,一阵冷风刮过,喊杀声比方才更加剧烈,战鼓声比刚才更响亮,声音传过,李汶低吼一声:“备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