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815

  现在北边的朝廷才是真的无路可走了,最后一支成规模的战略主力部队被歼灭,主体直接倒戈,而主帅李化龙被生擒,这个消息要是传到京师去,也不知道沈一贯会是如何的崩溃。
  “柴总兵,多谢你的深明大义,这样一来,大局已定,沈贼已经无力回天了!”
  江大海紧紧的握住了柴国柱的手,满脸的兴奋。
  “江提督过奖了,柴某不过是看不过沈贼和李化龙这等人的倒行逆施,所以决定投诚,希望江提督不要在意之前你我两军厮杀的事情。”
  柴国柱似乎有些担忧。
  江大海哈哈一笑。
  “不存在的事情,彼时各为其主,眼下同舟共济,柴总兵还是萧大帅的老部下,一起战斗过的,萧大帅要是知道柴总兵弃暗投明了,还不知道要多高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听江大海如此说,柴国柱的也放下了紧张,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第八百四十七章
投名状
  在给叶梦熊送去回信之后,萧如薰便没有停下自己北上的脚步,而是加快了速度,率军向武昌府疾驰而去。
  他接下来的战略目标就是拿下武汉三镇,然后顺着长江抵达南京,和已经占据南京的江大海所部会合,接着全面北上,水陆并进,一路平推到京师,拿下沈一贯。
  拿下沈一贯之后,天下即可传檄而定,非常轻松,一如朱棣的靖难之役。
  武昌府是湖广重镇,也是扼守长江咽喉之镇,拿下武昌府就打开了北上进军中原之路,若萧如薰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北方敌人,那么武昌府的存在就是很重要的北伐基地。
  不过眼下并不是如此,从武昌到大同,这一路都是极其虚弱的没什么敌人的,对于萧如薰而言,拿下武昌的象征性意义比实际意义更大一点。
  大军进军到咸宁的时候,萧如薰接到了谢禾的奏捷信,说他在宁波鄞县初战告捷,用萧如薰告诉他的方法成功废掉了当地反抗镇南军最激烈的几家大户,顺便将一个村庄掌握在了手里,并且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第一个农会建立起来了,第一个农民组织组织起来,第一批没有退路的农户出现了。
  随着进度的展开,这个往年地主豪强士绅力量最强的地方也将成为镇南军最坚决的支持者聚居地,甚至可以成为不下于缅甸的第二个根据地。
  萧如薰也是如此认为的,反抗越是激烈的地方等到平定之后就越是稳定,支持率就越高,因为反抗的都蹦出来了被灭掉了,没有了,只剩下支持的,那么自然稳定,支持度自然高,自然可以成为基本盘。
  相反的,那些抵抗不剧烈的地方因为需要通过温和手段来应对,所以反而不怎么好用。
  但是萧如薰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土改,是要从根子上动手的,不管是暴力抢夺还是金钱赎买,都是要从根子上入手,士绅豪强赖以抵抗中央政府权威的根基不复存在,他们就无法动弹了。
  甚至他们需要依托中央政府的保护才能生存下去。
  越到这个时候,萧如薰就越来越感受到汉代的陵邑制度是多么的富有远见和正面意义。
  因此萧如薰没等谢禾要求更多的工作组人员前往宁波协助展开工作,就主动往那边派了两批工作组前往,还望福建派了两批工作组,在福建开展土改。
  他这样做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这样做,不仅将农民彻底的逼到了豪强士绅的对立面上,也把这些主持土改的工作组成员给逼到了传统士绅的对立面上,这是萧如薰的目的之一。
  这些人也是读书人,也是读四书五经的儒门子弟,但是却因为没考上举人所以无法晋身豪强士绅的团体,他们只能游离在社会边缘,处境非常尴尬。
  往上被举人进士瞧不起,觉得没前途,往下又被农民嘲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嘲笑他们,爷爷不疼奶奶不爱,整个一边缘群体。
  这群人利用好了,杀伤力可比农民大多了。
  而更便捷的是,三十万读书人里面相当一部分都是这些人,他们完全可以被争取过来,被萧如薰纳入自己的团队,然后通过土地改革掌握权力,同时成为传统士绅眼中的叛徒和逆贼,从而不得不依靠萧如薰的武力。
  他们经过土改的历练加深对人民和地方的理解,从而具备成为一个基层办事官员的资格,少数优秀的还能更进一步跻身更高的职位,甚至进入中央。
  这些人和举人进士之间的区别就是功名等级,对于做官,他们其实是一样的,没人天生就会做官,进士考中了还要做观政进士去实习,到了地方上被小吏耍的团团转的大有人在。
  更别说那些考中举人就不往上去考的人,他们也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穷秀才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富有一个穷。
  萧如薰让穷秀才们去操作土改,就是在观政,就是在实习,而且是更加直接彻底的实习,直接改头换面甚至是换脑一样的实习,实习成功之后,他们也是熟练的基层官僚了。
  萧如薰不知道他们当中是否有人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用心,至少在眼下,他们当中的第一人谢禾都没有看出来这分投名状他已经缴纳给萧如薰了。
  他们应该还沉浸在最初掌握权力的陶醉之中,并且愈发强烈的使用这份权力向那些士绅豪强动手,形成越来越激烈的对抗局面,如此,他们也将被牢牢绑上战车,再也没有下车的可能。
  萧如薰要用这场土改行动培养可以在未来予以信任的文官队伍,区别于传统士绅的文官队伍。
  传统士绅自然不会被杀光,相当一部分还会活下来,没有土地之后,掌握学识的他们必然会被接纳,甚至有些明智之士还会被纳入统治集团。
  这些人和依靠土改起家的谢禾等人必然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这在未来还可以造成文官内部的分裂和对立,形成新老派别文官的斗争,有助于打压文官势力,甚至有助于瓦解儒家思想一家独大的局面。
  萧如薰从来就不相信文人的节操,前宋和大明吃过的苦头犯过的错误,他绝对不会重蹈覆辙,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个现状连根拔起。
  在这一切都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同时,十月十日,萧如薰率大军进抵纸坊镇,距离武昌府不过半日路程而已。
  大概是叶梦熊的安排,从接到信件以后,萧如薰就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任何城池都老老实实的大开城门,萧如薰也约束军纪不允许军队乱来,派人入城安抚民众,发布北伐檄文,然后继续北上。
  抵达纸坊镇之后,萧如薰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就地搜索船只,然后伐木造船,准备顺江而下前往南京。
  到这个地方,应该已经不再需要打仗了,叶梦熊既然摆出了姿态,那么肯定是要谈谈的,若以谈判的方式可以解决武昌三镇的归属问题,自然比动兵打仗要好。
  于是萧如薰派人前往武昌府向叶梦熊传递消息。
  很快,叶梦熊那边传回了消息。
  明日,叶梦熊会亲自抵达纸坊镇和萧如薰见面,让萧如薰寻找一个幽静之所,他想和萧如薰两个人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之下好好的聊聊。
  萧如薰把这个消息和诸将诸幕僚分享了一下,众人反应不一。
  “大帅,这个叶梦熊当真可以相信吗?他会不会另有所图?”
  赵虎对萧如薰过去的事情略有些了解,但是对叶梦熊他并不清楚。
  萧如薰开口道:“叶公是我尊敬的文人,在过去数年,他曾给过我很多帮助,是我的朋友,就算其他人不相信,我也不能不相信叶公。”
  袁黄一边抚须一边点头。
  “叶梦熊公是值得信任的,其他不说,但说他南京兵部尚书的身份,他若是站在我们这边,我们在道德立场上就更加稳固了,到时候对上沈一贯可能对我们进行的道德谴责,我们也更好还击。”
  赵虎不屑的撇撇嘴。
  “这些鸟文官就知道嘴上放炮打枪,正要真刀真枪干起来,一个个都是缩头乌龟,要我说,管他什么道德谴责,直接一炮轰过去,天下都安静了!”
  萧如薰摇头苦笑。
  “你啊,是不是胜仗打多了满脑子都是枪炮?总有些事情不能靠枪炮去解决!”
  赵虎撇撇嘴,没再说话了。
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决不允许任何人侮辱我的将士
  赵虎不说话了,其他的武将们三言两语的也无非是对鸟文官很不爽罢了。
  的确,一路走来文官的表现让大家大跌眼镜,现在讨逆大军整体对文官的鄙视已经到了某个很严重的程度了,发生这种情况也是难免的。
  萧如薰倒乐得看到这个场面。
  袁黄和梅国祯一句话都插不上,只能看着这群将军们表达着对文官的鄙视和不满。
  最后还是萧如薰出言结束了这场讨论。
  “总而言之,叶公约我见面,我是要去的,你们搜集船只,加紧建造船只,等武昌府一下,我等就要进军南京,再行北伐,那个时候就是决战了。”
  武将们精神一振,抱拳齐声喝道:“遵命!”
  “退下吧!”
  “是!”
  武将们退下之后,萧如薰留下了袁黄和梅国祯两人,有些事情还是要和他们商议的。
  “袁公,梅公,你们说,叶公会相信我说的,并且站在我这边随着我一同北上讨伐沈一贯吗?”
  袁黄抚着自己的胡须,慢悠悠地说道:“可能性很大,一者季馨你和叶梦熊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你们之间有相互的信任,这一点就十分难得,所以老夫以为,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梅国祯也不住地点头。
  “我以为也是如此,叶梦熊公声望很高,又是南京兵部尚书,是大明南方文官之首,号召力和我等不可同日而语,若叶梦熊公站在你这里,就意味着半个大明站在了你这里,沈一贯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
  看两位心腹都这样说,萧如薰面露微笑。
  “如此一来大局已定,沈一贯必败!天下终于有救了!”
  梅国祯也不住的点头。
  “待我见到沈一贯,我定要狠狠的责问他到底怀揣着什么样的祸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