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15

  被萧如薰那么一吼,袁黄眉头紧锁,一言不发,眼神有些飘忽不自然,萧如薰所说的傻子肯定有,但是绝对不包括这位老先生,他是什么都看透了才心灰意冷的退隐江湖不再做官,而从另外的道路去尝试着救国救民。
  “我是武将,凡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我只知道这仗是谁支持我打的,是谁给我钱,是谁给我粮和军械,仅此而已,我也只知道这些开矿的钱至少有一部分被用在了军费上,而被贪掉的赋税,却没有一两用在该用的地方,全被贪腐官员花天酒地去了!那么我自然支持开矿!当然,我也读过书,我也知道民生多艰,我也知道生存不易,我也不是冷血之人,看到大明子民吃不饱肚子,我也难受,所以我才想着用俘虏代替大明子民,让他们好歹能休息一段时间,给朝廷省一点钱财,给百姓多一点喘息之机,这是我能做到的全部,也是我作为一个武将,可以为大明省钱的唯一方式,袁公!我错了吗?”
  袁黄低着头,一言不发。
  良久,袁黄深深叹了口气。
  “季馨,有些时候,看得太透彻,反而不好。”
  “袁公,这是文官的生存方式,萧如薰是武将,还是个很别扭的人,明明没资格管,却总是在想不该想的,非国泰民安不能心安乐,只有心安乐,如薰才能身安乐,如果说服不了自己的心,那就算有万贯家财富可敌国,左拥右抱美人如云,也一样不开心,与其一辈子郁郁寡欢,还不如放手一搏,纵死,不愧男儿。”
  袁黄抬起头,深深地望着萧如薰。
  “你若是进士翰林,那该有多好?可你为何偏偏是武将……”
  “叶公也曾对我说过这句话,我对他说,大明,非进士之大明,非翰林之大明,乃天下人之大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非一二进士翰林之责,如薰虽地位低微,但亦有报国之志,此身不毁,此志不渝。”
  袁黄怔怔的看着萧如薰,好一会儿,似乎面有愧色的闭上了眼睛。
  “此言,足以让天下进士翰林羞愧至死!季馨,老夫不如你!”
  话毕,袁黄长身而起,长叹一口气,缓缓步出了屋外。
  十月初五,山东兵一万陆陆续续抵达了镇江堡集合,十月初七,宣大弓弩手陆续抵达镇江堡集合,十月初十,浙江的南兵大集团陆续抵达,大量炮手火炮抵达,只等宁夏火器营抵达,大军就算是抵达准备完毕了。
  萧如薰从十月初六日开始渡江北返,到镇江堡视察军队,安抚军心,安排军队的吃穿住,然后还把一支二百多人的朝鲜和大明医生组成的混成军医营给带了过来,专门给一些赶路途中生病的士卒看病治疗,一些头疼脑热水土不服的症状很快就能医治好,萧如薰最担心的是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可千万不要引发瘟疫。
  接着,萧如薰下达了第一条军令,凡士卒不得喝生水,不得吃生食,水务必煮沸后再饮,食物必须吃熟食,不得随地解手,必须在规定地点解手,如有不遵,一经发现,第一次杖责十下,第二次杖责十五,第三次杖责二十,再有第四次,斩首示众。
  再有就是召集了带兵前来参战的总兵副总兵还有参将游击等将军,见见面,熟悉熟悉,看看哪些人可以相信,可以大用,哪些人鲁莽不可擅用,哪些人对自己这个年龄统帅大军心有不满,想要找碴儿等等。
  统帅大军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统帅一支来自天南地北不同地方的大军更是困难的事情,大明朝带兵历来如此,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在开国之初由于将军的巨大威望,兵士善战,这样的弊端不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能征善战的将军越来越少,士卒越来越弱,那问题就很大了。
  主将如何与各支部队磨合,那是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萧如薰有意无意的纵容着军营里萧如薰杖责李如松二十的消息流传着。
第八十九章
萧如薰的战策
  萧如薰出身西北边疆,历来和南兵山东兵没什么利益往来,可以视作无害,这一点就可以让他们卸去一些防备,比较好打交道,这是第一。
  第二,萧如薰和他们一样,都算是客场作战,大后方的辽东不是他们自己的地盘儿,所以也可以算作是盟友,有相同的利益诉求。
  而且萧如薰还是平定宁夏叛乱的大功臣,武将军功封爵,实打实的本领,还敢杖责李如松,气场强大,为人强势,名声传开以后,有那么一批年轻武将很敬佩萧如薰,这是先天优势。
  之前收拢了吴惟忠和骆尚志所带的一批浙江兵的军心,吴惟忠和骆尚志可以算作南兵里的灵魂人物,和他们打好关系,南兵基本上都会听从命令,不会闹事,这一点萧如薰很放心,所以作为重要主力的一万五千南兵可以不用担心。
  五千宁夏火器营是自己的老部下,也是萧如薰为了震慑全军而带来的自己的嫡系部队,全是嫡系武将率领,赵虎、王辉和陈燮三人都到了,那都是自己的家将,忠心程度最高,装备和战斗力也都很不错,是萧如薰统帅全军的底气所在。
  一万山东枪手萧如薰并不熟悉,和他们的领队军官也不太熟悉,不过聚在一起喝了一顿酒,聊了聊天,倒觉得这批军官还挺好说话,而且对日本人很是不爽,而且作为戚继光的老家的兵马,和吴惟忠这批人比较合得来,可以一定程度上信任。
  至于宣大弓弩手,萧如薰就没想到来的居然是新任大同总兵麻贵,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运作自己运作到了东征军中,原本受封离开以后还以为就见不到了,这家伙生龙活虎的带着麻家三五个优秀子弟出现的时候,萧如薰还以为看到了幻觉。
  不过很可惜的是,麻贵在大同的根基深,但是宣大弓弩手里宣府占了七千,他没什么根基和人脉,只能慢慢磨合。
  这样一来,除掉那五千女真骑兵是极其不稳定的因素之外,还有五千四川兵正在路上赶路,不知何时才能到,整个四万五千的军队里,萧如薰至少有把握得到三万五千人的支持和信任,那么一来,剩下的那一批反而不是很重要了。
  至于李如松和努尔哈赤,萧如薰有的是办法制住他们。
  如今看来,努尔哈赤似乎还比较听话,让女真兵帮着搬运粮食,也算尽职尽责,李如松就一直没露面,大概是在养伤没脸出来,宁夏火器营抵达之后,萧如薰召集全军游击以上军官来主将大帐开军事会议,大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然后再谈军事任务。
  到这个时候,大家看着萧如薰的时候已经若有若无的带着一些佩服——敢杖责李如松这样的猛人的将军在大明可不多见。
  “如今情况已经很明了,据本督估计,日寇全军总人数在十八到二十万之间,一线战兵足有十二万,是目前我军的三倍,平壤城内,日寇总兵力可达一万五千,与之前朝鲜人所言一千相差太多,今后作战,诸位切切牢记,不可轻信任何朝鲜人提供的情报,万事要以本督军令和自己探知的情报为主。”
  萧如薰指着朝鲜地图,点在了平壤的位置上。
  近百名将领面面相觑。
  麻贵抱拳询问道:“萧提督,日寇总兵力当真有十二万一线战兵?”
  萧如薰点了点头:“这还是经过数月战斗之后,被朝鲜义军削弱些许的日寇全军战兵数量,诸位或许不知道,日本国,在几百年前陷入分裂,宛如我春秋战国之时,前两年刚刚统一,无论是战将还是士兵都是百战余生,极其精锐,火器尤为精良,所以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朝鲜人打败。本督要求各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万万不可小瞧这蕞尔小国,此时此刻,正是日本军力鼎盛之时,虽然其国力远远不如我大明,但是其士兵战力未尝弱与我大明,其火器之精良,犹胜我大明鸟铳,所以,全军鸟铳手务必小心谨慎,一旦被铅弹打中,轻则截肢,重则身亡,绝无幸免,大军进击之时,不可脱离盾阵,无令不得出击。”
  站在最后面的努尔哈赤听了,颇有些不以为然,出身自辽东军的他,虽然是外族,但是也一样继承了辽东军鄙视火器的心理,对萧如薰大力吹捧火器很不满,认为祖承训之败是受到误导,非战之罪。
  萧如薰严肃的语气和严厉的军令使得众将心有惴惴,当然也有不以为然的。
  浙营游击钱世祯出列抱拳道:“提督,倭寇再如何凶悍,一样被我们打得屁滚尿流的滚回了日本,末将麾下浙营请求为先锋,出击倭寇!”
  萧如薰皱起眉头,严肃说道:“三十年前的倭寇,是海盗,包含着日本人朝鲜人佛朗机人和大明沿海海盗,以倭寇统称之,并不意味着那就是日本人!更不是日本的朝廷军队!而现在大军面前的是十二万日本正规军,士兵数量超过我军,士兵精锐程度不在我军之下,火器精良,绝非善类,钱游击,祖承训之败就在眼前,难道你忘了吗?”
  钱世祯面色一滞,想起祖承训之败,虽然他们戚继光系统的浙营士兵从来与辽东兵不和,但是辽东兵的善战他们并不否认。
  “总而言之,本督要求诸位不能小瞧日寇,当然,也没有必要害日寇,本督入朝一月有余,已经整理各方面日寇情报,初步得出解决之法,日寇最大弱点,在于其国小力弱,资源甚少,不能支持大军久战,十余万人的战争大明尚且需要竭尽全力,日本不倾举国之力,断然无法维持,饶是如此,他们也已经到了极限,你们看。”
  萧如薰指着地图上的平壤城:“五月底,日军第一军团小西行长所部主力攻占平壤之后再无寸进,并无向义州进发之意图,同时,日军第二军团加藤清正所部直取朝鲜咸镜道,却在渡江北击海西女真一日之后仓皇南撤,一路撤到咸镜道的吉州,就在这里,从此以后再无寸进,由此可见,日本举国之力所能维持的补给极限根本不足以再进一步。”
  萧如薰在平壤和吉州各划了一个圈圈,开口道:“基本可以确定,平安道和咸镜道以南,这里,就是日本的进军极限,再往前进,其后勤补给必将崩溃,而且据之前的情报,平壤小西行长所部多次向朝鲜王致信请求和谈,信中提出划大同江而治,退还平壤。因此本督预估,平壤一线是日寇进军极限,而实际控制区域,则在大同江以南,临津江以北的部分地区,日人主动提出划大同江而治已经充分暴露其国小地狭物产不丰之弱点,因此,只需拔掉平壤、吉州这两颗钉子,则朝鲜平安、咸镜二道克服,再无困难。而此二支兵马是日寇进军路线最长,战斗次数最多,士气最骄狂,但也是最疲劳、补给最差、最容易对付的两支,其兵力总和约为三万,因此本督决定,我大军第一次行动,最低限度战果是吃掉小西行长之平壤所部,收回平安道,而最高期待,就要同时吃掉这两支军队!拿回平安和咸镜二道全境!”
  萧如薰说的很有气势,诸将为之肃然。
第九十章
最后的准备
  萧如薰看了看诸将,发现他们都肃然起来,于是才满意的接着往下说。
  “但是本督的心里,收拾平壤之后吃掉加藤清正所部才是基础预期,仅仅是吃掉平壤的日寇,大军必将南下面对其余日寇,可是此时,吉州的加藤清正所部就可以随时运动,直接威胁我军大后方,也就是朝鲜王所在地,朝鲜军队战力孱弱不可期待,本督甚至已经令其将战败过的军队全部划为民夫搬运粮草和军械,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若要进一步南下,吉州之敌不除,则绝无可能,若分兵对敌吉州,不免分散我军本就不多的兵力,本督的想法,是要巧设计谋将其一口吃掉,一口气解决这两个顽敌,而后直接进兵黄海道和京畿道,如此一来,江原道日寇也不足为惧,日寇必将全军收拢至汉城,那反倒容易了许多。”
  “愿听提督军令!”
  众将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各自被分配的任务。
  “此次行军,大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左军以副总兵麻贵为将,辅以刀盾手三千,枪手三千并弓弩手四千,合兵一万。”
  麻贵立刻领命:“诺!”
  “右军以副总兵张世爵为将,刀盾手三千,枪手三千并弓弩手四千,共计一万,与左军相同。”
  张世爵抱拳出列:“诺!”
  “中军以刀盾手四千、枪手四千并弓弩手两千,及宁夏火器营五千、浙兵炮手五千,合兵二万,本督自统之,宁夏火器营炮手两千与浙兵炮手三千合并为炮营,宁夏铳卒三千与浙江铳卒两千合并为铳营,大军以此安置,不得有误!”
  “诺!”
  众将轰然领命。
  “提督,那,那末将所部骑兵呢?”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萧如薰一看,原来是站在队伍最后列孤零零的努尔哈赤,他部下还有五千女真骑兵,萧如薰没提到。
  “李总兵和佟将军的骑兵本督另有安排,先为中军预备队,听候差遣。”
  努尔哈赤一听就乐了,一般战斗骑兵都是前锋,而萧如薰居然要骑兵做预备队,的确是少见,众将心有灵犀,知道之前李如松顶撞萧如薰被狠狠打了二十军棍,现在还没面子出来见大家,只是称病,而现在一看,萧如薰打定主意要打压辽东系了。
  他们也不是辽东系,辽东兵瞧不起全国其他各地的兵马的事情不是秘密,早就传遍大明,大明各地兵马对辽东系骄狂的样子早就看不爽了,压制辽东兵反而符合大家的利益,这一点上,没人和萧如薰唱反调。
  努尔哈赤是高兴的,也是担心的,李如松的性子他太了解了,死硬死硬死要面子,一旦让他知道萧如薰让骑兵做预备队,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但是他们两个闹,筹码却是自己的宝贝疙瘩骑兵,这却如何是好?
  努尔哈赤痛并快乐着,想着一会儿如何对李如松解释。
  兵力分配布置好了,萧如薰就下令明日休整一日,大军整顿行礼,好好休息,吃点好的,后天一早,全军大阅兵,萧提督要检阅军队!
  自古以来将帅统帅一支军队之初都要检阅军队,而出征之前还要做誓师大会,宣扬战必胜的信心,激励士气,鼓舞士卒勇往直前,在了解朝鲜实际问题之后,萧如薰就不允许大军在开战之前进入朝鲜消耗朝鲜人本就不多的存粮,就在镇江堡就食,不去朝鲜。
  而且萧如薰还有很多战前准备要做。
  比如给浙江的铳卒上课,装备更优秀质量的火绳和火药小包,方便他们发射,以及进行三段射击的训练,和宁夏铳卒的磨合等等,也要让浙江的炮手和大规模改造的车炮进行磨合,吴惟忠办事非常麻利,说二十天就二十天,把二百一十七门中型火炮和七十多门小火炮改造成了可以推行的车炮,行动力大大增强。
  萧如薰把浙江炮手与宁夏炮手合编为了五千人的超级火炮营,总共有七百余门火炮,其中车炮占了百分之八十,还有百分之二十的千斤重炮实在无法就地改装。
  这份火力,估计是全世界范围里都找不到的,萧如薰编制的这一万人的火器部队,可以算是同时代全世界范围内都排得上号的火器部队,用这支部队去和同时代欧洲的任何一支火器部队交手都不会落了下风。
  阅兵之后,萧如薰按照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四万明军进行针对性指导。
  比如把宁夏火器营的操练方法让浙江炮手们和铳卒们精心训练,把浙江铳卒的老旧鸟铳甚至是火门枪回收,发给最新的精制鸟铳,使得浙江铳卒们大喜过望,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萧提督的指令,炮手们也是一样,给予相同待遇进行混编,让王辉统一教导,手把手的教着操作,自然可以得到军心。
  让枪手和刀盾兵进行结合,演练大阵,继而加入铳卒和弓弩手,形成一个可攻可守可远攻可近攻的大军阵,这原本是萧如薰为在草原上和蒙古骑兵战斗而设计的军阵,但是细细一想,这未必不能用在和日寇对敌的战场上。
  萧如薰在北岸练兵,袁黄在南岸继续监督修路和修仓库还有运粮的工作,因为工期紧,袁黄直接安排了修好一座驿站就派人驻守,修好一座仓库就派人运送,反正能多快就多快,没事的人全部上阵搬运粮食给大军备战,甚至连一些大臣家里的家奴都被要求参与搬运工作。
  饶是如此,现在也才堪堪完成了一半工作量,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十五日,镇江堡的军械粮草全部搬运到了义州储备,距离预定的出兵日期十月三十日只剩半个月,袁黄火急火燎的安排人手加快速度,亲自带人监工,能派上去的人都给派上去了,恨不得连李昖身边的太监都给拉上去干活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