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815

  沈一贯又把目光放在了萧大亨身上,他知道萧大亨是懂军事的。
  萧大亨上次吃了亏之后就意识到了自己在军事问题上的不足,意识到了自己只是个二流军事理论家,要论真正的实践和实际,可能还是要靠别人,所幸,他有一个精通军事上过战场的真正高手的帮助。
  刘黄裳。
  政变之后,沈一贯忙于处理其他事情,暂时忽略了刘黄裳,但是也把刘黄裳放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上。
  兵部侍郎实际上就是兵部尚书的高级顾问,兵部尚书可以从其他职位调职,但是兵部侍郎绝对是要懂军事的,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兵部尚书提供建议,甚至于皇帝要打仗的时候也会问兵部尚书要兵部侍郎来做高级参谋,所以大明朝打仗的时候经常会让主帅的文将挂兵部侍郎衔。
  刘黄裳就是萧大亨的高级私人顾问,对军事上的问题,萧大亨一般都是听刘黄裳的,这点自我认知萧大亨还是有的,眼下,为了应付沈一贯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他也不得不把刘黄裳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这下子正好派上用场了。
  他悄悄把手背到背后,做了个手势。
  这是他和刘黄裳的约定。
  专业问题我不如你,你上。
  刘黄裳深吸一口气,眼下,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因为在场诸位当中,恐怕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毕竟是他亲自放走了萧如薰。
  他本以为萧如薰会就此灰心丧气失去一切信心然后离开大明纵横四海去了,结果不成想这才两个月,他就举兵打回来了,还做出了那么可怕的事情。
  他居然直捣镇江府!
  他的兵力有那么雄厚吗?
  他敢用一镇三万兵马和整个大明百万军队抗衡?他还真当自己的军队都是天兵天将不成?
  刘黄裳现在别提多后悔了,但是事已至此,他更不能露出半点马脚,这要是被沈一贯知道了,他绝对会死的比谁都惨,所以,眼下只能尽全力向沈一贯表忠心,他才有活路可走。
  至于萧如薰能不能打回来……
  说老实话,他并没有什么信心。
  萧如薰回来就要放了朱翊钧,朱翊钧就要复位,而自己曾经亲自指挥消灭腾骧四卫的战斗,现在还在为沈一贯办事,能洗干净吗?
  不能。
  刘黄裳真是后悔的捶胸顿足。
第八百一十二章
国家安泰,繁荣昌盛
  可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呢?
  他只好开动自己睿智的大脑,开始为沈一贯分析局面。
  “首辅,下官以为首辅的策略是没有问题的,京杭运河被截断,京师有断粮的危险,京师断粮还是其次,军队一旦断粮,会出现什么事情就难以保证了。所以眼下哪怕是出于减轻京师粮食负担和维持京师稳定的目的,也要派军队南下去扬州地区就食,毕竟目前扬州是不缺粮的,如有必要,也需要派一批军队去重要城镇驻守就食,减轻京师负担。其次就是要限制京师那些粮食商人听到风声之后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从而使得京师不稳,民怨沸腾,此时此刻,我等一定要稳住阵脚,才能顺利平叛。而调蓟镇和辽东之兵南下也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要将柴国柱和李如松调离蓟镇和辽东镇,一方面增加我军实力,一方面可以让这两个最不稳定之人离开京师后方,方便朝廷派人接管蓟镇和辽东。”
  此话一出,沈一贯为之一愣,内阁值房内的氛围也不太一样了。
  “你的意思是,柴国柱和李如松不值得信任?”
  刘黄裳点头:“正是,此二人伴随萧贼在山西大同血战半年,要说一点情分都没有,下官是不相信的,更何况李如松还和萧贼在朝鲜之役合作过,虽然萧贼在朝鲜打了李如松的板子,但是后来,据说李如松对萧贼是服气的。
  对这样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来说,若要他服气,可绝不容易,可见萧贼高超的驭人之术,但凡在他手下打过仗的军将,就没有几个对他口出怨言,多少也是有些敬意。
  这些年朝廷屡次对外征伐,朝鲜一战,缅甸一战,山西大同一战,大量军将积累功勋被提拔到了掌兵之将的位置上,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萧贼有关系。
  眼下这些军将得知朝廷骤变的消息之后,定然心中惴惴不安,朝廷纵使安抚,也无法安全消解他们心中的不安和怀疑,乃至于不满,与其静观其变酿成大祸,不如主动出手调虎离山。
  老虎离山之后,将之驱赶到前线与贼兵面对面,其虎穴自然就可以一举端掉,解除我等后顾之忧,毕竟蓟镇距离京师只有两三日的路程,蓟镇之兵的精锐程度也不是京营可以比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沈一贯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而后又问道:“那若他们不来呢?”
  “若不让他们带兵只身前来,他们可能会抗拒,但若让他们带兵前来,他们一定会来,朝廷有大义名分,他们不敢抗拒。”
  刘黄裳对此很有把握。
  沈一贯眯起眼睛点了点头。
  “刘侍郎之言甚得我心,如此甚好,可照此办理,那刘侍郎,内部稳定了,外贼呢?那南边的水师叛军,到底是不是萧贼?萧贼会不会真的没有死?”
  沈一贯紧紧盯着刘黄裳。
  刘黄裳心中一突,然后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萧贼死没死下官不敢妄言,但是那支水师极有可能就是缅甸水师,大明水师能战者唯有两支,一支是陈璘的广东水师,一支就是萧贼的缅甸水师。大半年前,萧贼还动用缅甸水师将盘踞在吕宋岛上的弗朗机夷击溃,使得吕宋复国,复为我大明藩属,可见其水师战力之强,颇为可观。”
  沈一贯又问道:“既然如此,陈璘水师为何不阻挡?抑或是说陈璘水师背叛朝廷,投靠了萧贼?”
  刘黄裳咽了口唾沫。
  “或许还有一种可能,就食陈璘水师被缅甸水师击溃了,而这个消息,朝廷还不知道,缅甸水师击溃了陈璘广东水师之后,北上袭击镇江府,切断京师粮道,欲以此至朝廷于死地,又占据南京,欲以此切断朝廷与江南的联络,此战术实在是太大胆了,极易出人意料,令人防不胜防,这……”
  刘黄裳忽然不知道该不该往下说下去。
  “你想说什么?说下去!”
  沈一贯开口了。
  刘黄裳也不得不说了。
  “这和当初萧贼在对付倭国的时候所用的战术一样,萧贼出身西北,却对水战十分倚重,动用水师在海上击溃倭国水师,然后直接送兵登陆倭国,这才将倭国击败,这种战法,很有萧贼的风格。”
  “你是说……萧贼还活着?此事就是他一手主导?”
  沈一贯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了。
  “不!也不一定,当初萧贼身边还有袁黄,袁黄现在也在缅甸跟随萧贼,可能,可能这也是袁黄的手笔,萧贼不一定还活着!”
  刘黄裳赶快解释。
  话说到这里,沈一贯心里要是还没有一点计量,也就真是对不起他现在的地位了,于是他站起了身子,看了一圈对面的属下们。
  “夏卿,按照刘侍郎所说的,去进行布置,召蓟镇和辽东兵马,准备南下讨贼,朱部堂,尽快拟定陛下年号,呈请陛下选择。”
  “是!”
  “是!”
  萧大亨和朱赓接下了命令。
  朱赓的行动很快,八月十八日就拟了几个比较不错的年号请朱常洛“圣裁”,朱常洛谨遵祖母的教诲,将这个选择权交给了沈一贯,沈一贯也没推辞,替朱常洛选择了“泰昌”作为年号。
  “老臣希望国家安泰,繁荣昌盛,故取泰昌二字,陛下可还满意?”
  沈一贯询问朱常洛。
  朱常洛一点意见也没有。
  “一切听凭老首辅的安排,朕,没有意见。”
  “多谢陛下信任。”
  看到朱常洛老实的样子,沈一贯很满意,少倾,又意有所指地问道:“如今朝政艰难,国库空虚,眼下乱贼又起,不知陛下可否拨些款项给老臣解燃眉之急呢?”
  朱常洛咽了口唾沫。
  “一切听凭老首辅的安排。”
  沈一贯满意的点了点头。
  “陛下圣明!对了,陛下,之前老臣献给陛下的舞姬,陛下可还喜欢?”
  提起这个,朱常洛的小脸上泛起了一阵红晕。
  “老首辅对朕的关怀,朕感受到了,朕很喜欢,很喜欢,老首辅有心了。”
  “呵呵,些许舞姬而已,陛下不用介怀,老臣这里还有一些姿色更为上乘的舞姬,不知陛下可愿接纳?”
  一听这话,朱常洛就觉得自己的下体一阵热流涌动,心思也飞速的跳到了某个不可描述的环境当中。
  “这……这个……一切听凭老首辅的安排。”
  沈一贯呵呵笑了。
  “呵呵呵呵,陛下圣明,老臣这就去安排。”
  说完,沈一贯转身便走了。
  朱常洛看着沈一贯走了,立刻站起身子,招呼身边的太监带他回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