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815

  萧如薰回到南安后,立刻下令全军中层以上将领齐聚南安城,召开重要军事会议。
  整个镇南军的将领对于萧如薰突然归来的消息感到十分惊讶,纷纷用最快的速度赶赴南安城,等他们来到南安看到了面色铁青的萧如薰本人之后,就更加惊讶了。
  惊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萧如薰宣布了战争的消息。
  战争的目标不是西边的那个传说中的大国,也不是东边那些恭敬的藩属国,而是北面,大明。
  准确的说,是被沈一贯政府控制的大明。
  萧如薰的战争目标是沈一贯,而不是大明。
  “沈一贯陷害我,废黜囚禁陛下,现已全面掌握朝政,并且宣布缅甸镇为叛镇,还下令云南巡抚陈用宾征讨我们,诸位,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萧如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镇南军诸将无不惊骇莫名。
  “沈一贯那狗贼居然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赵虎带头发怒了言:“还杀了我们那么多兄弟?他真当我们好欺负不成?!”
  赵虎一掌拍在了桌子上,怒吼出声。
  随后,镇南军诸将群情激愤,纷纷怒骂出声。
  萧如薰看诸将群情激愤,丝毫没有打算束手就擒的架势,便知道自己可以把目的说出来了。
  “沈一贯丧心病狂,大逆不道!我欲北伐,奉天讨逆,打回京师,救出陛下,斩杀逆贼沈一贯,还大明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诸将,愿与我同行吗?”
  萧如薰只一句话,镇南军诸将立刻齐齐跪下,齐声喝道:“愿随大帅讨逆!”
  以萧如薰在镇南军中的威望,镇南军唯萧如薰马首是瞻,对他的命令绝对遵从。
  更遑论眼下生死存亡之际,若是不跟随萧如薰北伐,以沈一贯对待京师镇南军的手段,可想而知大家都会有什么下场,那必然是一个死字。
  镇南军中的主力都是北方难民来缅甸求生存之后参军的,元从派系则是跟随萧如薰从北打到南,近乎是家将的角色,对萧如薰的忠诚度极高,萧如薰一声令下,命令立刻就能贯彻到每一名士兵。
  诸将决定战斗,萧如薰便让陈龙正主笔,写了一份讨逆檄文。
  檄文中将沈一贯阴谋发动政变的丑事添油加醋的叙述一遍,将主要从犯诸如萧大亨、杨一魁等人所干的事情也给添油加醋的叙述一遍,极尽所能将沈一贯描写为十恶不赦的国贼,然后说明萧如薰要奉天讨逆,北伐国贼。
  陈龙正一边抹冷汗一边写,写完之后萧如薰看了一下,又自己动笔将这份檄文改写成了一份通俗易懂的浅显白话文。
  陈龙正版本的檄文是要用来告知周边藩属国的,萧如薰要让这些藩属国开始站队,到底是站在沈一贯那边还是自己这边。
  萧如薰不指望他们站在自己这边,但是当他北伐的时候,他不希望后院起火,所以至少,要让他们保持中立,若是敢做小动作,他不介意北伐的路上顺手灭掉几个小国立立威。
  当然,最要关注的还是暹罗王纳瑞轩,两人曾经并肩作战过,关系也还可以,但是如果纳瑞轩要站在沈一贯那边,萧如薰还是会觉得头疼的。
  要把纳瑞轩绑上自己的战车,不一定要他出动军队,但是他也别想独善其身。
  而白话文檄文是用来煽动缅甸镇下辖民众的,里面还添加了诸如沈一贯扬言缅甸镇是叛镇,要毁掉缅甸镇和屠戮缅甸镇民众的内容,极尽危言耸听之能。
  萧如薰要用这份檄文煽动缅甸镇民众同仇敌忾的战斗意识,促使他们踊跃参军保护萧如薰,也保护他们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份檄文只是第一版,等正式进军到大明内地的时候,还有第二版,或许还有第三版,每一版都要有新的爆料出来,萧如薰要把那些士绅的假面彻底击碎。
  檄文写好,萧如薰立刻安排人散布出去,派识字的人到大街上去喊,不管识字不识字的,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这件事情。
  然后萧如薰下令步军四大营和骑军两营做好扩军的准备工作,准备至少将现有的五万军队扩充到十万。
  水军则由目前的一万人扩充到起码两万人,战争一旦开始,萧如薰需要水军带上一部分部队渡海袭击江南,截断京杭运河,将沈一贯政府的粮食和资金来源彻底掐死,将东南沿海他的老巢给彻底捣毁。
  同时,萧如薰下令北部山区的秘密军事基地开始全面运作起来,加班加点赶制军械物资,下令驻守军队开始警戒北面云南来犯之敌。
  官员开始将缅甸各地仓库进行全面清点,将镇南军北伐需要的军事物资清点一遍然后开始装箱装车,为战争全面动起来。
  萧如薰对缅甸镇下达了战争总动员令,数年积累所积攒下来的全部能量要在这一瞬间完全的爆发出来。
  下面人开始总动员之后,萧如薰自己当然不能闲着,他深感身边人手匮乏,尤其缺少参谋型人才,只一个袁黄显然是不够用的,于是,他想起了被他保护起来的麻贵和梅国祯。
  想到他们两个,萧如薰大喜过望,立刻去见了麻贵和梅国祯,将自己所遭遇的所有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请求两人的帮助。
  “眼下已经没有必要躲在这里了,麻大哥,梅公,陛下惨遭沈一贯背叛,现在被囚禁起来,更被逼退位,我要打回京师诛杀沈一贯救出陛下,但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小,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萧如薰红着眼睛握住两人的手,请求两人的帮助。
  麻贵很快就答应了。
  他只是一个武将,原以为自己将要在这里度过一生,结果却突然峰回路转,而且发生了这种事情之后,萧如薰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敌人,面对帮助自己到了这个程度的萧如薰,麻贵觉得没有什么理由不帮他。
  胜了说不定能恢复身份,败了也就死了,和现在这生不如死的没什么两样。
  他只觉得答应的那一瞬间,忽然有了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梅国祯想得稍微多一点,他本来已经心如死灰,打算在缅甸度过余生,但是却突然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沈一贯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是萧如薰的遭遇不可能是凭空捏造的,这件事情的确是发生了。
第七百九十六章
开动的战争机器(下)
  萧如薰和皇帝与沈一贯集团之间的矛盾居然以这样的方式进展到了这样的地步。
  这是梅国祯不曾预料过的。
  同样,他也没想到萧如薰居然有那样的胆魄,愿意帮助皇帝夺回权力。
  他更深一层次的想到,萧如薰若是举兵北伐,他所要面对的,将会是整个江南的士绅豪族,那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他真的能成功吗?
  但是转念一想,梅国祯知道自己的政治前途乃至于是生命,在整个大明都已经死亡了,被那些卑劣的乡绅给剥夺了,萧如薰如此作为,其实于他内心深处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他也为了守城对士绅豪族下手了。
  两人其实是一样的。
  大不了就是一个死,也比生不如死要好。
  梅国祯也点头答应了。
  麻贵的家人已经举家迁移到了缅甸,在萧如薰的庇护下生活,而梅国祯的家人则没有,于是为了保护梅国祯的家人,萧如薰决定让梅国祯改变姓名加入镇南军的北伐事业当中。
  麻贵想了想,觉得自己也改名算了,免得让萧如薰被人抓住把柄,到时候还会节外生枝。
  萧如薰一想,也对,于是便让两人自己决定,麻贵直接选择和萧如薰一个姓,改为萧贵,梅国祯也改姓萧,将自己的表字当作名,改为萧克生。
  麻贵直接编入军中,梅国祯则作为萧如薰身边参谋为萧如薰出谋划策。
  会议一直从上午开到下午,萧如薰才大概将事情分配完,等终于告一段落的时候,萧如薰才喘了口气,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放松了一直紧绷着的神经。
  袁黄看着露出疲惫之色的萧如薰,抿了抿嘴唇,到底还是决定把想说的话给说出来。
  他是做过官的,他知道萧如薰现在所做的到底是什么。
  “季馨,你真的决定了要讨伐沈一贯吗?”
  萧如薰睁开眼睛看着袁黄。
  “我还有别的路可走吗?袁公,我不会坐以待毙的。”
  袁黄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老夫知道,但是季馨,你若北伐,面对的将是整个江南的士绅豪族,他们在当地根深蒂固,关系盘根错节,虽然老夫知道他们多行不法之事,但是,他们也是大明的根基,你若铲除了他们,谁来做官?你在缅甸镇所招揽的这些市长之类的人,虽然精干,但也只是一县之才,大明何其广大,这几百人如何能起到大的作用?就算勤王成功,到底还是要开科举,还是要招揽读书人!”
  “这天下缺什么都不会缺官。”
  萧如薰冷冷说道:“我便不信三十万读书人里面每一个都是我的死敌,我也不信那些读书人的气节真的那么高,若是他们有气节,也不会只有宋部堂和老首辅两人为陛下殉难了。袁公,你还不了解那些人吗?钢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他们还能坚持气节吗?他们有气节吗?这一次,我不和他们讲道理,我要掀桌子。”
  袁黄张张嘴,一时间无话可说,梅国祯皱了皱眉头,开口道:“只靠杀戮是不能安定天下的,季馨,你若要讨伐沈一贯,必须要得到他们的支持,你总需要读书人为你做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你若攻城略地,把官员都给杀了,谁来替你治理地方?你杀了那些读书人家族,他们一个个盘根错节亲属关系谁也分不清,你将到处树敌,没有读书人的支持,你无法治理天下。”
  对此,萧如薰并不完全认同。
  天下有三个组成部分,上层,中层和下层。
  上层是高高在上的皇权,遵从皇权的军队是皇权最重要的附庸和盟友。
  中层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即士大夫和地主豪强,下层则是民众。
  纵观历史,国家强大的时候,无一不是上层强而中层相对较弱的时候。
  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强盛,将中层适当削弱使之弥补上层和下层就是必要的手段,因为中层一旦过于强大摆脱了上层的限制,国家就会出问题。
  法家权术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削中间补两端削两端补中间的动态结合,治官重于治民。
  将地主豪强士大夫阶层给控制住,不让他向上架空君权问鼎中央,不让他向下兼并土地欺男霸女凌辱百姓,又不让它过于衰弱而使得军队过于膨胀,这就是国家稳定健康的基石。
  三角形的模式稳如泰山,那么菱形模式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