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815

  刘黄裳帮他们逃跑的时候还给他们准备了平民的破衣服让他们换上好方便逃跑,眼下他们身上都穿着普通的衣服,就是他们的身材比较健壮,看起来不太像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难民,这有点难办。
  就这短短几天也不可能达到面黄肌瘦的地步,萧如薰只能是弄些尘土脏灰之类的使劲儿往身上弄,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这下子才算是稍微有点难民的样子。
  不过褚英的脑袋又出问题了,脑袋上没什么毛,就是后脑勺拖了一根老鼠尾巴,气得麻虎当场就要砍了那条金钱鼠尾,褚英抱着自己的脑袋拼命说不能不能,最后还是萧如薰折中,让褚英把脑袋用布紧紧的裹起来。
  反正这个时代这样做的人也不少。
  就碰碰运气吧!
  事实证明,有些时候还真是要靠运气才能继续往下走。
  萧如薰等人在热闹喧嚣的张家湾码头光明正大的走来走去也没有引起什么注意,码头货运繁忙,到处都是搬运货物的苦力和监工等人。
  萧如薰让麻虎去周边转了转,麻虎说不少人都在讨论之前夜里京城的响动,但是没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萧如薰思考了一下,考虑到沈一贯封锁京城的举动,这个时候,京师政变的具体消息应该还没有开始向外散播。
  他们还有机会。
  当机立断,萧如薰立刻找到了几个正在招募苦力的队伍,然后混到了某个队伍里面,挤出一副憨厚朴实的笑脸对招工的人说明了自己这四个人的问题,说这里实在活不下去了,只求到南边混口饭吃,不要钱。
  招工的船主一看他们身材高大,似乎还有点劲儿,又听他们说不要钱只求口饭吃,觉得也不亏,也没多问,更没问他们有没有路引,就答应了。
  四人顺利混到了一支三艘船组成的商船队里面,这商队的目的地是镇江府,萧如薰一合计,正好,于是扛了一个时辰的货物,然后就跟着船队一起顺利上船了。
  船主看他们四个像是有点力气的人,就给一人发了一根木棍,说给他们加点粮食,让他们跟着护卫船只,萧如薰立刻点头答应了。
  船队驶离港口进入河道之后,萧如薰站在船尾远望,忽然间听到了从那儿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具体是什么没听清楚,反正有不少人都在吵吵闹闹的。
  或许是京城发生政变的具体消息现在才传到这里。
  “前天夜里那阵动静可一点儿都不小,从那边过来的人都说看到了好多军汉往京城去,好像还有不少道路被封锁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估摸着不是什么小事,那可是京城,要是出了事情绝对不是小事,幸亏咱们走得快,不然也不知道要造什么灾,这趟货跑完,今年就不来北边了,不安稳。”
  “谁说不是呢?山西那边打仗刚刚打完,朝廷才搞了献俘仪式,这才安稳几天啊就又出事儿了?这天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安生点儿,让咱们好好的做个生意。”
  “还是去南边做生意吧!南边虽然东西贵一点,但是安全,这年头,有钱还不行,还得有命花,到时候就算是有钱了,但是没命了又有什么用呢?”
  “有道理啊!要是命都没了,要钱有什么用呢?”
  船主站在船头和一个大概像是算账先生一样的人交谈着一些沉重的话题。
  萧如薰默默无语。
  此时此刻,他只能感叹自己的好运气了,除此之外,还能如何呢?
  从这样的局面中脱身而出,真的只能用运气来形容了。
第七百九十章
抵达镇江
  萧如薰找船上的老船工问了一下,得知从大运河南下,从京师到镇江,大约有两千多里的路程,按照船行航速,若是不遇上逆风天气,船一昼夜可以行使四百多里。
  也就是说,按照最理想的状态去分析,大约只需要五昼夜的时间就可以从通州抵达镇江府,萧如薰很清楚的记得缅甸的商船有一部分是顺着长江直接进入,然后分别在沿途几个大型城市停靠做生意的。
  其中就有镇江府,不少船只都会在镇江府停靠,买点东西或者卖点东西什么的,镇江府本身也是京杭大运河的港口之一,商业非常繁荣。
  萧如薰又算了一下,朝廷换皇帝这种事情肯定要第一时间往外散布消息,而刘黄裳把自己放出去的时候正好是政变当天,眼下过去一天,消息才传到了通州。
  可想而知,沈一贯就算是用六百里加急往南边传递消息,至少也要十来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南京,把消息送到南方,若沈一贯也用漕运的方式把消息传递到南方,那留给自己的至少也有两天时间。
  只要这段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萧如薰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的时间差做到很多事情,至少,沈一贯休想抓住自己,自己可以顺利逃回缅甸。
  而两人再一次面对面对的时候,应该就是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了。
  面对这种情况,萧如薰毫不怀疑沈一贯一定会尽快对缅甸镇动手,把自己的根基铲除掉,好让他的政府稳坐天下,眼下他需要担心的事情很多,要说集中全力对付缅甸镇的话,估计是办不到的。
  而且萧如薰有一个最大的优势。
  朝廷根本不知道缅甸镇的真实实力。
  士大夫们习惯性地把岭南以南的地区称作蛮荒之地,而缅甸更是在岭南以南的以南,在他们的意识里,更是蛮荒之地中的不毛之地,这种地方值得关注吗?
  几年不收税就能体现出士大夫们对缅甸的轻视,而这就是萧如薰最大的依仗。
  士大夫们或许知道镇南军有三万人的编制,可是他们不知道,眼下,完成了扫荡孟族任务的镇南军的人数起码在五万以上。
  若是萧如薰一心想要扩军,以他这几年在缅甸搞的建设和储备以及缅甸的人口组成,一个月内拉出十万军队并且保证半年的军需供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感谢士大夫们的馈赠,抵达缅甸的难民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男子,女子和幼儿老人非常非常少,因为他们早就在逃难的过程中死掉了,能活下来抵达缅甸的大部分都是较为强壮的青壮年男子。
  虽然萧如薰也通过各种方式从各地收集年轻女子入缅甸给缅甸的大量剩男婚配,但是那也不会改变缅甸大部分人口都是适合服役的青壮男子的局面,而就萧如薰自己在缅甸的仁义之名,一声令下,十万军队都凑不出来吗?
  沈一贯千算万算,也算不出缅甸镇的真实实力到底在什么地方,他们知道萧如薰能打,知道萧如薰会统兵练兵,但是他们不会知道缅甸的发展潜力有多大。
  萧如薰和沈一贯之间已经没有任何调和的可能,沈一贯一心想要杀了萧如薰,萧如薰也一心想要杀了沈一贯给那些惨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眼下是不打就不能活的局面,他们可以歪曲事实,说萧如薰是叛逆,萧如薰也能通过大规模宣传的方式反唇相讥,将他们伪善的面目揭露出来。
  不仅如此,还要大曝光,玩舆论战,不仅曝光沈一贯逼君退位,更要把正德皇帝的死给扣在他们头上,不管是真是假,就要往他们头上扣,让全国舆论大哗,让他们自己怀疑自己,自己混乱起来。
  如此,萧如薰就能打着奉天讨逆的名号,打着救出朱翊钧的名号进行师出有名的北伐。
  和平演变是不可能了,只有用最原始也是最方便的方式,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沈一贯的老巢就是浙江一带,浙江南直福建这一带也是江南士绅集团的老巢,他们的根据地,萧如薰现在都忍不住的想要看到沈一贯知道自己的老巢被毁掉之后是何等的痛苦了。
  地方军队不可能是镇南军的对手,那若是地方士绅拼死反击呢?
  打土豪分田地真是一个好口号。
  均贫富也是一个好噱头。
  你说我是叛逆,我也说你是叛逆,以讨伐叛逆和从犯的理由做这种事情,真的是无话可说的。
  复仇的烈火在萧如薰的胸膛中熊熊燃烧着,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也不想管那么多了,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沈一贯生不如死。
  当然,在此之前,还有不少事情要去做。
  在萧如薰的期盼下,连着三天,船只都是顺风顺水的,航行速度极快,一下就越过了山东进入江苏北部,期间船只被检查了几次“路引”,但是萧如薰看到了,船主给那些官员塞了几笔银子,就过去了。
  在山东境内的时候,萧如薰还看到了一大票往北边运送粮食的漕运船,吓的船主直接把船开的远远的停了下来,愣是等官船全部走完了才敢继续往前走。
  萧如薰又和老船工打听,得知这都是被逼的,漕运河道大多数平缓,但是路过水闸的时候也会有倾覆或者船破的危险,而船只受损粮食沉底是要追究责任的,于是就有军汉想馊主意。
  他们把一些破船故意往一些好端端航行的商船身上凑,只要磕碰到了就说是商船毁了漕运船,非要他们赔钱,不赔钱的话就抓走。
  幸好,这一次没遇到不讲理的军汉,看那些船的样子,好像非常着急往北边送。
  第四天晚上,船队遇到了一小批水匪试图打劫,被正好轮班守夜的萧如薰等人三下五除二收拾掉了,船主对此大为感激,还请萧如薰等人吃了一顿肉。
  第五天,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是船只终究没有停下来,终于,第六天拂晓,船队抵达了此番航行的目的地镇江。
  萧如薰四人深深的感到自己的幸运,下船离开之前,对船主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你们不是关中难民吧?”
  船主忽然露出了有些神秘莫测的笑容。
  萧如薰眯起了眼睛,身后三人面色一变。
  “我走南闯北那么多年了,像你们这么壮实、身手还那么好难民还是第一次看到,而且看你们的本事,估计是军伍中人吧?”
  萧如薰开口问道:“船主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只是说一下而已,我走南闯北多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情没遇到过,大家自是有缘,路某人谢过四位好汉出手相助了!”
  船主朝着萧如薰等人拱了拱手。
  萧如薰心头一松,便也朝着船主拱了拱手。
  “多谢!”
第七百九十一章
再遇陈龙正
  镇江府是个人口大府,由南往北看,是京杭大运河的枢纽之一,由东往西看,也是长江水道的港口之一,这样便捷的地位让镇江府具有很好的发展商业的潜力。
  在整个江南,像镇江府这样的地方很多很多,富庶的商人们带着万贯家财在这里做生意,吃喝玩乐,过着人间天堂一般的生活,要是按照原本那个世界的历史轨迹来算,一直到五十多年以后,这种纸醉金迷的舒适环境才会结束。
  因为满清打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