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815

  一般来说吧,打了胜仗加封爵位很正常,没什么说的,群臣也给本次有功之臣在拟定赏赐和加爵,也打算给萧如薰赏赐点什么东西,正打算和皇帝商量。
  但主要是皇帝的要求很过分,对萧如薰,他不仅要加国公,还要加秦国公的爵位,你说这不是乱来吗?
  按照东周列国来,太祖开国,功劳最高的徐达也才是魏国公。
  按照美称来,成祖靖难,功劳最高的也就是定国公和成国公。
  萧如薰功劳是高,但是能高过徐达开国之功吗?能高过蓝玉捕鱼儿海大破北元之功吗?
  也不至于到秦国公的地步吧?
  秦,是儒门子弟最不喜欢的一个国家,但是却不能否认秦国是东周列国的最强者,是数百年纷乱之后最后脱颖而出一统华夏的最终胜利者,所以后世封爵,秦非公爵和王爵不封。
  大明有秦王,那是按照血缘关系来的,宗法在上,群臣管不到,可是这功臣你不能乱来的,要有个亲疏之别的!你不能随心所欲啊!
  秦是爵位封号中最重的一个,徐达那么大的功劳都没有得到秦这个封号,开国的功劳都没有得到这个爵位,你却要给萧如薰封秦国公,这……
  你要知道,当初太祖不给徐达封秦国公,其实也有着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当过秦国公这样一个原因,有了忌讳了,所以后来宋朝做秦国公的都是宗室子弟,外姓者主动避让。
  元那就不说了,蛮夷王朝不值一提,咱们大明是中原汉家正统,当然要按照正统规矩来,你给他一个皇帝曾经封过的爵号,意味着什么你自己心里没点数?
  朱翊钧的意思是萧如薰为大明斩首敌人数十万,为大明歼灭敌军不可计数,屡次力挽狂澜,为大明不世出之名将,这一次甚至一战擒获北虏贵族一百三十六人,更一战歼灭了数十万北虏,给大明解决十年边患,那么多的功劳不够吗?
  这么大的功劳不给个国公意思意思,难道叫天下人觉得我大明苛待功臣?
  天下人觉得大明苛待功臣,那骂得可都是皇帝!失掉人心的也是皇帝!不是你们!
  给他秦这个封号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出身延安萧氏,延安在战国时候由魏国割让给了秦国,属于秦国领地,给他封秦国公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你们还要说什么?
  内阁诸臣则是咬死了“秦国公”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被封的爵位,后世中原正统王朝为臣者都不应该接纳这个封爵号,否则就是不臣,不是为人臣者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不接受皇帝的意见。
  朱翊钧不爽了。
  臣不臣是你们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你们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
  我说他是我的臣子他就是,我说你们是叛逆你们就是!
  容得了你们说三道四吗?这天下还是不是我大明的天下?
  看什么?看我不爽?来来来,我把砍了,换你们谁来做皇帝好不好?那你们就说了算了!
  被皇帝这样怒怼一顿,内阁六部诸臣自沈一贯以下皆汗如雨下面如白纸,连忙跪下称不敢,叩头不止,朱翊钧冷哼一声让他们滚蛋,群臣讪讪而退。
  回到内阁之后,诸臣还是惶恐难耐,沈鲤想找找存在感,便黑着一张脸就说绝对不能让皇帝封萧如薰为秦国公,那这世道就要乱了,这根本是没有道理可循的!
  蔡国珍也连连摇头说不可能,他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合礼制的,这将士立功授赏应该由群臣商议礼部拟定,然后再由皇帝圣裁,现在皇帝别的不说直接就要秦国公,这简直就是藐视宗法嘛!
  沈一贯眯着眼睛看了看蔡国珍。
  “方才陛下问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
  沈鲤和蔡国珍被这一怼,顿时不说话了。
  接着沈一贯看向了宋应昌。
  “宋部堂,你说呢?”
  宋应昌一脸为难,捻着胡须皱眉道:“萧镇南所立功勋的确是成祖以来未有,斩首十万,斩北虏三十万,十年之内北虏不复为患矣,这样大的功劳若是不重赏,天下人之非议的确非我等所能承受,但是这秦国公,实在是……”
  宋应昌虽然很欣赏萧如薰,也支持萧如薰更进一步,但是秦国公这个封号实在是有点僭越了。
  沈一贯看了看宋应昌,然后移开了视线,又看向了余继登。
  “余部堂,你说呢?”
  余继登抚着胡须,一脸的不满:“陛下这也是太轻率了,秦国公之爵位,唐之前不过是最美,但唐太宗曾居于秦国公爵位,彼时是宗室,后来是皇帝,皇帝曾受封过的爵位,怎么能给外姓之人呢?咱们大明功劳最大的莫过于魏国公定国公和成国公,魏国公开国之功尚且未能得封秦国公,萧如薰之功虽大,却也不至于到秦国公的地步,若非要封国公,赵国公也可,燕国公也可,唯独秦国公不可。”
  沈一贯微微点头,又看了看署户部尚书赵世卿。
  “赵部堂,你说呢?”
  赵世卿是沈一贯提拔的,自然明白沈一贯的意思。
  “且不说秦国公是僭越,但说萧如薰这般大张旗鼓的派人进京献捷献俘,难道就不是太嚣张跋扈了一点吗?打胜仗固然可喜,但是闹得满城风雨,人人都在谈论此事,都在夸赞他萧如薰,这就是他的要求吗?他年不过二十八,做了镇南侯,做了总督,统帅十几万大军,现在又要封秦国公,这是顶级爵位了,以后他若还立功,还能赏什么?现在就这般嚣张了,等真的做了秦国公,那会何等嚣张?还有啊,若是他麾下那群骄兵悍将都学着他的样子,在我等面前嚣张放肆,那我等难道还要低下头来应承他不可?”
  蔡国珍又说道:“且不说别的,陛下要封他秦国公,这个事情,关系的可不仅仅是咱们文臣,那些勋贵又该如何看待?魏国公一家镇守南京,暂且不说,定国公家如何看待?成国公家如何看待?一个二十八岁的小儿一转眼间就要踩在他们头上变成大明第一勋贵,这也有些太过了吧?”
  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诸位大佬都连连点头。
第七百二十二章
千里之堤的空洞
  就在这个时候,石星也来了,他刚才去把具体数目交给了皇帝,现在才赶过来。
  “陛下要给萧镇南加秦国公爵?这……”
  看着在座诸位一脸便秘的样子,石星便知道大家也在为此事烦恼着。
  “正好你也来了,石部堂,你觉得此事该如何看待?”
  沈一贯询问石星。
  石星面露犹豫之色。
  “此事不好说,我有意劝说陛下,封公爵可以,但是不能封秦,可以封其他国名,或者干脆给美封,无论哪种,都比秦要好,可是陛下似乎非常坚定,一定要秦,这,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啊……”
  沈一贯点了点头。
  除了被排除在外的工部和都察院之外,其余各方势力的意思他都明白了。
  大家基本上都反对,只是分温和反对派和激进反对派而已。
  沈一贯又起身面向如同一尊大佛一样一言不发闭目养神的赵志皋。
  “首辅觉得,内阁该如何回复陛下呢?”
  赵志皋闻言稍微睁开了一下眼睛,看了看沈一贯,又看了看其余诸人,然后又把眼睛闭上了。
  “沈阁老是次辅,次辅自己决定就好,老朽累了。”
  赵志皋闭口不言,什么也不说。
  沈一贯暗骂一声老狐狸。
  他不说,又该以什么样的名义去反驳皇帝呢?
  说实话,沈一贯一点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和皇帝起冲突,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即使知道了皇帝的打算,他也打算和皇帝假装和谐,非必要的情况下都要隐忍不发,绝对不能和皇帝正面冲突,此时此刻,他需要皇帝的支持。
  但是皇帝的做法实在是太过了,秦国公,那是个非常敏感的封号,唐太宗李世民担任过秦国公,战国七雄也是秦笑到了最后,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意义非凡,不能轻易授人。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萧如薰的意思也很明显,现在就是在造势,在给军队在给军人在给他萧如薰自己造势,要让以萧如薰为核心的军方势力崛起,给他铺平道路,让他具备和群臣一争高下的实力和威望。
  要从根本上动摇文官维持的现有体系,要让武将重新具备和文官分庭抗礼的能量,把萧如薰高高捧起,竖成一面旗帜,同时也是在警告沈一贯——别动他(我)。
  他们都预料到了沈一贯为首的文官可能会在这个时刻想办法打压萧如薰,所以才弄出了这样一出,在全城百姓面前给军队刷脸,大大刷了一波好感,引领了一波舆论,使得现在的舆论非常倾向于萧如薰和军队。
  和群臣斗法那么多年了,朱翊钧第一次学会利用舆论和群臣对着干,还是率先抢占舆论高地,打了所有文臣文士一个措手不及,让所有文人都目瞪口呆——还有这种操作?
  但是同时,已经百余年未曾雄起的武将势力突如其来的有了崛起的势头,让没有应付这种情况经验的文人们猝不及防,直接就让武将势力抬头,这个时候,萧如薰要是回来,必然会引起全城轰动!
  那个时候,还能如何对他下手?
  不要脸了吗?
  不要命了吗?
  沈一贯暗恨自己没有预料到这一招,没有把萧如薰真的当作同一个阶层的对手看待,只是觉得自己掌握了先机,从而有点放松警惕,却根本不曾料到萧如薰压根儿不按照套路出牌。
  一个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对手是很可怕的,至少在沈一贯看来是这样的。
  下一次萧如薰出现的时候,应该是满城轰动,鲜花与掌声,赞美与歌颂,而且更重要的是,萧如薰此番的奏功表当中罗列的一连串武将的名字,代表的都是此时此刻心向萧如薰与他团结在一起隐隐向着群臣施压的武将们。
  那一连串战果辉煌的武将啊……
  几乎都能重新形成一个以萧如薰为核心的新的军功勋贵集团。
  第一次越过了文官系统在皇帝面前刷脸的感觉真是愉快,这种愉快的滋味只要尝到一次就会上瘾,无法忘怀。
  文官们严防死守的关键防线上,似乎就在这个时候被突破出了一个小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沈一贯深深的明白,一条大堤只要有一处缺漏,就会有崩塌的危险,而萧如薰正在这条大堤底下哈哈大笑着挖洞。
  以他为核心,一个崭新的武将团体似乎正在成形,而这一切,都是当初那些应允了他的总督之位的文臣们所不曾预料到的,谁都不知道萧如薰究竟是怎么只拿着一张王牌却打出了通杀的牌局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