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815

  于是乎,明耶娑基答应了袁黄使者的要求,组织军队,准备配合明军的军事行动,逐步收复失土。
第六百八十一章
混乱的局势
  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十三日,赵虎再次率军大破一万孟族联军,孟族联军损失惨重,狼狈败逃,丢了三个部落给赵虎,赵虎也无法继续进军,只能原地看守消化这些战俘,等着袁黄的主力赶到再行前进。
  之前袁黄也告诉赵虎不要进军太快,要给对方集结主力的机会,一举击破他们的主力,免得多次征战还收拾不了他们的主力。
  明军在南疆的推进十分顺利,胜利指日可待,而在京城,沈一贯领导、蔡国珍主持之下的京察也在稳步推进之中,杨俊民被放倒之后,晋系如惊弓之鸟,然而没等他们做出反应,他们就挨个儿被请去喝茶了。
  那种一喝就走不了的茶。
  这个时候的文官其实不用说什么派系,只要是个有点职权的官员,尽管去查,查不出问题来那真是咄咄怪事,查出问题来才是常态。
  所以每到京察之年,官员们总要小心翼翼的严阵以待,就是害怕自己所在派系因为政治斗争失利而导致自己被查,然后丢掉职位,丢掉大好的前途。
  说穿了,大家其实都是有问题的,谁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贪污手段,大家都一清二楚,只是不说,因为时候没到,还没到需要整你的时候。
  京察就是时候到了,可以说了,可以反攻倒算了,可以开始干活儿了,而且一查一个准,分分钟解决你,所以大家伙儿实在不是没底气,而是底气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用钱开路的晋系官僚自然也是如此。
  大明各派系之间的官员用什么方式贪墨,用什么方式勾结,用什么方式吃回扣,其实都各有一套章程,彼此之间清清楚楚,需要打击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乱开弓。
  蔡国珍作为个中老手,基本上是百发百中的神箭手,第一箭就射中了杨俊民,之后屡次开弓就没有失过手,对晋系官僚在朝中的中坚力量大举出击,一连拉下马十二名晋系官僚。
  如果此时此刻晋系还在以为蔡国珍是为了入内阁而不顾一切、要开大招无差别攻击朝臣的话,那可就真白瞎了张四维这些人那么多年以来培养出来的晋系官僚团队了。
  蔡国珍这是在开大招攻打晋系啊!
  没看到这些天倒下的除了十二名晋系官僚之外,就只有一个辽东系的小吏吗?其余还有二十多名晋系辽东系的官僚被隔离审查,只有三名外系官员因为名声太差,同僚都看不过去了,而被蔡国珍顺手拿下。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晋系官僚开始人人自危,而当他们打算反击自保的时候,却愕然发现自己没有反击的手段了。
  杨俊民一开始就被拿下了,接着是中层的中流砥柱了,现在中层混乱,下层人人自危,晋系官僚已经找不到反击的办法了,往日里那些和晋系友好的官员仿佛一夜之间变得陌生起来,晋系似乎成为了朝中的孤儿。
  朝中局势混乱,人人自危,而就在此时,来自于四边总督萧如薰的一份战报给这场京察风暴平添了一丝紧张感。
  已经被朱翊钧下令斩首的扯力克在兵败之前大举邀请北虏诸多部落南下,如今扯力克虽然已经束手就擒,但是这些意欲南下的部落却刚刚抵达长城之外,预计人数不下五十万,可战之兵起码十万起步!
  刚刚结束一场十万人北虏南下的山西大同之役,这边却再起一场十万人之战!
  萧如薰来不及做诸多调遣,只能以战止战。
  他表示自己将征调四镇之兵十万于大同齐聚,向朝廷表示自己死战到底的决心,必不将北虏一人放入大同之内,力保大明北疆不失。
  不过眼下实在是缺乏军资用具,请朝廷大量拨付,尤其是盔甲弩箭火药铅子火绳,多多益善,嗯,当然还有犒军所用银两,这可是维持士气的重要手段。
  内阁接到这封战报之后,沈一贯深感问题之严重,除却蔡国珍继续全力以赴的清剿晋系势力之外,其余大佬们再次齐聚内阁商讨问题。
  不知何时起,中国的文官们拥有了一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特殊属性,这种属性极易传染不说,还极易传承,每到王朝中后期或末期,总有一批又一批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之人,将内斗看得比外战还要重要。
  这一属性也不知是从何开始发展的,大抵是从北宋开始崭露头角,南宋时期发扬光大,明中后期在全面继承的情况下推陈出新,等到了南明时代就抵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那真是“宁可把国家拱手让给外夷,也决不让给我的政敌”!
  何等豪情壮志!
  壮士!
  眼下大明朝的文官们正处在“推陈出新”的情况中,还没有进化到那种丧心病狂的状态,姑且还能维持政府的运转,但是不得不说,大佬们此时此刻更想做的事是清算晋系,而不是关注战事。
  “北虏实在是可恨之极!十万南下不够,又来五十万!这是打算把大同当成他们的牧场了吗?!”
  石星对待北虏问题素来强硬,眼下也指望着萧如薰的战功更高一些,好推动他的入阁,为他入阁造声势,所以在清算晋系的时候,也不免也帮助萧如薰造造声势,等水涨船高把自己推入内阁。
  石星起个头,剩下来的大佬们也一个一个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总而言之就是口诛笔伐,等到核心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显得有些言不由衷。
  沈一贯还是理智一点的,知道自己现在最该做的是什么,内斗归内斗,不能让北虏进来掀桌子,否则自己也会被皇帝怀疑能力,眼下自己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已经骑虎了,不能下了,也没想着下。
  “北虏可恨,所以才要痛击,眼下比之前要好的是,萧镇南在统兵,萧镇南堪比国之长城,由他统兵抗敌,我等自然不用担心北虏南下,只是萧镇南所说军械物资银两,我等还需想想办法才是。粮草固然可以用那些藏粮洞的粮食支用,但是打仗总需要军械物资,需要盔甲和火药铅子,还要弩箭,还要火炮,还要赏赐的银两,这些缺一不可,诸位都说说,怎么个章程。”
  沈一贯看向了石星。
第六百八十二章
抄家
  看到沈一贯意味深长的目光,石星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兵部能拿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拿出来支援萧镇南抗敌,火炮,火药,铅子,火绳,弩箭,盔甲,各地武库里面能拿出来的,兵部一定拿,只是这运输的费用,还有犒军银两,就不是兵部能拿出来的了。”
  石星自然支持萧如薰,兵部能拿出来的他都可以拿出来,全力支持萧如薰打胜仗,但是其他的问题的确不是他能办到的,他兵部的经费也不是用来发赏钱和运输的,那是户部核算之后从国库拨付的。
  而眼下,户部负责人杨俊民被打倒,户部诸多官僚正在被隔离审查,整个户部处在暂时性的停摆之中,没人管事,只有几只小虾米还在值班,焦头烂额的配合蔡国珍调查,情况十分尴尬。
  而国库就更加尴尬了,户部没人上班还能补人进去,关键点在于人,而中国从古至今就不缺做官的人,但是国库的关键点在于银子,国库里没银子了就真的没有银子了。
  前线将士在打仗,他们那么拼命的打仗,说白了,无非就是为了银子和升职,升职无所谓,朝廷有的是职位可以升,但是随着职位升迁所必须要配套增加的银子也是不能少的。
  除此之外就是首级功劳,国朝规定砍下北虏首级是首级功劳的最上等,嘉靖年间还是三十两银子一颗北虏人头,眼下已经涨到了五十两银子一颗北虏人头,行情见涨。
  偏偏萧如薰能打,但凡干仗就没有输过,之前那十万北虏被萧如薰摁在地上捶,捶下来一万多颗首级,后来北上大同灭掉好几个北虏南下部落,又是好几千颗战兵首级。
  眼下又是一大批北虏南下,打胜仗几乎是没什么疑问的,再干一场,那搞不好就要将近三万颗首级了,单纯算赏钱的话,那是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事儿!
  当然也有不少人选择用首级换升职,比如一般武将和基层军官都更加倾向于用首级换升职,他们会用银子从基层士兵手中买首级用来升官儿。
  强抢的也有,有些军官用强权抢夺士兵手里的首级,这种情况在萧如薰军中发生过几次,萧如薰知道之后,犯事军官被萧如薰当着全军的面斩了。
  一共五个犯事军官,还有一个军功颇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再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那么多的首级,算上银子,那可真是一笔巨款,真的很想让人降价,降回到嘉靖时代的水平。
  但是大佬们都清楚,除了萧如薰之外,国朝没有其他将军可以获得那么多首级,萧如薰是个例,只有一个。
  大部分将军一年都不见得能到五十个首级,你要是强行降价,萧如薰这边会不会产生不满先不说,其他边将首先一定会怨声载道,军心浮动,到时候也会消极避战,恐怕损失更大。
  所以降价这个事情就没有被考虑过,可是即使不要一百五十万,几十万银子还是要准备的,毕竟大军获胜,总要犒军吧?
  银子从哪儿来?那空空如也的国库吗?
  沈一贯亲自主抓户部账册审核这件事情,目前得到的讯息已经是触目惊心的了,而且除了晋系官僚的那一部分,其他的部分都不能给皇帝看,这是肯定的,而就晋系官僚目前所做的这一切看来,他们诛九族都够了。
  这些话先不说,银子确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个时候皇帝正在暴怒之中,谁也不敢拿这个事情去叫皇帝掏银子犒军,生怕皇帝一怒之下把他们也给顺手搞掉,这剿灭集团内也有竞争的。
  沈一贯看了看各位默不作声的大佬,叹了口气。
  就算搞掉了晋系,其他派系也不是吃素的,和自己未必一条心,很多事情要自己去当马前卒,他们在背后使劲儿捞好处,带头的总是最瞩目的,这下子,自己是真的无法回避了。
  “抄家吧!”
  沈一贯又叹了口气,无奈的把最后的手段拿出来了:“奏请陛下,着锦衣卫抄家,抄家所得古玩玉器一并发卖,同所获银两一起,押运边关犒军去!”
  抄家。
  这是每一个官员都不想听到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抄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需要不少大佬的允许和皇帝的支持,此番为了保证军费,沈一贯不得已拿出了这样的招数。
  沈鲤艰难的咽了口唾沫。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是他所无法预料到的,万历二十六年,大家好像都浮躁了很多。
  “真的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沈一贯看了看沈鲤,意思很明确——到没到这个地步,你心里还没有点逼数吗?我的沈阁老?
  沈鲤尴尬的移开了视线。
  他的心里自然是有数的,至于有此问,实在是对于沈一贯等人酷烈狂暴的手段有点心悸。
  这才京察开始多久就要抄家了?你们能不能稍微做做样子给外人看看,不要让别人以为你们是穷疯了才搞这场京察的,你们到底知不知道眼下朝廷内外对你们的行为感到惧怕?
  这一点沈一贯也是明白的,但是他更加明白打蛇就要打死,不能给他们苟延残喘的机会,一定要一棍子打死,否则会生出诸多变数。
  如今用共同利益绑起来的派系同盟只是为了清算晋系而存在,晋系一旦被打倒,他们之间也会生出诸多龌龊,别的不说,眼下就已经产生龌龊了,沈一贯已经开始警觉了。
  不得已,只能用被抄家的晋系官僚们的“血汗”钱来安抚军心了。
  毕竟眼下军队是第一位的。
  “眼下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只能以抄家筹措一笔银子做军费,不然,那五十万北虏可不会同我等讲道理,全力支持萧镇南吧!总要把这个坎儿给度过去,等这些北虏被灭掉了,剩下的就容易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