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815

  王世扬吐血晕厥,把总督大权临时托付给了萧如薰,萧如薰接过了总督之权,就等于是接过了王世扬的责任,要是晋王在王世扬醒过来之前被北虏所害,那么萧如薰就该掉脑袋了,就算不掉脑袋,也得削职为民了。
  因此萧如薰火急火燎的下令李如松立刻整顿兵马,但是此时手下没有多少兵马,不能留很多人镇守太原维持秩序,萧如薰又担心自己离开以后太原会重新混乱,就在此时,王辉带着步卒赶到了。
  萧如薰长吁一口气,把太原防务和重建工作交给了王辉暂时代理,然后又将那副藏粮图交给他,嘱咐他一旦缺粮就动员太原百姓去运输粮食,可以暂保无虞。
  临行前,萧如薰看着来来往往的太原民众,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将王辉找来,对他细细嘱咐了一些自己在意的事情。
  “这些粮食给这五六万帮着重建太原的难民吃粥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你要记住,你要细心观察这些来吃粥的难民的数量,并且着人统计每日耗粮,一旦来吃粥的难民数量出现大幅度的增加,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你要在地上寻一些砂土,将尘灰洗去,留下些能肉眼看着的砂子,然后将砂子和米粮和在一起煮粥,再放粥,不管他们有多少怨言,你尽管这样做,如此,这些粮食就可以坚持到大战结束。”
  王辉不明就里,询问萧如薰为何要这样做。
  “我已遣人开始统计帮忙干活的难民的数量,记录他们的名字,然后按人头放粥,但是我担心会有一些好吃懒做的懒汉,见官府放粥,自己明明有粮食,但是也要趁乱来这里混一碗粥吃,吃完就走,也不帮着干活。若是如此,这些宝贵的粮食可就平白浪费了,但是若是往其中加一些砂子,则情况大为不同,来帮着干活的难民虽然口出怨言,但是依然会吃下去,因为他们没得吃,必须要吃,不吃就饿死,所以把砂子挑出来,把粥吃下去也就是了。而那些自己有粮食但是也想来混一碗饭吃的懒汉和刁民,吃一次砂子吃了亏,就不会再来第二次。如此,便可保证来吃粥的人全部都是没饭可吃的需要这些粥饭来吃的人,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帮到需要帮助的难民了,毕竟咱们手上的粮食也很珍贵,不能觉得现在多就滥用。”
  王辉恍然大悟。
  “难怪历年来地方遭遇灾荒的时候,朝廷的救济粮都不顶用,以往还以为是各级官员层层剥削了,现在想来,怕不仅仅如此吧!”
  萧如薰点了点头。
  “我华夏之民众多,多勤劳肯干的,但也有市井油滑爱占小便宜的,某地发生灾荒,朝廷派救济粮,地方也有善人设粥棚放粥,来的固然有没饭可吃的难民,但是却也有不少卑劣之徒假装难民来蹭吃蹭喝,将灾民的救命粮给吃掉。更可恨的是,这些人多数有组织,都是一些地方不良商贩组织流氓地痞懒汉,就是想着尽快吃掉救济粮,让难民没粮食可以吃,就只能买他们的高价粮食去吃,上面官员剥削,下面还有这等人浑水摸鱼,灾情才愈发严重。”
  王辉认真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末将明白了,末将一定会按照提督的命令,尽力去做。”
  萧如薰点点头,而后又有些不放心的开口道:“砂子不可太小,否则吃下去没感觉,砂子就留在肠胃里,不能消化,那很危险,也不能太大,不然一挑就挑出来,那些无赖懒汉还是会来吃。要那些中等大小,不大不小,数量多,但是花些功夫就能挑出来,这样是最妥当的,但是要记住,要用水洗去尘土泥巴,不然吃了粥闹肚子,一个两个无所谓,一两百三四百,你的麻烦就大了。自然,若是有人蓄意闹事,图谋不轨,意图煽动百姓夺取粮食的,就地格杀,绝不姑息,这批粮食是太原百姓的救命粮,有粮才能稳定人心,断不可被一二懒汉坏了大事,杀一儆百是有必要的。”
  王辉一一记下,细细复述,萧如薰才放心,把太原城和数十万百姓交给了王辉和三千兵马,自己带着李如松和主力骑兵部队火速南下,而带着重型武器的步卒则紧随其后,也往祁县去赶。
  在萧如薰的设想里,北虏往西走了好一些路程才突然折道南下,不管目标是不是祁县,若是此时火速赶赴,想来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只要赶到了祁县,萧如薰和李如松等人的脑袋就保住了,就安全了。
  至于北虏的目标是不是祁县,萧如薰表示怀疑,对于北虏南下的目的,他也表示怀疑,他有自己的猜想,所以他打算观察一下北虏的动静,认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他想知道这些北虏到底是不是冲着晋商大户的聚居地而去的。
  因为祁县也是晋商大户的聚居地之一,如果北虏南下的目的就是晋商大户的聚居地,那么这些北虏的行动就可以掌握了。
  平遥,蒲县,平阳,这些晋商大户的聚居地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不能让他们继续肆虐下去了,虽然萧如薰也希望这些晋商大户直接被人道毁灭,但是百姓是无辜的,北虏一路烧杀抢掠,损失最惨重的还是百姓,要是整个山西都被打废了,那毁灭晋商的代价也太大了。
  一路奔驰,连夜行军,晚上萧如薰都不让略显疲惫的士兵们休息,而是放慢速度连夜赶路,如此紧赶慢赶,多亏一路平坦少曲折,萧如薰终于在第二天辰时三刻赶到了城门紧闭的祁县县城。
第五百六十六章
幸运的朱敏淳
  今时今日,这一代的晋王叫做朱敏淳,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万历十三年袭爵,至今也有十三个年头了。
  从小到大,朱敏淳安安稳稳的在太原长大,享受着明朝廷丰富的供给,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还能享受到超然的政治地位,当然了,实际权力是没有的。
  太原是兵家重地,朱敏淳从小到大当然没少见过军队,人在少年时总是向往过金戈铁马的生活,朱敏淳也不例外,尤其是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当初自己的祖先,第一代晋王的赫赫声威的时候,更是十分的羡慕。
  不过随着年岁愈长,他也愈发的了解作为一个大明的王爷,吃喝玩乐不闹事,安安静静生孩子,这就是最好的王爷了,国朝不需要一个精明强干能文能武的王爷,过去不需要,现在不需要,未来也不需要。
  上一个这样的王爷是朱宸濠,后来他造反了,再后来他死了。
  上上一个这样的王爷是朱棣,后来他造反了,再后来他做皇帝了。
  所以啊,大明朝的王爷,要想安生,要想顺利袭爵,就要安安稳稳的吃喝玩乐,享受奢华的生活和待遇,过着猪一样的日子,却能享受人一样的待遇,唯一需要你做的就是努力生孩子,把爵位传下去。
  当然了,你如果还能稍微体恤一下老百姓,不要各种折腾的欺压百姓,放纵王府里的奴隶去欺负老百姓,那就是天大的恩情了,百姓会感激你的,朝廷也会赏赐你的,当然,你如果硬是要欺压百姓欺男霸女……
  不好意思,朝廷正愁没有办法削藩呢!
  朱元璋出身贫农,宗族思想十分浓厚,对官吏则是满满的仇恨,正是他拉开了大明朝皇帝和群臣相互敌视的序幕,他定下了有史以来最低的官吏俸禄,也定下了有史以来最丰厚的皇室俸禄。
  他只有二十六个儿子,遍封天下也耗不了几粒米粮,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明皇室数量剧烈的膨胀起来,到了宣宗英宗时代,明皇室的俸禄已经成为了明政府的巨大财政负担。
  改是没法儿改,牵扯面太多了,文官集团没那个胆子和心思,但是又不能放任皇子皇孙们把国朝的税收吃得一干二净,于是文官政府就想了一个很缺德的法子——不给你赐宗室名。
  想一切办法拖沓拖延给新出生的皇室子弟赐名赐玉碟,不是不认,而是还没来得及认,因为政府事情太多,你且等等,等啊等啊,一辈子就过去了,很多明皇室子弟都是在这样无尽的等待之中贫困交加而死。
  所以明皇室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富裕有钱,大号王爵富的流油,但这毕竟是少数,多数杂号庶出皇室子弟穷尽一生也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禄米。
  朱敏淳是幸运的,托胎成了上代晋王的嫡子,得以承袭爵位,成为晋王,享受了美好的生活,相对应的,权力就不要想了,视情况而定,还有可能被当地主管官员给怼一顿。
  这次就是,朱敏淳在王府里住的好好儿的,正在盘算着接下来该和什么人合作赚多少钱,结果王世扬突然就跑过来对他说——王爷,请您移驾祁县,太原太危险了,不能让您待在这儿。
  没等他说自己同意不同意,王世扬就虎着脸把他一家子,连同他母亲和奶奶也一起给装进车送到了祁县一处宅院里面,过着无聊透顶的生活。
  在太原他还能做做生意打发打发无聊的时间,但是现在……
  不无聊了,但是命也受到威胁了。
  祁县西北有一个小城,叫做交城,就在一个时辰以前,一批衣衫褴褛的军士骑着马跑到了祁县,说交城遭到北虏袭击,已经沦陷,现在有大批北虏正从西北往祁县而来。
  祁县是王世扬安排的晋王藏身之地,不过当时王世扬觉得太原就有十几万兵马镇守,北虏断无可能威胁到晋王,所以只是留下三千军士驻守祁县县城,保护晋王,结果现在情况大变,祁县直接遭到了威胁,而守卫的军事力量只有三千。
  祁县县令直接就慌了,和被吓得六神无主的祁县守将一起将祁县城四门紧闭,来求见朱敏淳,报告消息,询问朱敏淳应对策略,习惯性的遇事找上司,但是这一次他们找不到可靠的上司,因为朱敏淳自己也是个军事小白。
  含着金钥匙长大自幼锦衣玉食的朱敏淳怎么可能知道该怎么应对呢?他又没有打过仗!只不过拿着刀枪象征性地学过几年,勉强算是个普通战斗力,也就是身份尊贵,其他的怎么会知道太多呢?
  一看祁县县令和祁县守将找他来问计,他直接就慌了,大脑一片空白。
  北虏来了,凶悍的北虏来了,王世扬是不是已经死了?太原城是不是已经完蛋了?我是不是也要完蛋了?
  他的思维是很合理的,基本上情况也没有太大出入,太原城的确是完蛋了,不过已经被救回来了,王世扬是快要完蛋了,生机只有一点点,而他……
  “本王怎么知道该怎么办?你们一个管民政一个管军务,却来问本王该怎么办?赶快准备车马让本王离开这里啊!”
  朱敏淳气急,直接吼叫了出来。
  好在这个守将多少有点军事常识,赶快阻止了朱敏淳。
  “殿下不可!现在万万不可离开祁县!北虏若是来,定然是骑着战马来,王府车队就算再快也快不过战马!”
  朱敏淳一愣,然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这可怎么办呀!!”
  俗话说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但是要拿眼下这三个人和诸葛亮比,估计诸葛武侯要气的转世重生了。
  而就在此时,突然有一个传令兵冲了进来。
  “报!!城北来了一支军队!”
  朱敏淳大惊失色,脸都被吓白了。
  “难道是北虏来了?!那么快?”
  祁县县令和祁县守将也被吓得脸色发白,腿肚子都软了。
  结果传令兵摇了摇头。
  “不,是我们大明军队!”
第五百六十七章
拜见晋王殿下
  萧如薰率兵抵达祁县县城的时候,看着县城城门紧闭,还以为出事了,不过城门上还挂着大明的战旗,城头上隐约也能看到大明军队,大抵是接到了北虏即将到来的警报所以闭门死守了。
  于是他立刻派人去城下叫门。
  而城内,被吓得六神无主的朱敏淳一听城外有大明军队赶来,赶快问道:“是谁赶来了?来了多少兵马?”
  传令兵开口道:“对方说是御边平虏提督总兵官镇南侯萧如薰率兵前来,来了有不少军马,而且很多骑兵,黑压压一片,总是要上万的。”
  “萧如薰?”
  朱敏淳眨眨眼睛,忽然想起了这个名字,他看向了祁县县令和祁县守将,见两人露出了狂喜之色,便确定了这个名字代表意味着一些什么。
  萧如薰,万历第一名将,征战以来从未遇到败绩,每逢大战都能大放异彩,所以深为皇帝所倚重,但是三年前他已经南下镇守缅甸,而后被封世镇缅甸镇南侯,按理说是不会回到北边的……
  既然他回来了,就意味着是皇帝召唤回来的。
  毫无疑问,就是他!
  “快让他进来!”
  朱敏淳忙说道,不过又被祁县守将拦住了。
  “殿下不可!尚我等还没有验明他们的身份,总要验明身份之后再放入,否则万一是北虏的诡计怎么办?殿下的安危太重要了,我等不得不谨慎小心!”
  这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朱敏淳觉得也对,祁县县令也没有意见,于是三人直驱北城门,去看看萧如薰和他所谓的大军究竟是真是假,要是真的,那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放入,那要是假的,完了,大家可以准备好殊死一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