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815

  “本督找人敲过了,这里头的麦子,起码是五年份以上的陈麦,近年来北地收成普遍不好,人们普遍缺粮,每年从山西到我缅甸的人数都不在少数,每个人都跟我哭诉说家里土地打不上粮食,只能贱卖了再来到缅甸求活。我不信土地还分穷富,穷人家的土地打不上粮食,富人家的土地就能打上粮食,没有这个道理,但是有一点我是确信的,穷人家是不可能有两年份以上的存粮。他们最多不过几十亩薄田,养活一家人已经费力,每年都要省着吃粮食才能活下来,每年的粮食除了种子粮都留不到下一年,所以只能靠天吃饭。五年份以上的粮食只能出现在富户大家里面,而且还是那种肆意囤积粮食的大家族,刘永,你告诉本督,你们这些晋商大户是不是都是特别喜欢囤积粮食?还特别喜欢资敌?”
  “资敌?”
  刘永双目圆瞪,大惊失色:“提督明鉴,我等大户虽然由囤积粮食的习惯,那也是为避免不时之需,怎么会资敌呢?而且资敌也不至于让北虏把整个太原打下来,还把我全族夷灭,这怎么可能?”
  “那会不会是你们家的死对头干的?你们晋商大户经常去草原上和北虏交易盐铁,和他们搭上关系也是很容易的事情,遇上竞争对手看不过去,就花钱请北虏入关帮你们收拾掉竞争对手,这种做法应该并不少见吧?”
  刘永心里咯噔一下。
  他没有具体操作过,但是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晋商大户之间的竞争中并没有很少出现,早年间相当剧烈,近年来为了由于越来越多的巨户站稳脚跟,开始追求正规化经营管理,也为了确立自己的地位不被动摇。
  所以巨户们联合在一起制定了诸多晋商之间相互竞争的规矩,还制定了走出去的战略,所以本土晋商相互竞争的事情已经极少发生,基本上都是和外地人在外地竞争,否则也不会闹得全国商户都对晋商恨得牙痒痒。
  真要说是资敌,那也不是晋商干的,可能是晋商的死对头干的。
  “提督,晋商发展至今,已然设立了诸多规矩,互相之间竞争份额也要按照规矩来,谁违反了规矩,那么就要面临整个晋商的打击,不可能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整个山西作对,那是找死啊!”
  萧如薰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是想说,主导这次北虏南下的,是你们晋商的死对头?是辽东,还是山东,还是江南?”
  “都有可能,提督,他们对我晋商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怨我们和他们竞争,所以用这些肮脏手段对咱们下手,提督,您要明察秋毫啊!”
  萧如薰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哈哈大笑起来。
  刘永有些诧异地看着哈哈大笑的萧如薰。
  “提督,您……”
  “别在意别在意,本督只是听到了很好笑的事情,你们晋系商帮拉帮结派对抗朝廷,和北虏做盐铁生意,正大光明违背朝廷禁令,赚这些断子绝孙的钱,居然也好意思说别的商帮手段肮脏,哈哈哈,真是滑稽!”
  刘永顿时被噎得哑口无言。
  “刘永啊,你还是细细想想吧!此事绝对不会是其他地方的商帮干的,他们拿不出数量如此巨大的陈年麦子,定是有人拿存粮帮助北虏南下,想着清理门户或者还是抢占份额,你别对我说你们晋商内部是铁板一块,那不可能。”
  刘永面色惨白。
  “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本督,你已经家破人亡,没有本督的保护,你根本活不到明天早上,细细想想,刘氏不复存在,你若是想活,该怎么做?”
  萧如薰对他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打击。
  刘永思来想去,终于长叹一口气。
  “提督,除非是有叛徒告密出卖,否则北虏绝对找不到我们的藏粮洞,也找不到那么多粮食,这些粮食只有可能在藏粮洞里面,可是知道藏粮洞具体位置的,整个家族也不超过十个人。”
  “藏粮洞?”
  萧如薰眉头一皱。
  “是的,提督可能不知道,但是本地官员,但凡有些品级的都知道,这其实是个公开的秘密,不少人都知道藏粮洞的存在,只是不知道具体位置,为应对不时之需,先人在山西和大同各处山脉里面选择好的通风之处凿洞,或选用天然洞穴,将每年积攒的余粮存入其中密封起来。这些藏粮洞的效力非常好,一般都能存粮超过十年以上,小麦易于存储,所以先人这样做本是为了给后人留一点积蓄,不过后来就有人发现可以靠囤积粮食收紧市面上的粮食,进而操控粮价。不仅在灾荒之年大发其财,甚至从农民手中用极低的价格得到他们的土地,同时也能方便和北虏做生意,所以藏粮入洞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但凡是在山西有田产的大户,没有一家不存粮,没有一家不用藏粮洞。”
第五百六十二章
死有余辜(下)
  萧如薰感觉自己瞬间明白了很多事情。
  “本督最早发现这些陈粮的时候是在紫荆关下,紫荆关下出现这些陈粮,也就是说,北虏是得到了你们在大同的藏粮洞里的粮食才得以继续南下的,应该不是在山西才得到的,大同,就是大同,他们在大同得到了这些粮食!”
  “小人不敢说就是真的,但是如果北虏真的得到了这些陈粮的话,那么,估计就是在大同了,大同的粮洞没有山西的多,储存粮食的时间也较短,但是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和北虏做生意用的。”
  萧如薰点了点头。
  “官军和百姓饥肠辘辘没有粮食吃,你们却把大批量的粮食拿去和北虏做生意,北虏吃饱喝足了可以南下来攻打大明,而大明官军却因没有粮食吃而无力对抗北虏,好啊,好啊,好得很啊!”
  刘永心底里掠过一丝寒意。
  “提督……我等……我等委实不知北虏南下是用了大同的粮食,我们卖粮食给北虏也是为了谋取钱财,从未想过会酿成如此局面……定是北虏袭击了我等在大同的族人,然后严刑拷打得出的消息,否则,绝对不会……”
  话没说完,萧如薰便伸手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行了,这是整个晋系商帮犯下的罪孽,你一人又如何承担得起?本督不会怪罪你一人,你且告诉本督,你所知道的全部在山西的粮洞,你可以不说刘氏的,你可以留着,但是你们的竞争对手的粮洞,本督相信,你知道不少。告诉本督,本督也算是帮了你一把,一来帮着山西百姓熬过这个冬天,二来借着战时便宜让那些大户出出血,你想啊,万一是大同的别家人透露了粮洞的消息,最后导致你刘家家破人亡,你就不想报复他们?把这些事情告诉本督,本督可以出面帮你报仇,把他们的粮食全都抢走,至于你刘氏自己的藏粮洞,你留着,归你,本督不要。”
  刘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提督所言……当真?”
  “自然当真,只要你告诉本督其他的藏粮洞所在何处,本督就不要刘氏的藏粮洞,你自己留着,这些藏粮洞还是归刘氏所有,如何?”
  刘永大喜过望,连忙跪倒在地给萧如薰磕头。
  “小人多谢提督大恩!小人多谢提督大恩!”
  “哈哈哈,好了,起来吧,来,在这里标注一下。”
  萧如薰把一张山西地图递给了刘永,让刘永将他所知道的其余各家族的藏粮地标注出来,为了活命和东山再起,刘永也是不遗余力的出卖这些同乡友商,甚至把这些山洞里面可能有的机关种类都告诉了萧如薰。
  收起了这张藏粮图,萧如薰微笑着点了点头,伸手向自己的亲卫,亲卫会意,拿出了一个布袋,萧如薰接过布袋,从里面掏出了一张银票。
  “拿着,这是一百两银子的银票,眼下山西大乱将起,你带着这些银两去南边避一避,等战事结束了再回来,重新做生意过日子。”
  刘永大喜过望,接过了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再向萧如薰磕了几个头,然后转身离去。
  萧如薰把布袋子递给了亲卫,然后从亲卫手里接过了燧发铳,瞄准了刘永的背影,扣动了扳机。
  “砰!”
  一声枪响,刘永应声倒地不起。
  萧如薰把枪递还给了亲卫。
  “祸国殃民,死有余辜,把银子拿回来,把尸体烧了。”
  “诺!”
  身边亲卫立刻照办。
  此时正好李如松从外面巡视回来,听到枪响,看着一具尸体给抬了出去,好奇地问道:“提督,这是何人?”
  “方才那个领头的人,叫刘永,是晋商大户刘氏的幸存者,北虏攻城的时候这就家伙外出和友人喝酒,侥幸未死,本督就补了他一枪,送他去和家人团聚。”
  李如松往后面瞧了瞧,呸了一声,怒骂道:“这些晋商大户就没一个好东西,赚的都是些断子绝孙的钱!我恨不能手刃之!”
  回过头来,李如松又开口道:“提督,城内情况不好啊,房屋损毁甚多,天气又寒冷,住宿问题勉强还能解决,但是北虏留下的那些粮食只够吃个两三顿,三顿吃完,就没得吃了,没东西吃,太原百姓可怎么活啊?”
  萧如薰把那张藏粮图拿了出来,递给李如松看。
  李如松接过,没看明白。
  “提督,这是……”
  “山西晋商大户的藏粮洞,刘永所知道的藏粮洞,山西大户将每年结余的粮食藏在山洞里面,造成市面粮食紧俏价格高昂的假象,趁机敛财,并且还将粮食高价售卖给需要的北虏部落。北虏营中那些粮食,应该就是大同藏粮洞里面那些晋商大户藏起来的粮食,他们得到了这些粮食所以才有底气南下。”
  李如松一愣。
  “这是真的?当初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末将还以为是谣言,就没相信,结果居然是真的?这到底是多少粮食啊……”
  “足够山西和大同难民度过整个寒冬的粮食,李将军,事不宜迟,我要你立刻安排下去,让太原民众动员起来,让他们去搬运这些粮食,咱们的兵力不多,要对付北虏,没有时间,只能让太原民众自己去拿粮食。至于太原民众拿不完的,派人看守,等咱们把北虏收拾完之后,再来搬运粮食,然后统一发放给山西和大同的难民,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再留一些种子粮给他们,总而言之,大战之后必有大灾的事情,本督不想看到。”
  李如松面色沉重的看了看藏粮图,然后点了点头。
  李如松离开之后,萧如薰继续拨弄着柴火堆,让火燃烧的更旺盛一些,拨弄着拨弄着,忽然想明白了某些事情。
  这些北虏南下,大概就是某些人想要报复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不惜用如此酷烈的手段将北虏引入长城之内,还白白给了他么那么多粮食,北虏攻击太原城,想来也是为了将城内的某些仇家给收拾掉。
  那么主谋应该就是刘永留下的这十几家晋商大户内的一户或者几户。
第五百六十三章
幕后黑手
  凭着目前的情报,推理出一些边角料是不难的,但是要想知道事情的全貌,就非要将那支北虏给彻底剿灭不可,萧如薰原本的计划是在太原停留几个时辰就率兵出击,去追击那支北虏骑兵,但是眼下,实在不是走的时候。
  偌大一个太原城,除了被关进监狱的江徽和王科,居然连一个官员都没有了。
  萧如薰带人巡视太原城的时候,听一些难民提起,说最开始着火的地方是晋王府一带,然后才到官府办公区和富人聚居区,至于平民聚居区那是最少遭难的,很多地方甚至都没有遭难,否则也不会只有几万难民。
  趁着还没到下半夜的时候,萧如薰带队打着火把把晋王府一带到官府办公区和富户聚居区给走了一趟,然后得出了一个极其奇怪的结论。
  晋王府应该是最早的灾区,因为这里遭灾最重,其次是官府办公区和富户聚居区,这三个地区是太原城内的精华地区,这三个地方被毁了,太原的自我保护机制也就瘫痪了,因为没有官员去启动了。
  接着就是太原守将战死,大部分军队溃逃,太原城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坚持住就沦陷了,然后就是长达四个时辰的蹂躏。
  “这又是什么策略?为何晋王府是最先遭灾的?晋王府可是城中城,北虏总不至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进了晋王府,然后再一路杀出来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