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815

  “这些人还是有点战力的,打到这种地步,被咱们偷袭的情况下还能反击,还能撤退,还能坚持战斗,这股子劲头要是放在对付西班牙人身上,西班牙人怎么可能在这里立足?说白了,还是内斗不止,让西班牙人捡了便宜。”
  萧如薰把统计报告交还给了陈龙正。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和准备,萧如薰于十一月八日傍晚率军重新登陆吕宋岛,在一天多的行军之后,成功抵达了吕宋岛两大势力的交战场所,亲眼目睹了他们的惨烈决战之后,趁他们两败俱伤之际,忽然率军发起进攻。
  先是万炮齐鸣,而后枪炮连击一举将疲惫不堪的两大势力歼灭,坐收渔翁之利,他们自相残杀死了四万多,被明军的炮火和偷袭干掉了一万多,然后六千多人实在是逃跑的力气都没了,就被俘虏了,剩下不到两千硬生生的跑走了。
  萧如薰没有下令追击,让这些人回去,传递恐慌的讯息,比杀了他们更有用。
  “这一战的时机掌握的真是刚刚好,让他们自相残杀到筋疲力尽,咱们再突然杀出,一举将之全部歼灭,这样一来,咱们在整个吕宋岛上就没有敌手了,他们再也没有更多的力量反抗了。”
  萧如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戏谑的笑容。
  “前前后后损失七八万壮丁,这大岛总人口似乎也就几十万,这一回,咱们是没有忧虑了,惕龙,你去安排一下传令回去吧,让咱们的吕宋国王回来吧,咱们可以开始为国王殿下准备他的宫殿和住所了。”
  “那那些剩余的部落怎么处理?走西班牙人的老路?”
  “当然不仅仅如此,咱们去他们的部落绕一圈,宣示一下咱们的地位,然后把服从的扶持起来,征税服役,反对的杀掉,一个不留,这么好的风水宝地,以后应该让我华夏子民居住于此,把握此南洋要冲,怎能让这些蛮夷野人霸占此处?”
  陈龙正略带着些惊讶的询问道:“侯爷的意思……打算移民填充此处?”
  “为何不可呢?大明国内土地兼并日重,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可是土地就那么多,缅甸虽大,终有无法装填流民的那一天,那么吕宋大岛就是一个极好的来处,那么肥沃的土壤和优越的条件,甚至可以成为我华夏的粮仓和水果仓。”
  陈龙正听了萧如薰的话,眉头还是紧皱的。
  “侯爷,地主豪绅的欲望是难以填满的,地有多大,他们就能兼并多大,向海外拓土,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
  萧如薰眯起了自己的眼睛,朝北面望去。
  “标要治,本更要治,但是治标并不妨碍治本,如此要地,怎能拱手让与他人?这也是造福后代子孙之举,若是就此放弃,后人恐埋怨你我,至于本,还没到治他们的时候,时候到了,我总要让他们连本带利的全给吐出来。”
  陈龙正不是很明白萧如薰所思所想,但是萧如薰从未让他失望过,他愿意相信萧如薰的心中有处理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所以,他也不再多言。
  陈龙正就此和萧如薰兵分两路行动,萧如薰带精锐兵马开始逐个“拜访”那些部落,身边随时跟着一些可以和当地土著交流的传教士。
  如果对方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向“吕宋国王”称臣纳税,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发一个“良民”的旗帜给这个部落,宣布这个部落是我姓萧的罩着的。
  如果对方不愿意,并且表现出敌意……
  那么对不起。
  枪炮齐鸣,杀声震天,敢于抵抗的全部杀死,剩下的全部抓住当作奴隶用以开矿伐木建设当地,十多天下来,半个吕宋岛的部落都被萧如薰的枪炮轰了一遍,和西班牙人的谈判不同,萧如薰更崇尚大棒加金元的政策。
  跟我合作的,好处大大的有,不跟我合作的,直接干掉,不给活路。
  那些明智的,愿意合作的,首领都被封了官职,成了贵族,然后派人协助大明军队管理那些不听话的俘虏,让听话的做监工,监督那些不听话的干活,在矿山,在伐木工地,在建造城池的工地上,到处都能看到挥舞着鞭子的良民土著。
  良民土著就这样被萧如薰纳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专门负责管理那些叛逆土著的俘虏们,而明军则处于一个更高一点的位置上,是监督者,而非执行者,只是拿着武器在一旁监督,具体的管理全部交给良民土著。
  为了向新主子邀功,宣示自己的识时务,良民土著对待叛逆土著的方式要多凶残就有多凶残,就和当初站在西班牙人的立场上对同胞残忍对待的同盟军势力一样,新的同盟势力也再次成立了。
  三天以后,“吕宋国王”亨德利穿着华贵的当地服饰,在萧如薰和同盟势力的陪同下,在马尼拉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正式成为萧如薰和同盟势力认同的吕宋国王,开始行使自己的“权力”。
  他可以居住在马尼拉最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享受最优厚的待遇和最多的钱财,得到最多的女人的伺候和足够的美酒美食,也可以离开马尼拉到附近为他专门打造的休闲娱乐场所里面享受打猎和各种娱乐。
  总而言之,除了处理政务掌握军队之外,他什么都可以做,想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新的殖民政府会有专门拨款是负责提供给亨德利的享受的,自然还有一点很重要——
  他不会有后代,一个都不会有。
第四百九十章
大帆船贸易
  吕宋国王亨德利是精挑细选的享乐主义者,在目前,只需要乖乖听话,会享受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等亨德利死了,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亨德利出现,萧如薰随便指定,想封就封,想废就废,不能给他家庭的羁绊,否则难免他会生出异心。
  亨德利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他本来就是一个想着富贵险中求来到吕宋服兵役的穷人,现在运气爆棚成了衣食无忧的吕宋国王,生活相当的奢侈,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有异域风情的美女好几十个相伴,夜夜笙歌,早就乐不思蜀了。
  什么都不要,只要现在何种梦幻一般的美妙生活就好了,我只要享受,我只要这样的天堂。
  亨德利是个相当现实的现实主义享乐者,来这里只是为了以后可以有更多钱和女人,至于建功立业?
  抱歉,想不了那么远。
  能够享受到国王的生活,国王的待遇,国王的地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至于谁来管理这个国家——
  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
  他的卫士是从萧如薰身边的卫士里面精挑细选的,让传教士在短时间内教会他们说西班牙话,亨德利一切接触到的人都是明人,身边除了他的“后妃”们,全都是明人,从生活起居等各个方面,全部都是大明一手包办。
  这样的安排之下,可以保证亨德利到死为止都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吕宋国王。
  这样一来,“吕宋国相”的压力就很大了,需要很强的能力来处理这里的事情,维持稳定,维持收入,维持土著和西班牙传教士的平衡问题。
  萧如薰让传教士分作两部分,一部分继续在良民土著的部落里宣传布教,一部分则随他回去缅甸准备对缅甸的土著动手。
  吕宋国相能掌握的军队最多不过三千,还要分出一部分军队向南边的其他岛屿开拓发现,并且寻找更多更丰富的矿藏,甚至还要随时发动战争,因为一旦遇到抵抗的土著,就要抓过来当奴隶。
  萧如薰甚至还有了想要做奴隶贸易的想法。
  抓捕到的奴隶太多,有时候也不是好事,整个菲律宾现在大约有二百万到三百万人,不可能全部都和他合作,肯定有不合作的,算三分之一好了,一百多万,一百多万人啊,需要那么多奴隶吗?养得起吗?
  再说缅甸那边还有二三百万的土著,到时候绝大部分也是奴隶,留下少部分自用,大部分都是累赘,杀掉太可惜,完全可以卖掉。
  此时此刻欧洲人正在大玩三角贸易,与非洲的部落酋长们还有王国国王们达成协议,用金钱和火器换取这些黑奴,然后卖到需要人口的美洲,换取大量的利润,这笔利润的收益直接促进了西班牙英国这些国家的发展。
  眼下过于充沛的奴隶人口让萧如薰不得不开始考虑奴隶贸易的可能性,他找来了一些西班牙人,向他们询问他们国家在美洲的一些贸易行动,从中得知了大帆船贸易的一些细节。
  萧如薰开始设想,自己完全可以取代西班牙人经营从马尼拉到墨西哥以及拉美的贸易。
  西班牙人从马尼拉出发,载着足够的中国日本的货物去墨西哥和拉美市场上售卖,换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扩大贸易,继续向中国购买奢侈品。
  他们从美洲掠夺来的大量银子就这样流入了中国,促成了张居正的银本位改革,为后来中国使用银子作为货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一个获得大量银的机会,与其找中间商代理商,倒不如直接自己做。
  而且和西班牙人不同,西班牙人需要大量的土著为他们干活儿,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口。
  萧如薰正愁没地方腾出大量的空闲土地来安顿中国人,这样一桩好事就从天而降,菲律宾和缅甸的数百万土著瞬间从累赘变为了宝贝。
  他可不想让这种资本的原始积累被欧洲独占,这样一个大好时机,一个没有道德谴责的时机,一个甚至没有法律禁止甚至法律还支持的时机,一个世界主流的时代,如果不参与进去,那就是愚蠢。
  萧如薰想不到任何不参与进去的理由。
  只和欧洲贸易奢侈品,固然可以打开欧洲市场,可是仅仅是欧洲市场,还不能满足他,既然还能借此打开美洲市场,何乐而不为呢?
  西班牙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在欧洲有英国法国和荷兰的牵制敌对,在内部有葡萄牙人的不稳定因素,在亚洲还有萧如薰这里异军突起的势力驱逐,他们底蕴不足的缺点一览无遗,就现在的西班牙人,萧如薰完全不怵。
  美洲的市场份额,我就不客气地收下了。
  萧如薰送走了这些投降的西班牙人,开始制定新的大帆船贸易计划。
  不仅要在欧洲抢夺市场份额,也要在美洲抢夺市场份额,将西班牙的势力彻底打垮,让中国的势力取而代之。
  这段大帆船贸易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内情,中国作为一个缺乏金银等金属的国家,能够实现银本位,这一段时期的贸易真的是功不可没。
  至迟在1680年代,中国丝绸就已威胁到西班牙产品在美洲的销路,十七世纪初,墨西哥人穿丝绸多于穿棉布,到了1637年,墨西哥的丝织业都以明朝丝为原料,墨西哥本土蚕丝基本上被消灭了。
  邻近墨西哥的秘鲁也是明朝丝绸的巨大市场,明朝丝绸在秘鲁的价格只有西班牙制品价格的三分之一。
  明朝丝绸不仅泛滥于美洲市场,夺取了西班牙丝绸在美洲的销路,甚至绕过大半个地球,远销西班牙本土,在那里直接破坏西班牙的丝绸生产。
  大明朝物美价廉的商品远销海外夺取他国本土的贸易份额,甚至可以破坏欧洲当地的生产,这种BUG一样的销售行动,如果被中国人直接掌握,那么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本土商业的破坏力将成倍增长。
  萧如薰也有些感叹,曾几何时,咱们的商品是全世界认同的高质量商品,畅销全世界,到处攻城略地,势不可挡,而时至今日,质量低劣依然是中国国货难以祛除的耻辱标签。
  一念至此,萧如薰更加坚定了要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第四百九十一章
张阁老误国
  万历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北京城。
  这一日是今年入冬以来难得的晴朗天气,阳光回归大地,为这一片天寒地冻的地方带来了少许的温暖,或许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只要沐浴在阳光之下,人总能感受到温暖。
  在屋内憋了许多天的人们终于选择在这一天离开快要生霉的家里,打开房门透透气,自己也换上最厚实的棉衣棉裤,勉强出家门去外面溜达溜达。
  嗅觉敏锐的小商贩们也纷纷重开店铺,叫卖一些热汤面和热和的面食,生意还挺不错的,人们很喜欢坐下来来一碗热和的汤面,一边晒太阳,一边侃大山。
  别了许多日没能闲聊的人们,这一日可算是拉开了话匣子。
  徐光启也不例外,在家里读书读的脑子都有些发木的他,决定趁这个大好机会出去溜达溜达,醒醒脑子,便约上三五同乡好友一起去小酒馆喝酒,谈天说地,纵论古今,氛围轻松愉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