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815

  军用战船基本上全是硬帆结构,需要的水手少,收放的时候也不会造成水手的大量死亡,更重要的是萧如薰目前还没有办法制造更大一些的战船。
  他麾下战船目前最大的只有大约七百吨的吃水量,比目前明军的战舰大一倍左右,但是根本无法和明初的主力战舰相比较,为了尽快形成海上战斗力,锻炼海军,萧如薰没有足够的时间让造船师傅们逆向摸索宝船的建造技术了。
  所以萧如薰也十分愤恨那些屁股决定脑袋的官僚,那么多的重要技术都给失传了,以至于萧如薰现在手下的船工们都无法想象他们的前辈是如何制造大过如今最大战船四倍的超级巨舰的,也不理解他们如何使用那么沉重的硬帆还能让桅杆支撑住。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制造战船,而摸索则是他们休息的时候互相探讨的问题,三年来他们几乎一刻不停的建造船只,直到这次开战之前才堪堪打造了三百多艘战船。
  当然萧如薰的造船厂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都不能和明朝官方的造船厂相比,年产一千三百艘的记录是不要想了,但是两年多造三百艘还是不累的。
  于是这些大师傅们还在业余时间研究了一下西式的软帆,然后给萧如薰用剩余木料造了一艘四百吨的西式软帆战船。
  萧如薰笑骂他们有劲儿没地方使,还不如想办法研究宝船,他们说非要研究一下这软帆船和咱们的硬帆船谁优谁劣。
  萧如薰无奈之下只好给他们搞了一次对比,派来一艘战船,让双方对比一下,结果在升帆的环节里,一个小伙子不慎从桅杆顶部摔进了海里。
  幸亏是摔进了海里,人活了,这要是摔在船上,人肯定要摔成肉酱。
  大师傅们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埋头去制造自己的船去了,这艘船被萧如薰划归远洋商队做护卫舰去了。
  人对于现在的萧如薰来说是很宝贵的资源,一百三十多万的人口对于他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就目前生产力而言,他至少还需要一百万的人口才能大致对缅甸进行初步开发,当人口达到五百万的时候,才能堪堪满足进一步开发缅甸的需求。
  现在除了南部临海的一片区域之外,缅甸大部分还是无人区,光有修好的路和基建设施,就是没人,从勃固往北一点再到缅北山区的军事基地,一大片地区是荒凉的无人区,空有肥沃的土壤和充分的水源。
  每死一个人萧如薰都心疼,怎么可能拿出那么多人去给软帆船献祭?
第四百五十三章
江大海
  万历二十五年十月二十八日,明镇南侯、世镇缅甸御边平南总兵官萧如薰奉万历帝之诏令,率兵三千、战船四十讨伐造成大明移民和大明士兵死亡的西班牙下辖殖民地菲律宾总督府。
  当日上午,萧如薰在仰光军港港口进行誓师出征大会,宣布亲自统兵征讨吕宋西班牙人,为大明惨死的子民和忠勇战士报仇雪恨。
  “昔日陈汤有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此煌煌之言历经千古而未泯灭,依旧存于我等心中,愿众将士永不忘此言,世间但有明犯我华夏之跳梁小丑,汉家将士必舍命而征讨之!虽远必诛!”
  众将士齐声喝道:“虽远必诛!”
  “出征!!”
  萧如薰一挥令旗,站鼓声隆隆作响,水师出征!
  此番出征,萧如薰带上了外事总参赞陈龙正,留袁黄镇守大本营缅甸,一切事物皆由袁黄处置。
  萧如薰乘坐旗舰镇南舰,这艘战船是缅甸最大的战船,足有七百吨之重,是造船厂的大师傅们专门献给萧如薰的贺礼,萧如薰就用自己的封号给这艘船命名,使之成为缅甸镇水师的旗舰,平时是水师总兵江大海的坐舰,战时就是旗舰。
  说起来这个给战舰单独取名的事情在大明还是萧如薰首先做的,在此之前,明朝水师不成编制,并没有什么战舰单独取名的传统,一般都是哨船福船沙船乌船之类的,没有单独的名字。
  萧如薰给这艘战舰取名之后,水师就开始兴起给战功卓著的战舰取名,每次海战只有战功最大的三艘战舰才有取名权,所以至今为止,四百艘战舰规模的缅甸镇舰队,只有二十七艘战舰有名字,其余的都是沿用大明旧制。
  有名号的战舰一般才能成为某一场中小型海战的旗舰,而有名号的战舰的舰长一般有成为分舰队副总兵的资格。
  萧如薰设置的缅甸镇水师设总兵一名,也就是江大海,设副总兵十名,分别统帅十支分舰队,而这一次随同出征的就是第六分舰队,副总兵王威管辖的舰队。
  原本萧如薰不出征的话镇南舰也不会出征,江大海也不会出征,不过萧如薰决定出征,那么江大海就必须要随行成为舰队指挥官了。
  说起来,萧如薰麾下的军队无论是陆军还是水师,都是他一手打造,里面基本没有明廷的色彩在里面,五千宁夏火器营的老底子是他亲自在宁夏选择军官士兵组建而成,是他的起家部队。
  来到缅甸之后扩军的士兵也是他自己挑选的,之后用战功为凭证提拔基层军官和中级军官,选择都是他做出,没有明廷的干预。
  而水师就更是如此,如果说跟着他的老部下们身上还有明廷的军职,而水师军官就是萧如薰一手提拔起来的,明廷调回水师的时候,基本上只给萧如薰留了船,水师官兵没留多少。
  官兵大约只有三五百人,更别说以前的舰长之类的军官,只有三四个留了下来,而这三四个老人都在三年多的海战中战死了,老水兵们也多有战死,但是他们带出来的新人却急速成长起来了。
  可以说水师也是完全清一色的难民中选拔出来的士兵和军官,全都是萧如薰亲自提拔,比如现在他任命的水师总兵江大海,这个姓名都充满水特色的家伙是福建人,以前是跟着商船跑商的操船手,七岁就跟着家里人跑商船了。
  后来二十一岁的时候,自己跟着的那艘商船给海盗袭击了,船上的人包括自己的老爹都给海盗打死了,他抱着一片木板,走了狗屎运,飘回了福建沿海。
  但是因为随船人都死了,家里除了老爹也没有其他人,精神恍惚,成了流民,浑浑噩噩的跟着一群人一起送到了缅甸来。
  本来以为是等死,结果却迎来了人生第二春,正好赶上了萧如薰扩建水师,号召原先有水手经验的和操船经验的人加入水师,他第一个报名加入,二十天以后就参加了人生第一场水战。
  有些人天生就会打仗,有些人天生就是战争天才,这是无解的。
  就好比霍去病十七岁上战场,一直到死,就没打过败仗,他和谁学的兵法?学了几年?有经验吗?
  但是把大汉无数经验丰富的名将打得毫无办法的匈奴人落在霍去病手上就真的是倒了血霉,遇着霍去病就要输,没一次赢过,最后给打到了狼居胥山,连老巢都没了,你说他十七岁上战场,怎么就那么能打?
  岳飞说过一句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个“心”,大概就是军事天才才有的东西。
  霍去病也有,所以他是战争天才,为战争而生,战争快结束了,就死了,仿佛他的一生只为了那短暂的六年而活,留下千古不灭的佳话。
  江大海名字里有江有海,他老爹给他取名字的原因就是希望他能纵横江海,大字不识一箩筐,经过萧如薰的扫盲行动之后,才勉强掌握了三百多个字,但就是这样,这家伙参加水师三年以来,未尝一败。
  第一次参加水战对付海盗时他就红了眼,当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炮手,但是却干了舰长的事情,那艘战舰的舰长被海盗的流弹给打死了,战舰被三艘海盗船包围,没什么经验的船上水手士兵乱作一团。
  就这家伙屏气凝神,红着眼睛一炮打穿了一艘海盗船的指挥楼,直接干掉了那艘海盗船的船长,然后换上开花弹,连开三炮,把船上的海盗炸得七零八落。
  他的英勇表现和奇妙的准头带动了士兵们的勇气,那些新兵蛋子跟着他一起,英勇开炮作战,竟然击沉一艘海盗船,杀出重围,之后,萧如薰亲自接见他,直接火线提拔成舰长。
  之后一年内,他指挥自己的战舰和炮手,连战连捷,第二次出战击沉三艘海盗船,第三次出战击沉四艘海盗船,第四次出战,萧如薰直接给了他当时一支分舰队七艘战舰的指挥权,让他单独行动,追击一支有十二艘战船组成的海盗团伙。
  这团伙刚刚抢了琉球国的一支商船队,琉球人无力追击,就向萧如薰求援,萧如薰一寻思,就让江大海去了。
  没人看好他,甚至袁黄都质疑萧如薰的决定,认为这样的决定太凶险,让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福建仔担任分舰队的统帅,万一出了事情怎么得了?打击的不仅是萧如薰的威信,打击的也是大明的威信。
  然后他带着七艘战舰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让军队习惯直接被最高统治者指挥
  江大海的战绩很耀眼。
  海盗船全部被击沉,海盗头子刘麻子被他生擒回来献给萧如薰,其余海盗除了一百零六颗首级之外,全部沉没在海里死掉,他麾下水兵战死十六人,伤二十三人,仅此而已。
  江大海从此在水师中声名鹊起,在老一代水兵基本上全部阵亡之后,以他为首的新成长起来的流民出身的水兵占据了水师主流,这些都是萧如薰一手提拔起来的水师官兵,身家性命全是萧如薰给的,对萧如薰极度忠心,很值得信任。
  最后,江大海成了水师总兵官,年仅二十七,当然了,如今水师总体的平均年龄都在二十七以下相当年轻,很多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也踊跃加入水师,水师的声望一时居然在陆军之上。
  这也造成了部分陆军军官的不满,他们也渴望战争来昭示自己的存在感,传统的陆军至上的概念让他们十分不爽。
  萧如薰知道,对缅甸土著开战的日子不会远了,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解决掉西班牙人,让他们称臣纳贡,抢占香料贸易的份额,进一步确立南洋商业的游戏规则,确立自己的地位,以方便之后自己集中精力去对付那些缅甸土著。
  江大海对萧如薰绝对忠心,出征之前还向萧如薰请示战争方向和策略,萧如薰大笑之后说让他自己决定,结果他还是不自己决定,快到吕宋近海的时候又向自己请示策略。
  萧如薰直到这时江大海表忠心的笨拙方式,但是越笨拙越纯粹,这个流民出身的小伙子没有后台没有根基,只能依靠自己,乃至于整个水师军官群体都是自己提拔上来的,没有后台,或者说只有一个后台,那就是自己。
  有些时候,需要让军队直接接受最高领导者的指挥,让他们知道最高领导者的存在,让他们习惯于直接接受最高指令,这是宋朝自唐末之乱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于是宋初才有了“阵图”这样奇葩的束缚将军手脚的东西,后来到了民国,委员长也经常越级指挥,越过军长指挥师长,越过师长指挥旅长,造成一定意义上的军队混乱。
  但是该说不说,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本意是正确的,宋朝就再也没有出现黄袍加身的事情,而中央军的指挥权也始终掌握在委员长的手上,他的地位没人可以取代。
  像五代时期那种“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事情,也再也没有发生过,军队从此被压制了,不能再主动拥立皇帝了。
  甚至于我党也要使用政委来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而不是军事主官对军队的领导,由此可见直接掌握基层军队军心的重要性。
  萧如薰做将军的时候就很讨厌上面有人指手画脚,生怕自己的指挥受到干扰,好在朱翊钧别的优点不明显,唯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点他做得非常好。
  一般他选择的指挥者,就算他不满意,也不会在战争中干预指挥甚至临阵换将,一般都是战前指定,战时不干预,战后再论,合格继续做,不合格撤职再换,战时干预指挥他不做。
  这一点,他比崇祯做的好太多,所以明朝没有崩溃在万历,而崩溃在了崇祯。
  然而他也始终无法越过文官直接掌握军权,甚至无法在军中混个脸熟,只靠皇帝的大义名分调动军队,是没人在关键时刻给你卖命的。
  而现在萧如薰做一地之主的时候,因为缅甸陆上三年没有需要他出战的战事,他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军队脱离自己久了,不习惯于自己的指挥,甚至于淡忘了自己的存在而只听统兵大将的指挥,甚至发展为他们的私兵。
  直到这时萧如薰才深切的明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是分情况的,这种时代,统治者就是不可能完全信任领兵将军的,军队是一切的基础,掌握军队才有话语权。
  萧如薰对明廷是作为将军,因此厌恶朝廷的指挥,但是作为缅甸之主,他同样不能安心于让自己手下的将军代替他统领军队。
  萧如薰规定将军无事不得离开军营,高级统兵大将也要和士兵一起住在军营,公事离开自然有他的手令,私事的话除了最高级的几名大将之外,其余的都要一级一级打报告,用以保持将军和军队的纪律性。
  于是他只好用频繁视察军队练兵情况和亲自提拔基层军官的手段来混脸熟,来收买人心,保持自己的曝光度,甚至屡次直接越过统兵主将发令给某一部队进行特别行动,观察这些军队军官的反应。
  他们的反应还好,基本上让萧如薰满意,不管哪一级的将军都会听从他的指令,以他的指令为最优先执行的指令,甚至可以违背高级军官定下的军规。
  高级军官也没有提出不满,最多只是在拜见的时候求证,并且询问萧如薰是不是可以事先通知他们一下以免造成误会。
  他们好不容易制定的军规,结果你萧大将军一句话就给弄破了,这样不好。
  萧如薰每次都笑着说好好好,下次一定改,但是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各级军官都习惯了,看到萧如薰身边的亲卫和亲笔指令,就直接出动,谁也不请示,统兵大将也习惯了,既然是人家的军队,人家也可以直接指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