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815

  你要三十万两白银也就算了,你还要香料生意一半的份额?你怎么不去抢啊?
  哦,他就是打算抢来着……
  这不对啊?不是说好的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准打仗吗?你这……你这就是要开战吧?没有皇帝的命令你怎么能开战呢?
  利玛窦不知道的是,萧如薰已经把请战奏折送出去一个月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到北京城了,也差不多该让内阁的大佬们过过目,看一下,顺便提醒一下自己的存在。
  萧如薰估计的不错,就在利玛窦拿着照会来找萧如薰确认的时候,他的请战奏折已经递到了内阁大佬的桌案上。
  内阁现在是赵志皋当首辅,王锡爵三年前已经退位了,处理完了最后的危机之后,王锡爵就筋疲力尽的退位了,赵志皋按照资历,增位成为内阁新一任的首辅。
  这次就不是代理首辅了,而是真正的首辅,这位藏拙已久的老好人也终于展露出了他并不那么老好人的行事风格。
  还是那句话,能混到内阁里面的,谁是好鸟?
  大家都是厚黑权谋大师,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把谁当小白兔,当年夏言就是这样才被严嵩搞死,严嵩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被徐阶搞死,所以无论是首辅还是次辅还是群辅,谁也别把谁看得太简单。
  王锡爵的还在的时候,赵志皋深知自己不能展现出任何锋芒,甚至面对上蹿下跳的张位的时候,他都做出一副好好先生和稀泥的样子,一味的和稀泥,甚至是尸位素餐,什么也不做,哪怕代理首辅的时候都是如此。
  等王锡爵回来了,赵志皋心平气和的退居次辅的位置上,也没受到王锡爵的打击报复,相反,王锡爵还很欣赏赵志皋的心平气和,相比之下,之前上蹿下跳的张位就差了点意思,所以王锡爵就很不喜欢张位,临走之前还举荐赵志皋接任首辅。
  这个问题上朱翊钧没有和王锡爵顶牛,而是按照王锡爵的推荐,让赵志皋做了正式的首辅,这下子,赵志皋才知自己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了,可以站在这个掌握大明朝真正实权的位置上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
  张位一开始只是怨恨王锡爵,但没有真正的把赵志皋当成对手,他以为赵志皋只是做做样子尸位素餐,他还是可以把内阁大权掌握在手里,等赵志皋年纪更大一点,就可以顺利接手内阁首辅的位置。
  然而赵志皋虽然在外人眼里是个处事阴柔没有主见且好欺负的老好人,但是他们都忘记了,当时身处严嵩之下的徐阶也是如此,赵志皋把自己比作徐阶,一直等待着自己可以做事情的那一天,而那一天终究是到来了。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赵志皋担任首辅以后,积极作为,格除弊政,严惩贪官污吏,雷厉风行的手段让朝臣为之一惊,张位也是傻了好久,才意识到赵志皋这老狐狸一直都在藏拙,过去老好人的形象一去不复返,首辅的威严让张位都不敢直视。
  然而赵志皋忘记了徐阶一鸣惊人的前提是他一度掌控了言官群体,张居正柄国更是把言官群体打压的吱都不敢吱一声,而他的前任申时行和王锡爵也差不多如此。
  在大明,言官是最不能招惹的一群人,他们是比起现在的键盘侠职业喷子更加凶悍且渴望战斗的一群人,键盘侠和喷子都躲在网络后面偷偷摸摸宣泄不满,而他们是正大光明的打嘴仗,实名战斗。
  赵志皋七十多了,一贯阴柔,给人以好欺负的印象,一朝雄起,言官们都不怕他,觉得他最多几年就要致仕了,也不怕他秋后算账,于是朝廷有什么大小灾难,一股脑儿的都扯上天人感应,说是赵志皋的错,要赵志皋滚蛋!
  张位也从最初的震撼中醒悟过来,意识到了赵志皋的外强中干和后劲不足,一个劲儿的暗中鼓动言官攻击赵志皋,不让他正常施政,搞得七十多岁的老人家筋疲力尽,最后好几次向朱翊钧上书请辞,朱翊钧无一例外全部驳回,还不止一次下诏斥责言官。
  朱翊钧算是学到了,凡是言官不满的内阁成员都是他的朋友,凡是言官支持的内阁成员都是他的敌人,言官反对谁,他就支持谁,一方面拿来当盾牌,一方面还能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将内阁分裂,造成朝廷的分裂,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妙哉?
  当初孙权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现在不管别的了,手中无权心慌慌,那些大喷子也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简直就像是疯狗,欺负一个七十多的老人家。
  朱翊钧以此为理由,用不敬老的罪名贬斥了一批言官,算是给赵志皋一点支援,也让赵志皋缓过气来,一点点的夺回自己的话语权。
  饶是如此,三年多了,赵志皋也是筋疲力尽了,当初那一点点雄心壮志早就被磨得一点不胜,满心想的都是退位让贤,自己回老家去过舒服日子,自己的身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继续蹲在这个火山口,自己能有什么好处?
  而就在赵志皋决定再一次上表辞职的档口,萧如薰的请战奏折送来了,经过通政司送到了他的手上。
  萧如薰不是个一般的武将,而是永镇缅甸的传国侯,和云南沐氏差一点,但是地位上并不算低,文官们并不敢无视萧如薰的请战折子,稍微商量了一下,就把这烫手山芋丢到了内阁来,被赵志皋看到了。
  赵志皋打开奏折,一看,是一封请战书,《请征讨吕宋佛朗机夷疏》。
第四百四十二章
银子!银子!
  萧如薰的奏折是一封请战奏折,写的自然要激昂一些。
  奏折里面写着,自嘉靖以来,沿海居民多有背井离乡而奔赴南阳求生存者,盖因倭寇之乱所致,然其人虽身不在中国,心仍在中国。
  倭寇之乱既除,人心思归,然吕宋佛朗机夷巧立名目,横加阻碍,不允国人回乡,更有甚者,甚至动兵杀戮!
  我国民在吕宋开矿山,伐木立镇,或为水手远洋海面,脏活累活皆为我国民所做,佛朗机夷坐享其成,压迫我国民,老幼妇孺皆不得歇息,一日十二时辰,竟需劳作九个时辰以上,实乃丧尽天良!
  赵志皋看着,也皱起眉头,他是知道倭寇之乱内幕的,也知道萧如薰这样形容下南洋的沿海居民是什么原因,也就是为了给朝廷遮羞,但是下南洋的大明子民在吕宋居然过得如此凄惨,他确实不知道。
  萧如薰说,缅甸地广人稀,正是需要人来发展的时候,他派人去吕宋做生意的时候,吕宋华人向他哭诉哀求,请求他把他们都给带到缅甸去重新生活,吕宋的日子实在是没办法过下去了,于是萧如薰照会了西班牙人,要把这些居民带走。
  结果西班牙人不仅不配合,还横加阻碍,明明表面上答应,背地里却安排军队阻拦,还勾结当地华人大商户,一起藏匿人口不让萧如薰带走!
  萧如薰派人去找,路上被西班牙军队偷袭,他们卑鄙无耻,用兵二百进攻大明军队,导致大明士兵战死一人,伤数十人,死战救回民众,但是民众也死伤数百,这口气他无论如何都咽不下去!
  西班牙人这是在打大明的脸,打皇帝陛下的脸,区区蛮夷小国,居然敢公然对抗大明,简直是不知死活。
  他萧如薰为国戍守南疆,有保证南疆土地和海洋和平之责任,吕宋出事,他责无旁贷,请求朝廷拨军饷,以便他出兵吕宋征讨不臣,让西班牙人低头认罪,向大明称臣纳贡。
  赵志皋看完奏折之后,心头火气,一拍桌子怒叱一声:“混账东西!简直目无王法!”
  内阁里头此时除了沈鲤病休,张位有事不在,陈于陛和沈一贯都在。
  这两人是赵志皋柄国之后为了分散张位的权力而召开庭推召入内阁的,自然感激赵志皋,平素也和赵志皋走得比较近,知道皇帝属意赵志皋,赵志皋的地位一时半会儿动不了。
  然而这样一个平时也没有多大脾气的老人,怎么今天就生气了呢?
  沈一贯上前,小心翼翼地询问:“元辅,何事动怒啊?”
  赵志皋深吸一口气,怒道:“南洋吕宋岛上的佛朗机夷,居然敢明目张胆进攻大明军队,使我士兵战死一人伤数十人,简直是不知死活!”
  “啊?”
  沈一贯颇为震惊,连忙接过奏折来看,陈于陛震惊之下也走了过来,内阁其他的人们也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纷纷围过来围观。
  看完萧如薰的奏折,沈一贯和陈于陛对视一眼,意识到这件事情可不简单。
  “昔日吕宋有人来求助大明,说故土被佛朗机人侵占,无家可归,请大明出兵相助光复国土,然而大明限于倭寇泥沼,没有多余的兵力帮吕宋复国,吕宋在成祖时还是我大明领土,后来被放弃,但也是藩属国,平白无故被佛朗机人所灭,本身就是没有道义的事情。”
  陈于陛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沈一贯也点头附和:“为吕宋复国,其实也是我大明的职责所在,若要出兵,是名正言顺,只是时过境迁,吕宋王后裔不知所踪,就算是复了国,又如何遣人治理呢?只是佛朗机夷明目张胆进攻我大明,使我士兵战死一人战伤数十人,实在是可恶,不得不严惩,否则大明颜面何存?”
  陈于陛和沈一贯都是赞成出兵征讨的,赵志皋自己也支持这样的看法,萧如薰也提出了战争的规模——不大,一场局部战争,目的是打服他们,让他们称臣纳贡,重新进入朝贡体系,这倒也不错,只是……
  “国库没有足够的银子拨付了啊……”
  赵志皋深深的叹息道,而这一叹息,主战派们纷纷偃旗息鼓。
  没银子,这缠绕着大明后半生的魔咒,曾经带来了多少苦难啊!
  然而之前萧如薰一战从日本弄来了八百万两银子的战争赔款,还夺了一座银山一座金山,战争赔款每年一百六十万,分五年还清,而银山每年也能提供一百万两银子的额度,五十年的开采权,那就等于是五千万的银子。
  三年来,石见镇总兵吴惟忠镇守日本,在日本忠实的履行自己的义务,每个季度都给大明送来数十万两银子填补亏空。
  照理来说,大明的财政翻了一番,应该宽裕很多,然而不知为什么,三年过去了,财政亏空并没有太多的好转。
  刚开始财政极大宽裕,倒没有什么不好,可是一年以后,各个衙门索要的办事银子忽然多了起来,不只是京城衙门,地方军队索要的军费也多了起来。
  比如辽东就索要三十万两银子当军费,准备防备女真和蒙古的入侵,蓟镇也要三十万银子,为了防备蒙古的入侵。
  巧立名目要银子,每个季度从日本送来的银子刚进入国库,就被各种单位用各种理由提走,事情没见的少了多少,银子却少了很多。
  赵志皋屡次要求各部门不准乱提银子,但是效果有限,你不给银子他们就来闹,也不办事,反正就要银子,没银子连正常上班都不行了。
  皇帝那里虽然也要银子,但是皇帝的内库在必要的时候是会向外庭敞开的,朱翊钧并不吝啬,赵志皋心知肚明,而这些硕鼠,拿了银子就藏到老家的地窖里,甚至是藏到棺材里面,也不怕把肚子给撑爆了!
  赵志皋一个人无法和整个朝廷作对,于是银子越来越少,亏空也不见得改善,拿不出来的钱还是拿不出来,日本那里送来再多的银子,大明这里还是没有多少改善,反而还有人催促吴惟忠尽快弄银子来,殊为无耻。
  眼下萧如薰要银子去打仗,别的不说,十万两总要有吧?可是赵志皋翻了一下国库的账目,发现下个季度的日本银子都被几个部门给预定了,名目很漂亮,让人找不出理由来。
  无可奈何之下,赵志皋决定把奏折递给皇帝,让皇帝去烦心。
第四百四十三章
混账东西!
  自从政变行动失败之后,朱翊钧就一直活在抑郁之中,那之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在反思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到底什么地方错了,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什么地方让人发觉,甚至于该如何用人。
  自古以来深宫皇帝对付群臣的法子无外乎特务和太监,强势的马上皇帝在军中有威望,在民间有声望,权力在手,没有人敢反驳。
  而强势皇帝去世之后,新继任的皇帝大多数都是在深宫里长大,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紫禁城,与其说是天下主宰,倒不如说是天下一起供养的一头珍贵的奇珍异兽。
  明朝的文官致力于把皇帝当成圈养的奇珍异兽,放在宫中让人观赏,而治理国家折腾国家的事情就让他们去做,当然了,出了事情就让皇帝背锅,让皇帝下罪己诏,为此,皇帝也没有少吃亏,不少老实皇帝都是在被群臣忽悠之后才大兴特务政治的。
  你要说朱翊钧有错,那他是真有错。
  作为皇帝和群臣玩意气之争,不用权术谋略夺回政权,不学他的嘉靖爷爷和群臣斗智斗勇,几十年如一日的耍猴,却玩意气之争。
  和群臣赌气不上朝,有官员缺乏也不补充,觉得是惩戒了群臣,实际上也把大明江山给玩坏了。
  但是你要说朱翊钧全是错,那更是站不住脚——
  各位皇帝,你们见过没出事的时候对皇帝的中旨不理不睬,出了事情就把皇帝搬出来背锅,自己把国库给掏空,等国家需要用钱的时候就问皇帝要私人小金库来耍耍的臣子吗?
  这真是江山不由他做主,事到临头还出钱,自古以来的冤大头还真没有明朝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崇祯这几位皇帝那么冤的。
  大明还在的时候被文人墨客用各种野记杂文来污蔑丑化,因为这些有头脑和文官争权夺利的皇帝用太监和锦衣卫来对付群臣,不老老实实的学习弘治帝和隆庆帝被忽悠,搞得文官们不开心,地主豪绅也不开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