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815

  然后更大的疑惑和恐慌随之而来。
  “那中国皇帝派人来这里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寻找黄金,而是因为我们针对华人的事情,准备派人来攻打我们,所以才特意先派人来勘察地形吗?”
  总督大人的脑洞非常大,而且听起来很有道理,亚历山大主教和利玛窦瞬间愣住了。
  “总督先生,我们是受缅甸的萧如薰将军的托付而来,来这里是要和您商量一下关于中国人居民迁往缅甸的事情,萧将军说了,只要您放归那些愿意回到家乡生活的中国人居民,那么之前发生的事情就一笔勾销,他不再追究,这是他的原话,而我们就是为此来和您协商的,在此之前,萧将军是绝对不会动用武力的。”
  利玛窦立刻表达了萧如薰的意思,他觉得这个时候如果不表明态度的话,总督大人可能会胡思乱想以至于不可预知的后果。
  但是他这样说,总督大人的脑洞又发作了。
  “可是萧将军是侯爵,是贵族领主,不是皇帝,中国皇帝要动手攻打我们的话,萧将军不是也要遵守皇帝的命令吗?如果中国皇帝下令给萧将军让他出兵攻打我们,我们可怎么办?主教先生,你说呢?”
  亚历山大主教此时也懵逼了,他对这里的情况不太了解,他刚刚来到东方,对中国只是一点点的印象而已,完全没有自己的看法,而更了解中国人的利玛窦也是皱着眉头在深思。
  利玛窦很快有了结论。
  “主教先生,总督先生,我在中国有些认识的朋友,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我愿意回到中国去找我的朋友们询问一下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认为没有足够的理由,中国皇帝是不会随便下令出兵的,中国人非常文明讲礼仪,没有足够的理由,他们绝对不会动用武力,请相信我!”
第四百一十七章
利玛窦重重的松了口气
  事已至此,亚历山大主教和总督大人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听说利玛窦有中国人的门路,立刻允许利玛窦乘坐最快的船前往澳门,从澳门抵达广东,找寻他的友人,询问事情的真相。
  于是,抵达菲律宾马尼拉三个小时以后,利玛窦就再次登上了海船,尚未洗去一身的疲劳,就又一次作为外交使节为了教会而服务,为了南海的和平而服务,从这一点上来说,利玛窦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有悖于宗教传统的。
  所以尽管他很疲劳,却也不辞辛苦的前往澳门,希望得到具体的消息,以避免这场在他看来没有必要也最好不要发生的战争,否则,他们天主教团是否可以继续存在于东方都是个很难解释的话题。
  萧如薰的确同情达理,眼界开阔,也很喜欢西方的科学知识,但是利玛窦也知道,这位将军也有强硬和不讲人情的一面。
  一旦有人违背了他的命令,他会毫不犹豫的予以非常严重的惩罚,甚至是杀死他,老实说,利玛窦有点害怕这位将军,但是没办法,为了自己的使命,利玛窦不愿意离开他。
  他在中国内地辗转生活的几年里面结识了不少士人,但是大多数都是在野士人,也就是不担任官职的士人,他对中国的系统有了解,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是通过读书考试来考取官位的。
  他最初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是无比激动的,因为比起欧洲用血缘传承世袭的官职制度,中国的制度无异于是理想的制度。
  他对于这些通过自己的学识考取官职的官员非常的崇敬,认为这些官员都是中国的精英,是中国精英政治的代表,以结识他们为荣。
  但是他们也都一样的心高气傲,而且事务繁忙,没有时间接见自己,出于这样的考量,利玛窦退而求其次,和那些很有名望和人脉的士子交往,以增加自己的名气和人脉。
  瞿汝夔就是他的一个重要的教会层面的盟友和信徒,瞿汝夔是第一个受利玛窦的洗礼而信奉天主教的士人,对利玛窦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包括提醒他要改变自己的衣着打扮,穿上儒士的服装,以“西儒”的身份重新融入中国社会,给了他非常大的帮助。
  离开广东居住在缅甸之后,利玛窦也经常想起自己这位信徒和朋友,这一次前往澳门,他的目标就是联系上这位老友,从他的渠道打探中国政府对菲律宾的看法和这一次中国官府派船前往菲律宾的缘由。
  前往澳门是很容易的,澳门是葡萄牙人在自治,允许他们这些外国人进入,但是从澳门进入广东就有点困难了,那需要官府的文书允许,一般外国人休想离开澳门进入广东一步,这种行为属于严重违法,是要被广东官员抓到衙门打板子的。
  利玛窦发现中国官员好像很喜欢打人的板子,尤其是他们这些外国人,在缅甸萧如薰也是这样,中国人犯法了打十下板子,外国人犯法无论是谁都要打二十下板子,花钱赎罪都不行,官员不允许,非要打不可,你要逃可以,从此以后你就休想进入中国再做生意。
  利玛窦也曾经抗议过萧如薰对他们的重罚,萧如薰理所当然的说——这是必需的,不打你们那些奸商不知道遵守我们的法律。
  萧如薰还算是客气的,广东那些文人官员就特别粗暴了,要是这些葡萄牙人在澳门犯法了,当地官府的官员甚至会带兵驾车到澳门,抓住那些犯法的葡萄牙人,带回衙门一顿板子抽下去,抽的他劈开肉绽然后再丢回去,时间一长,加上故国被西班牙吞并,这里的葡萄牙人都特别怂。
  澳门人有一个传统,哪怕是清政府丧权辱国的时候,哪怕是中国被西方世界普遍鄙视的年代,澳门人都相当鄙视那些葡萄牙人,葡萄牙在澳门的统治是象征性意义上的,澳门中国人对葡萄牙人的鄙视和对传统的坚持从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所以有人说,澳门人的性格最接近明代中国人的性格。
  反正利玛窦是亲眼见过那些文人精英官员是如何粗暴的对待那些犯事的葡萄牙人的,所以他一直都特别老实,小心翼翼,生怕被驱逐,哪怕有了在广东的居住权,他也是小心翼翼的先抵达澳门,给香山县县衙递文书请求入境,然后顺便托人给瞿汝夔送上亲笔信,询问一下中国皇帝派船到菲律宾的事情。
  等了十多天,利玛窦总算等到了香山县县衙的通关文书,抵达关口的时候,利玛窦看到了正在准备迎接他的瞿汝夔,一问之下才知道,瞿汝夔接到了利玛窦的亲笔信之后就动身赶赴香山县衙,亲自和县令交谈之后,才换取了利玛窦的通关文书,不然的话,利玛窦至少要等一个月。
  “太素,贵国皇帝到底是为什么派人前往菲……前往吕宋岛呢?现在整个吕宋岛都非常的惊慌失措,他们委托我来询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利玛窦见到瞿汝夔之后,直接就开门见山地询问了,瞿汝夔把利玛窦迎上了马车,然后一边走一边给利玛窦解释。
  “这个事情我托了几个朋友去问了问抚台,结果抚台告诉我,这件事情不是广东在管,而是福建在管,抚台说有人向皇帝通报消息,说吕宋岛和日本岛一样,有大量的金山银山和铜山,大明如果占据,可以得到很多钱。之前大明和日本打了一仗,把日本打败了,占据了一些金山银山,得了近千万两银子的红利,所以朝廷现在对有金山银山的国家特别感兴趣,就派福建官员去看了看,找了一圈没找到,就回来了,后来有人说,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吕宋岛上根本没有金山银山,所以现在朝廷正在和福建这边商量这件事情。”
  利玛窦重重的松了口气,心想不是和萧如薰的借口一样就好,至少中国政府是不打算对菲律宾动武的,那就好办多了。
  “太素,我从吕宋岛上过来,我也在吕宋岛上生活过,当地是真的没有金山银山,这一点我可以保证,我不知道那个消息是从哪里来的,但是这绝对是个谣言!”
  利玛窦斩钉截铁地说道。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这个武人倒不简单
  瞿汝夔听利玛窦这样说,微微露出了苦笑。
  “利先生,你这样说是不顶用的,朝廷根本不会理会你,朝廷现在尝到了金山银山的甜头,要是哪儿还有消息,肯定会去找,你的让朝廷相信吕宋岛上真的没有金山银山,朝廷才会罢手,但是如你所说,如果真的没有,那你也无须担心朝廷会对吕宋动兵。”
  利玛窦先是忧虑,然后又放松下来。
  证明菲律宾岛上没有金山银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且事到临头,就算是有,也要给他改成没有,西班牙占据菲律宾主要做的是香料生意,黄金白银的生意主要是在美洲,不在菲律宾。
  但是菲律宾也是很重要的据点,不可或缺的据点,每年香料生意的收益都能给西班牙财政以极大的支持。
  否则西班牙哪里来的底气同时和英法荷兰开战?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只要能避免中国对菲律宾总督府开战,那一切都好说,于是利玛窦向瞿汝夔紧急咨询。
  “那,太素,你能不能告诉我,我该怎样做才能让中国的皇帝相信吕宋岛上没有金山和银山呢?”
  瞿汝夔捏了捏自己的胡须,露出了些许苦笑。
  “其实也不难,只要你能花些银子打点上下关系,让负责这件事情的官员替你向朝廷分辨,那么自然就有用了。”
  利玛窦愣了一下。
  “本来这种事情也不相同你多说,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大明官场,你们国家的官场也差不多吧?”
  利玛窦听瞿汝夔这么说,想起童年自己的生活,也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看来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只有缅甸不是这样了。”
  瞿汝夔愣了一下。
  “缅甸?你是说,镇南侯萧如薰那儿?”
  利玛窦点了点头:“是的,太素,我在缅甸生活了三年,为萧将军工作,萧将军治下的城市里和他手下的官员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从来没有见到萧将军因为贪污受贿而惩罚他的官员,倒是他惩罚过不少因为想要贿赂官员而被官员告发的奸诈商人,这些商人都被打板子了。”
  瞿汝夔皱起了眉头,缓缓说道:“老夫记得缅甸镇是军镇,而且萧镇南永镇缅甸,那里基本上就是他的私属领地了,要说官员的话,应该都是侯府的辖官,不是大明正式官员,最多算是吏员,是侯府自己招募自己安排的。怎么?萧镇南驭下极严,手下官吏都不敢贪污?再严格又能如何严格?我朝开国太祖对待官吏如对待仇寇,贪污六十两银子便剥皮抽筋,三十一年间杀戮官员比处决的犯人多得多,不一样没能制止贪腐?贪腐之事,古已有之,历朝历代帝王皆痛恨贪腐,但谁能解决呢?从来没有一人能解决,强如太祖,也只是暂时遏制,人亡即政息,张居正何其强悍?不一样没能解决?怕是只有三代治下才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瞿汝夔边叹息边感慨。
  “倒也不是,萧将军给他侯府里面的官员的俸禄都很高,比我拿到手的还要多好多,而且每到中国的节日还有各种奖励,给我的都不少,就别说那些官员了,有些政绩非常好的官员,估计拿到的俸禄比一些商人赚的钱都要多。”
  利玛窦会想着自己在缅甸的舒服日子。
  虽然压抑了一点,但是真的不愁吃喝不愁穿,连冰块都有供应,舒服的很。
  “哦?萧镇南手头还挺宽裕,他学习前宋之政,厚禄养官?但是仅仅如此怕是不行吧?有宋一代官员俸禄之高冠绝古今,更是大明所不能相比,但是有宋一代官员贪墨之举可丝毫不曾减少,这未免失之太宽,萧镇南到底是武将,于政事上不甚了解,缅甸之民苦矣!”
  瞿汝夔抚着胡须叹息不已。
  “不是的,太素,萧将军虽然给的俸禄很高,但是同时,在每个城市里面都设了一个叫做审计署的官衙,直接听命萧将军,萧将军对我说这个官衙就是专门用来负责审计税收的,里面还有一些人则是专门负责审查当地官员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这些人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腐的可能,就立刻报告给萧将军,这样的情况之前三年出现了三次,那三个官员的下场可惨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官员贪污的事情了,另外那些官员也没有收税的权力。收税的权力掌握在审计署手上,然后城市行政官把需要支出的费用详细列表给萧将军,萧将军批准了之后审计署再拨款给行政官,不过行政的官员可以派人监督审计署收税的全过程,如果发现审计署有偷税漏税的情况,也能立刻上报给萧将军。”
  “这……这是两相制衡之举啊,地方行政管不了地方税收,地方税收也管不了地方行政,但是两者可以互相监督,互相举报,地方行政需要用钱需要向萧镇南申请,萧镇南允许了才会下令给那个审计署拨款,两相制衡两相牵制,将主导权归于萧镇南自己,这倒是不错的制度。”
  瞿汝夔略有些惊叹。
  “将税收和税收使用完全掌握在萧镇南自己手上,这就管住了钱,让地方官员和审计署的人相互监督,互不相让,这又管住了人,萧镇南此举还真是另老夫眼前一亮啊,这个武人倒不简单,难怪能永镇缅甸了。”
  利玛窦高兴地笑道:“我也觉得这样很好,萧将军还说,他觉得中国贪腐问题之所以严重,有很大的原因在官员的俸禄太低之上,官员俸禄太低,尤其是一些低级官员,俸禄低到了几乎无法生活下去的地步。这样就是逼着官员去贪腐,不贪腐连生活都成问题,也难怪官员要贪腐,萧将军还说,官员掌握权力,本身地位是很高的,但是看到那些地位不如自己的商人甚至是富裕的平民的生活都比自己还要好,心里难免不平衡,加上手握权力,经常会被人求,那么贪腐也就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官员的俸禄很高,足以让官员生活得很好,那么官员对贪腐的抵抗力自然就高一些,不过这也不行,因为如果监督的力量不够,官员无所畏惧,加之手握权力,久而久之就会无法无天,更加可怕。但是如果让官员在能够有足够优渥的生活的前提之下,施以强有力的监督,让官员知道贪腐的话不仅会失去现在的优渥生活,还会丢掉性命,那么官员自然就会对贪腐产生比较强的抵抗力。”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办成了
  利玛窦的话让瞿汝夔皱紧了眉头。
  他闻言深思一阵,好一会儿才松开了眉头,而后点了点头。
  “此法虽然不甚完善,比如小国寡民可行之,可放之整个大明亿兆子民,怕是又有诸多难度,而且万一审计署和地方官府沆瀣一气又该如何处置?具体又该如何监督从地方到中央的层层官员呢?大明官员官官相护,萧镇南麾下那些官吏怕也是好不到什么地方去。但是以一个武将来说,居然可以想到如此行政之法,还能运作下去,这的确不简单,老夫这几年在广东也偶然听闻过缅甸镇海上行商非常繁荣茂盛,很多蕃人都去缅甸做生意,不少大明沿海商户也去缅甸和暹罗做生意,可见萧镇南理财之能甚好。如此能文能武之将,放在缅甸,还真是如鱼得水,若是仅仅用来治军,怕是起不到如此奇效,在大明内陆,怕也没有什么人能允许他如此施为,朝廷不在乎缅甸,视缅甸为犯人流放之地,现在,怕是要有所改观了,对了利先生,你在萧镇南身边做事,萧镇南身边可有什么辅佐之人?”
  利玛窦点了点头。
  “有一位袁黄袁先生是萧将军的得力臂助,帮助萧将军处理很多行政上的事情。”
  “袁了凡?这传言居然是真的,据传此人辞官之后便去了缅甸,后来还去信家乡,请家乡好友南下相助萧镇南治理缅甸,不过据说只有他的儿子袁俨和弟子陈龙正南下了,其余并无一人南下,萧镇南只有这三名辅佐之人,也能如此风生水起?”
  瞿汝夔抚着胡须,一脸的惊叹:“老夫倒有几分想要去缅甸瞧瞧看看的想法了,这地方一直都被视作蛮荒之地,老夫倒也不曾想去看过。”
  “那正好啊!太素,我就是奉了萧将军的命令出来的,等我这边事情办完,你可以随我一同前往缅甸,我请你吃绿豆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