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815

  明政府之所以允许葡萄牙人居留澳门,还是有比较深的原因的,起因就是嘉靖年间南洋海盗猖獗的时代,明政府疲于应付南倭北虏,对海上的打击力量实在是很弱,对于那些十知七八都是浙江福建本地人的大海盗非常无奈,直到这些海盗把业务扩展到了东南亚和南海地区,从而和当时正在介入此处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产生斗争之后,明政府才意识到了这些红毛夷的作用。
  打海盗!对!就是打海盗!
  当初接近中国的西方势力属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一心扑在菲律宾的地区大力经营,暂时没有染指中国的想法,所以明政府首先接触到了葡萄牙人,当时正值海道官员汪柏被葡萄牙人贿赂允许他们登岸事发,汪柏就灵机一动,把葡萄牙人给的贿赂当作葡萄牙人的租金上交给了上官,上官一看,朝廷正好在谋求南海的盟友,于是,就看上了火器精良的葡萄牙人。
  明政府要求葡萄牙人出兵出船进攻海盗,作为回报,允许他们在澳门一地居住经商,但是居住受限制,经商受限制,传教更受限制,连粮食和淡水都被明政府掐的死死的,使得葡萄牙人十分郁闷,但是他们好歹得到了一块地盘,便非常努力的为了自己的发展而进攻海盗,获得了不少的功勋。
  但是高傲的明政府并不信任他们,也不打算把他们当作盟友看待,只要他们对明朝有些微词,就会被逮到广州衙门去打板子。
  对此,葡萄牙人一点办法也没有,自从二十年前他们被明政府打败了之后就一直不敢再动干戈,而且此时他们的海上霸权地位也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更别提在万历八年的时候,葡萄牙被西班牙强行合并,失去了独立的地位,一直到崇祯十三年才恢复了独立,整整六十年间,葡萄牙实际上是亡国的。
  被西班牙人所支配的澳门葡人在事实上维持着一定的独立自主权,西班牙人勉励经营菲律宾,对澳门不怎么上心,而且当时的菲律宾总督企图对中国开战的时候,遭到了他的国王陛下的阻止,事实上西班牙在万历十六年的时候惨败于英国,国力大损,虽然依旧维持着对英国的军事压力,但是他们已经没有力量在东南亚地区和明朝正式开战了。
  而此次澳门葡萄牙人主动接触萧如薰的背景,就是在大明大败日本声威震天之际再下南洋引发南洋多国震动的时候,这个时候实际上支配这一区域的西班牙人才意识到明朝政府势力虽然一直不曾出现在这里,但是它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无敌舰队惨败之后的西班牙人已经没有了继续和明政府全面开战的底气,得知明军水师七百多艘战船南下的消息,菲律宾的西班牙人甚至以为明军的无敌舰队顺道来攻了。
  对于一个不怎么熟悉的对手,大家总是怀抱着担忧和恐惧,尤其当对方是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西班牙人就指示澳门的葡萄牙人主动接触明军,询问他们的目的,搞到一些情报。
  萧如薰一开始接到葡萄牙人的请求的时候,正在广东靠近澳门的海港补充淡水和食物,顺便接征召而来的数千狼兵上船,等待狼兵的时候,他见到了葡萄牙人的传教士,那个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会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利玛窦,随行的还有一位中国老儒,瞿太素。
  这两人结伴而行,一起来到萧如薰驻军的海港,请求萧如薰的接见,出于对瞿太素的尊重和对利玛窦的兴趣,萧如薰抽出了一点时间,在岸上接见了他们两人。
  然后萧如薰得知,想要见到自己的是澳门的葡萄牙人,利玛窦是出于自己的名声和之前在澳门居住的经历被拜托,而瞿太素则是保证利玛窦可以见到萧如薰的保障。
  利玛窦向萧如薰表示,他想要见到萧如薰的原因不止是受到澳门的友人的拜托,更是因为他对萧如薰很仰慕,很感兴趣,想要和这位从北京来的大将军好好交谈一下,结识一下,他也没有回避自己希望前往北京见到万历皇帝,从而获得在中国自由传教的许可。
  关于利玛窦传教的事情,萧如薰一点兴趣也没有,即使这位传教士非常的执着,人品也不错,但是对天主教,萧如薰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不过对利玛窦本人,萧如薰很感兴趣,这一点,萧如薰和大明的士子们是一样的,利玛窦本身拥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他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他最有价值的地方。
  大明的士子们对他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的知识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天主教的兴趣,这些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传播天主教,但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传教士们没有让天主教在中国生根发芽,却让西方自然科学在中国生根发芽,从而引发了第一次西学东渐的风潮。
  萧如薰正好迫切的需要这些系统的西方自然科学的知识解除一些疑惑,也希望和葡萄牙人牵线搭上关系,得到他们现在所掌握的欧洲先进水平的火器以及火器知识,利玛窦的前来简直就是刚想睡觉就给他送上了枕头。
  萧如薰按奈住自己的激动,平静的和利玛窦展开了第一次交流。
第三百二十六章
利玛窦的见面礼
  利玛窦来中国已经有十多年了,最早他在澳门落脚,然后前往广东,在广州呆了一段日子,然后转移到了肇庆,他在肇庆居住了六年,期间完全掌握了汉语的日常会话和写作,建立了第一个传教基地,还给当地的士人传播了西方的数学科学和天文学地理学的知识,初步打开了他的关系人脉,也让大明士人第一次接触到了全世界。
  后来他又去了韶州,在韶州建立了第二个传教基地,在这里,他开始深入探究中国社会的奥秘,并且利用士人对西方世界的好奇心打开了局面,还得到了瞿太素这个友人和弟子,在瞿太素的介绍下,利玛窦进入了士人的圈子,开始了广泛的和中国人的交流,并且开始蓄发蓄须,传儒士服装,弃僧侣服装,进一步融入中国。
  这期间,他用自己制作的地球仪和玻璃器皿、世界地图以及西式时钟,这些东西让中国士人们非常感兴趣,由此利玛窦声明大显,被人称之为“西儒”,不过和他之前遇到的情况一样,真正对天主教感兴趣的人很少,大多数士人只对他所介绍的西式科学和天文地理感兴趣,极力向他请教。
  利玛窦经历了传教的挫折之后,知道要想让中国人信奉天主教,就不能直接来,他们有自己的信念和信仰,并不那么容易取代,而且中国人对教权毫不在意,他们是世俗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宗教可以挑战中国的世俗权力并且把持中国的政权,中国的社会也不接受,了解到这些之后,他就以传播科学为手段,进而传播天主教义,还用玉皇大帝等概念偷换了原本的教义,试图让中国人接受。
  萧如薰见到利玛窦的时候,利玛窦在瞿太素的陪伴下,穿着一身儒服,戴着儒冠,留着长须,穿着布鞋,彬彬有礼,慈眉善目,如果不是这幅面容和发色瞳色的不同,还真就是一个中国的传统儒者,而不是一个西方传教士。
  他为见到萧如薰讨萧如薰的欢心,本来也打算使用赠送地球仪和玻璃器皿等方式,不过瞿太素对他说萧如薰是武将,可能更喜欢火器或者西洋刀剑,这样叫做投其所好,也是中国文化之一,于是利玛窦一边感叹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一边准备了手枪火枪和西洋剑等武器。
  见到萧如薰之后,二话不说,先送上礼品,萧如薰一看,顿时眼睛放光。
  手枪就算了,西洋剑萧如薰也不感兴趣,真正让他感兴趣是那杆长枪,那就是萧如薰正在着手制作却还没有制作完成的燧发枪!
  燧发枪此时应该还没能完全取代火绳枪,技术还不是非常纯熟,甚至被军队将领拒绝使用,但是既然有了,有了技术,萧如薰就非常高兴了,这个技术只要搞定了,仿制出来,那么他自然有办法继续往上推进。
  大喜之下,萧如薰接见了利玛窦和瞿太素,和他们亲切友好的交谈着。
  “利玛窦先生来我大明已经很久了,在下在广东这片区域也时常听到先生的名字,久仰大名,今日一见,先生果然气度非凡。”
  萧如薰亲自给利玛窦倒了一杯茶,利玛窦连忙站起,用完善的中国礼仪回应着萧如薰的礼貌。
  “不敢不敢,老夫不过是受人所托来拜见将军,将军才是年轻有为,大名如雷贯耳,老夫在广东都听说了将军打了一场大胜仗的消息。”
  利玛窦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大明将军,这位将军在传说中击败了二十万日本军队,仅仅凭着手下的四万人就把一个国家打的四分五裂,现在出现在这里,是要去打另外一场仗,而不是来当亲善使者,这样大的名声让远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十分不安,所以才通过澳门的关系找到自己,想让自己拜访一下这位将军,询问他的意图。
  瞿太素说,大明的将军大多数都没有什么礼貌和友善,对待士人也不友好,但是尤其是像萧如薰这样的凭军功封爵的大将军,在近些年的大明国更是凤毛麟角,极其罕见,所以脾气一定不小,他也没有端着架子等着萧如薰来拜见自己,而是亲自前来,就知道这一片地区的士人对这位声威赫赫的将军的态度。
  不过真的见到了这位将军,却发现这位将军出乎寻常的温和礼貌,穿着常服,而没有穿军服,面目英俊,身材挺拔,面白无须,举止文雅,连瞿太素都为之感到吃惊,觉得面对的像是一个青年士子,不是一个毙敌二十万的杀气腾腾的将军。
  萧如薰走到瞿太素的身旁也为他倒了一杯茶,瞿太素连忙谢过。
  “哈哈哈,打什么大胜仗,不过是我国皇帝陛下的声威所致罢了,倒是利玛窦先生和瞿先生,送上这样的礼品,是受何人所托来找我呢?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萧如薰坐回自己的位置,笑盈盈的看着两位。
  利玛窦显然对中国现在的社交辞令非常了解,便拱手说道:“实不相瞒,老夫是受澳门佛朗机人总督所托,前来询问一下将军带领这样大的一支军队到南洋来的目的。”
  萧如薰端起茶碗了喝了一口茶,笑道:“目的?目的是军事机密,怎可外传?倒是澳门的佛朗机人不老老实实的做生意打海盗,关心我的目的做什么?”
  利玛窦忙道:“将军有所不知,这澳门的佛朗机人,现在是归吕宋之地的佛朗机人管辖,吕宋之地的佛朗机人看到将军那么大的船队过来,所以有些担忧,害怕,不知道将军此来是为了什么。”
  萧如薰明白了,自己率大军南下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菲律宾的西班牙人耳朵里,这些家伙担心自己是表面上打缅甸实际上是攻打菲律宾,看到自己的舰队实在是太庞大,没有战胜的底气,便托人来询问目的,尽量避免战争。
  “吕宋?本将记得吕宋曾是我大明的藩属国,怎么突然就成了佛朗机人的了?你们不在泰西之地好好儿的待着,大老远的跑到南洋来,所为何事啊?”
第三百二十七章
将军也懂数学?
  萧如薰放下茶碗,脸上带着些神秘的笑容,看的利玛窦心里一慌。
  瞿太素一看不好,立刻插嘴解释。
  “萧侯,其实,其实吕宋早就和大明断了藩属关系,很久没有来往了,后来佛朗机人来到吕宋做生意交流,也曾和大明合力剿灭大海盗林凤,是我大明的友邦。”
  萧如薰微笑着回复瞿太素:“瞿先生不要慌,本将此番前来,不是为了吕宋,本将对吕宋也没什么兴趣,只是奉旨讨贼,为了收拾狂妄无知的洞武国而已,至于吕宋,呵呵,放心吧,本将不会进攻吕宋的。”
  瞿太素看了一眼利玛窦,利玛窦稍稍松了口气,说道:“多谢将军的理解,老夫十分感谢将军。”
  “谢我做什么?我本来也没有那个打算,倒是利玛窦先生带来的西洋火器很有意思,本将很感兴趣,特别是这个,这杆铳与我大明所用的铳似乎有所不同?”
  萧如薰看了看利玛窦,利玛窦立刻解释道:“是这样的,这种火枪叫做燧发枪,不是用火绳点火,而是用这里的燧石摩擦点火,免去了使用火绳的困难,只不过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制作成本比较高,所以军队里依然不怎么欢迎这种火枪,老夫觉得将军应该会对这种火枪很感兴趣,所以就拿来赠送给将军。”
  萧如薰点了点头,笑道:“这点你说的没错,本将的确是对你们西洋的器具很感兴趣,除了这个,你那儿还有没有其他的这种西洋器具?不瞒你说,本将这一路行来,还是听说了不少西洋之地的奇事的,颇有些兴趣。”
  瞿太素和利玛窦互相看了看,相顾无言,他们都没有料到萧如薰居然对火器之外的西洋物件还有兴趣,这和大多数的将军都不太一样。
  利玛窦来之前其实是准备了不少科学仪器的,但是听了瞿太素的说法,大多数就没带,身上只剩下一本和瞿太素一起翻译的《几何原本》的少数章节,也不知道合不合萧如薰的胃口,就硬着头皮拿了出来。
  “老夫没想到将军居然对这些器具也有兴趣,身上只有这本书,不知道将军能否收下。”
  萧如薰接过来一看,是一本没有封面的书,第一页写了些不明所以的大字,到第二页的时候,萧如薰看到了三角形的图样和边角之类的图形,还有一些汉字解说,这些图形他在小学的课本里曾经非常熟悉,于是他进一步的意识到了这本书就是目前尚未翻译完成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映射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万历三十五年,即西元1607年,徐光启和利玛窦一起合力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之后因为徐光启的父亲去世还有利玛窦的逝世而告终,而后九卷的翻译,则要等到满清咸丰七年,西元1857年才由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伟列亚力合力翻译完成。
  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万历三十五年到满清咸丰七年,整整二百五十年间,中国的科学水平没有寸进,伟大的康乾盛世似乎没有得到很好的印证,不得不说是一个残酷的笑话。
  拿着这本翻译了没多少的残卷,萧如薰翻了翻,翻到后面,看到了著名的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弦五?这不是勾股之说吗,我记得是周人商高最早提出,距今两千余年了,怎么,利玛窦先生,你们那地方也有人发现这个?”
  萧如薰饶有兴趣的和利玛窦谈论起了勾股定理,因为利玛窦也是个数学知识很丰富的人,瞿太素也对数学很感兴趣,在他的帮助下,在徐光启之前,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的第一卷。
  萧如薰觉得自己说这些事情很正常,但是他的发言在瞿太素和利玛窦看来,可以用惊悚来形容而不是用惊讶来形容,他们太惊讶了,以至于到了惊悚的地步。
  “将军……也懂数学?”
  利玛窦试探着询问。
  “数学,嗯,算术之学对于行军打仗而言,也是很有作用的,我学过,因为感兴趣,所以也对之前的算学大家有所了解,商高就是一个,刘徽是一个,祖冲之也算一个,商高对三角形很有研究,祖冲之则对着圆形使劲儿,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也很不错,勾三股四弦五,用这两条边的长度可以算出这条弦的长度,还是挺意思的,不过,这看起来,没有翻译完的样子?”
  萧如薰笑眯眯的看着利玛窦,利玛窦连忙点头:“是的,在太素的帮助下,只把这本书翻译完了第一卷,还没有来得及翻译其他的,这本书是我们泰西之地的一位很有名的数学家写的,他也是一千多年前的人物了。”
  “先贤啊!”萧如薰点了点头,然后把这本残卷地还给了利玛窦:“还是拿回去翻译完吧,翻译完了拿来给本将看看,本将也想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泰西先贤是如何看待算术的,当然,如有有需要本将帮忙的地方,本将也不会推辞。”
  利玛窦结果翻译本,很是不可思议的看着萧如薰,瞿太素看向萧如薰的眼神就更怪异了。
  战场上厮杀打仗的行伍之辈,居然还有数学的知识,难道,他不仅仅喜欢打仗和军事,还喜欢西洋的科学?
  初次的会面之后,双方谈论得很愉快,都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不过萧如薰没想到的是,在他从广东出发前往暹罗之前,利玛窦再次前来访问,这一次带来的就不是上次那些东西了,而是地球仪、西洋钟表和玻璃器皿等物件,还有一幅世界地图,以及一个澳门佛朗机人请求拜见萧如薰的消息。
  对于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科学器具,萧如薰如获至宝,非常感兴趣,拨动着地球仪拨弄得不亦乐乎,对西洋钟表也非常喜欢,不过对于澳门葡萄牙人想要拜见他的消息,他觉得有些意外,但是并没有反对,于是带上利玛窦一起前往澳门,在澳门见到了当地葡萄牙人的总督,得知了他们的请求。
  这些葡萄牙人希望随同萧如薰一起出征洞武国建功立业,至于原因,他们的说法是——希望得到大明进一步的好感和合作。
第三百二十八章
利玛窦传教
  在去澳门的路上,萧如薰对利玛窦献上的世界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就是,你所说的世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