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5

  丰臣秀次决定求助前田利家。
  前田利家望着尚显稚嫩的丰臣秀次,又想起过去和丰臣秀吉的交情,最终还是决定站在丰臣氏这边,帮着丰臣氏渡过难关,毫无疑问,德川氏的实力更强一些,但是德川家康那个家伙,前田利家并不喜欢,也并不欣赏,更不用谈服从,德川氏是百万石,但是他前田氏也是百万石,双方实力并没有差多少,前田利家骨子里的武将之心并不怂。
  更重要的是,德川家康那里兵强马壮,利益再分配已经完成,前田利家这个时候参与进去绝对讨不到好处,但是如果站在丰臣秀次这边帮着孤家寡人一个的丰臣秀次,那么已经兵微将寡摇摇欲坠的丰臣氏将只能依仗自己一个人,如果事成,自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毫无疑问的是,丰臣秀次远远没有丰臣秀吉那样强势,他更温和,更趋于文治而非武功,更容易对军事不上心,而相信自己选择的军事人才,也就是前田利家自己,如果这个时候站在丰臣秀次这边尽力辅佐,不仅仅自己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拔高和巩固,自己还能得到“丰臣氏的擎天柱”这样的好名声。
  综上所述,于公于私,前田利家都不认为自己应该不战而降抛弃丰臣氏。
  “秀次,你听好了,德川家康手里的兵力超过十万,而我们手里的兵力满打满算也才三万多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募兵,然后派人警戒江户地区,不要让德川家康的老巢有所异动。前田利家分析,这次的叛乱一定不是德川家康早就计划好的,而是突发事件,所以德川氏的兵力一定全部集中在了名护屋地区,江户老巢应该没什么人,所以,秀次,我建议,你派一个得力的手下将军,给他一万精锐兵马,让他无论如何要攻取江户,擒住德川家康的家小作为威胁。”
  丰臣秀次连连点头。
  “然后,立刻下募兵令,强制募兵也好自由募兵也好,短时间内扩充至少五万军队出来,我知道你手上有不少钱,但是不敢扩军,现在就是扩军的时候,马上下募兵令,争分夺秒,德川家康不会给我们多少募兵和练兵的时间,你要抓紧时间募兵和训练,让精锐的老兵带着新兵一起训练,争取在德川家康打来之前把兵马练出来!”
  “好!我立刻下令!”
  丰臣秀次也没有任何顾忌了,反正丰臣秀吉已经死了,自己无论如何都将成为丰臣氏的家督,那么为了丰臣氏而战就是自己的职责了。
  募兵令下达之后,整个京都城一片哗然,周边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的藩国的确也大为吃惊,到处打听消息,但是丰臣秀次对消息封锁的十分严密,让这些人打听不出什么消息,只能郁闷的按照丰臣秀次的招兵令去做,还以为是前线战事不利,丰臣秀吉那里需要大量炮灰去送死呢!
  当然这也差不多了,短时间内是不指望能练出什么精兵的,只能拿来当炮灰,给真正精锐的兵马争取时间。
  同样在争取时间的还有德川家康,他亲自带着兵马一路狂飙,见着城池就避开,见着村庄就攻打,见着列阵的军队就直接击溃,整个九州地区都传遍了名护屋政变的消息,一些没什么胆子的家伙直接投降了德川家康,但还是有一些看不惯德川家康背叛行为的人对德川家康发起了挑战,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被德川家康给收拾掉了。
  短时间内,三路大军齐出,整个九州迅速沦陷,在德川氏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第二百二十二章
悲愤的孤军
  德川家康带领军队紧赶慢赶的攻城略地,而前田利家这里也不含糊,迅速的集结了自己家族的势力和仆从大名的实力,集结了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部队,丰臣秀次打开了大阪和京都的武库进行武装,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到了极致。
  然后,丰臣秀次派出手下得力的家臣,和前田利家手下的猛将合兵一处,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就往江户一带前进,准备直接破击德川家康的老巢,用他的家小作为胁迫。
  而剩下的两万人里面有一万人被拆分开来作为军官带领新近招募的三万人马,在老兵们的带领下开始新兵的集训,前田利家亲自督促练兵,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而剩下的一万兵马被派往石见国方向布置防线,保住石见银山,提早争取主动,以节节抵抗德川家康的进攻,为大军支援争取时间。
  可以说,前田利家和德川家康都在争分夺秒,为了未来的霸权竭尽全力的战斗和准备,谁强占了先机,谁就赢了,获胜的回报非常丰厚,那将是整个日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也彻底无法掩盖了,德川家康造反,杀死丰臣秀吉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都城,所有人都有了天下即将再度大乱的心理预期,而就眼下的情况来看,日本最大的两个势力还是丰臣氏和德川氏,德川氏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是丰臣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京都城还在手里,天皇还在手里,一切尚未明朗。
  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谁也不敢说德川家康人多,德川家康就一定获胜,而丰臣秀次人少,丰臣秀次就一定不会赢,以少胜多的例子太多了,过去的几十年内比比皆是,谁都不敢说自己就一定可以预言谁的胜利,因此,当前田利家和丰臣秀次的招兵令再度下发的时候,大家虽然不如上一次那般的响应,却也没有摆明了姿态要回避。
  这是投资,是一次极具风险的投资,谁赢了谁就能赢得未来,输了也将输掉一切,谁都不敢妄自下注。
  丰臣氏麾下的那些小大名们都在观望,而外样大名们也在观望,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能押对宝,大家手上的东西都不多了,一旦全部押上,那可就真的是站队了,队伍站不好,就没有未来了,争夺天下从来没有任何仁慈可以讲。
  德川家康杀死了丰臣秀吉,还大肆斩杀不服从自己的人,固然会让不少人产生恐惧感,但是也会让很多丰臣秀吉的支持者或同情者十分不满,从而彻底倒向丰臣秀次的阵营,因为丰臣秀次原本就有家臣团,这样会让丰臣秀次的势力更加强大,加上并不弱与德川家康多少的前田利家的存在,德川家康看起来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
  唯一的优势就是丰臣军主力的覆灭,德川军的主力尚存,所以在衰弱的西国地区,德川军纵横无敌,所向披靡,除了素来彪悍的萨摩藩等地进行了有效的抵抗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沦陷了,德川家康的先锋大将本多忠胜已经打到了长门国,兵锋直指石见地区,目标也是拿下石见银山。
  此时此刻,萧如薰带领的明军船队已经在对马岛上休整了一天,并且重新开始起航,之前几天海上起了风暴,萧如薰没有下令冒险进军,休养几天之后,等风暴过去,大军再次起航,直扑石见地区,登陆之后就准备顺势攻略石见国,十几名熟悉石见地区地形的倭寇俘虏被挑了出来,被赏赐重金,换取他们的向导。
  明军的火炮数量也进一步提升,宋应昌把收集到的火炮全部改装成炮车交给了萧如薰,萧如薰手下现在起码有八百门火炮可以使用,但是还是缺乏重炮,基本上都是轻型火炮和中型火炮,最重的也不过是五六百斤的炮,对上倭寇的倭城,显然没有太大的胜算。
  这不重要,几座孤城,是无法阻止明军肆虐的,明军的装备和战斗力明显超越了此时的日军,积累了丰富战斗经验的明军对上日本本土毫无和明军战斗经验的日军,野战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
  二月十日,萧如薰抵达石见沿海地区前三天,德川家康所部主力攻入长门国,让之前被稍微拖延了一下脚步的本多忠胜先锋队得到了足够的支援,长门国支持丰臣秀吉的势力被彻底扫除,亲德川政权被建立,德川家康象征性地留下一百多名士兵表示占领,就火急火燎的往石见国前进,只要拿下石见银山,他就不怕没有军费,而拿下石见银山之后,他就能率军直取京都,一条直线打过去。
  攻略所有的地区是不明智也是不现实的,他没有兵力没有时间攻略全部的天下,只要对方投降投诚就好,剩下的可以等天下平定以后用政治手段解决,攻打天下也就是和天下为敌,那些地方实权派向来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看谁强就跟谁,这些人只要面对强者就会服从,不会抗争,你要打他们,不是自讨没趣吗?
  但是石见地区不同,石见银山地区在丰臣政权建立之后被丰臣秀吉重点管控,这里原先是属于毛利家族的,被丰臣秀吉重点管控之后,也就等于是把石见银山给夺了过来,毛利家族当然不爽。
  但是面对丰臣秀吉和大半个日本的大名,又实在是没有底气,只能认栽,丰臣秀吉就在这里设置了足够多的军队来保护石见银山,即使是朝鲜战场上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也没有从这里抽调人马。
  所以整个石见地区还有差不多八千多丰臣氏的军队可以被调动起来,大部分还是丰臣氏的死忠,对丰臣秀吉十分忠心,丰臣秀吉的死讯传来之后,这些军队感到悲愤不已,痛恨德川家康的背叛之举,可是丰臣秀吉已死,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投降,二是抗争到底。
  他们选择了后者。
第二百二十三章
特殊的军队
  这支悲愤的军队选择了尽忠。
  于是这支护银军队集合起来,甚至武装了矿工,把军队扩充到了一万人以上,铁炮的数量也达到两千条以上,决定誓死一战向德川家康复仇,并且早早的送去战书,让德川家康颇为头疼,他知道这种兵是最难对付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想着活着离开,无论如何都要死守石见银山不被德川家康得到。
  德川家康急需石见银山的银子来作为军费和日常开销,此时此刻的石见还有很多没有运走的银矿,那就是德川家康的目标,可是这支军队的存在成了德川家康最大的绊脚石,德川家康决定让本多忠胜带着战斗力最强的本多队进攻石见银山,却没曾想到自出击以来从未战败最多只是平局的本多忠胜居然输了一阵。
  那支丰臣军利用熟悉地形和山体的优势,把本多忠胜的骑兵队吸引到了多山崎岖不平的地方,使得本多忠胜的马队骑兵纷纷摔倒,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被埋伏的铁炮队当成了活靶子,损失惨重,本多忠胜战败而归,回来以后跪在德川家康面前请求治罪,德川家康虽然恼怒,可是用人之际,不能过多的责罚大将。
  本多忠胜再次请战,这一次还有一位大名率军一起出征,结果两个人都被石见守军给挫败了,折了两百多人马,狼狈的逃了回来,德川家康是万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石见居然能挡住自己前进的步伐。
  面对本多忠胜和那个大名的请罪,德川家康还是没有责罚他们,宽容大度的原谅了他们,得到了阵营内的支持和感激,可是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让德川家康非常烦恼,他的时间不多,至少,不能耽误黑田如水的整体计策。
  “忠胜无错,不用惩罚,但是银山我们必须要得到,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尽快攻取银山吗?”
  德川家康向自己的家臣们和大名们询问计策,但是大家都不熟悉地形,一筹莫展,找来当地人询问,当地人也都说没有办法,攻打到毛利家的住所,却发现人去楼空,一个人都找不到。
  石见地区的顽强让德川家康感到棘手,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这个背叛者的名声非常不好,已经带来了极强的负面效果,大家都以和背叛者的交往为耻辱,自己如果把握不好尺度,极其容易走上明智光秀的老路,而前田利家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为了最大可能的打压这种负面影响,就要用最快的速度攻取石见拿下天下才可以。
  德川家康决定采用欺诈的手段,假意撤兵攻打其他的地方,不再关注石见地区,但是暗中还是留下了一支精锐部队交给本多忠胜统帅,决定趁这支军队追击德川家康的时候进行偷袭,一举拿下整个石见。
  这个计策有点糙,但是石见地区的守将也不是什么聪明人,只是勇猛善战,和德川家康玩心眼显然是不如的,因此,德川家康的计策起了一点效果,有大概六千多守军追了上去追击德川家康,被德川家康安排好的伏军伏击,六千多守军被打的只剩下三千多人狼狈的往回跑。
  他们狼狈的跑回去的时候,却发现老巢也被德川军偷袭了,那个两次被打败的大将本多忠胜冲得最狠打得最凶,两次战败的耻辱让他几乎疯狂,第三次机会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缺少兵力的石见守军节节败退,被夺走不少山头和重要阵地,幸好败逃回来的守军正好撞上,两支军队合并在一起爆发出了求生的意志,居然挡住了德川军的攻势。
  正好此时天降大雨,瓢泼大雨让德川军的攻势受阻,尤其是骑兵和铁炮队不能使用,大量步军士兵滑倒在了泥泞的土地上,战争眼看着无法继续了,德川家康恼怒之下下令撤军,放弃了这绝佳的机遇。
  这一放弃,石见守军仅剩的五千多人就学乖了,老老实实的守在阵地里一步也不跨出,不管德川军怎么挑衅,就是不出战,就是学乌龟,用远程武器死守,让德川家康气的牙痒痒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来的太急,笨重的火炮就没带上,直接轻军前进,结果遇到了需要用火炮的时候,火炮却不在身边。
  石见争夺战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德川家康方面,和德川家康分兵行动的黑田如水完成了任务,率军前来和德川家康汇合,顺便给德川家康带来了他日思夜想的五门火炮,德川家康得到了火炮,大喜过望,迅速安排进攻。
  然而丰臣方面也有好消息,丰臣秀次的家臣武将前野长康带着一万多精锐士兵昼夜疾驰的赶到了备后国,最多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先锋队就能进入石见地区支援石见守军的作战。
  这让德川家康焦虑了起来,于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使用火炮轰击石见守军的阵地,石见守军无法抵抗火炮的威力,只能节节撤退。
  然而五门火炮的威力是有限的,射击速度和机动力也十分值得忧虑,攻下一道防线需要差不多半天,十分消耗时间,这让德川家康变得非常被动。
  黑田如水思考再三,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只能申请带一支部队去牵制前野长康,为德川家康争取时间,德川家康感觉自己丢了颜面,遂下达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在一天之内剿灭这些可恶的守军。
  德川军奋起余勇,向守军阵地发起冲锋,守军也意识到了这是最后的时刻,于是用尽剩下的全力和德川军奋战反冲锋,和德川军反复拉锯战,近身作战,近距离拼杀,杀得尸积成山血流成河,大战了两个时辰,这才将守军的防线突破,德川军凭借着兵力上的优势基本上歼灭了石见守军,石见守军参与的兵力六百多人聚在一起做最后的抵抗。
  关键时刻,一支十分特殊的军队出现在了两军的战场上。
  这支军队到来之初就乱入了战场,用十分奇怪的车型武器进攻战场上正在浴血厮杀的丰臣军和德川军,不分敌我的一顿炮轰,把丰臣军最后一支守军给轰没了,德川军的七八百人也死在了这次的炮击之中,剩下的军队狼狈败逃,这支十分特殊的军队成了占大便宜的。
第二百二十四章
换约之战(上)
  这支军队就是萧如薰最喜欢的先锋大将骆尚志所部,之前也是骆尚志所部率先登陆日本本土对名护屋发起进攻,这一次萧如薰依然选择骆尚志做先锋军,给他配备了一百多门车炮和足够的弹药,让他带领三千精锐南兵成为先锋队,一马当先的冲向了石见地区,二话不说就开始攻城略地。
  明军的突袭来的十分突然,混乱的日本没有海防体系和海防的能力,明军轻轻松松的登陆,然后整兵备战,各军从容出征。
  以至于明军大军开始在石见各地区攻城略地的时候,日本的民众和一些当地守备兵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这是德川军前来攻击,但是看军队的装束和军旗的旗号,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等一些看得懂汉字的人终于发现这是明军来袭的时候,却已经晚了,那些没什么防御力的民居城池和小村庄被明军一波炮火带走所有人都成了俘虏,敢于抵抗的杀掉,投诚的被看押起来,所有防御设施和明军看不上的军械都被烧掉,被攻略地区的日本人是真正的手无寸铁了。
  明军虽然兵力吃紧,但是三万人拿下一个小小的石见地区还是简单轻松的,石见地区也没有看到什么难以攻打的倭城,这对于明军来说是个好消息,所以各路明军进展顺利,骆尚志的军队进展的尤其顺利,短短两天就从海边打到了石见的腹地,听到了隆隆的炮声和枪声,意识到这里有军队在交战。
  萧如薰的战前分析会议里面讲的很清楚,石见地区不仅是大明志在必得之地,也是日本两方势力志在必得之处。
  丰臣秀次和德川家康都知道石见银山的重要性,所以丰臣秀次和德川家康一定会在石见打起来,他要求各路明军无论是谁看到了有日军在交战,不论谁是谁,先一顿炮火上去收拾,然后建立营寨,让大军站稳脚跟。
  骆尚志按照萧如薰的路线前进,第一个撞见了正在交战的两军,他没有急着下令军队出击,而是带人偷偷摸到了战区,他观察了交战的双方一个时辰没有出手,通过千里镜的观察,他注意到一支军队处在弱势,一支军队处在优势,他猜测,优势的一方一定是德川军,而弱势的一方应该就是丰臣军。
  他猜得没错,所以他悄悄的集结了军队,在丰臣军对德川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并且即将被全歼的时候,他果断下令炮队开炮,军队出击,一举击溃了被炮火轰击得失去分寸的德川军,杀死杀伤了几百人德川军之后,战场上的德川军因为搞不清楚情况而被迫后撤,放弃了即将得到的战果,胜利的果实被明军抢先占据。
  丰臣军最后的一支部队所保卫的山洞里面,骆尚志发现了堆积如山的未加工银矿石,数量之大让骆尚志和麾下士卒为之咂舌。
  骆尚志连忙下令自己的亲兵卫队严守矿洞不让任何人进入,然后抓紧时间修筑营寨,他选了个很不错的地方安营扎寨,很快就建立起了一条可靠的防线,在德川军的外交使者抵达之前,骆尚志已经安排好了防御。
  德川家康得知战场上军队的消息之后大为惊讶,在他的记忆力,有那么多火炮的军队绝对不可能是丰臣军,要是他们有那么多火炮的话早就拿出来用了,德川军也绝对没办法打败他们,然而他们没有,那么这支军队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明军!
  该死,这些明国人到底想干什么?到底要干什么?他们到底在思考些什么要命的问题?为什么?明明说好了明明讲好了,居然还来插一脚?还怕我不把银子给他们吗?上来一阵炮火没把丰臣军干掉多少,但是干掉了不少我的人,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出于对明军的忌惮,德川家康没有下令全军压上去反击,而是派出了外交使者,懂汉字会说汉语的幕僚,派他去明军军营探探底,看看情况,问问明军到底想要做什么,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然而耽误时间是肯定的,耽误计划也是肯定的,德川家康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恼怒,要不是觉得打不过明军,他早就出兵碾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