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451

  李二陛下头疼的摆摆手:“你们都别说了,一个个的都想打仗,就一个敌人,你们那么多人去?大唐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你们也不觉得有失我天朝气度?!”
  魏人镜同志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正如三原侯所说,此战对于大唐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一方面此战若胜,可以稳定北方局势,让那些蠢蠢欲动之辈知道我大唐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另一方面,劳动改造政策于国于民皆有大利,若是此时又有八万奴隶补充,无疑对于公奴司而言是极大地帮助,兵部和工部都紧缺人手。”
  一个紫色官服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陛下,魏谏议大夫所言甚是,兵部此时急缺人手,今年运送军粮之突厥奴隶已不足一万,若是在这样下去,明年就免不得要征发百姓参与运送军粮了,所以,臣侯君集请战!抓捕奴隶,充以军用!”
  这货就是侯君集?看上去也没什么,果然,李靖老头儿说的都是真理,知人知面不知心,能够看出来侯君集要谋反的老家伙,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啊!
  程咬金一看又来一个抢功的,顿时怒了:“我说侯尚书,你好好儿的做你的兵部尚书!管理好你的兵部可以了!这大唐六百多军府的事情还不够你忙的?还要和老程抢出征的机会?!兵部尚书就该有个兵部尚书的模样!别整天喊打喊杀的!”
  侯君集眼睛一瞪,心说你这老泼皮!张嘴就要反驳,李二陛下眉头一皱,大手一挥就喊了一声:“好了好了好了,别争了,这件事情你们谁说都有理,却教我如何做?都安稳点儿,玄龄,你怎么看?”
  房玄龄老神在在的站了出来,朝着李二陛下鞠了一躬,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战正如三原县侯所言,有二要点,其一,乃是击破斛薛,震慑诸部落,以免酿造成更大的叛乱,其二,便是劳动改造政策之继续实施的问题,突厥奴隶损失过快,公奴司主官连连上书请求补充奴隶数量,此次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因此,臣举荐刑部尚书李道宗为帅。”
  此言一出,未等李二陛下开口询问为何,程咬金柴绍和侯君集就组成了临时同盟,对着房玄龄一顿口诛笔伐,唾沫星子都喷到房玄龄的脸上了,房玄龄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苏宁不由得感叹道,做官要是不能做到这个地步,还是不要在朝堂上和这些人争辩,万一来个有洁癖的搞不好就要杀人。
  等到三人同盟骂累了,房玄龄对着脸上未有半分怒色的李二陛下说道:“陛下应该已经明白臣的意思了。”
  三人一愣,明白什么?什么明白?
  李二陛下明白了,苏宁明白了,魏人镜同志也明白了,李道宗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为自己的胜利感到高兴。
  李二陛下沉声说道:“此战,并非完全是为了大唐的颜面而战,更是为了大唐的政策实施,为大唐百姓而战,你们三个看看你们自己,玄龄不过是举荐了道宗,你们就急了,一个赛一个的能说,性子如此不沉稳!此战的目的,乃是那八万多的口众!若是派你们去,万一被激怒了,还不下杀手?到时候你们能带回多少俘虏?够不够大唐之用?嗯?更何况道宗早些年坐过灵州大都督,对那里的情况很了解,此次出征,道宗乃是最佳人选,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三人顿时一愣,然后无趣的低下头,知道自己被坑了,但是也怪自己不争气,沉不住气,于是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美差落入了说话最少的李道宗手上……李道宗笑眯眯地接受了这个“重任”,表示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一定会带着很多很多的俘虏回来,让大唐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奴隶可用了。
  这个时候,苏宁知道自己是时候开口了,这也是自己此来的目的:“陛下,臣苏宁请战!”
  这话一出口,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程咬金惊讶的看着苏宁,直接就开口了:“苏小子,你的确是有过战功,也立下过大功,但是这次你小子想做什么?大唐还没有十四岁从军的先例,你之前只是特殊情况,这可不能鼓励,要不然大家都去当兵了,谁去种地?大唐人丁稀少,这种竭泽而渔的事情可不能出现。”
  程咬金还是有几分见识的,好歹也是官宦出身,读过书,但是苏宁想说的可不是这个意思;苏宁说道:“陛下,程将军,臣的意思,可不是鼓励十四岁就参军的,竭泽而渔的事情臣也明白,臣的意思是师尊也很支持臣去军中历练历练,臣已和师尊学习三月有余,略有长进,师尊说,将军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若是不能上战场,学的再久再多也是枉然,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需要上战场。
  臣虽然年幼,但是估计大战结束回军之时也有十五了,不能算年纪小,而且臣不是正式参军,只是希望如同破突厥之战之时,临时参军,上战场历练,见识一下真正的两军对阵,臣前番只是靠着偷袭战胜突厥,并无法面对面击溃之,若要真正成为军中战将,必须要过这一关,所以,这也是师尊的意思。”
  李二陛下抬起头略有些诧异的看着苏宁,问道:“药师答应了?”
  苏宁拜李靖为师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也有很多人很看好苏宁,把他作为第二代军神的重要候选人,但是如今苏宁的年纪的确太小了,就算是霍骠骑参军时也有十八岁,所以程咬金等人都不是很赞同,但是苏宁是李靖的弟子,李靖都有了这个意向,很明显是想把苏宁丢到军队里面历练历练,而且此战规模不会很大,李道宗又是名将,深谙统兵之术,几乎是必胜之局,去军队里头见识见识,这也是极好的机会。
  苏宁点头:“这是师尊亲口答应的。”
  李二陛下点点头:“好,朕同意了,既然药师也同意了,朕也不好从中干预。”
  魏人镜同志上前说道:“陛下,虽然三原侯乃是李相公高徒,李相公也答应三原侯从军征战,但是三原侯的年岁还是太小了,更何况近来才与平安郡主定亲,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向河间郡王交代?又如何向苏府交代?三原县侯乃是家中独子,其兄苏烈也为军伍中人,陛下不可贸然同意啊!”
  好嘛,又是没有子嗣就不让上战场,这一点上,苏宁并不反对,还很赞同,这是很人性化的规定,对于香火传承很重要,不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样几乎是必胜之战,而且规模不会很大的机会,可不多,苏宁可绝对不能错过,正是因为自己要对整个苏家还有李芮涵那个小丫头负责,才必须要参战,一点一点的积累,从而获得足够的地位。
  李二陛下却是被魏人镜同志说的有些动摇了,这时候房玄龄也上前劝诫:“魏谏议大夫所言不虚,三原侯乃是我朝少有之青年俊杰,更是方才定亲,战场之凶险陛下深谙之,这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如何说得过去?臣也不赞同三原侯上战场。”
  李二陛下麾下两个最受重视的文臣都明确的表达了反对意见,而那些大将们似乎也不赞同,但是碍着李靖的面子,没有明说,但是这种情况下,不明说就等于是反对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随军出征!
  房玄龄的反对也动摇了李二陛下的决心,本来这就是他与苏宁约定之中的一个,他也明白温室里的花朵无法得到成长,难得苏宁有这样的决心和能力,把他培养成军方新一代的领袖也不错,他是寒门子弟,和世家大族毫无瓜葛,就是利益上的事情也只和军中勋贵有联系,妥妥的军方人,妥妥的皇家战车上的重要一员,是李二陛下下一代重点培养名单上的第三名,第一名是李承乾,第二名,是李泰。
  这个时候让苏宁上战场到底好不好呢?李道宗是什么人李二陛下太清楚了,为人沉稳,善于统兵,有奇谋,善于打苦仗硬仗,乃是不可多得的帅才,苏宁跟着他出战很是安全才是,但是,总是有意外发生,战场上一支流矢就能取下三军大帅的命,何况是苏宁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手?
  当年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痛失罗士信这样一员绝世虎将,这件事情,李二陛下一直耿耿于怀,让罗士信在二十岁的年纪就失去了生命,早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自己有大错,而如今,苏宁名将之才初现就要把他派上战场,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
  若是李二陛下依旧是军中战将,他当毫无顾忌的派遣苏宁前去,但是如今他是皇帝,谨慎始皇帝必备的素质之一,李二陛下不得不这样思考,于是他沉默了,苏宁一看不好,这一次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去,不然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吐蕃崛起?还是吐谷浑叩边?
  所以苏宁立刻拜道:“程将军,魏谏议大夫,房相公,宁知道三位是为宁考虑,陛下,臣也知道此去并不十分安全,战场凶险之事,臣早就知道,也早已参与过,但是,臣想说的是,臣立志参军,胸怀开疆拓土之志,此生唯愿替大唐开疆拓土,消灭叛逆,将大唐之国土拓至北方极寒之地,南方极热之地,东至大海,西至高原,要让环宇皆能知道大唐之赫赫声威!要让敌国小儿闻大唐之名便能止啼!
  此乃臣必生之愿望,人生苦短,臣尚且不知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每一刻都是弥足珍贵的,臣已故师尊曾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臣每时每刻皆以此言警醒自身,不敢有丝毫浪费,而如今臣略有所成,正是检验成果之时,却因为年纪甚小而不得以为之,臣无法释怀,这与浪费光阴有何区别?
  陛下,臣不希望臣白首之时还会为年轻时碌碌无为而痛惜,臣希望臣白首之时,能够做的比师尊更好,比师尊更强,能位列华夏名将之列,让后人敬仰;若是现在不努力,将来唯有白首空垂泪,所以陛下,臣苏宁,请战!”
  一口气说完这句话,每一个人的眉头都紧紧的皱了起来,若有所思,若有所得,良久,魏征叹道:“真乃高人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何等高士才能领悟之道,如今回想过往,也不知浪费几许光阴,唉,甚是惭愧啊!”
  房玄龄抚须大叹:“若是能及早听得这般言语,臣或许可做的比如今更好,而如今臣已然垂垂老矣,过往之光阴,唉!”
  几位将军也是一脸戚戚然之色,李二陛下更是如此,竟然露出了羞愧之色,苏宁见状,补充道:“天下之中又有何人可以完全将所有光阴全部用在公务上?或多或少,总是会有缺失,曹孟德六十余岁尚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诸公年不及四十,不志在万里,又何苦做此颓丧之态?”
  李道宗沉思一会儿,而后双目一亮,甚是有兴趣地看着苏宁,朝着苏宁微微笑了一下,苏宁予以回礼,李二陛下也想好了,点头道:“苏宁所言甚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今想来,我也和诸位一般,浪费了许多光阴,当然,曹孟德六十余岁尚能志在千里,我等年不及四十,何苦自怨自艾?
  自今日始,我将把这两句话写下,挂于床头,时时警醒自身,同时,为了不让后人重蹈我辈之覆辙,我决定,允许苏宁随军征战,诸位可有意见?”
  众人猛然惊醒,魏征苦笑一声说道:“陛下,臣痴活数十载,如今竟让一小儿训斥一顿,臣无话可说,一切听凭陛下决断。”
  房玄龄摇摇头,表示无意见,其余人等也没有什么话说,这个事情便就这样定下来了,李二陛下点头:“那么,苏宁,你便还是做你的行军长史,随同道宗征战斛薛,归道宗节制,另外,你的字写的甚好,把这两句话写下来,送到宫中,你可明白?”
  苏宁一愣,然后看着周围众人略微有些羡慕的眼神,知道自己的字可以天天伴随着李二陛下,留于后世,心中也是一喜,笑道:“臣苏宁遵旨!”
  大事决定好了,只待明日在朝议上走个过场,所以苏宁和李道宗就可以去准备了,留下其余人等商议其他的细节,于是苏宁便跟在李道宗的身边离开了李二陛下的书房,待到离书房比较远了,李道宗瞅了瞅身后的苏宁,笑道:“早已闻三原侯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两句话,使道宗深受其益,但是为何,三原侯不愿与道宗并肩而走?莫不是瞧不起道宗?”
  苏宁一愣,然后一脸苦笑的迈出几步路,走到李道宗身边说道:“大王何苦挖苦宁?”
  李道宗笑眯眯的说道:“今日一见,我算是明白了为何孝恭兄定要将女儿下嫁于苏侯,为此不惜向陛下讨要圣旨,孝恭兄这一手,可是羡煞了我啊!可惜我未曾有机会与苏侯早早相识,我也有一女,名唤雪雁,今年八岁,虽然年岁小了些,但也不是不可以,苏侯可愿意退了孝恭兄之婚约,与我女结亲?”
  苏宁一愣,看着李道宗满脸笑意,顿时明白了这是玩笑,于是无奈笑道:“大王又在说笑了。”李道宗哈哈一笑,不以为意,而后说道:“之前苏侯在北地军中也是做行军长史的,可知道行军长史应该做些什么?”
  苏宁见步入了正题,说道:“自然知道,乃是参议军机,为主帅提供破敌良策,同时管理军中事物,若有必要,比如军情紧急时,可随军出战。”
  李道宗点点头:“可随军出战,可随军出战啊!”
  说完这句话,李道宗便缓缓踱步向前,也不理苏宁了,留下苏宁在一边甚是不解,而后细细品味这句话,突然间笑了。
  也就是李道宗啊,李道宗可不是电视剧里头那个嫉贤妒能,处处陷害薛仁贵,最后落得个被活活烧死的下场的王爷,若是真的,就算李道宗嫉贤妒能,烧死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王爷,薛仁贵估计也不要活了,事实上,李道宗还是为人挺正直的,而且胸怀也很宽广,能容人,战功卓著,当世名将,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儿贪财,还因为这个事情被削职下狱,幸好保住了性命。
  除此之外,李道宗可就是宗室当中的模范了,和李孝恭差不多,李孝恭的缺点和李道宗很像,就是“性豪奢”,也就是说花钱大手大脚,也不知道这真的是他们的本性,还是因为保全自身的必要而自污,历史上,自污以求自身安全的情况很常见,比如那位绝世美男子兰陵王……
  回到家中,苏宁没有和王氏还有刘氏说起这个事情,一来圣旨还未下达,二来,若是让他们早早的就知道了,自己岂不是要早早的看到她们的眼泪?还要不要睡了?虽然天下的事情都是男人决定的,可是女人的眼泪和枕边风足以影响到男人的决策,更别说母亲这样一位对任何男子都有巨大杀伤力的女性。
  秦梓月已经怀胎两个多月了,肚子已经微微隆起,这些日子吃的好睡的好,也常常做些运动,虽然身材因为怀孕而臃肿,但是面色却是非常红润健康,孙思邈这段时日渐渐的放松了下来,野战医院的各项设施配套完善了,职务也分配完毕,开始步入正轨,他这个院长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一场大战也将是野战医院的初战,野战医院一定要拿出成绩来,才能够让那些一直以来都很反对野战医院成立的大臣们闭嘴,苏宁也很想看看跨越数百年的时空提前来到大唐的野战医院究竟可以做到很么地步,那些医护兵到底可不可以完美的完成战地救护的任务,战斗士兵能否保护好医护兵,以至于医护兵能否自保。
  这一切在之前的演习之中都得到了验证,这些医护兵可以做得很好,但是究竟如何,有待战场的检验,苏宁也不能贸贸然的就确定下来,到时候自己作为行军长史肯定是要和孙思邈同行的,也好时时刻刻提点着。
  晚上入睡的时候,苏宁有些担心,不知道如何把这个事情和李芮涵说出来,对于李芮涵,苏宁说不上爱,但也不能无视,苏宁做不到无视之,无论如何,李芮涵也有知道的权力,可是怎样和她说呢?她那彪悍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脆弱的心,她会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开口?
  思来想去,苏宁一直到下半夜才沉沉入睡,天未亮就醒了,做好了蛋糕,早早的便带到了学堂里头,另外吩咐中午的时候家中的厨子做些好菜送到弘文馆里头,有些事情还是要和李芮涵边吃边谈,嗯,单独谈。
  到了中午饭点,厨子准时把热腾腾的好菜送到了学堂门口,苏宁进入学堂,在众人非常惊讶的眼神之下,在李芮涵不可置信的眼神之下,在太子党一伙非常暧昧而又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之下,苏宁拉起了李芮涵的小手,把完全懵掉的李芮涵带到了小树林里头。
  “我让厨子做了几个好菜,你肯定没有吃过的,最近新做出来的菜,带你尝尝鲜,知道你最喜欢这些。”苏宁笑眯眯的看着李芮涵说道,然后把美食一盘一盘的拿出来,放在李芮涵面前,不过李芮涵很明显没有心思看这些菜,而是小声地问道:“你怎么可以那样做……那个……大家都看见了……怪不好意思的……”
  苏宁笑着看着李芮涵:“怎么了?二货和长乐不是经常当众这样做吗?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啊,咱们李氏第一侠女怎么了?怕了?”
  李芮涵的脸本来就红,现在更红了,抬起脸盯着苏宁娇嗔道:“才,才不是!”
  苏宁点点头,拉着李芮涵坐了下来,然后拿筷子夹了一块肉递到李芮涵嘴边,这又把李芮涵给惊到了,不过到底那份震惊还是化作了浓浓的欣喜和喜爱,李芮涵咬下了那块肉,满脸幸福的把肉咽了下去,说了一声:“好吃。”
  苏宁笑着说道:“那是自然,苏府美食,你没吃过的多着呢,现在不方便,以后有你吃的时候。”李芮涵愣了一下,然后明白过来,满脸的娇羞:“你今日怎的这样?往日都不会这样的。”
  苏宁还是笑眯眯的,夹了一块肉递到李芮涵嘴边:“北边灵州斛薛部叛乱,闹得很厉害,灵州不稳,陛下决定平叛,我要随军出征了。”
第二百章
等我回来
  我要随军出征了……
  最后一个字说完,李芮涵的面部表情就凝固了,张嘴准备咬下去的动作也停住了,苏宁的表情虽然依旧是微笑的,但是手也开始发抖,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说完这句话,苏宁的心里头突然涌现出一股强烈的不舍。
  “出,出征?你,你又在骗我了,你,你出哪门子的征?”李芮涵凝固的表情开始融化,红润开始消退,苍白取而代之,脸上却绽放出了一种勉强的笑容,就好像潜意识已经相信,但是却依旧不能接受的感觉。
  苏宁把筷子放了下来,笑着说道:“你可不要忘了,我可不单单是弘文馆学子,更是咱们大唐的军神代国公的弟子,将来,我一定会是军中的战将,如今只不过是去见识见识战场,磨练一下,此次出征的主帅是任城王李道宗,我会是军中的行军长史,跟随大军出战。”
  李芮涵猛然站了起来,一把抓住了苏宁的手,紧紧地握着:“你,你,你才十四岁,大唐哪里有十四岁从军的规定?你可别骗我,我爹爹也是军中战将,我知道的,大唐是规定十八岁才可参军的,你才十四岁,不可以参军的!不可以的!”李芮涵抓住苏宁的手,越来越紧,这保守的姑娘已经能做到这一步了吗?
  苏宁觉得心里头那种说不出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越来越盛,总觉得再这样下去就要被李芮涵这种哀怨的眼神给打败,然后华丽丽的留下来陪她一起过二人世界了,但是苏宁知道,李二陛下的圣旨不久之后就会下发,苏宁必须要离开,没有多少时间了。
  “芮涵,等我回来。”苏宁用力挣脱了李芮涵的手,转身就走,不给自己留下一点点迟疑的机会,很多事情都要自己逼迫自己,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不狠一点,很多事情自己根本做不到,就好比如今,如果不狠心,苏宁压根儿,也迈不动腿。
  李芮涵一下冲到苏宁身后,紧紧抱住了苏宁,把身子紧紧贴在苏宁身后,苏宁顿时就感到天旋地转,身体不停地发抖,李芮涵一边哭一边喃喃道:“你不要走,不要走……”无限循环之下,苏宁觉得自己的视线有些模糊了,用力咬了咬嘴唇,不行,看不清路,用力咬了咬舌头,钻心的疼痛终于让苏宁眼前的路变得清楚了一些,于是乎,苏宁挣开了李芮涵的双臂,转过身把李芮涵拥入怀里头。
  “等我回来。”苏宁把脸和李芮涵的脸蛋贴在一起,在她的耳边说完这句话,立刻转身就走,再也不停留了,要是再停留,恐怕只有咬破舌头才能走出这片小树林了,倒霉催的,什么时候对这个小丫头也这样不舍了?该死!我可不是变态大叔,十二岁的丫头片子,飞机场,我怎么会留恋呢!我明明最喜欢无法一手掌握的女子!
  对的!不会留恋的!一点都不会!根本不会!
  一边这样想,眼泪水却不停的往外面流,不行,这个样子怎么可以,这可不是要出征的男人的样子,一定要抹干眼泪,用最坦然的心情面对这一次的出征,然后,凯旋归来!
  也不打招呼了,不能打招呼,否则咬断了舌头也没办法从那帮贱人手底下钻出来,轻轻地走,不留一丝痕迹,对的,就这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