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451

  但是因为这个,薛仁贵这一路军队的时间就慢了其余两支军队两天的路程,所以薛仁贵不得不紧赶慢赶,幸好这些重骑兵经历了大败之后反应过来了,心里面知道步兵能打,但是嘴上就是不承认,一副我赏赐给你战功的样子,气得薛仁贵把这支重骑兵直接塞到了全军的最后看管物资去了……
  但是饶是如此,还是发生了让薛仁贵想要吐血的事情……
第九百二十八章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在另一个时空中,李二陛下晚年的时候,对他麾下所仍然存活于世的臣子们有过一个很精准的评论,其中有一条是说当今名将,唯李世绩、李道宗和薛万彻三个人而已,世绩道宗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而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薛万彻作为那个时候李二陛下嘴里面仅剩的三个名将之一,他的战术水准和军事指挥能力自然是毋庸多言,只是他这个人比较情绪化,有些时候状态好,可以打出经典战役,大胜之,有些时候状态不好,战术水准直线下降,大败之,所以他这样的人才也只有李二陛下才有胆气驾驭,也只有大唐那么雄厚的家底子可以给他做后盾。
  现在的情况毋庸多言,大唐有足够雄厚的底子给薛万彻去挥霍,一场大战打下来,整个战场硝烟滚滚,火热的时代已经提前来临,作为情绪化很严重的统帅,薛万彻特别痴迷于火炮这种武器,他觉得火炮是上天赐给他的神器,那粗大的炮身,那轰鸣的声响,那可怕的撕裂的威力,简直就是他的一切。
  他可以为了火炮而疯狂。
  每当炮声隆隆的时候,薛万彻就会非常疯狂,乃至于失去了作为统帅的冷静,一个劲儿的要求炮兵拼命轰击敌军阵营,哪怕敌人已经崩溃,正在窜逃,他却仍然要求火炮继续轰击,而不是下令轻骑军火速追击敌军,将敌军彻底剿灭,为此,深深了解薛万彻的李二陛下给了薛万彻的参谋长张琦一个权力——薛万彻发疯的时候,代替薛万彻下令军队的行动。
  于是这个时候,阿拉伯军队在火炮的轰击下彻底崩溃的时候,薛万彻又一次红着眼睛大吼大叫的时候,大唐远征军总参谋长张琦摇摇头,无奈的下令火炮停止轰击,轻骑军全线出击,重骑军缓缓前行,步军方阵缓缓前行,准备战场收尾,全军前行。
  火炮一停,薛万彻就恢复正常了,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张琦:“我说张小子,你怎么又擅自下令停止炮击!你没看到火炮正在大展神威吗?!你没看到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吗!真是的,每次都在我最爽的时候停下来,你知不知道我这样很难受的!”
  年仅二十七岁却被委任为十万大军总参谋长的张琦自然不是省油的灯,他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却是军事大学第四期毕业生里面的第一名,然后志愿进入参谋总部工作,很快就调往远征军中从一个最低级的参谋开始做起,仅仅两年半的时间,就积功至全军总参谋长,被誉为李世绩之后最有希望接任参谋总部总长职位的年轻人,他在远征军里面的时间比薛万彻还要早,所以他丝毫不害怕薛万彻这个壮士的大汉。
  “陛下给我的权力,在大帅失去理智的时候,我有权力代替大帅指挥军队,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大帅有何不满之处?战场不是游戏,火炮也不是大帅的玩物!”张琦狠狠地瞪了回去,对于薛万彻每一次都不计后果的使用火炮,他很不爽,不说火炮弹药的造价多贵,早就被波斯人埋怨过,就说你毫无节制的使用火炮,万一炮弹储蓄不足了怎么办?
  而且军中现在有一种说法让张琦非常担忧,军中有一种说法就是说炮兵那么强悍,每一次还没开战呢敌军就被火炮轰杀至渣,炮兵捡大头,骑兵步兵和八牛弩队投石机队只有吃残渣剩饭的机会,全军似乎都对炮队有所不满,并且战斗的时候热情也不高,似乎早就预料到结果一样,这让张琦十分担忧。
  张琦也深深了解火炮的不足之处,笨重就不说了,没了弹药就是一大块铁疙瘩也不说了,一下雨,防潮不及时的话,火炮就哑火了,那个时候万一遇上大股敌军才是最不妙的,有一次就是这样,多亏了那一批强悍的炮兵变成步兵顶了上去,否则十门火炮估计就要落在了阿拉伯人的手中。
  大唐非常防备火炮这样的利器落在别人手中,但是别人不眼馋不考虑是不可能的,不说波斯人和罗马人暗中捣鼓的小动作,就说阿拉伯人,为了对付火炮也是绞尽脑汁,从士兵到将军似乎都在为了和火炮作战而作战,而不是和大唐的军队在作战。
  火炮太过于耀眼了。
  张琦暗暗担忧。
  当然他并不知道如今时节李泰已经开始研究可以让更少的士兵数就可以使用的火炮,或许李泰没有想到制造一个士兵就可以使用的火炮——火枪,但是苏宁已经提前告诉了他,告诉他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最终的目标是制造出每一个士兵都可以使用的火炮,单兵火炮,那个时候,成千上万的士兵一起使用火炮,啊,那个场景……
  的确,在这样的时代,过于强大的火炮是会造成军队内的不满的,炮兵所获得的成就和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强的让其他兵种觉得他们没有必要存在,尤其是八牛弩队和投石机队,他们纷纷觉得火炮可以取代他们的存在,他们几乎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除了下雨的时候出来秀一下,其他时候几乎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炮队立功,然后结束战斗。
  薛万彻作为主帅,对火炮的过度偏爱也是他所不满的,作为主帅,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军队带来很严重的影响,所以作为主帅更要明白自己的行为,更要注重自己的行为,哪像薛万彻,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呆在炮兵营里面和火炮做伙伴,这简直是把其他兵种不当人啊!
  “就算是这样,你也不能总是打断我啊!”薛万彻翻了翻白眼,对张琦说的话表示无奈,也无法反对,这是皇帝给的权力,而且薛万彻也知道自己一旦被火炮调动了情绪就难以自制,所以只好认栽,不过炮声一停,薛万彻恢复了神智,开始对接下来的战役进行分析:“现在情况基本上明朗了,阿拉伯军节节败退,我们已经攻到了他们的腹地,他们没有几天可以蹦达了,张琦,其他两路军队的进展如何?”
  张琦快速回答道:“罗马人进展不错,紧随我们之后,七天打了十个胜仗,歼灭了八九万的阿拉伯军,已经基本上扫平了他们那里的敌军,大概等我们开到预定地点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按时抵达。”
  薛万彻点点头,然后皱起了眉头:“罗马人果然善战,就算我们不来这里,他们估计也可以单独对抗阿拉伯人,估计也就差一点儿,阿拉伯人收拾不了罗马人,所以,我们要对罗马人多注意一点儿,和波斯人比起来,罗马人的威胁更大,对了,波斯人的进展怎么样?仁贵那里没有问题吧?”
  张琦有些哭笑不得:“薛将军的来信说波斯人不给他捣乱已经是万幸了,不敢奢求战功赫赫,所以进展比较慢,虽然也是连战连胜,不过至今为止消灭的阿拉伯军不到三万,波斯人自己还损失了四万多人,基本上都是靠人海战术压过去打,阿拉伯人留给波斯人的抵抗力量并不强,估计是早有预计的,把最强的军队放在这里和我们打。”
  薛万彻摇摇头:“这波斯人还真是烂到根子里救不了了,算了,这不重要,反正我们最终的目的也是把罗马人和波斯人一起收拾掉,至于其他的事情,我预计在接下来会有不少苦战,阿拉伯人自己也应该明白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应该不会对这些先遣军有什么指望,估计会把大军集结在最重要的地方,集中兵力守卫,然后妄图把战事拖延到冬季,想耗尽我们的给养。”
  张琦皱眉道:“不对啊,我们有火炮,什么雄关险阻我们拿不下?”
  薛万彻一瞪眼:“你这小子,说你灵光你还真灵光,说你笨你还真是笨,一门心思就想着打仗了?不干点别的事儿!”
  张琦一愣,询问道:“何事?我们来此就是为了打仗啊!”
  薛万彻捂住脑袋,摇摇头:“你还是太年轻了,军校毕业就进了军队,真该让你在参谋总部待上几年在放到军队里面来,我说你啊,你就不想想,打完了阿拉伯人,我们怎么办?”
  张琦更加不解了:“陛下的圣旨是说在波斯罗马两国建立大唐大使馆,留驻一部分军队,然后和两国通商,借此机遇了解两国,瓦解两国,故伎重施,进而消灭两国,占据这里,将这一大片土地全部纳为我大唐国土,不让我们还要干什么?”
  薛万彻一把就拍在张琦的脑袋上:“榆木脑袋!”
  张琦大怒:“你这是做什么!”
  薛万彻怒道:“你啊你啊,你就不会想想别的?我们打完了这仗,就等于是帮罗马人和波斯人消灭了大敌,我们固然安全了许多,但是也给了罗马人和波斯人很多的发展机遇,他们的人口和国土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国土已经很大,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国土,所以这一大片肥沃的土地我们是不要的,但是就这样白白给了这两国,我们那六七万子弟兵就白死了吗?!”
  张琦皱眉道:“当然不会,波斯人和罗马人是要付出代价的!我知道!”
  薛万彻叹了口气,鄙视的看着张琦:“所以啊,我们不能让他们过得太好,这里集中的是波斯人和罗马人最精锐的军队,让他们和阿拉伯人厮杀,然后三败俱伤,这才对我们最有利,消耗掉他们的精锐军队,让他们把血流干那样的话即使是在我们发展西域的时候也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发展的太过于强盛。
  我们就不要用火炮了,决战的时候不要用火炮,就让波斯人和罗马人直接攻城,和阿拉伯人做最后决战,短兵相接,我们可以借口炮弹使用完毕,然后强攻阿拉伯人,让他们三方面打个天翻地覆,然后我们坐收渔翁之利,那岂不最好?这叫借刀杀人你懂不懂,然后我们还要在战斗结束之后制造一点儿事端,让罗马人和波斯人有机会打起来,他们一打起来就没有时间发展自己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你知道不!年轻人!”
  张琦愣愣地看着薛万彻这个粗豪的汉子,突然惊觉他可以成为这十万大军的统帅并且获得巨大的胜利不是偶然的,不是运气使然,他偶然发个疯,但是他是真的经验丰富,而且非常有远见,这才是他成为统帅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放在这里以依然可以吃得开,我们要把脑筋往这里使劲儿,别一股脑地往前冲,咱们虽然是盟军,但是,这仗一打完,还不知道谁是谁的敌人呢!”薛万彻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得意的笑了。
第九百二十九章
渔翁
  薛仁贵真的很想哭……也有点想笑……
  作为一名大唐的将军他很想笑……但是作为一名将军他很想哭……
  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率军加入波斯军团之前,薛万彻暗中嘱咐他的话,作为大唐的将军,就要毫不吝啬的使用波斯人冲锋陷阵,他们死得越多,对我们越有利,别去听信什么纸上的条文,那都是虚的,一旦涉及到根本的事情,谁去管你是死是活?我就知道一条,抢地盘,抢人,抢财物,管他娘的!
  薛仁贵觉得自己应该贯彻薛万彻的指示,要是三年前的薛仁贵,估计不会答应薛万彻如此卑鄙的计策,但是三年之后的薛仁贵,也在军队里面历练了很久了,对于这些事情有了自己的主张,有了自己的考量,他已经黑化成了一个合格的将军,当初的纯情小男生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比杜荷更加黑化的腹黑将军。
  所以他对于波斯重骑军团被阿拉伯人偷袭得手丢掉了一半的粮草这件事情哭笑不得,波斯重骑军团的一半为此全军覆没,而波斯人的实力也被重创,粮草也没了一半,受到的掣肘也少了一半,任务也完成了一些,薛仁贵觉得接下来的战斗应该比较好指挥了,没了重骑军团搅事儿,他觉得进军的任务会顺利一半。
  不过连带着损失了百分之五十的粮草,对于薛仁贵来说,他就要面临一个进军还是就地等待粮草的抉择了,这也多亏了他不相信重骑军团,所以把一半的粮草放在中军,交给大唐军队保护,而剩下的一半用来安抚那些闹腾的重骑兵,结果不出意外的,阿拉伯人也不知从哪儿探知了这支重骑军团的方位和他们押送的粮草的方位,趁夜突袭!
  等薛仁贵率援军赶到的时候,阿拉伯人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而波斯重骑军团整整三万人被打的七零八落惨兮兮的,粮草全部被毁,薛仁贵估计这也是三路大军里面绝无仅有的事件,之后薛仁贵虎着脸看着波斯军队的主帅,老家伙红着脸很不好意思,然后答应了薛仁贵,下令所有的重骑军全部北返,去别的地方驻守,退出战争,然后把战争指挥权拱手相让。
  薛仁贵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驱逐了三万人的重骑军之后,波斯军团的总兵力下降到了十五万人,不过没有那群蠢货的干预,没有了猪队友的牵连,薛仁贵可以完全放开手脚,也可以不用担心在下一批粮草到达之前会没有饭吃,他下令军队一路猛进,没有再给阿拉伯人攻击他的机会。
  期间还发生了一次阿拉伯军队夜袭的事件,被早就发现的薛仁贵暗中设伏,打了他们一个全军覆没,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一座本来还挺坚固的城池,然后一路高歌猛进,波斯军队也发挥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战斗力,终于赶在约定时间的最后一天抵达了约定集合点,那个时候,大唐军队和罗马军队都已经会师三天了。
  薛仁贵的顺利抵达让薛万彻大喜,看到波斯军队减员十万的时候也有些惊讶,仔细询问才知道这又是那支重骑军团的问题,而且只是损兵七万,最后三万重骑兵被薛仁贵赶走了,离开了战斗序列,这样一来,五十万大军就还剩下不到四十万,差不多三十七万的样子,而一个多月的进攻中,阿拉伯军队的损失应该在二十万上下。
  这场耗时三年多的大型会战,不仅仅让阿拉伯人把血流干了,也让波斯人和罗马人把血流干了,从阿拉伯人偷袭波斯任何罗马人开始算起,四五年间,罗马人损兵起码在四十万以上,波斯人损兵起码在六十万以上,而阿拉伯人的损兵数量估计在七十万左右,大唐军队的损失也在七八万之数,加在一起,四个国家的损兵数量居然达到了近二百万。
  这还只是单纯的军队损失,要是算上那些非战斗人员,估计这个数目要翻上一番,当然了,只有大唐军队的损失数目是单纯的军事减员,因为这是远征军,就是运送军需物资也是用的战俘奴隶,没有动用一个大唐公民,其他的事情全部都是波斯人承担的,波斯的那民夫也算是损失惨重了,为了支持国家打仗,一千多万人口减少了将近三百万。
  罗马人也少不了多少,叙利亚争夺战,东方行省争夺战,叙利亚夺还战三场大战就让罗马军团损失了起码二十万的兵马,三年战争又让罗马军团损兵二十万以上,这其中的平民损失估计要在七八十万之数,还算是少的,保守的估计。
  至于更加惨烈的阿拉伯人,既然是被三个国家压着打那么无论是兵马损失还是人口损失都是惊人的,在他最强盛的时候,也就是大唐军队抵达波斯国都之前的那段时间,阿拉伯人的治下人口达到了一千二百万,兵马在一百万以上,大唐军队加入战争之后,三年之内,阿拉伯军队的人数降低到了如今的不足三十万,人口锐减七八成,不是死了就是被三国抢掠而走,阿拉伯帝国其实已经接近崩溃边缘。
  三年里面数场五十万人以上的大型战争就让阿拉伯军队损伤殆尽,一百万军队早就不够用了,他们实际上又紧急扩军了五十万左右,但是这五十万人根本不经打,所以损失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大唐军队就俘获了起码十五万以上的阿拉伯青壮年男子回国做奴隶,更别说其他两国获得了多少人口和国土。
  阿拉伯人这一千两百万左右的人口到了现在估计有没有两百万都是个未知数,更别说他们还有多少军队了,而大唐罗马波斯三国联军三十七万兵精粮足,装备精良,一路过来高歌猛进,战斗意志旺盛,灭国的战功不是一般的大,消息传回去,三国军队都可以获得各自国家政府的嘉奖,同时这也是一件壮举,三支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军队因为共同的敌人聚集在了一起,共同消灭了共同的敌人,这要是写在史书上,也是一件可以流传后世的美谈。
  他们都不会在意被他们联合起来消灭掉的阿拉伯帝国会如何想这件事情。
  之后会发生什么也不在他们目前的考虑之中。
  战前会议很快就召开了,三军最高统帅和副帅齐聚一堂,围着一幅地图激烈的说着什么,然后各自有各自的翻译翻译各自的话语,说起来可以在波斯国里面找到同时会使用三国语言说话的人也是个奇迹了,这年头居然有人精通三国语言,也算是一种缘分……
  他们所面临的就是阿拉伯帝国首都最后的屏障,一座要塞城池,大概早在阿拉伯人发迹之前他们就开始在这里建设关卡,大概的意思是因为首都是一马平川,不方便守卫,当时的统帅就意识到如果有一天国都遇到了危险那就糟糕了,于是率军选址,就在这里建立了一座要塞城池,留有专门的驻军,还有不少人口,有充沛的军粮和军械物资,即使是阿拉伯人最危险的时候,也没有动用这里的五万驻军和军械物资。
  就在这个时候,这座要塞成为了阿拉伯人最后的希望所在。
  三军主帅都去考察了那座要塞的地形和守卫情况,结果不算乐观,其实原本如果可以用大唐的火炮轰击的话,这座要塞也坚持不了多久,还不用浪费太多的兵力,当时就在这个最要命的关头,大唐主帅也是三军联合主帅薛万彻宣布,大唐军队的火炮炮弹打完了,三个月之内,估计是无法使用火炮了。
  其他两军统帅都很郁闷,暗骂薛万彻混蛋,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在这个时候居然把火炮的炮弹给用完了,对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他们不会怀疑,因为给大唐军队也要冲锋陷阵,隐瞒事实让大唐军队一起送死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个事情一定是真的。
  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制定战术战策了,还有兵力的使用,目前的三国军队数量比例是大唐九万多,罗马人十二万多,波斯人十五万多,所以薛万彻建议就按照军队数量的比例安排攻击事件,比如以十二天为一个轮回,按照比例,大唐军队攻击三天,罗马军队攻击四天,波斯军队攻击五天,一共十二天,轮番进攻,等到城池即将告破的时候,三军一起出动,如果在火炮来临之前城池没有攻破,那就使用火炮好了。
  但是,薛万彻提醒,还有一个月就要到冬天了,冬天非常寒冷,对于我们而言是不利的,而且粮草的运输也成问题,如果可以尽早结束战斗就尽早结束战斗,阿拉伯人在这里筑城死守,很明显是想将我们拖延到冬天,然后用这里的寒冷气候还有粮草水源的匮乏拖垮我们,争取时间,对于我们而言,可以赶在冬天之前把这座城池攻下来,然后在阿拉伯人的首都过冬,是最好不过的了。
  罗马人犹豫了一会儿,表示同意,波斯主帅那个老家伙瞅了瞅薛仁贵,然后寻思了一下,摸摸鼻子摸摸光明顶的脑袋,点头了。
  于是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为了表示勇武和诚意,薛万彻决定让大唐军队首先进攻,沉寂了许久的投石机队和八牛弩队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机会和表现的机会,一个表现得比一个勇猛不要命,石块燃烧罐和箭支不要钱的使劲儿砸,使劲儿射,把城里面的阿拉伯人打的抬不起头,然后大唐军队结成严密的军阵前进,云梯井阑一起用上了……
  这是很久都没有出现过的没有火炮参与的战斗了,很久都没有得到表现机会的大唐军队都快被憋疯了,也快被炮兵给逼疯了,薛万彻觉得这样做虽然会造成军队不必要的伤亡,但是张琦分析的军队的心理问题的确需要重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或许很有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可以极大的让罗马军团和波斯军团损失兵力和实力。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些许的损失是可以被接受的。
  看着血肉横飞的战场,薛万彻握着缰绳的手越握越紧,薛仁贵拿着武器的手也越握越紧,他渐渐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一位合格的统帅,有足够的狠心,足够的黑心,为了达成目的不惜损失自己的兵力……
  但是,薛仁贵突然觉得做一个渔翁是不错的选择……
第九百三十章
牺牲
  “第二队!给我冲!”薛万彻红着眼睛下达了又一次的将令,早已准备充分的第二个万人队抬着云梯架着井阑山呼海啸般冲向了阿拉伯军队驻扎着的要塞,投石机和八牛弩不断的怒吼着,射击着大唐将士们的怒火,在他们的面前,第一队万人队的冲锋进攻已经接近尾声,损兵折将之下无能为力。
  这是阿拉伯要塞争夺战的第二个十二天的第三天,也是大唐军队第二轮进攻的最后一天,说实在的,薛万彻真的觉得自己有些太得意忘形了,有火炮而不用,想要让罗马人和波斯人多流一点血,结果真的遭报应了,天降大雨,山洪暴发,一场大水把火炮营的弹药库给冲没了,这下子火炮是真的没法儿用了,真的要等两个月之后的物资运送了……
  第一个三天打的很激烈,大唐军队想要发泄,想要证明自己,一个打的比一个狠,但是却不曾料到阿拉伯人的准备真的很充分,给了大唐军队迎头一击,大唐军队为此损失了七千多兵马结束了战斗,薛万彻看的面色凝重,薛仁贵也看得眉头紧皱,他们纷纷意识到这场要塞争夺战的不太好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