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451

  整个过程并无一丝痛苦,这位首领就走完了他的一生,就以后的一些遭遇来看,他是最幸福的,因为他的死亡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射入眉心之后,三棱透甲锥用极快的速度摧毁了他的大脑以及脑干,在两秒钟之内终结了他的生命,他的脑死亡速度远远快于神经感应速度,于是乎,他没有一丁点痛苦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还没有等待他的军队反应过来,对面的唐军就齐齐大喝一声:“将军威武!”
  苏定方举起大弓,大喝一声:“放!”
  两万支箭冲天而起,继而掉转方向,朝着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乌合之众冲了过去,什么叫做箭雨,在这一刻,这些人终于明白了,所谓的箭如雨下,那就真的是箭如雨下,都是要命的,所以,一轮箭雨之后第二轮箭雨所杀掉的人就要大大少于第一轮箭雨,第三轮箭雨的时候,靺鞨军团已经崩溃了。
  苏定方举起了大戟,高喝一声:“全军听令!破击靺鞨!冲!”
  苏定方作为主将打马就冲,身先士卒,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和绝对的勇气朝着靺鞨人冲了过去,长孙冲和李伯瑶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大将,什么叫做精锐,什么叫做酣畅淋漓的战斗,原来,这就是!
  这才是他们追求的目的!
  于是,毫无意外的,这两个少年将军就如同其他的士兵一样,就以两个士兵的身份冲向了混乱崩溃的靺鞨兵团,靺鞨兵团一触即溃,还没有开战,其实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苏定方不会停留,遵从着秦琼的要求,他要把靺鞨七部全部都干掉,他们刚来第一次就赶来第二次,对于这些野蛮的蛮夷,苏定方的了解是充分的,白眼狼,都是白眼狼,不会因为你比他们更懂礼仪而尊重你,只会因为你的拳头比他硬而敬畏你,让他们害怕比让他们尊敬要好,所以说,对于他们,不要拿用看待文明人的眼光去看,他们是蛮夷。
  苏定方带着军队呼啸而去,去追逐着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长孙冲和李伯瑶也忘我的追逐着,追逐着他们所梦想着的一切。
  这一路上留下了战死的士兵和被砍死的马屁,以及一些被践踏的尸体,一片混乱与肮脏,为了善后,自然会有人打扫战场,把这些尸体付之一炬,除了大唐战士的尸体之外,其余的尸体都不用搭理,将之燃烧殆尽就可以了。
  这场战斗结束了,下一场战斗紧接着就开始了,没有任何的准备和停息,他们都没有停息的时间,为了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全部消灭掉,大唐军队没有休息的时间,秦琼准备的善后军队也很累,他们需要把主力军队遗留下来的战利品和俘虏全部带走,送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靺鞨族就这样被唐军消灭了,或许还有残存的部落和人口,但是主要的力量已经被一个不留的消灭掉了,最强大的黑水靺鞨的军队在驰援的过程中与苏定方狭路相逢,一场乱战之后,黑水靺鞨被苏定方正面击溃,五千剽悍的士兵全军覆没,当然了,大唐也为此付出了八百人的牺牲。
  这是靺鞨歼灭战役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苏定方很是恼怒,这支军队的居然敢如此强烈的抵抗,恼怒之下,为了给这八百名士兵报仇,火烧了黑水靺鞨部落的聚居地,带军队包围了整个部落,出来一个射死一个,出来一个射死一个,不是被射死就是被烧死,黑水靺鞨全族夷灭,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苏定方或许不会知道,他本无意的这一举动为华夏消灭了一个在另一个时空的未来给华夏带来无尽耻辱和伤害的大敌。
  苏定方在东北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战争,而在更加西部的西域之地,新一轮的战争又一次展开了,杜荷的预言兑现了,早在郭孝恪理政初期,杜荷就警告郭孝恪,西域诸国并没有交出军权和财权,他们还是独立的国家,他们有军队和抵抗的力量,过去频频出现的反叛就有这些力量的暗中支持。
  过去为了大局,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出现一次我消灭一次,但是如今大唐已经把北边的祸患扫平了,接下来,定然是西进和东征,东方据说高句丽已经叛乱了,就更不要说西域了,这些国家的国王又不是白痴,他们肯定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过去有大敌需要依靠我们的力量,但是如今,他们迫切的希望摆脱我们!
  血滴子的情报你也不是不知道,那些混蛋已经开始寻求更西边的一个更大的国家的支持,如果我们再不将他们消灭掉,他们很有可能会联合着西边那个更大的国家的军队一起反叛大唐,那个时候,我们这四万兵马要消耗更多的力量才能扑灭他们的反抗,与其等待他们反叛,不如出其不意。
  郭孝恪没有答应,他固执地认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西域诸国都是主权国家,他们都在看着大唐,大唐如果对其中一个动手,他们才会真正的开始反叛,那是大唐的逼迫而不是他们的主动,他们就占据了大义!而我们则名不正言不顺。
  郭孝恪没有答应杜荷的请求,杜荷很恼火,一直到贞观十年的九月中旬高昌国首先驱逐西域都护府的官员的时候,郭孝恪才意识到情况有所变化。
第八百五十章
掌控西域
  贞观十年似乎对于大唐而言是一个多事之秋,经过了贞观六年开始的贞观革新行动所带来的快速发展的五年,大唐的国力达到了一个可以同时支持两方面战斗的地步,而且达到了这样的顶峰,种种迹象显示对西突厥和薛延陀发动战争的时机到了。
  贞观十年年初,大唐帝国正式发动了北伐草原会战,出兵二十万北伐薛延陀和西突厥,两支军队各自十万人攻伐薛延陀和西突厥。
  紧接着,贞观十年二月份,东北传来了高句丽举兵十五万攻打大唐的消息,李二陛下大怒之下,无可奈何的以秦琼为主帅,苏宁为副帅,统兵两万北上支援北平方面军,发誓要将高句丽组织在北平城之外,一直等到草原大军回援。
  长达六个月的鏖战之后,大唐在草原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辉煌胜利,薛延陀和西突厥的两位可汗纷纷被活着,部众不是投降就是战死,无一幸免,薛延陀帝国和西突厥帝国就此崩溃,不复存在,其国民不是被奴役为大唐的奴隶,就是被贩卖到大唐国内的各地赚取富人的钱财。
  同时,在东北战场上,因为大唐的天才将领苏宁的超常发挥,使得原本非常不利于大唐的局势逐渐转变,四月份,苏宁偷袭高句丽国都平壤城,以神秘武器火药炸开城门,火烧全城,血屠高句丽官员权贵,生擒高句丽王高建武和他的家人,并且将之通过辽东半岛的海路运回大唐国内,立下大功。
  紧接着,五月初,苏宁在辽东半岛联合大唐新近设立的海军——北海海军和东海海军主力共四万人,全歼高句丽第一名将姜以式的十万大军,姜以式自刎而死,全军覆没,唐军再一次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且因此获得了整个原本属于高句丽领土的辽东半岛,并且因为这件事情,直接促使了高句丽国家崩溃,五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军阀实力派开始了争王争霸的混乱战争。
  五月六月七月这三个月,是朝鲜半岛的混战期,除了国力衰弱的百济国没有发动战争以外,新罗国和唐帝国联盟,出动了前前后后不下二十万人的兵马,发起了三次北伐战争,介入到了高句丽的内战之中,但是限于实力和运气,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每一次北伐的最大成果就是将高句丽人彻底赶到了大同江以北,大同江以南的四分之三的领土都归属了新罗国所有。
  但是与此同时的,新罗国损失了两任主帅和九万多军队,国力损耗了近三分之一,损失也很严重,不得已而停止了北伐战争的打算,一心一意的消化着从高句丽手中夺来的破败的领土,但是饶是如此,那破败的领土在一段时期以内也是无法补充新罗人损失的国力的。
  这场战争之后,高句丽国内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驾驶,控制了北部领土的李越男将军,控制了西部领土的泉盖苏文将军和控制了东部领土的金胜将军,其中以泉盖苏文为最强,李越男为最弱,泉盖苏文为了统一高句丽成为高句丽的王者,前前后后发动了四次讨逆战争,结果也都是不尽如人意的,不过他也取得了很多辉煌的胜利。
  长期的战争彻底摧毁了高句丽的生产系统,在七月末八月初发生缺粮的情况之后,紧接着,高句丽国内就爆发了千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大瘟疫,感染者半日内到五日内必死无疑,传染性极强,仿佛一夜之间大瘟疫就席卷了整个高句丽,并且强势进军新罗和百济,死亡的恐惧笼罩了整个朝鲜半岛。
  新罗和百济经过前期的抗瘟疫胜利之后,在后期的高句丽暴民冲击之下,没能守住,致使前线军队大量感染瘟疫,军队感染瘟疫之后,国家更加混乱,感染越来越厉害,越来越猛烈,那些自知必死而不顾一切冲击军队防线的暴民不仅仅摧毁了李越男和金胜的大本营,也把新罗还有百济的国家防线给摧毁了。
  贞观十年九月初,瘟疫已经差不多造成了整个朝鲜半岛近百万人的死亡和更多人的患病,除了少数幸运儿因为自身的体质而得以逃脱之外,新罗和百济的王族和权贵不断的朝着南边撤退以试图躲避瘟疫,百济王族和权贵甚至以船只入海而放弃了已经混乱不堪的国土,试图躲避残酷的瘟疫。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也无法独善其身,贞观十年八月开始的高句丽暴民冲击事件,在苏宁的千防万防之下,还是导致了一百多名士兵的病亡,之后苏宁主动放弃了辽东半岛,带着所有的汉民和物资退回了大唐的本土,暂时安置于山东登州莱州周围,积极的研究着如何处理瘟疫。
  而就在瘟疫愈演愈烈,整个东亚都陷入了极端的不安的时候,西边的高原之上也爆发了令人不想见到的事情。
  西域诸国集体叛乱,聚兵十数万,用以抵抗大唐,打出的旗号是驱赶唐人,夺回自主,可是事情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大唐的西域都护府就得知了,西域都护郭孝恪虽然有些缺点,但是绝对不是一个没用的人,当机立断,立刻命令麾下大将杜荷领一万骑兵为先锋,自己领剩下一万骑兵和两万步兵为后军进剿位于西域最前沿高昌国的叛乱军队。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还是有些时日的,但是为了照料西域诸国的想法,李二陛下并没有让西域都护府设立在西域诸国的国土内,而是设置在了谷州和浑州往西北相去不远的地方,对于这一点来说,不仅仅适合西域都护府的管理,也适合一旦出事,谷州和浑州驻扎的两万兵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支援西域都护府。
  这一次也是一样的,谷州和浑州的兵马得知了叛乱的事情,立刻起兵支援,聚兵六万之后,郭孝恪认为兵马充足,已经不需要国内的兵马支援,于是上书给李二陛下表示自己准备平叛,然后决定按照杜荷的建议彻底夷灭西域诸国,免得大唐还要平叛。
  杜荷早就看这些国家不爽了,以前为了照料大唐的名望,所以才没有下死手,这一次,是不用担心了,而且,他还知道,大唐的纵横部在西域已经经营了很久了,纵横部从来都是以最坏的角度考虑即将发生的事,所以对于西域诸国集体叛乱的消息,纵横部一早就做了准备。
  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西域境内的所有粮食商人有的纵火焚粮,有的把粮食全部喂给了猪牛马,有的连夜带着自己的粮食奔逃离开西域境内,总而言之,西域所有的可以贩售的粮食都被毁掉了,接着,西域土地内的那些没有收割的粮食统统被付之一炬,几乎所有的粮食商人和酒商之类的全部消失不见,第二天一早人们带着惊讶的表情查看消息的时候,只看到了一片狼藉的粮店和土地。
  更加糟糕的是,连军屯土地都遭到了焚烧,还没来得及收割的粮食被纷纷毁掉,西域诸国可以用来种植粮食的土地本来就不多,而且这些年大唐高价收购西域的水果和经济作物,而大量出口粮食到西域诸国,于是西域国内的粮农纷纷把种植粮食改为了种植水果等经济作物,以至于到了贞观十年的时候,西域诸国的粮食种植不足经济作物种植的十分之一。
  这古老而凶狠的计策到了如今依然有用,西域联军终于发现他们的全部粮食也只够食用一个月,这个时候,他们彻底慌乱了,他们便寻各国领土的粮食店铺和土地,以及军屯土地,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他们中计了,一个大唐用了很多年很多年实施的计策,没有粮食,他们将无法作战。
  杜荷的军队很快就到了,这个以凶猛残忍嗜杀闻名的年轻大唐将军对于他们没有任何的怜悯之意,对于叛乱也从来都不会手下留情,他们曾经试图在发动叛乱之前就把这个将军杀死,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获得这位将军的准确地点,这位将军似乎总是喜欢带着人四处巡视和训练,基本上不会呆在自己的府邸,除了有要事,他一般都不会出现。
  这种感觉,简直就像是当初被羌族称为神威天将军的马超一样,比起马超来说,或许更加强大,更加能打仗,马超虽然击败了曹操,可是很快就失败了,在这之后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而杜荷是真的,他们看着的,一点一点打出来的战绩,从一开始的小小男爵,以军功累积到了如今的实打实的二等伯爵,没有一点点水分在里面。
  被杜荷杀掉的叛乱者,也不知道有多少,反正每个国家的人都有,都有被杜荷杀掉的,没有谁不知道杜荷的威名,甚至比他的前任,他的老师苏定方更加威猛嗜杀,几乎是所有人看到黑压压的一片骑兵打着“杜”字大旗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的时候,都觉得身体有些颤抖,当初这个杀神和那面旗帜给他们带来的威慑实在是太大了。
  这原本是没有任何意外的结局的战争,却在战争进行了一个月,大唐帝国获得了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这个插曲,或许在杜荷看来是无所谓的,可是若是交给政治家们来看待,或许就不一样了,政治家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李二陛下也敏锐的意识到,这是大唐西进战略的绝好良机。
  大唐帝国三面战斗的事迹打破了历史记录,东面打败了高句丽,北面消灭了薛延陀和西突厥,西面则在叛乱爆发一个月之后平定,西域都护府六万大军进军西域,开始攻城略地,早先打下的基础非常扎实,每到一地都有投效而来的带路之人,有了带路人,杜荷的进军简直可以用神速来看待,现如今尚且丰饶富庶的西域之地就这样落入了大唐的直接统治之下。
  给脸不要脸,那就彻底的把国家给取消掉,改为西域都护府直接直辖,暂时交给西域都护府的安西都护郭孝恪管理,不出意外,那些全城投降的城池里的人都成了大唐公民,有获取大唐身份证的权利,而那些抵抗了之后被攻破的城池里的人,则全部都要充作奴隶,直接就在当地使用,建设大唐的土地,抵抗的军队全部打为奴隶,不抵抗的投降的军队直接作为当地的常备守卫军使用,正式成为大唐的军队。
  这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的进展之时,大唐充分的享受着辛勤耕耘了数年的果实的时候,一支人数和货物都为数不少的骆驼队伍出现在了杜荷的军营之前。
第八百五十一章
波斯来使
  当杜荷手下的士兵对杜荷说有一批金发碧眼的“奇怪的人”操着一口听起来很奇怪的汉家语言说要求见这里的最高长官的时候,觉得非常诧异,对于那些金发碧眼的人,杜荷不是第一次听说,在军事大学里面,就有教员在讲解西域的时候提到了西域的更西边还有很多强大的国家,那里的人都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肤色偏黄,发色是黑的,眼仁也是黑的,而那些人肤色比较白,头发是金色的,眼仁是绿色的或者是蓝色的,很奇怪。
  杜荷也听说了那些人的国家在汉朝的时候被称之为大秦,和汉朝有过不少来往,汉朝官方称之为大秦,似乎是说他们国家的版图和秦朝比较相像,于是乎便称之为大秦其人说的语言和相貌都和中原汉人迥然不同,杜荷不知道这些人究竟为什么长成这样子,但是综合了一下之前接收到有关西域诸国与西边国家有所来往的情报,他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八成是来找事儿的!而且士兵还说感觉那些人的护卫是军队,有制式武器,有制式衣服,虽然原料看不明白,但是大概就是那个感觉,还有头盔,肯定是铁制的。
  不过即使如此,杜荷还是很好奇,哪些人到底长得是一副什么模样,到底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模样,所以还是决定要见他们一见,整顿了一下自己的服装和仪容,杜荷盘坐于自己的大帐中央,让士兵把那群人的头领带过来。
  很快,三个穿着杜荷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服饰的人出现在了杜荷的帐篷里面,杜荷一瞧,果然是这样,金发碧眼,肤色较中原人比较白一些,长得奇形怪状的,胡子很浓密,不过看上去其实还是不错的,应该是对方国家的高层官员一类的人,恩,看来那群西域人还是挺有能耐的,请动了人家的大人物,他们是来宣战的?
  “尊敬的将军,我是波斯国伟大的皇帝陛下的使臣,您可以称呼我为伊萨姆。”领头的一个年纪偏大的人站了出来,用一种很奇怪的礼节对着杜荷行礼,若不是这个理解包含着鞠躬这样的行为,或许杜荷还看不明白,不过对于这个家伙或说汉话,杜荷还是有些好奇的。
  “伊萨姆?这是你的名字?”杜荷好奇的询问道。
  “是的,将军先生,我知道,贵国的人们的名字和我国的人们的名字有所不同。”伊萨姆又鞠了一躬。
  这礼数还真是周全啊,杜荷暗自寻思着,看来这长得奇形怪状的,但是这个礼数倒不必我们中原人要差,说话的语气很恭敬,一直微微躬着身子,除了他以外,其他的两个人都没有抬头看过自己,一看也是很懂礼仪的人,难不成,他们的国家,那个,那个,叫,波斯,对,波斯……额……是个将礼数的国家?
  杜荷一时间有些迷糊,不过还是站了起来,对着伊萨姆回了一礼:“我不知道你们的礼仪是什么样的,但是,我国的礼仪就是如此,你会说我国的语言?还是说,你们的国家,波斯?说的也是我们的语言?”
  伊萨姆说道:“尊敬的将军,我们的国家有自己的语言,以及自己的文字,因为我们的国家在过去也和贵国有过很多次的来往,我们国家的商人也经常来往于贵国和我国之间,所以我们国家的贵族一般都会使用贵国的语言,我们国家的贵族都会特意的学习贵国的语言,这是一种很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我至今为止都不太明白是怎样的神明才可以创造出这样优美的文字和语言。”
  这家伙真会讲话。
  不过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个人家都表示出了善意,杜荷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于是只好很谦虚的笑了笑:“对于此,本将还是很感谢的,不过,你说你们的国家和我国有过很多次来往?那是什么时候?”
  伊萨姆说道:“那是有一百多年了,大概也有两百年了吧!”
  杜荷瞪大了眼睛:“一百多年?两百年?可是我大唐……你是说一百多年前?”
  伊萨姆说道:“是的,尊敬的将军,差不多是两百年前了,我们的国家和贵国就有过几十次的互相来往,那个时候,我国的官员们记载,贵国的国号,好像叫做魏。”
  杜荷回忆了一下历史,不由得点点头:“本将明白了,的确如此,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就对了。”
  伊萨姆说道:“是这样的,不过很可惜的是,后来,好像贵国陷入了内战,所以,我们一直都无法重新建立联系,而如今,又有这样的机会了。”
  杜荷有些尴尬,总不至于说我们的国家从四百年前就开始内战了一直到最近才停止内战的,不过,这个国家存在时间好像挺长的,魏,应该是鲜卑魏,那可真是两百年了,这个国家也建立了两百年了?看来的确不能拿看待蛮夷的眼光看待这些人,当时就和中原有过来往,应该说,这个国家也不能算弱小才是。
  等等,他刚刚说,建立联系?机会?
  杜荷有些疑惑的说道:“你方才说说的重新建立联系是什么意思呢?”
  伊萨姆说道:“尊敬的将军,我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国家已经和贵国有两百年没有相互联系了,这对于我们两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遗憾,两百多年前,我国的使者和贵国的使者通过这条古老的道路曾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因为内战,我们失去了联系,但是如今,我们很开心的看到贵国结束了内战,并且将国土扩展到了这里,我们觉得非常高兴。”
  杜荷诧异的看了看这个老家伙,觉得他说的不是假话,好像真的有种很开心的感觉,不过,按照情报,不是应该是西域的那群家伙联系了他们,请他们助战的吗?如果说是这样的话,他们还会感到高兴?大唐都打到了这里了,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好事?
  我没听错吧?
  杜荷试探着问道:“本将军很想知道,贵国是从什么地方得到有关我国的消息的?”
  伊萨姆说道:“一开始是从我国来到这里进行贸易的商人那里听说的,他们说,在曾经与我们有着深厚友谊的那片国土上,已经结束了本不应该发生的可怕的内乱,如今,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建立在了那片土地上,那个国家的国号叫做唐,那个国家非常的强大,已经打败了很可怕的突厥人,征服了他们,并且重新掌控了曾经属于他们的那块土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