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451

  所以他终于有了对外面动兵的准备了,反正北边长城那一线他是不打算去攻击的,因为那里要是一旦唐军来袭肯定是第一线,他不想做出头鸟,而且还有契丹人在那里,更不安全,他打算把长城以南大同江以北的地区全部都给拿下再说,现在军队还在奋力阻击新罗人,双方隔着大同江打的很激烈,泉盖苏文没办法赶走新罗人,新罗人也渡不过大同江,就是这个情况。
  至于其他的地区,就是群雄割据的情况了,少少的一块土地却有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割据势力,把逃难而来的大量难民全部征为兵马,而之前的那一大批被泉盖苏文赶走的难民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实力派给截下来了,主要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王都的大变,而现在知道了,却有些追悔莫及。
  不过那里头的青壮男子都差不多被泉盖苏文给抽干了,截下来也是浪费粮食,所以没有人愿意去长城找到这批难民,这就间接的促使了这群难民的悲惨未来,军阀们显然不会去管这些人,而是积极准备着,终于,在姜以式战死的第二十三天以后,大唐贞观十年三月十一日,泉盖苏文兵分三路,对安市城周边的三个地方实力派展开进攻。
  理由就是,蔑视王权,意图不轨。
  这种时候说理由其实就是个笑话,但是谁都知道,你要打人家,总需要一个开战的理由,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大家都不开心,有了理由,至少可以给自己脸上贴贴金,这就很好了,于是乎,泉盖苏文的大军出动了,前段时间聚集的十万兵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五万人和新罗人对峙,三万人保住安市城,剩下的两万人兵分三路出击。
  刚刚开始没多久,这三个地方派也不是多强,感觉也没有多厉害,虽然号称拥兵过万,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大家也都清楚,所以泉盖苏文没把他们当作对手,只是一只小老鼠而已,真正的对手和新罗人和唐军,所以八万兵力用来震慑唐军和新罗人,只有两万人的富裕对外开拓,其实这也是最大的兵力了。
  幸运的是这两万兵马并没有给泉盖苏文丢脸,都是泉盖苏文的老底子带着原先安市城的镇守军,杨万春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兵马,哪里是那些地方实力派刚刚拉起来的乌合之众可以对抗的?
  仅仅五天,三个实力派宣告灭亡,三个县被泉盖苏文拿下,获取了一万兵马和一些粮草,收获颇丰,接着泉盖苏文没有停息,而是宣告没有听从命令的都要讨伐,听从命令的可以活命,现在没有人听从命令,那就都要讨伐,这只是一个开始。
  所有地方实力派都意识到了泉盖苏文手中的精兵的强大战斗力,还有从辽东半岛撤退回来的那些溃兵,虽然被打败了,可是精锐程度也不一样,泉盖苏文本身也很会用兵,正在和新罗人对峙,所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和泉盖苏文对抗,于是他们决定,暂时联合,发展自身的同时联合起来,以求将泉盖苏文的征伐军队干掉。
  不过很显然这并不容易,在十天之内,泉盖苏文的三路讨伐军势如破竹,连破七个地方实力派的军队,占据了九个县,讨逆军从两万人扩充到了五万人,更加强大了,这让很多的地方实力派觉得不安,于是共同推举了几位拥有比较强大军力的军镇将军带兵和泉盖苏文决战,三名军镇将军也不爽泉盖苏文很久了,欣然答应,带着各自的两万联军兵马出发,和泉盖苏文的讨逆军决一死战。
  这三名军镇将军都是很精明的,在泉盖苏文抽调长城卫戍精锐军之前就各自带了兵马到内陆占据地方称王称霸,如今和泉盖苏文狭路相逢,当然不能让他过得舒服,泉盖苏文的讨逆军连战连捷之下也露出了骄傲的毛病,终于在五天以后的决战中失利,三支讨逆军全军覆没一支,败逃两支,第一次讨逆战争就此失败。
  第一次讨逆战争的二十天之内占据的十二个县只剩下六个,五万讨逆军又变回了两万人的数量,等于只得到了六个县的领土,其他的六个县被三个将军占据了,泉盖苏文又一次成了笑料,这让泉盖苏文恼怒不已。
  他随之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方位不太好,需要同时应对三个方面的敌人,这实在是太不利了,所以他决定从新罗人身上找到缺口,唐军没法儿对付,他们不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地方实力派也不好对付,至少也需要自己整顿好实力之后,现在唯一可以对付的就是牵制了一半兵马的新罗人。
  新罗人也真是的,放着其他地方那么多人不打,就冲着我来,什么意思,当我好欺负?泉盖苏文一怒之下亲自领兵渡过大同江突袭新罗人,大破新罗大军,获得了大量的粮草军械和被俘获的高句丽人,泉盖苏文大喜,立刻带着这些人和东西渡江,把五万军队抽调了两万人回去,准备整合一下力量,再一次整顿五万讨逆军准备出战。
  正是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新罗人也是运气不好,主帅生病了,难以指挥,泉盖苏文得到了苏宁的启发,以夜袭打击了认为不可能主动进攻的新罗人,大破新罗十二万大军,斩杀将领十几个,一举把新罗人赶回去了好远,暂时肃清了南部的危险区域。
  这个消息没多久就传扬开了,地方实力派们终于意识到泉盖苏文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家伙,他之前自己没有出手,所以自己这些人才把泉盖苏文的讨逆军打了回去,现在就不一定了,泉盖苏文估计要自己动手了,情况会更加恶劣也说不定,于是面对威胁的七个实力派整合兵马十万人,准备和泉盖苏文决战。
  第一次战败十七天之后,也是大破新罗的七天之后,泉盖苏文发动了第二次讨逆战争,仍然不是他亲自统兵,但是兵马扩充到了五万人,装备齐全,战斗力颇强,在没有新罗人的威胁之下,泉盖苏文的讨逆军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不仅仅夺回了那曾经占据的六个县,还又占据了八个县,把那三个将军打的连连溃退,最后一战还斩了一个将军。
  只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北方三个实力派联军两万人突袭泉盖苏文的老巢安市城,连破两个县之后打到了安市城低下,摧毁了泉盖苏文的一半军屯,泉盖苏文大怒之下带兵出击,可惜对方早已撤退,一点点东西都没有留下,泉盖苏文及其恼怒之下只好命令军队退回来,丢掉了五个县,退回了防线中,继续舔伤口。
  第二次讨逆战争夭折……
  军队的损失是其次,粮食的损失才是最重要的,没有粮食,军队再强大也没有用,粮食最重要,泉盖苏文决定暂时不再发动讨逆战争,而且根据李先生的一段分析,泉盖苏文意识到,这可能也是唐军的计谋也说不定,坐看高句丽自相残杀,消耗实力,然后捡便宜,唐军目前军力不足,获取辽东半岛已经很吃力,无法继续出击。
  明白了这一切的泉盖苏文决定学习唐军,龟缩在自己的领地内,建设完善军队和生产,坐看地方实力派联军的内斗。
  历史再一次重演,泉盖苏文停止进军的五天以后,联军内部矛盾爆发,一个将军杀了两个县官和一个州官,强行占据了一片土地,引发了联军内部的混战,五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实力派只剩下二十多个,一下子减员一半,剩下的军阀的质量也上升了不少。
  越来越有意思了……
第八百一十三章
保王伐唐(中)
  在整个高句丽都乱作一团、打作一团、遍地战火的时候,作为推动者和始作俑者,苏宁却在辽东半岛的一处风景优美的海边和张亮还有张士贵比赛钓海鱼,苏宁觉得,钓鱼不仅仅是一种获取食物的途径,也是一种对心性的磨练,比如一名将军,如果在行军作战的时候不能保持冷静,那么就极其容易陷入敌人的陷阱从而战败。
  那么虽然自古以来钓鱼者无非两种,一种是渔夫,一种是文人雅士,前者为了饱腹,后者为了怡情,虽然我等军人不是文人雅士也不是渔夫,可是钓鱼这种事情显然不仅仅只有渔夫和文人雅士才可以做,我们既可以吃掉这些鱼,但是也可以陶冶情操,毕竟,我们做将军的也要冷静。
  而且,总是吃粮食和肉觉得有些腻味,如果可以获取一些海鲜,也是不错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秋收之前,我们还是要靠自己的储蓄过日子,虽然海上路线已经被打通,在辽东半岛的一个港口也在建设当中,运送粮草和军械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可是自己捕捉海鲜还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苏宁觉得总是呆在军营里面很腻味,于是伙同憋得很难受的张亮还有一脸不情愿的张士贵一起到海边,决定散散心,这个时候散心的最好方式肯定就是钓鱼了,苏宁扬言说钓鱼不仅仅可以获取食物,还可以陶冶情操,锻炼心性,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做法,但是一个多小时之后,三个人还真没钓到几条鱼。
  于是张亮就受不了了,屡次抬起鱼竿无果,看着自己的吊桶里那条小的可怜的只有指头那么长的小海鱼,怒的一下子丢掉鱼竿,大叫道:“不钓了不钓了,真是无趣,那么久了一条鱼都钓不上来,真是无趣至极,我说老张,苏小子,你们怎么就坐的下去呢?”
  相处了一段日子,几个人之间的称呼也开始随意了,张亮原本就是个武人,不喜欢那种牵牵绊绊的叫法,于是带头叫了老张和苏小子,苏宁和张士贵也觉得总是将军公侯的喊不是很好,便也就放松了一些,便有了这一幕,张亮是最没有耐性的,能坐上一个多小时苏宁已经觉得有些惊人了,不过到底还是坚持不住啊……
  “哎呀,鄅公,你真是,我们就在这儿静静的坐一会儿就不好吗?一天到晚呆在军营里头,那是会很难受的,哪怕不钓鱼,就吹吹海风,也是很好的啊,这难得的散心的机会,您为何还要这样做呢?”苏宁慢悠悠的说道。
  张士贵也随之开口:“是啊,虽然老夫本不愿来,但是这显然是很有意义的,就算是坐着休息休息,也是可以的,甭管能不能钓到鱼,能休息就是不错的了,你看看啊,现在战局都稳定了,翼公他们也把营州给收复了,两路大军都获得了胜利,咱们都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都该歇歇了不是吗?”
  张亮黑着脸冷哼道:“一老一小,沆瀣一气,就知道我是个粗人耐不住性子是不是?好好好,且不说这些,你们不也没钓到鱼吗?那坐这儿干什么?我等是武将,钓鱼那是腐儒才做的事情,我等武将应该入山林狩猎才是,这算什么?!”
  张亮话硬刚落,苏宁就欢快的说了一声:“钓到鱼咯!”一抬竿子,一条老大的海鱼被苏宁钓了上来,还没等张亮反应过来,张士贵也欢快的喊了一声:“哈哈,给老夫起!”手臂一抬,一条和苏宁差不多大的海鱼被拽出了水面,身子不住的左摇右摆,似乎想要摆脱这束缚一样。
  苏宁笑呵呵的把那条大鱼装进了鱼桶里,笑眯眯的对张亮说道:“鄅公啊,这钓鱼啊可不仅仅是文人该做的事情,我们武人也可以啊,这钓鱼最大的乐趣不是坐着休息,而是你什么都看不见的情况下,猜不到什么时候可以钓到鱼,所以一旦钓到鱼,那是该多欢乐啊,您瞅瞅,这么大一条鱼,恩,今儿个晚饭就是它了!”
  张士贵仔细的瞅了瞅自己钓到的那条肥硕的大鱼,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笑眯眯的说道:“是啊,这么大一条鱼,呵呵呵,鄅公,今儿个晚上,老夫也就吃它了,呵呵呵呵,还吃不完,那么大,明儿个早上还可以接着吃,省下多少粮食哟!”张士贵还挑衅似的看了看张亮,这可把张亮气的七窍生烟。
  “嘿嘿嘿,你们这一老一小的,瞧不起老夫是不是?!好!老夫今儿个就钓他个五六七条大肥鱼回去当晚饭!让你们得瑟!海龙王!你他娘的听清楚没有!赶快把鱼给老子送过来!不然的话老子带兵毁了你的龙王府!”说完,张亮怒气冲冲的盘腿一坐,把杆儿往水里面一甩,开始钓鱼,这可叫苏宁和张士贵哭笑不得。
  别说没有海龙王,就算是真有海龙王,估计也要被气死吧?不是人人都是刘仁轨啊!
  “鄅公啊,您可别这样说话啊,惹恼了海龙王,可一条鱼都吃不上啊!”苏宁阴阳怪气的来了一句,结果张亮大怒道:“刘仁轨那小子都敢吃了海龙王的坐骑,那海龙王不还是屁都不敢放一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他娘的老子官儿比刘仁轨大,职位比刘仁轨高,带的兵也比刘仁轨多,打的仗杀的人哪一个不比他多!
  他敢做的,老子就偏要做得更大,他娘的龙王老儿要是敢不给老子把鱼送来,老子就要带兵毁了他的龙王府!他娘的,老子堂堂大将军连几条鱼都得不到?!龙王老儿,你他娘的听清楚没!再听不清楚!老子就真的灭了你!”
  苏宁皱了皱眉头,张士贵却笑道:“嗨嗨嗨,这里是北海,老夫的地盘儿,你那儿是东海,海龙王都不是同一个,你灭哪门子的海龙王?要灭也是老夫去灭好不好?要灭海龙王,回你那东海去灭,那里的海龙王欺软怕硬,老夫这儿的还不一定呢!”
  张亮竟然无言以对……
  一下午的战况很明显是喜人的,苏宁收获了二十多条大海鱼,张士贵也喜获十七条大海鱼,至于叫嚣着要灭了海龙王的张亮,很明显是找错了海龙王,这里是北海,不是东海,两家海龙王不是同一个,所以张亮只有两条小鱼,看着苏宁和张士贵满载而归的模样,别提多憋屈了。
  苏宁让伙头军做了红烧鱼,这里的海鱼又大又肥,又正好是开春之际,最是香不过了,而且不知道吃的这两条是什么种类,居然没有小刺,吃起来就像吃桂鱼一样方便,苏宁一口气干掉了两条大海鱼,米饭也吃了好几碗,这才放下了碗筷,张士贵也胃口大开,吃了两碗米饭和一整条海鱼,至于张亮……
  死皮赖脸的从苏宁和张士贵这里各弄去了一条大肥鱼,一个人闷头吃了起来,估计是要把自己今天下午受的气都给吃回来,把身下的米饭和菜全部都吃光了。
  到了晚上军事会议的时候,最新的战报也传过来了,大军攻打到了安市城以南三百里的地方停止了进军,在那里安营扎寨构筑防线,按照命令停了下来,而高句丽那里传来的消息是泉盖苏文大破新罗十二万大军之后,经历了一次挫折之后决定休养生息,目前没有大的动作,倒是其他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实力派开始了他们各自的征伐。
  五十几个实力派在短短时间内就只剩下二十多个,减员一半,速度不是一般的快,继而进行了第二轮的兼并,目前战况并没有停息的趋势,而是更加激烈的展开了,很多军阀在吞并了其他人之后立刻就被另外一个人给吞了,速度相当快,预计三个月之内就会发生扭转局势的事情,而最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就是拥兵十万坐守不出的泉盖苏文。
  对于这个事情苏宁也有相当的看法,泉盖苏文这样的做法很明显就是坐山观虎斗,他的军力还很强,在他不想动别的人时候,别人也不会轻易的动他,为了不让六国合纵攻秦的事情发生在高句丽,苏宁的血滴子可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挑动了其他实力派军阀之间的战争,这一打就不可收拾了,军力强的吞并军力弱的,变得更强,然后接着吞并。
  不用多久,几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就会诞生,高句丽的军力反而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增强,军队的人数也会增多,但是相对应的,高句丽的生产力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预计今年冬日就会发生恶果,除了泉盖苏文有意识的种粮收粮储蓄粮草之外,其他没几个军阀有这样的做法,都只着眼于战争,而忽略了建设。
  另外新罗军队被泉盖苏文大破之后损失惨重,原主帅本就重病,这下子干脆忧病而死,导致新罗换了主帅,这一次新罗善德女王下了死命令给新任统帅宋谦,并且给他补足了十万人的兵力,告诉他,如果打不破大同江防线、攻破安市城、干掉泉盖苏文,他就可以提着头回去见她了。
  宋谦审时度势,认为大同江防线的西段绝对不是可以轻易打破的,泉盖苏文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家伙,与其余泉盖苏文死磕,浪费兵力,还不如表面上从西段继续死磕,暗地里从中段突袭高句丽的其他地区,然后调转兵锋收拾泉盖苏文,而且现在高句丽国内还在混战,这就更容易了。
  宋谦的选择是对的,表面上以一支水兵继续佯攻大同江防线,暗中把军队主力都调集到了大同江中段,那里根本没有高句丽军队在防守,等到军队主力渡江之后,才遇到了一支一百多人的不知道是属于哪一位实力派的巡逻队,这支巡逻队自然是惨兮兮的,全军覆没,就剩一个头头被逼着问了不少问题,然后被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谦了解到了如今高句丽国内的混战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新罗军队贸然参入进去搞不好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宋谦果断决定退回大同江南岸,同时不断的遣人打探消息,了解最新动态,一旦这场会战告一段落,就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出兵北上,把那些没有准备刚刚打完还在休息的高句丽实力派们一举消灭。
  而且根据情况还是可以选择如何行动的,比如对岸的实力派们集合军队对泉盖苏文进行围攻,双方各自消耗大量的实力,那个时候,才是新罗军队捡桃子的时候,那个时候进军,很明显更好。
  于是宋谦安心的在南岸训练军队,准备作战,却并不渡江,连攻击的军队都收了回来,只是警戒而已。
第八百一十四章
保王伐唐(下)
  虽说是在休整,可是乱世之中不存在真正的休整,泉盖苏文依然瞪大了眼睛观察着自己的四周都在发生着什么。
  西线,确定唐军在距离安市城南三百里左右的地区停止进军,安营扎寨,似乎有据守当地,不再进军的趋势,是否当真如此,有待观察,斥候仍然在活跃;南线,新罗军队被打败一次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小规模的突袭再一次展开,泉盖苏文下令狠狠的还击展现实力之后,新罗军队怂了,没有继续进兵。
  最大的两个敌人拖住了泉盖苏文最精锐的五万军队,虽然这是值得的,但是用在对外上显然就不够了,于是获得了更多的土地之后,泉盖苏文进一步扩军三万,准备对外征战,长时间的休整和蛰伏不出使得各地实力派军阀放松了警惕,开始狗咬狗,和李先生给泉盖苏文定下的战略一样儿,对付这些愚蠢的家伙,真的不难。
  只要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不是被小人偷袭,就是被新罗人打断,非常令人恼怒,现在确定了一些事情之后,泉盖苏文果断趁夜发动了第三次讨逆战争,一共出兵六万人,装备齐全,军容严正,带兵的就是他自己,迅速向北突击,要把之前偷袭过自己的三个北方实力派给彻底干掉。
  之前的那三个实力派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争执,也发生了小摩擦,并且在三天之前变成了全面战争,目前战况胶着,泉盖苏文了解到这一消息之后果断进兵,轻而易举的打破了僵局,把三个北方实力派一个接一个的扫平了,狠狠的收拾了他们,但这他们的面干掉了他们的家人之后,满足的泉盖苏文下达了五马分尸的命令。
  三个实力派六县之地被泉盖苏文所掌握,很明显的,泉盖苏文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了,北方靠近长城的地区由于接近战争,所以一般而言都有武库和粮仓的存在,泉盖苏文很幸运的找到了没有被怎么损耗的武库和粮仓,获得了发动下一次战争的资本,并且收编军队两万人,良田数千亩。
  由于消息传递的速度实在是很慢,所以当泉盖苏文掉转兵锋往之前的老冤家,那三个将军当中的一个最凶狠的铁将军的领地上进攻的时候,铁将军还在前线指挥军队和另外一个昔日战友金将军打的很激烈,而且快要胜利了,结果老家一夜之间被端掉,他还不知道,等到他打败了金将军干掉了他之后,遇到突然来袭的泉盖苏文大军,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家也没了。
  极度悲愤之下的铁将军带着最后的军队和泉盖苏文硬拼,并且发了消息给其余军阀,让他们搁置争议,共同对抗泉盖苏文,自己就带着军队赴死。
  还别说,这家伙很能打,泉盖苏文飞了很大的力气才将他杀死,将他的军队全部消灭,一个都没留下来,这算是最惨烈的一战了,在又一次获得了五个县的领土之后,泉盖苏文决定休整一下,这一次打仗消耗的实力很严重,需要休整,不过这一次泉盖苏文在一次错误的估计了其余军阀对他的忌惮,结果两天之后第一支联军先头部队就抵达了。
  得知了两位将军的阵亡和覆灭的消息之后,所有实力派很是出奇的很有默契的停止了战争,甚至还在交战中的两军立刻就化为了联军,被三将军中的最后一个齐将军率领,奔赴泉盖苏文的驻地,到达的时候是半夜,齐将军果断下令夜袭泉盖苏文大营,泉盖苏文从睡梦中被惊醒,这才发现东部实力派联军已经打过来了。
  三将军之中,最勇猛的是铁将军,最稳重的是金将军,最具有指挥能力的是齐将军,所以再一次停火之后,三将军里面硕果仅存的齐将军再一次成为了联军盟主,率领联军十三万大军决定消灭掉泉盖苏文,然后各自凭实力再说其他的,这一夜,齐将军带着两万先头部队突袭泉盖苏文,获得大胜,而其他的部队也在快速赶往战场。
  大军集结的时候,泉盖苏文已经带着四万败军后撤了,大意失荆州,泉盖苏文难得的一败,还是败在了一直都看不起的齐将军的手下,话说之前他就不怎么喜欢这些边关将领,结果他好几次栽在了这些边关将领的手上,虽然之前不是直接,但是这一次是直接了。
  齐将军成为了打败泉盖苏文的男人,风头一时无两。
  之后,齐将军稳扎稳打,连破六县之地,把失了先机的泉盖苏文打退了六次,占据了泉盖苏文所占据的两位将军的领地,并且还获得了一个县的领地,不过就在继续进兵的档口,泉盖苏文调来了镇守在安市城的一万精兵,打了联军一个措手不及,把联军的马队消灭了,联军被迫停止进兵,和泉盖苏文开始对峙。
  另外,联军和泉盖苏文的战场还在南线开始,另一支联军七万人在另外一位将军的率领下从南路进攻泉盖苏文的领地,把泉盖苏文第一次讨逆战争的成果夺走了一个县,然后再一次陷入了对峙当中,泉盖苏文虽然在兵力上不占优势,但是兵士的精锐程度很明显不是盖的,突袭获得了成果之后,野战就被挫败了,七万人丢了一万人,还剩六万。
  一时间,战场上出现了很诡异的局面,两个战线都是对峙,没有大胜也没有大败,但是很显然,这个局面不是苏宁以及宋谦希望看到的,两个人几乎做出了同一个决定——要让他们继续打生打死,消耗实力。
  宋谦做得更直接,直接派了一支小部队带着引火之物渡江偷袭泉盖苏文南路军的军营,放火焚烧之,联军发现泉盖苏文的军营着火的时候还非常意外,最后主将认为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立刻下令进兵,跌跌撞撞的突破了泉盖苏文南路军的第二道防线,攻入了县城内,两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争夺战,不过就情况来看,泉盖苏文军是注定要战败的。
  而苏宁没有派出人手,只是从军营里面大大方方的调走了五千人马南下回到主军营里面,明面上的说法是剿匪,实际上就是给泉盖苏文调集军队的信心和胆气。
  果然不出所料,南路军战败的第二天,镇守安市城的精兵再一次抽调了五千人向南路战场奔赴而去,那是泉盖苏文培养的亲卫军队,战斗力和装备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毫无悬念的,整合了败军之后,以三万五千人的兵力大破联军六万大军,继而连战连捷,把失去的领土收了回来,又夺取了三个县的领土,最后因为兵力不足而停止进军,联军惨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