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451

  十五万大军过来攻打大唐,结果却又悄悄的逃回了本土,以为我大唐没有人了是吗?将那一万多高句丽残兵全部击溃,抓捕了一千多俘虏扔回北平城交给文官处理之后,秦琼果断下达了朝着辽东进军的命令,要一举收复失土,同时传消息给李二陛下,向他报告现在的战况。
  虽然不知道高句丽人为何会悄悄的撤军,但是据分析很可能和苏宁在高句丽本土的大动作有关系,前段时间传来了海军出发的消息,然后没过多久海军回来了,带回了苏宁打算奇袭高句丽都城的消息和新罗大军准备北伐的消息,之后就没有最新战况了,他们也只能认为高句丽撤军的原因就是苏宁在他们后方做出了什么大事情。
  李伯瑶甚至猜测苏宁生擒了高句丽王高建武也说不定,否则高句丽不会急急忙忙的把军队抽调回去,秦琼一听就按耐不住了,一定要率军进击辽东,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而且如果苏宁小子真的把高句丽王给抓住了,处境肯定不好,我们需要给他分担压力才是。
第七百九十九章
进击的秦琼(下)
  作为一个有谋略的人,泉盖苏文在撤退的时候肯定不会留下什么空档让唐军去钻,以免他自己不痛快,所以他一定会留下一些什么东西来防备唐军,一旦唐军发现他们面对的高句丽军队已经全部撤走了,那么,这些留下来的障碍可以阻挡唐军,为他们争取一些时间。
  契丹这个民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借着唐帝国的衰落和灭亡以及五代十国的纷乱,从一个白山黑水之地的小部落发展成为了一个具备相当文明程度的超大国家——辽帝国,和大宋王朝对峙了百余年,最后辽和北宋一起完结在了女真人手里,再然后,女真人和南宋一起被蒙古人干掉。
  自古以来,汉民族周边的游牧民族虽然强悍,但是他们无论是从文化水准还是从文明程度来说,都是彻底的被汉民族甩在后面,但是其中有三个民族不属于这一行列,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
  这三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因为特殊的机遇,使得他们本身的文明程度直追中原汉民族王朝,使得汉民族王朝数次遭遇到覆亡之危,并且有两次真的是被游牧民族给完结了,一个是南宋时期,一个是明代末期。
  契丹族作为最先掌握了中原文明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文明当然是来源于汉民族,李唐覆亡,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为了争夺霸权,对于这些游牧民族当然要好好儿的利用,但是一旦这些游牧民族里面出现了一两个有胆有识的天骄一样的人物,抓住了机遇,就可以发展壮大,于是,契丹族成功了。
  他们成为了一个具有相当文明程度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建立了王朝,通知了燕云十六州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并且一直都和北宋王朝休戚与共,就像一对冤家,打来打去,又时常和好,然后接着打,打到最后,被女真人占了上风,说实在的,汉民族王朝居然两次被女真人消灭,也不知道是什么鬼。
  但是如今,契丹还是一个活动范围在高句丽北部的小部落,活动范围就是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被铁勒人所代表的薛延陀帝国所奴役,虽然后来挣脱了奴役,可是依旧不怎么强大,和高句丽处于合作关系,高句丽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而契丹还是一个原始部落集团,但是武力相当强悍。
  高句丽出兵的时候,拉上了一支契丹骑兵一起出击,但是在击破了张俭并且一路追击到了北平地区的时候,这支契丹骑兵就消失了,当然不是被遣回去了,而是被泉盖苏文安排去做一件事情,在泉盖苏文撤退的路上,设下伏击圈,一旦遇到唐军来袭,就立刻攻击他们,如果打不过,那就快速撤退,草原那么大,天高任鸟飞,谁管你们?
  而且如果成功阻止了唐军的进击,那么会有很多的财富和牛羊马送给你们,还有来自于汉人的珍贵物品也会送给你们,契丹部落首领就非常高兴的答应了,先前出兵一万暂且不说,又从族里面东拼西凑了一万人助战,两万骑兵在唐军必经之路上等待唐军的出现。
  没等多少日子,就传来了消息,高句丽大营被攻破了,唐军集合了兵马向辽东而来,这些彪悍的游牧勇士们就要开工了,把汉人的军队打回去或者全部消灭,就会有数不尽的财富和美食来到这里,来到契丹部落里面,供给这些勇士们享用,只要勇士们奋勇拼杀,就可以有!
  当然了,契丹部落首领肯定不会知道他的这样的举措会为日后契丹的覆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自然,就算他们不参与这件事情,苏宁一旦知道了契丹二字,肯定不会放过这些契丹人的,不在他们最弱小的时候干掉他们,难道还要在他们变成了辽帝国之后再去收拾他们?从白山黑水之地生长出来的游牧民族都不是好对付的,契丹如此,女真亦是如此。
  可是,契丹人不仅仅小看了汉人,也小看了秦琼,拼尽最后的力气要打好最后一战的秦琼,绝对不是易于之辈,而且更别说身边还有长孙冲和李伯瑶这两员小将,都不是省油的灯,李伯瑶几乎是立刻就分析出了泉盖苏文肯定会在他们追击的路途上设下圈套伏击大唐追兵,所以一路上都非常谨慎的派出大量哨探勘察地形,尤其是遇到山谷之类的适合伏击的地区,更是如此。
  所以契丹人拙劣的隐藏技艺就在这里遭遇到了灭顶之灾,不仅仅没有给大唐造成多少伤害,反倒是被大唐反将了一军,李伯瑶设计让契丹骑兵自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里面,然后铺天盖地的燃烧罐从天而降,两万契丹骑兵除了一些战马以外全部被烧死,想要逃出山谷的被长孙冲率兵死死挡住了,整整两万人,没一个活着的。
  唐军又得到了五千多匹很不错的战马,有些战士终于可以达到一人双马的境界了,不需要让同一匹战马负担太大的压力了,契丹骑兵全军覆没的档口,这个消息没有任何人知道,因为是全封闭式的火烧契丹,所以并没有人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自然也不会有高句丽人知道,事实上就算是知道了也无所谓,因为高句丽已经自顾不暇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一点,已经不仅仅是印证在了人与人之间,也印证在了国与国之间。
  相比之高句丽和契丹之间的拙劣配合,大唐内部就显得协调多了,比如张亮,接到了李二陛下的谕令之后,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几乎是连夜点兵,第二天上午辰时四刻就率领强大的船队和二万人的海军出发了,其中包括了他的三千亲卫铁骑,他非常喜欢和苏宁合作,每一次和苏宁合作总能赚取不少的功劳,上上次和上次都是一样的,相信这一次也是一样的。
  合作的内容是协助苏宁和北海海军对抗高句丽军队,如果事可为,那么就以北海海军的兵马和东海海军的兵马协助苏宁的兵马攻略辽东半岛,把高句丽的膀子给卸下来,兵锋直指安市城,若有可能,攻下安市城为好,如果追兵太多,事不可为,那就协助北海海军击退高句丽的追兵,保护苏宁和他的军队安然返回,伺机行动。
  张亮自动地忽略掉了事不可为的情况,他想的是,就算是对方有十万大军,大唐也要拼搏一下,他带上了两万水兵,战斗力是很强的,不说还有三千铁骑了,苏宁有一万兵马,北海海军凑一凑也能凑出一万兵马来,这样一来,就是四万兵马,还有那么多战船,听说还有北海海军的最新海军武器,可以大幅度提高海军的战斗力,这种好事情,他张亮怎么可能不参上一脚?
  张亮火急火燎的率兵赶往北海海军的港口,到达的时候是第四天,日夜兼程不计阻力,终于赶到了北海海军的港口,也就是苏宁击破高句丽王都,生擒高建武而走的那个午夜,他们抵达了北海海军驻地,和北海海军会师,那个时候张士贵还没有休息,于是立刻会见了张亮。
  “勋公,你可算是来了,老夫可是等的非常着急啊!这些日子就盼着你赶来啊!你这一来啊,什么都好了!”张士贵非常激动地说道。
  张亮哈哈一笑:“虢公说笑了,老夫也就是奉陛下之命,这才赶来的,据说这一次苏将军是打算要把整个辽东半岛打下来是吗?断高句丽一臂,更为我军进攻高句丽夺取一个非常好的进攻起始之处,老夫是非常赞同的啊!不知情况现在是如何的?”
  张士贵拉着张亮来到了屋子里面的地图处,指着地图说道:“最新接到的消息是昨天发来的,苏将军打算奇袭高句丽王都,把高句丽王都攻破,打乱高句丽的整体部署,为北平地区的抗敌减轻压力,然后他会从这里折向辽东半岛,顺着辽东半岛的西侧一路南下,我等可以顺着这里一路北上,首先要保证苏将军和他麾下士卒的安全。
  而且听着苏将军的意思,很有可能苏将军打算生擒高句丽王高建武,挟持高建武一起赶来,然后把高建武押回大唐,极大的打击高句丽人的士气,这样虽然很好,但是这样一来,追击苏将军的高句丽军队肯定不会少,我等会面临很大的困境,不知勋公带来了多少兵马?”
  张亮严肃道:“两万人,还有五百只战船。”
  张士贵点点头:“这几日老夫拼命募兵,将那些接受过训练的水兵全部都拉上战船,一共也才一万一千多人,算上苏将军那里的万人,除掉损失,估计我们的总兵力也就是四万人左右,而高句丽一旦出兵追击苏将军,我们就要做好应对高句丽十万追兵的准备,因此,情况颇为严峻,而且我们没有援兵。”
  张亮点点头,赞叹道:“那小子还真是胆子大啊,直接就打到高句丽王都去了,对了,虢公,听说,北海海军出征之前换上了新式武器是吗?然后才打了一场大胜仗,把高句丽水师全部歼灭了?这才让苏宁的军队成功登陆?”
  张士贵点点头:“据说是工部最新研究出来的武器,可以装载在船只上的八牛弩和投石机,虽然比大军中使用的要小上不少,但是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有了大约三成的提升,这么些年以来,可算是第一次觉得工部还是很有用的,那群墨家弟子还真是不坠他们老祖宗的威名啊,墨家机关术可见一斑。
  勋公,你看,这是苏将军的骑兵队列装的连发二十支弩箭的连弩,射程比一般弩箭增加了三成,还可以二十连发,扣一下扳机之后,射出一支箭,就会有另外一支箭自动进入箭囊,然后再次射击,骑兵骑在马上,完全可以单手使用,这多少年了,大概有一千多年了吧?墨家终于重见天日了。”
  张亮接过了二十连弩,眼中精光连连,迫不及待的自己就试用起来,结果还真是那样,连着二十发弩箭,都不用重新手动安装弩箭,只要装好了二十支弩箭,就可以在马上单手使用,并且工部还设计了二十至弩箭的箭囊,一只箭囊空了可以拿下来,装上另一个满装的箭囊,接着使用,非常方便。
  张亮不由得赞叹道:“这些兵器还真是闻所未闻,不过,有了这些兵器,我军战斗力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虽然我们只有四万兵马,但是,勋公啊,老夫心里面都已经有了胜算了。”
第八百章
杨万春之死(上)
  自从接下了姜以式下达的除掉泉盖苏文的命令,杨万春就一直觉得非常苦恼,作为高句丽屈指可数的几个城主之一,杨万春无论是战功还是能力都不在泉盖苏文之下,主要还是因为泉盖苏文的家世太过显赫,可是即使如此,杨万春也并没有比泉盖苏文差到哪里去,甚至被任命为非常重要的城池安市城的城主,手握三万精兵。
  为了保证唐军不会有突然袭击的举动,姜以式率军离开之前给杨万春留下了两万兵马,这两万兵马加上原先的杨万春三万本部,足足有五万人,一方面防备唐军,另一方面是要求杨万春务必要将泉盖苏文这个毒瘤给除掉,否则,杨万春就可以提头去见姜以式了。
  杨万春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他还是有所疑惑,一直以来,泉盖苏文虽然不是什么远近闻名的忠贞之臣,可是杨万春也没有听说过任何关于泉盖苏文的负面消息,相反的,作为高句丽的莫离支,泉家三代人都算得上是恪尽职守了,在朝政和军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这一次出兵,攻略下来了唐军的整个辽东地区,立下大功无数。
  可是姜以式的话却不得不让杨万春谨慎思考,作为高句丽的三朝元老,姜以式是军方将领里面唯一一个可以和泉家实权人物相抗衡的将军,地位尊崇,权力重大,直接拥有五万多人的兵马调动权,而且对高句丽王忠心耿耿,一直都是高句丽王的心腹亲信,他所说的话难道就不值得考虑?
  自己深受王的恩德,必将以死报答之,姜以式将军要求自己杀掉泉盖苏文,那就杀掉好了,而且那十万军队的事情,就连杨万春自己也觉得相当疑惑,莫名其妙出现了十万军队,还是泉净土和温沙门率领的,泉净土和温沙门都是此次攻伐唐军的将领,他们所率领的军队莫名其妙的出现在王都,如果不是王亲自调令的,那么解释只有一个。
  泉盖苏文要造反!
  杨万春得出了属于自己的结论,于是便找来了心腹亲信的文人周以晃,向他询问商讨一下具体的除掉泉盖苏文的方法和手段,周以晃认为泉盖苏文出生于高官世家,对于这一类的阴谋手段应该非常熟悉,将军作为从军者,在这方面应该不是泉盖苏文的对手,一旦泉盖苏文发觉,对将军非常不利。
  所以,周以晃认为杨万春应该牢牢抓住兵力占据优势的一点,了解到自己最大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以及这个优势可以如何的发挥出最大的效力,针对泉盖苏文身边亲卫战士的数量稀少而确定战术,一举将泉盖苏文引诱到两座城楼之中,继而放箭将泉盖苏文击杀,这样最为稳妥。
  杨万春点头称是,于是决定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周以晃去负责,一定要精选出可靠的士卒来执行这个任务,一定要一举将泉盖苏文击杀在这个地方。
  另一方面,泉盖苏文也用很快的速度往安市城赶,路上,泉盖苏文询问过关于自己的安危问题:“李先生,安市城城主杨万春是我高句丽大将,也是姜以式的学生一辈的将军,对姜以式肯定非常尊敬,既然李先生认为姜以式对我起了杀心,那么杨万春会如何对待我呢?他会投靠我吗?或者是想杀了我?”
  李先生看着那雪亮的刀片,咽了一口唾沫道:“自然是想杀了王上。”
  泉盖苏文点点头:“恩,你很诚实,本王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杨万春想要杀掉本王,那么凭着本王这区区一万人的兵马,肯定不会是杨万春的对手,杨万春本身也是大将,用兵能力很好,本王与他对抗,可没有多少胜算的,李先生以为本王应该如何对付他?难道是束手就擒?”
  李先生勉强的笑道:“王上多虑了,王上不必担忧,这件事情自然会有在下为王上处理,王上请放心,不论杨万春是不是要害死王上,王上都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如果杨万春不打算按照姜以式的命令执行,而是决定投靠王上,那么杨万春就不会死,如果杨万春决定遵守姜以式的命令,加害于王上,杨万春必死无疑。”
  泉盖苏文冷笑道:“李先生这么有自信?”
  李先生回报以同样的冷笑:“不是有自信,而是为了活命,王上应该明白的,为了活命,我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泉盖苏文笑道:“哦,既然是这样,那么本王可真的要好好的关注一下李先生的行动了,以免到时候死的不明不白的,就像我的那些苦命家人一样,幸亏我的父母都已经过世了,不用遭受那样的痛苦和折磨了。”
  李先生摇摇头说道:“不用如此的,王上活着对于我是一件好事情,我当然希望王上可以活着,只有王上活着并且获得了成功,我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所以王上可千万不要死啊!”
  泉盖苏文收回了战刀,笑着点点头:“放心吧,李先生,本王一定不会死在李先生之前。”
  李先生无所谓的笑笑:“只要目的达到了,其他的都不是很重要,您说我说的对吗?王上?”
  泉盖苏文很赞同的点点头。
  就在泉盖苏文和杨万春互相算计、苏宁和姜以式一个跑一个追的时候,高句丽南部边疆战场的胶着状态终于得到了突破,新罗女王善德对于新罗十万大军敌不过高句丽五万边防军的事情感到非常恼怒,一方面下达了增兵五万的指令,令一方面下达了如果不再三日内攻破高句丽边防军团的防线,那么主将副将就可以提着人头来向她请罪了!
  善德女王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不过,她对于军队的掌握,还真不是一般的严格。
  这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女人啊!
  程远桥冷眼旁观这一切,然后主动向善德女王进献了一条破敌之策,善德女王觉得可以试试,于是下达命令给了前线主将,主将得令之后立刻照办,当真在第三日钻了个空子,击破了高句丽的边防军团拼命组成的防线,一举将高句丽边防军团消灭了一大半,善德女王非常高兴,重重赏赐了程远桥。
  不过在击破了高句丽边防军团之后,新罗主将还是有些疑虑的,因为他知道高句丽主将姜以式是著名的武将,高句丽的擎天柱,想要对付他怎么会那么容易?这才多少天,就击败了姜以式?他还以为真的是那条计策加上自己的指挥有效,结果询问了俘兵之后才发现,原来姜以式并不在这里。
  指挥军队的是姜以式的儿子和副将,新罗主将恼怒之下下令把重伤被俘虏的姜以式副将斩首,已经战死的儿子被鞭尸之后挫骨扬灰。
  可是在询问了姜以式离开这里的原因之后,新罗主将觉得有些奇怪,无他,只是为了一声巨响而离开战况紧急的前线,只能说明那声巨响比战况更加重要,说不定是高句丽后方发生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姜以式不得不赶回去收拾烂摊子,所以这才给了新罗军队可乘之机。
  但是,知道这一切对于新罗人而言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姜以式根本就没有把新罗军队放在眼里,应该可以这样确认了,所以,新罗人纷纷觉得非常恼怒,新罗主将一怒之下,来不及整顿全军就下令火烧高句丽军营和防御设施,斩杀全部俘虏,然后命令全军主动出击,直朝着高句丽的都城而去。
  那场灾难对高句丽的损害是肉眼可见的,破开了防线、全歼了高句丽边防军团以后,新罗人几乎是用他们攻城略地所能达到的最快的速度攻占了大量高句丽的领土,而且领土上不少地方都呈现出一种衰败的感觉,村庄被焚毁,城池被焚毁,还有随处可见的尸体和成群结队的难民。
  新罗人纷纷对眼前所见到的一切表示疑惑,他们根本不知道在他们来之前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眼前的一切究竟是什么人造成的,到底是什么情况。
  当然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彻底的斯巴达了,十多万新罗军队北伐到了高句丽的都城所在地,士气高昂的准备攻打高句丽都城,结果发现他们不用攻打高句丽的都城了,因为高句丽的都城已经彻底废掉了,浓浓的黑烟,还有少数没有熄灭的烟火,疲惫不堪毫无防备的高句丽军队和难民,这一切都叫新罗主将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
  当然了,对于敌人来说,进攻是第一要务,一个冲锋击垮了高句丽的军队,抓捕了大量的难民,在这之后,新罗主将终于得知了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大唐将军苏宁率领军队在几日前攻破了王都,纵火焚烧全城,整个高句丽的人口纷纷往北部流动,因为南部尤其是西海岸已经被苏宁毁的面目全非,如果不去北部避难,那么肯定会被饿死。
  新罗人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高句丽王都居然就被这样攻下来了,可是事实就是如此,眼前的一堆废墟的的确确就是高句丽王都燃烧过后的产物,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和如今的凄惨。
  新罗人不由得有些心惊胆战,那些恶魔一样的大唐人,真的可以被看作盟友吗?如果有朝一日高句丽被灭亡了,那么新罗人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消灭百济,称霸半岛吗?这一切,真的是可能的吗?
  他们谁都不知道,谁都不能确认,不过既然被女王下达了命令,那么大军只有继续北伐,在将军的率领下和战友们一起坚定的向北方攻打过去,虽然之前的南方领土拿下了等于没拿下,没人没地没财物,一切都要新罗人自己去建设,但是他们依旧觉得很满足,因为这是领土,只要有了领土,没什么是不能得到的。
  真的是这样吗?
  是不是这样泉盖苏文不知道,泉盖苏文也不会很关心这种事情,他只关心,自己可不可以绝对安全的从安市城里面活着出来,并且掌握里面的五万军队的指挥权,然后凭借着这五万军队南下辽东半岛和苏宁一决雌雄,其他的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但是他必须要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大事的成功进行。
  那么杨万春的死就必须要进行了,因为杨万春丝毫没有表现出要投靠他的诚意,作为宦海沉浮多少年的老手,泉盖苏文一眼就看出了杨万春脸上的笑容背后那决绝的杀气,真是可惜了,作为一位名将,没有死在唐人手上,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上,这大概是一名将军最大的悲哀了吧?
第八百零一章
杨万春之死(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