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451

  百济已经没什么用了,三国里面最弱的国家,但是新罗不一样,八十多年前新罗打败了高句丽和百济获得了他们的汉江地区,从而拥有了很多的人口和肥沃的土地,并且拥有出海口,也和大唐一样敌视高句丽,如果我们可以说动新罗和大唐一起联盟,让新罗从背后进攻高句丽,而我们从高句丽的海岸上登陆,直接进攻高句丽本土!我就不信高句丽的军队不会回援!
  长孙冲提出了异议,高句丽既然出兵十五万攻打我大唐,就算不会考虑到我大唐以海军的突袭,也不会不考虑到新罗这个因素,很有可能已经和新罗达成了某种协议,这才会出动大军攻打我大唐,否则高句丽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苏宁冷冷一笑,国与国之间没有绝对的协议,只是利益的高低而已,只要大唐出价比高句丽的更高,你说新罗是会帮助大唐攻打高句丽,从而得到高句丽的领土,还是等着高句丽的到了大唐的技术和粮食之后变得更加强大再掉过头来打它?新罗抢夺了高句丽的汉江流域,高句丽可一直没有把这口气咽下去啊!
  说道这个问题,长期和外部势力打交道的纵横司左侍郎苏宁可就具备了绝对的优势了,在这种问题上,这支军队里面没有人比苏宁更加精通,所以,秦琼李伯瑶和长孙冲都对苏宁的提议表示认同,那么,接下来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因该如何说动新罗出兵攻打高句丽?
  大唐的血滴子密探遍布朝鲜半岛,高句丽似乎得知了什么,发动了大清洗,导致在高句丽的血滴子损失严重,但是新罗的血滴子并不算少,我们可以联络一个新罗的血滴子,苏宁让纵横部以最快速度交付一份外交文件给新罗国王,然后让这个血滴子以大唐官方面目重新出现,直接面见新罗王,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新罗王出兵!
  对于苏宁的这个想法,大家都觉得有些冒险,而且不太可靠,谁有那个三寸不烂之舌可以把新罗王说动?新罗本地的血滴子探员里面有那样的人才吗?他们不知道血滴子的内部运作,苏宁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只要把该说的都告诉那个密探,他绝对可以说的天花乱坠,这是纵横术里头最基本的科目,每一个人都学习过。
  让新罗的血滴子组织选举一个最能说会道的去见新罗王,那就等着他们的消息吧,而且对于这次的联盟,苏宁觉得百分之一百可以行得通,只要晓以利害,让新罗王明白,大唐获胜,高句丽战败,对于新罗来说绝对是一个好事情,那么就足够了,新罗不会放任高句丽更加强大的!
  这是最重要的理由!无论是新罗还是百济都不会愿意看到高句丽更加强大,这是一个不可推翻的结论,所以这就是苏宁最大的依仗,只要新罗王没有脑子抽抽觉得高句丽获胜对他而言是一件好事情,那么就足够了,新罗肯定会担忧,肯定会出兵,大唐更可许诺唐军攻打下来的高句丽领土也可以交付给新罗统治,新罗会不答应?
  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答应!高句丽还有有北方盟友,一个叫做契丹的部落国家作为盟友,提供强大的骑兵,过往的战争中,新罗和百济都深受其害,如果让高句丽获胜了,取得了大唐的北平城,从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对于新罗和百济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新罗王不会那么蠢!
  把这个事情说出来,秦琼三人顿时觉得,自己坐在新罗王的位置上,也绝对不会答应这种事情的发生,更何况高句丽的三国和中国汉朝时期的三国是不一样的,中国三国是同宗同文同血脉,这国家的国民的亲戚就在那个国家里面,高句丽三国不一样,互相没有文化和血脉上的认同,所以他们完全不会考虑到什么民族上的问题,只会考虑自己的国家的强大与否。
  这就是苏宁最大的依仗,唐军可以分出一万兵马北上北平协助张俭防御北平城,按照之前的战略谋划建立犄角防线,阻止高句丽军团进一步突入,而另外一万兵马就要在有胆有识的人的带领下突入高句丽本土,在高句丽本土做一场极为危险的生命游戏。
  最后做出的决定是,秦琼带着长孙冲和李伯瑶率兵一万去北平城,协助北平军抵抗高句丽的正面进攻,而苏宁和薛仁贵两个人则带着一万兵马依靠海军渡海,直插高句丽本土,直接往高句丽如今的国都长安城而去,一提到这个苏宁就来气,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居然也敢把国都的名称称作是长安城,简直是想死!
  苏宁想起了麦克阿瑟的那场极为的仁川登陆战役,把金太阳打的屁滚尿流,如今高句丽的国都长安城也就在现今的平壤城区附近,虽然不是一座城,但是就是那么个意思,以前的国都叫平壤城,但是那个平壤城大概是汉朝时期的乐浪郡,后来被高句丽吞并的汉四郡的最后一郡,而如今的这个长安城,才是现今朝鲜的平壤城地区。
  其实登陆朝鲜的战役也不是马克阿瑟第一个打的,就算是如今的苏宁打算这样做,那也是后辈了,早在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海军将军杨仆就曾经率领海军陆战队渡海直击朝鲜半岛,虽然因为内部纷争原因而未尽全功,但是依旧是中国海军史上非常光辉的一笔。
  既然那场战役没有被太多人记住,那么,就让我来打一场足以被后人记住的抢滩登陆战役吧!
第七百七十五章
兵分两路(下)
  苏宁的战略目标的确得到了秦琼的赞同,但是秦琼同时也根据他过去的经验对苏宁提出了警告:隋文帝杨坚发动的第一次战役和隋炀帝发动的三次战役,一共四次讨伐战役里面,每一次隋军都是水路两军并进,更有来护儿这样的大将率领水军大破高句丽的事情,所以高句丽的水军也是拥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大唐设立海军的消息高句丽人肯定知道,如果我们贸然的动用还没有训练成熟的幽州海军,万一惨败,是担负不起这个责任的,不过苏宁摇摇头,对于此事表示不必在意,大唐的新式武器已经初步成功,这一次如果可以的话,就可以试验一下这新式武器的威力,好好儿的给高句丽人喝上一壶!
  另外一方面,苏宁的文书很快地传达到了纵横部内,杜如晦对苏宁的想法比较赞同,立刻按照苏宁的要求写了国书,命令飞骑以最快速度将国书交给苏宁,并且通过秘密渠道通知新罗国内的血滴子探员和血花,让他们准备好相关的事情,伪造一下相关的文件,使得这些熟悉新罗的血滴子和血花可以派上用场。
  具体的情况苏宁并不清楚,苏宁正在忙着调动幽州海军这支尚且还不够成熟的海军,这一次苏宁觉得现在大唐的三支海军和另一个时空中的满清王朝的三支海军反了过来,最强的是南海海军,其次才是东海海军,最末是如今的幽州海军即北海海军,而满清的三支海军以北洋最强,南洋最弱,虽然到最后三支海军无一例外的全军覆没。
  北海海军如今人数只有五千多人,船只三百多艘,和最强的南海海军三万人的兵力以及一千五百多艘大中小型战舰简直不成比例,没办法,谁叫南海上现在船只纵横,大唐的海商、民间船队、神出鬼没的海盗和强悍的海上卫士,势力交错,情况复杂,幸而南海海军足够强大,组织了很多次海盗围剿战役,剿灭了不少海盗。
  不过挺奇怪的,以前并没有听说过有海盗的事情,而且最开始一段时间也没有听说过有海盗,突然之间就出现了海盗,第一次袭击的还是南海海军的战船,七八艘海盗船围攻一艘海军战船,海军拼死战斗之后,驾船撞沉了一艘海盗船,然后一溜烟的跑了,大唐的造船技术很高,大唐的战船明显比这些海盗船要厉害。
  接着就是李大亮组织海盗围剿战役了,不过说实在的,这些海盗究竟是从何而来,苏宁自己都很奇怪。
  但是虽然北海海军是三支海军里面最弱的,但是却是第一支被苏宁要求装备上新式武器的海军,至于这个新式武器是什么,呵呵,就是——可以装配在船只上的缩小型投石机!不是火炮,对的,不是火炮,也没有火炮,这个东西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问世,李泰那儿的火药还没实现大量生产的要求,连炸弹都做不出来,谈何火炮?
  考虑到火炮会是陆军和海军作战中最重要不可或缺的武器,苏宁一直很希望那些墨家子弟和高智商的李泰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折腾出火炮来,然后带着火炮一路碾压高句丽人……其实如果真的有了火炮,苏宁就不需要使用计谋来对付高句丽人,也不需要弄什么围魏救赵的老把戏了,直接拉个几百门火炮去辽东,一顿齐射,保证把高句丽人打的七魄没了六魄。
  没办法啊,火药足够实验使用了,苏宁也亲自主持了工部按照苏宁要求进行的火炮实验,历史上第一根炮管子随之诞生,第一门实验用火炮也诞生了,三百多斤重,不算是很大的火炮,毕竟是实验使用的,那个时候苏宁相信大家伙儿都驾驭不了开花弹,所以为了提高攻城和击打船只的威力,苏宁主张使用实心铁弹,对付人肯定不怎么厉害,但是对付城池和船只那些大型物件,是绝对的杀手。
  前膛炮,填充火药,实心弹,点燃引信,对准远处为实验而搭建的木棚子,发射!!
  惊天动地的轰隆一声……然后……炸膛了……
  没错,幸亏苏宁眼疾手快发觉不对劲,立刻大声吼道:“捂住耳朵!卧倒!卧倒!”
  之后,爆炸了,几百斤重的铁铜融合体炮管子废了,炸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大孔,从远处看就像一朵灿烂的菊花,那颗铁弹不知道去哪儿了,好一会儿,大家听到了一声闷响,顺着声音找过去,在距离爆炸处三十多米的地方发现了那颗铁弹,没人看到它是如何出现在那里的,但是苏宁估计肯定和那朵菊花脱不开关系。
  李泰倒是如获至宝,非常激动地说道这样做虽然失败了,但是确实有价值的,那么些火药和一颗铁弹居然可以把这跟炮管子给炸成这副德行,足以证实这样使用火药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苏宁所说的使用这种新式武器进行攻城是绝对可行的,城墙是用土石垒成的,你说是铁和铜坚硬和土石坚硬?
  李泰继续用饱满的精神力投入了更加具有威力的火药的研制,他似乎发现了一些什么东西,比如说增强火药威力的一些要点,他非常激动,而工部也非常激动,长安城外的今天爆炸又让整个长安城听见了,作为主使者,工部遭受了七八十个言官的联合弹劾指责他们乱捣鼓,惹得人心惶惶。
  苏宁站上朝堂,痛斥那群言官不知所以就胡言乱语,把那根绽放了灿烂菊花的炮管子和那颗铁弹搬上了朝堂,展示了他们新式火器的威力,虽然实验还没有成功,但是已经有了成果,相信很快,很快就可以有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一定可以把铁弹从炮管子的口射出去,而不是从菊花处喷出去!
  最后在检验为何失败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按照苏宁的要求雕刻的炮管内部的螺旋纹和炮弹本身的契合程度出了问题,导致炮弹的前进道路出了差错,被堵在了炮管子里面出不来,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造成了炮管子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菊花,这是技术问题,只要改进了这个技术,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然后苏宁就被丢到岭南去处理更加棘手的问题了,回来的时候才知道李二陛下为了发动草原战役,让工部暂时停止了火器的研制,因为草原战争不需要攻城,有足够的弓箭和马蹄铁就够了,工部立刻按照李二陛下的要求进发,而同时还在进行的只剩下苏宁走之前要求的可以安放在海军战船上使用的海军式投石机和海军式八牛弩。
  这个倒是成功了,有了墨家机关术的改造,投石机和八牛弩被成功缩小,但是威力却更胜老式投石机和八牛弩一筹,更别提专门用于攻城的超级巨大型投石机和八牛弩,这样的攻城杀器在进攻吐谷浑和吐蕃的时候早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宁要了五十台海军投石机一百架海军八牛弩给北海海军装备上,技术人员采用了底部固定术和加强术,而且这些八牛弩和投石机在苏宁看来简直就是半自动的,原先那种需要使用很大力气上劲的八牛弩和投石机已经被工部用技术手段革新了,连投石机的准确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更不说本来就直线飞行的八牛弩,巨大的箭支又粗又长,实验的时候直接把一艘实验用船给射穿了。
  还有一个墨家子弟突发奇想,想到了苏宁所说的四十五度角抛射的射程最远,于是利用船只底部空间巨大的特点,将某些八牛弩的安装地区的底部设计成了一个可以把八牛弩摆设成四十五度角的斜坡式的发射台,底部空间足够人使用它,如果海军有需要进行超远距离射击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种抛射台。
  苏宁被劳动人民的智慧所倾倒,这尼玛也能弄出来,果然是木匠祖师爷啊!
  投石机就不用说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海军士卒学会了如何判断准度和射距,如何操作投石机和八牛弩,更有一个非常善于使用八牛弩的强悍的家伙在学习过程中发明了一个训练准度的办法,使用八牛弩把一个比较大的物件向上抛出去,然后他使用八牛弩以超高的速度把这个抛出去的东西给射中,十次里头有六次射中了,被誉为神射手。
  苏宁也觉得很不可思议,立刻就和被任命为北海海军大总管的张士贵商谈,张士贵观看了这个士兵的神射技术之后,也表示很惊叹,立刻任命他为这艘船上的八牛弩队长,专门统帅八牛弩射击队。
  随着血滴子的情报抵达,苏宁知道新罗血滴子团队已经展开了和新罗王的接触与谈判,而辽东战场上,张俭败退到了距离北平城不远的一个小城中,据城死守,在也不愿意后退到北平城,北平军出兵三千援助张俭的败军,眼看着张俭极度危险的时刻,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长孙冲以大无畏的勇气率领突击骑兵队一千人手持燃烧罐火烧人数密集的高句丽攻城队。
  整个城墙底下被烧成了一片火海,一眼望去,全是被火烧的四处乱窜的高句丽士兵,结成攻城军阵防备守军的弓弩射击的高句丽人往往是一人被烧,整个军阵就垮了,连带着突击骑兵队也有好几十人被连累,一起烧死;张俭一看有机可乘,积蓄起一个多月以来被追着打的怨气,带着城中兵马全数出击,一举击溃了处于极度混乱的高句丽前军。
  这是高句丽人自从发动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惨败,前军二万攻城军队损失惨重,被火烧得只剩几千人完好无损的逃回了中军大营,被烧伤的和被烧死占了绝大一部分,前军统帅高句丽皇族高延寿被长孙冲一棍子打晕过去,直接生擒,唐军终于在这一战获得了大胜,一战消灭高句丽人万人。
  但是这一战的胜利却是建立在消耗了一半的燃烧罐储量的基础上,联合北平城原来储存的一千多燃烧罐和他们带过去的,一共才两千多罐,如今一下子消耗了一半,虽然取得了大胜,以不足五千之兵歼灭高句丽一万多军队,虽为大胜,但是也很危险。
  秦琼得知以后立刻遣使回京向李二陛下讨要更多的燃烧罐,同时督促三千兵马前往小城中协助长孙冲和张俭的防守,以构建犄角防御体系,等待战局的进一步变化。
第七百七十六章
怪异之处
  当程远桥接到了苏宁的亲笔书信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不敢相信,作为一直潜伏在新罗的一队血滴子的首脑,他的生活相当压抑,因为在新罗,他的身份是商人,通过种种手段在新罗潜伏下来,个中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也,究竟是用什么手段,用什么方式撑到了今天,他不知道,他的身边都是新罗人,连枕边妾侍都是新罗人,他连梦话都不敢说。
  新罗人说汉话的不少,但是自己那口长安口音绝对不是一个新罗商人可以说出来的,或许可以解释,但是如果梦话里面说出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程远桥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在新罗的潜伏,不仅仅是任务,是责任,更是煎熬,如果不是血滴子的荣誉和誓言,他自己应该已经扛不住了,这才三年,仅仅三年,要是更长的时间可怎么办?
  苏宁的亲笔书信是关于让他将新罗血滴子探员里头最能说会道的人选出来,然后按照信件里面的要求,随着大唐驻新罗使馆大使一起面见新罗王,要求不多,唯一的要求就是劝说新罗王和大唐兵马一起攻打高句丽本土,而且是从后背方向攻打高句丽本土,大唐从西海岸发动攻击,新罗则从东边陆地发动攻击。
  大唐给出的优惠条件包括加大通商力度等等的很多条件,最有诱惑力的条件就是大唐军队攻占的高句丽领土和新罗攻占的高句丽领土都归属新罗所有,并且当新罗打算消灭百济独霸半岛的时候,大唐军队会出击协助新罗消灭百济。
  程远桥知道高句丽出兵十五万攻打大唐的事情,整个新罗的血滴子都知道,因为新罗人基本上都知道了,背面的高句丽派人来新罗和新罗王说了些什么话,然后新罗王就表示会按兵不动,高句丽放心的派遣十五万大军攻击大唐,与此同时也在高句丽和新罗的边境布置了五万左右的军队防备新罗,以备不时只需。
  高句丽不是不防备新罗,新罗也不是不防备高句丽,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程远桥很想知道高句丽究竟给了新罗王什么条件,才让深深憎恶高句丽的新罗可以放弃这样一个高句丽主力尽出而国内兵力不足的大好时机,高句丽究竟付出了什么代价?
  程远桥已经决定自己上阵了,很简单,作为一个商人,他的口才是不用说的,讨价还价更是擅长,只不过这一次讨价还价的双方是两个国家而已,而且根据苏侯的意思,只要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的人就可以跟着前来送信的大唐使节一起离开新罗,作为奖励,当然前提是把自己留在新罗的痕迹全部抹干净,不要留。
  程远桥几乎是用非一般的速度把自己的生意给出售了,三年的打拼全部出售给了最强劲的商业对手,所有的家仆和侍女统统都转手给了不一样的人,仅仅三天,他就处理好了所有的事情,把所有的财产都换作了钱财,雇人全部送到了大唐大使馆,然后自己轻装简从进入了大使馆。
  和大唐使节以及使馆大使经过了一段简短的商谈之后,三人确定了这次行动的终极目标,再接着,就是仔细分析应该如何劝说新罗王,首要条件就是弄清楚高句丽给新罗许诺的是什么条件,这个条件达到了目的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高句丽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劝说新罗按兵不动,肯定付出了菲比寻常的代价,这个代价的内容,程远桥很想知道。
  大唐使节叫做王泽,也是纵横部出身的外交官员,出使过周边国家三十多次,有丰富的对外交涉经验,他认为,这一次对于新罗如此巨大的诱惑都可以被新罗王克制住,而不去攻打兵力缺乏的高句丽后方,很明显,新罗王一定是得到了他认为的最大限度的好处,大唐如果不把加码开的大一点儿,估计新罗王是不会答应的。
  新罗王不敢和大唐公然对抗,但是在这个大唐处于劣势,而他们处于一个香饽饽的地位的情况之下,新罗王极有可能坐地起价,对于大唐而言是很不利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监视新罗的举动,高句丽人很有可能会在新罗的国都安插眼线,乃至于暗中监视大唐的使馆动向,高句丽是知道大唐使馆的,虽然大唐没有在高句丽境内开设使馆,高句丽在大唐的外交人员也被李二陛下抓了起来砍了脑袋,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句丽不了解大唐。
  大唐大使李凯也是纵横司第一批培养出来的外交人员之一,亲自受到过苏宁的培训,极为精明,经王泽这么一分析,顿时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开口道:“我便说为何最近总是发现使馆周围有许多形迹可疑之人,护馆士兵不是第一次向我报告了,我也没放在心上,以为只是新罗人自己的监视手段,谁知道还有可能是高句丽人!
  高句丽人肯定也会想到我们会劝说新罗王攻打高句丽,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的阻止新罗王向高句丽动兵!我们若要达成目的,首先就要摧毁高句丽人在新罗的眼线,程部长,这一点,就要看你和你的血滴子了,我们可都是过去纵横司的老人了,你们血滴子的能耐我们可不是不知道,护馆士兵只有二百人,若要行动,可只有一次机会啊!”
  程远桥皱了皱眉头,考虑到:“血滴子在新罗的人数不多,只有二百多人,要是想追查高句丽人的秘密据点何在,那倒是不难,但是,如果高句丽人的人数太多,护馆士兵不够用,那么可如何是好?集中血滴子?那可不好啊,血滴子都是有各自的任务的,少了一个都是很糟糕的。”
  王泽开口道:“先不要顾及这些,先把苏侯的命令完成了再说,至少我认为,在我们劝说成功新罗王之前,我们没有必要对高句丽人动手,如果我们真的把新罗王劝服了,新罗王会帮助我们捣毁高句丽人的据点。”
  李凯和程远桥对此表示赞同,接下来就是商议讨论高句丽人到底把什么条件提了出来,给了新罗王什么好处承诺,那是最重要的,弄清楚了这个,我们才有对应的方法,否则到时候猝不及防,那可就不妙了。
  李凯显得有些面色凝重:“苏侯爷给出的条件是新罗和大唐联军联合攻打下的领土全部归新罗所有,但这个领土究竟可以攻下多少,也是个问题,如果说高句丽本来许诺的就是把领土割让给新罗的话,那么我们的条件可能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一旦事情败露,新罗王甚至会纵容高句丽人暗害我等,我等性命堪忧!”
  王泽皱眉道:“总不至于高句丽人会把大同江以南的领土全部划给新罗人吧?那这一整块土地不就都等于是新罗人的吗?连带着过去属于我大唐之领土,汉四郡我们岂不是一个也拿不回来?百济是最弱小的,一旦失去高句丽的牵制,那新罗极有可能消灭百济,一统朝鲜之地,那对于我大唐而言,绝对不是好事啊!”
  程远桥面色大惊:“不,不,不,正是如此,正是如此!二位,二位,在下猜测,高句丽人就是打算把大同江以南的地区全部划归给新罗人!就是如此!”
  王泽大惊失色:“不不不,程兄,在下只是猜测,并不能当真,这样大一片领土,高句丽人当真舍得?就别说他们的国都可还在大同江以南地区啊,他们当真打算这样?!”
  程远桥冷静的分析道:“高句丽人一开始出兵就是朝着北平城去的,肯定是看中了北平城是我大唐在北地为数不多的大城市,各种物资非常丰富,各位不妨假想一下,高句丽人此番出兵十五万肯定不仅仅是把目光定在北平城上,而是打着北平城以南万里沃土的主意!
  他们肯定想借此攻略中原,野心颇大!如果真让他们打下了北平城,他们极有可能迁都北平城,想要和我大唐长期对峙,如果他们只是想要趁火打劫,打到北平城为止,那么想的就是从北平城掠夺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高产作物的种子,还有各项公布最新研发的军械之物,那么,他们对于新罗的承诺就不是真的了。
  他们或许是想借此稳定住新罗,继而在获得了大量好处之后,增强军力,然后掉头吞掉新罗和百济,彻底免除后顾之忧,然后再行攻击我大唐,高句丽人之前被新罗和百济联合攻击失去了不少领土,估计他们也知道,凭他现在的能力,难以一统朝鲜,所以他们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王泽皱眉道:“若他们当真想如此,何须绕这么大一个圈子,还不惜一切的向大唐发动攻击,他们难道就不知道如果大唐把草原军队调回来全力反扑之下,他们当真可以挡住大唐的进攻?前隋的失败可不意味着我大唐也会失败,他们当真会做这种事情?两线作战乃是兵家大忌,他们应该趁着大唐无力进攻的时候消灭新罗和百济,这才是正常,不是吗?否则前门驱狼后门进虎,岂不是惨败?高句丽人究竟是什么打算?”
  李凯和程远桥思来想去也没想出来这究竟是个原因,但是总觉得这里头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最后三个人一致决定,还是去试探一下新罗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点,是老祖宗的智慧了。
  翌日,大唐大使李凯和大唐使节王泽、程远桥正式求见新罗王,新罗王予以接见,三人随着接待之人往新罗王接待贵客的会客宫殿而去,新罗如今的君主是新罗国第二十六代君主善德女王,乃是新罗国第一位女性君主,这在目前的大唐看来是不太可能理解的,为何女子也能成为君主?并且善德女王的下一任王还是女人。
  当然了,另一个时空的大唐在几十年以后也就可以明白什么是女皇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陛下,当然了,善德女王和她的继承者绝对不是武则天那个等级的,中国自从商代以后,女性地位大大降低,虽有唐代女性地位短暂上升的一个时期,但是总体而来,女性地位是不断下降的。
  女王在中国是无法被理解的,就算是太后这样的女人临朝称制,也终归不是正统,能像武则天那样从临朝到皇帝,那可真是绝无仅有,而大唐的三位使节如今要面对的就是这位新罗女王,善德女王金德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