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51

  你可知今日之事若是传到御史言官之耳中,明日陛下之案几就会堆满弹劾你的奏折,扬言要斩你之首以正视听者必然不少,面对那种情况,陛下又能如何?这还仅仅是宫中,若是传到市井当中,不单单你之名誉无存,在百姓心中便是色胆包天之人,此后你就算活命,你苏家也会寸步难行。
  公主也会因此名誉受损,女儿家名节受损,比之性命更为重要,那时公主如何自处?贵妃如何自处?陛下如何自处?皇家如何自处?区区一句谣言,便会造成这般后果,你还不知道吗?先祖曾言苛政猛于虎也,老夫却要说,谣言猛于苛政也!这是会致你于死地之举!”
  孔颖达把事情的后果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苏宁知道孔颖达不单单是在告诫自己,也是在告诫这里所有的人不要把今日之事说出去,否则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在座诸位基本上都是心思敏捷之人,听得孔颖达这番话,心中虽然惊讶,但是也明白这是为了什么,自然多少有些夸张的意思在里面,现在,就看苏宁的了。
  苏宁叹了一口气,他如何不知道谣言的危害有多大?如何不知道这样的谣言要是传出去会对自己造成多么大的危害?恐怕淳儿小萝莉也会因此被牵连;苏宁只是想要通过孔颖达的嘴巴把这个危害说出来,好好的给李芮涵上一课,让她知道她的做法会给自己和淳儿小萝莉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但是孔颖达的性子太直,遇上这种情况,大有历史上他面对李承乾时“虽死无悔”的风范。
  这一刻,苏宁知道必须要把杀手锏拿出来了,否则,李芮涵的手掌被打成了酱肘子,不单单是生理创伤,那面子也会丢得干干净净,搞不好就要患上自闭症,李孝恭那样的牛人不敢对孔颖达怎么样,这件事情也并非是自己的错误,但是谁敢保证爱女心切下的李孝恭会做什么?
  “师尊自弟子懂事起便告知了弟子,世人皆言以德报怨乃是愚蠢之举,连上被忽略掉的三句才是大实话,对待敌人施以德行乃是蠢货的举动,敌人不会因为你的德行而受到感动,该杀还是会杀,该抢还是会抢,尤其是对于异族而言,那就是自找死路,活腻了!
  但是,师尊自弟子懂事起,还告诉了弟子一个词语,叫做宽容,以德报怨虽然是屁话,宽容虽然和以德报怨之举很接近,却是一种真正的品德,和以德报怨不同,以德报怨那是无论何时面对何人都是如此的举动,那便是愚蠢,可是宽容是有条件的,也是因人而异的。
  老师,弟子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偷了东西,被抓住了,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官府审问过程中得知他偷东西是因为家徒四壁,而老母病重,他为替病重之老母买药治病,无可奈何之下铤而走险,这个时候,老师,您会怎么做?”苏宁盯着孔颖达的眼睛。
  孔颖达陷入了深思当中,面色阴晴不定,皇二代们和官二代们也是一脸迷茫,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个最早就被确立的规则他们自幼就清楚,偷了东西就是犯法,就要被惩罚,他们也都清楚,可是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应当如何做?
  苏宁看到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接着说道:“这个故事的最后,偷东西的人还是被惩罚了,因为他的的确确触犯了律法,律法上明明白白写着的,偷窃是要判罪的,无论如何,他也无法逃脱律法的责罚,但是在最后,主审官员对在场所有人说,我等每人都该拿出一文钱,捐献与此人,作为我等在道德上之缺失,因为我等之冷漠,造成此人需要通过行窃方能救治病危老母,而在其走投无路行窃之前,却无有一人愿施以援手,这是我等全体之罪过。
  郡主只是为了替公主打抱不平,她误解了公主的意思,说错了话,至弟子于险地,这是她的不对,但是她的本意还是好的,只是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少了很多应该要做的准备,这应该就是教导上的缺失,而不是郡主的错误,把全部的错误归咎到她的身上,是不正确的。
  当然她犯了错误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必须要接受惩罚,可是弟子已经原谅了她犯的错误,她只是性子急躁,能够静下心来抄写《女戒》也是好的,但是这戒尺打下十计,也着实过重了些,若是老师不能减免这样的处罚,弟子愿意代她受过,毕竟一切事情都是因为弟子而起。”
  算了,既然要帮,就帮到底,免得到最后她被打了李孝恭还要惦记上自己,这位女侠也要惦记着自己,他家的三位金刚哥哥也要惦记上自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李孝恭怎么这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行第二的牛人,为了一个十一岁的小丫头片子得罪李孝恭,是在是不明智的选择。
  苏宁这样想,别人可不这样想,李芮涵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苏宁,长孙冲和李承乾则是用佩服的眼神看着苏宁,三明果然是高风亮节高人子弟!这份气度就不是常人所能拥有的!其他的皇二代们和官二代们也纷纷为苏宁这份气度感到心折,毕竟还是小孩子,不像苏宁这厮,居心不良的……
  “先生,三明说得对,这只是做事情的方式不对,本心还是对的,所以惩罚是需要有的,只是不应该施以如此重之惩罚,只需施以小戒便可,对于这等事情,我等当要宽容!”李承乾第一个站出来求情;长孙冲也上前一步:“先生,弟子附议!”
  “先生!弟子附议!”
  “先生!弟子附议!”
  “先生!弟子附议!”
  ……
  有了带头的,皇二代们和官二代们也纷纷附议,从众之道,就在于此;一时间四十多人通力合作为苏宁和李芮涵求情,孔颖达心中也是为苏宁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气度感到惊异,有了这份气度,便是为宰相又如何?那个故事也着实让孔颖达心神巨震,所有的错误并不都是一个人的错误,这却当如何分说?
  孔颖达愣愣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苏宁所讲所说每一次都能使他感到耳目一新,若只是空话大话倒也无所谓,但是这并不是虚无的,而是确实存在的,宽容却是必须存在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孩子,一个本质并不坏的孩子……
  深深叹了一口气,孔颖达说道:“三明,你说得对,对于这件事情,既然你已经原谅了她,那么老夫也不好再追究下去。”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孔颖达已经被说动了。
  可是谁知道孔颖达话锋一转,语气又严厉了起来:“但是,听信谣言遍传谣言不分青红皂白乃是大忌!你等都是贵胄,若是自幼便听信谣言传播谣言,届时我大唐将成为小人之国!全无天朝上国之风范,一有风吹草动,将举国不安!臣民惶恐,国将不国!此风断断不可长!十计戒尺断断不可免去!无论如何,也要给你们一个教训!三明,你方才所说,你愿意代其受过,此话可算数?”
  苏宁心中暗叫倒霉,面色上却没有丝毫波动,也不能有丝毫波动:“既然说出口,断无收回之道理!”
  孔颖达面向李芮涵:“好!敢说敢当,这才是真男儿,老夫很欣慰,你要看着,因为你不分青红皂白与肆无忌惮,让无辜之人受到连累,而如今只是一人,若是放到日后,则会是十人,百人,千人,万人!乃至举国上下!你等也需时时警戒自身,老夫此言不单单是训诫她,更是训诫你等!你等也要记住!苛政猛于虎,谣言猛于苛政也!苏宁,伸出手!”
  孔颖达举起戒尺……
  苏宁硬着头皮把手伸了出去……
第六十四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
  “哎哟!孔颖达这个老混蛋啊!老不死的啊!我的儿呀!这可如何是好啊!哎呀!儿啊!你要是出了什么事娘还活着干什么呀!!”苏宁回到家中后,苏府就传出了这样令人心碎的哀嚎声……
  王氏早年因为自己的疏忽失去了苏宁十四年,而如今儿子又回来了,失去的亲情又回来了,这使得王氏更加珍惜更加疼爱苏宁,苏宁哪怕掉一根头发王氏看了都能抹一把眼泪,更何况苏宁的手都被打成酱肘子了……
  孔老头儿真可谓铁面无私,说打就打,断无半点儿留情,那戒尺不是铁做的就是铜做的,反正不是木头的,打在手上,嘿!那叫一个钻心的疼,苏宁好歹也是在军队里面被李靖老头儿一路打回来的,自从加入了李靖军中,没有一天不挨打,身体自然也不弱,但是孔老头儿这一戒尺下来,当真比李靖的一棍子还要疼……
  刘氏在一旁陪着王氏一起抹眼泪,苏定方坐在一旁脸色涨红但是毫无办法,他都听说了,一个是著名大儒,国之重宝,一个是河间郡王,皇亲国戚,那一个都不是目前的苏家可以招惹得起的,苏定方心里也憋屈,谁知道第一天入宫读书自家兄弟就受了这么大的罪,原来还以为入宫读书是皇家恩典,谁知道如今看来竟然是鬼门关啊!
  苏小妹彪悍的本性发作了,把苏定方那柄重达五十斤的横刀从刀鞘里面拔了出来,正准备拿着去孔家和河间郡王府找他们拼命,但苏小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五十斤重的横刀就是苏定方也要双手才能耍的起来,何况是她这个小丫头片子,横刀一下子脱手掉落在地,但是苏小妹不罢休,拖着横刀也要冲出去为哥哥报仇,吓得苏定方连忙把苏小妹拦住。
  苏宁看的一阵郁闷,这又不是生离死别,不过是被打了十计戒尺而已,至于这样搞得如同是生离死别一样吗?自家小妹也彪悍的过了头,十二岁的小美女竟然要拖着横刀去孔家和河间郡王府报仇,这要是真的出现了,必然会被载入史册,自家小妹也会成为著名的悍妇,谁敢娶?这就好比胡一菲,貌似只有贱者无敌的曾小贤才能扛得住……
  “娘,大伯母,大兄,小妹,你们不要这样,我都说了,这不是坏事,是好事!你们信不信,马上就有人过来慰问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会是一批,信不信?”苏宁笑着说道,随后举起酱肘子:“这不是灾祸,不是受罪,这是好事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是这样的好事不会太多,也就一两次了,唉!”
  四个人看着苏宁这样一副模样,举着酱肘子还沾沾自喜,竟然还说这是好事,不会是失心疯了吧?
  “儿啊,儿啊,你可别吓唬娘啊!你不会是失心疯了吧?定方,定方,快去找大夫!快去找大夫啊!”王氏抚摸着苏宁的脸,一脸的惊慌失措,苏定方也是大惊,随后立刻就要冲出去找大夫,苏宁还没来得及阻拦呢,苏定方就和一个匆匆跑来的仆人撞在了一起。
  “干什么呢!为何如此慌张!”苏定方身体健壮,把那个匆匆跑来的仆人撞倒在地,仆人吓得立马跪倒在地把手上一份拜帖递了上来:“大郎,这,这,这是河间郡王府李大公子递来的拜帖,还带来了好几车礼物,说是要来拜谢二郎!”
  苏定方顿时就斯巴达了,王氏和刘氏也愣住了,苏小妹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举着酱肘子一脸得瑟的苏宁,苏宁得意的看了看周围的人,愚蠢的地球人,哈哈哈哈!
  “请李大公子进来,大兄,你替我迎接一下,就说我手掌肿痛,行动不便,更兼昨日感染风寒,不能前来迎接,还望贵客见谅!一个字也要不要差!”苏宁笑眯眯的对着苏定方说道,然后做出了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娘,大伯母,小妹,快点流眼泪,快点流眼泪,流的越多越好!”
  苏定方瞬间明白了苏宁的意思,立刻走了出去,王氏和刘氏还有些迷茫,苏小妹的动作却很快,当即就哇哇大哭起来,哭声震天,甚是豪迈,把苏宁看的一愣一愣的,王氏和刘氏到底还是明白过来,立刻开始抹眼泪,低声哭泣起来,一时间整个苏府都听得到哭泣的声音……
  其实李崇义也非常郁闷的,他正在公干,李孝恭派遣家中奴仆前来告诉他让他赶快回家,小妹出事了。
  得到了这个消息李崇义立刻驱马赶回家,结果二弟李崇晦和三弟李崇真也同时赶到家门外,三兄弟互相看了看,头都大了,以往每一次妹妹闯了祸,他们都是这样,在家中集合,听父亲分配任务,然后携带礼物去受害者那里把张牙舞爪的妹妹安全的保护回来,三兄弟就开始低声下气的道歉……
  作为李氏宗族,尤其是这个时期的李氏宗族,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谁叫玄武门之变不过四年,血腥气味尚未散去,李孝恭功劳又很大,所以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做人,谁也不好得罪,幸好小妹一向如此,大家也都习惯了,加上李二陛下明里暗里的警告,得了赔礼,受害人也就会到此为止了……
  三兄弟回到家中时,小妹李芮涵已经回家了,河间郡王李孝恭一脸郁闷的看着一脸模糊迷茫的李芮涵,走来走去,不停的叹息,就像吃了炫迈一样,完全停不下来,一看到李氏三兄弟回来了就急急忙忙说道:“崇义崇晦崇真,你们可算回来了,今日之事不同以往,崇义,你立刻带厚礼去三原伯府上拜谢。”
  三兄弟一愣,李崇义立刻问道:“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小妹,到底怎么了?”
  李芮涵看了看李崇义,又看了看李孝恭,脸一红,什么也没有说,站起来就跑走了,看的李氏三兄弟一阵郁闷,李崇义更加不解:“父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小妹是怎么了?以往回来不都是张牙舞爪的要找人报复吗?三原伯,不过是一个伯爵,派个下人带些礼品前去拜谢不就好了?怎需要这般重礼?”
  以前每一次李芮涵闯祸的对象不是公爵就是王爵,也就是功勋之臣和皇室贵胄,都是和自己家差不多地位的,甚至很多还是权势超过自己家的,那个时候才需要三兄弟一起去低声下气的给人家赔礼道歉,视情况严重程度再做其他的打算,但是如今不过是一个伯爵,哪里需要这样的场面?让长子出面?
  李孝恭摇摇头:“这件事本就重要非常,他现在是一个伯爵,假以时日,便是公爵又如何?你们可知他如今多大年岁?他是何人?”
  李家三子基本上都在长安外的地区工作,自从成年以后甚少回家,所以对于最近发生的大事情也不甚了解,只知道大唐打了一场大胜仗,灭了突厥,除此之外知道的消息不多,古代的信息流传实在是缓慢,所以三兄弟互相看了看,齐齐摇头。
  李孝恭说道:“三原县伯,名苏宁,字三明,如今仅仅十四岁!大唐击灭突厥之战,就是苏宁带着五百铁骑火烧阴山,一战定乾坤!把突厥三万兵马烧死了两万多,余者尽皆俘虏!可以说突厥就是苏宁灭掉的!若不是他的年纪太轻,若是长个二十岁,陛下定然直接给他从子爵升为公爵!你等可知劳动改造和公奴司?朝廷的邸报你等也该看过,这都是苏宁的主意!
  再者,苏宁不过是一寒门子弟,兄长苏定方更是曾经追随刘黑闼和陛下作对,为他举荐的李靖也不是陛下的心腹,可以说他是先天不足,但是陛下却看准了他,允许他入读弘文馆,弘文馆可是任何人都能去的?不是皇子皇女就是你等宗室子,还有就是高官功勋之后,除此之外,可有人能够进入?苏宁以一伯爵身份进入弘文馆,你等可看出陛下的意思?
  昨日朝会上为父听说苏宁三言两语就把孔颖达给说回家一天一夜不吃饭不喝水,但是今日孔颖达就成为了弘文馆馆主,主管教导之事,这也是陛下的意思,你等难道看不出其中的门道?更何况今日本就是芮涵犯错,妄言宫中秘闻,几乎把苏宁置于死地!
  却不曾想到这苏宁小小年纪气度不凡,不但谅解芮涵,还为芮涵代受十计戒尺,孔颖达一向铁面无私,十计戒尺将苏宁左手打肿,这般情况下虽然知者不多,可都是贵胄,若是为父不做出些表示,他人将如何看待为父?将如何看待河间郡王府?”
  李孝恭的话一直让李崇义琢磨了好半天,一直到递上拜帖之后李崇义才回过神来,眼神凝重的看了看府门上悬挂着的三原县伯府牌匾,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递上拜帖没有一会儿,李崇义就看到了一个健壮的汉子走了出来,面色急切而又悲伤,一上来就朝自己行礼:“臣苏定方拜见大公子!”
  公子一词在如今还是身份尊贵的青年男子的称呼,唐代的原始史料还有“公子建成”一词,李二陛下也曾说过“朕幼为公子”,所以目前只有李唐皇室下一代继承人才有权利被称为公子,李崇义是皇族,又是李孝恭长子,不出意外就将袭爵河间郡王,所以称上一声大公子却也当得。
  李崇义看着苏定方,知道这就是苏宁的大哥,但是为何苏宁自己不来,却让苏定方前来?
  李崇义连忙还礼,而后带着疑问询问道:“武邑伯无需多礼,不知三原伯何在?舍妹无礼,家父有感三原伯高风亮节之举,使舍妹免遭横祸,特命在下前来拜谢三原伯,听说,三原伯被打了十计戒尺,这是代舍妹受过,在下实在是心有戚戚啊!”
  苏定方叹了口气:“二郎说,被打十下倒也无所谓,身为男儿,又是军伍中人,代女子受过乃是担当,这些小伤不算什么,本来是可以出来迎接大公子的,只是昨日回府感染了风寒,卧病在床,更兼手掌实在是不美观,不便出来迎接大公子,还请大公子见谅!”
  李崇义“哦”了一声,点点头说道:“这实在是让在下汗颜,小妹顽劣不堪,家父也因此头疼不已,原本以为只是小孩子,闹不出什么大事情,谁知今次竟然闹出这样的事情,若不是三原伯宽宏大量,还不知这事情要闹到什么地步,家父甚是感谢三原伯,特命在下带些薄礼前来拜谢三原伯。”
  苏定方看了看那整整十大车礼品,这也叫薄礼?二弟真是神机妙算,既然算到了一定会有人来赔礼,还说不止一个人,是一批,难道,还有别人?点点头,苏定方让开身子:“请!”李崇义躬身一礼,随着苏定方进入苏府。
  李二陛下到底还是有些良心的,对于李氏宗族的权力限制虽然很大,但是对于李氏宗族的待遇还是很好的,也许就是补偿,就好比对于李渊的补偿一样,所以李氏宗族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是财力还是有的……
  一入苏府,李崇义就听到了一阵哭声,小女孩儿响亮的哭声,还有夫人低沉的哭声,李崇义不免有些尴尬,于是把疑问的目光投向了苏定方,苏定方自然明白这是自家二弟做的鬼,但是又如何能说出来?于是说道:“二伯母与二郎失散十四年,方得重逢,这疼爱之心自是可以想见,乍一看见二郎那般模样,唉!在下也是无能为力啊!”
第六十五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下)
  不得不说,苏宁算准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以及李孝恭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于是巧施妙计,一副虚弱的模样躺在床上,加上旁边哭哭啼啼的三个女人,营造出一副人间惨剧;当李崇义进来表明身份和来意之后,苏宁还没有说话,苏小妹就上去对着李崇义的腿上踢了一脚,还打了两下,立刻就被苏定方拉开了。
  可是李崇义不仅没有觉得生气,反而愈加羞愧,虽然不是自己犯的错,但是自从妹妹三岁那年犯下第一个错误开始,每一次都是他们兄弟三人为妹妹做替罪羊,替妹妹接受受害者家的责骂,至今已有八年,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之下,他们也都顺理成章的认为妹妹犯的错误就是他们犯的错误,所以不自觉地产生了角色带入……
  看着苏宁面色苍白的躺在床上,一脸痛苦的神色,还有那肿的老高的左手手掌,以及身边两位哭哭啼啼的妇人,这一屋子里面苏家五个人也就到齐了,这就更让李崇义有一种自家恃强凌弱的羞愧感,自家也算上的是钟鸣鼎食之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欺负这五口人,岂不是让人家笑话?所以李崇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感觉在这里呆的越久,他就越愧疚,面色涨红,对着苏宁施了一礼,说了几句感谢的话,还说来日必有重礼送上,便逃命似的离开了……
  “哈哈哈哈!娘,大伯母,大兄,小妹,我说的不错吧?嘿嘿!坑的就是他们家!王府里面多有钱啊,大兄,看看礼单上有些什么?”苏定方送李崇义离开苏府,再次进入屋内的时候,苏宁早就精神抖擞的坐了起来,一脸得瑟,看的四人一真无奈,苏定方也就把礼单送了过来,苏宁接过一看:“哈哈!我们发财啦!”
  珍贵药材若干,金珠一箱,战国青铜小鼎两尊,金一百两,银三百两,珠宝翡翠若干,珍贵书籍若干,名人字画若干,还有整整一百张宣纸!
  真大方啊!金啊银啊什么的苏宁倒不看重,现在又不能当钱花,珠宝翡翠什么的也不重要,战国青铜鼎也就那个样儿,关键在于珍贵书籍和那一百张宣纸!天啊,竟然一出手就是一百张宣纸!一百张啊!就是弘文馆也不过一人一张的量,李孝恭一出手就是一百张,这份礼物里面,珍贵书籍排行第一,名人字画排行第二,宣纸,就是第三!
  终于有纸可以擦屁屁了!
  到了苏府以后,就在昨天,从定襄搜刮来的十余张宣纸裁成的小纸片已经用完了,苏宁被迫用竹筹刮了一天的屁股,难受死了,这下可好,有了宣纸,终于可以不用担心擦屁屁的事情了,不过总是用这么名贵的东西擦屁股,也太浪费了些,也是时候该把纸的事情提上日程了,草纸也该出现了,要不然实在是太难受了!
  看着苏宁眉头紧锁起来,其余四人都不敢出声儿,以为苏宁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就在这个当口儿,门外仆人又跑了进来:“大郎二郎,代国公长孙李伯瑶递上拜帖!”苏定方一愣,二郎说对了,果然又来了人!
  苏定方还没有看完李伯瑶的拜帖,又跑来了一个仆人:“大郎二郎,曹国公长子李震递上拜帖!”
  苏定方完全斯巴达了,屋内的三个女人看着苏宁一脸得瑟的样子也斯巴达了,苏宁的确挺得瑟的,他知道李靖和李世绩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只是没有想到来的会是长孙和长子,孙和子无所谓的,但是加上一个“长”字就不一样了,长子,那是必然会继承李世绩家业和爵位的;至于长孙,李靖长子和次子都是庸才,不堪大用,唯有长孙较为聪颖,而且长子次子年岁都大了些,不适合与苏宁交往,所以,李靖和李世绩的意思,苏宁算是明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